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整整一个亿:中国超级大项目直接打破世界记录
发布时间:2015-06-24 16:47:43来源:互联网编辑:chenyuanru我要评论
摘要:历时11年,累计1000万次试验,积累150G数据,耗资1亿元,中国中车旗下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称“株洲所”)攻克了第三代轨道交通牵引技术,即永磁同步电机牵引系统
历时11年,累计1000万次试验,积累150G数据,耗资1亿元,中国中车旗下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称“株洲所”)攻克了第三代轨道交通牵引技术,即永磁同步电机牵引系统(下称“永磁牵引系统”),掌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为中国高铁制胜市场的一大战略利器。
“谁拥有永磁牵引系统,谁就拥有高铁的话语权”
中国高铁用上了世界最先进的牵引技术
历时11年,累计1000万次试验,积累150G数据,耗资1亿元,中国中车旗下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称“株洲所”)攻克了第三代轨道交通牵引技术,即永磁同步电机牵引系统(下称“永磁牵引系统”),掌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为中国高铁制胜市场的一大战略利器。
2015年5月16日,长沙地铁1号线使用的永磁同步电机成功交付。这是国内首次将永磁同步电机装载在整列地铁车辆投入装车应用。
装载株洲所核心部件的CRH380A动车组示意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株洲所总经理丁荣军透露,目前,株洲所已研发出可用于时速500公里的高铁动车的690kW永磁牵引系统,即将小批量生产。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德、日、法等国之后,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高铁永磁牵引系统技术的国家之一。
“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永磁牵引系统已经迈开产业化步伐,中国轨道交通的‘永磁牵引时代’终于来临了。”丁荣军表示。
从“地铁用”到“高铁用”:“爬完衡山又去登珠峰”
牵引传动系统在业内被称为“列车之心”,其性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列车的动力品质、能耗和控制特性,也影响着列车的经济性、舒适性与可靠性,是节能升级的关键。
中国高铁
世界轨道交通车辆牵引系统的第一代是直流电机牵引系统,第二代是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的交流异步电机牵引系统,为当前的主流技术。
株洲所副总经理冯江华介绍,“对轨道交通牵引技术来说,永磁牵引系统是一场革命,谁拥有永磁牵引系统,谁就拥有高铁的话语权。”
永磁牵引系统是列车的动力系统,由变流器和电机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变流器相当于列车的心脏,电机好比是列车的肌肉,电机主要负责传达动力,完成电能到机械能转变,带动列车平稳行驶。
目前,西门子、庞巴迪等国际设备制造商均将永磁牵引系统作为其研发方向。在这个新兴领域,中国并没有输在起点。
2003年,有关永磁牵引系统的阐述第一次传入冯江华的耳朵。当时,该项技术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然而,冯江华察觉到,永磁牵引系统必将取代交流异步电机牵引系统,必须迅速研发。当年,株洲所率先组建了国内第一支永磁牵引系统研发团队,“从零起步”。
株洲所基础与平台研发中心副主任许峻峰称,在交流异步电机牵引系统研发阶段,我国比国外落后了20来年;在更先进的永磁同步领域,“我们就像是没有车灯的汽车,在黑灯瞎火的山路上摸索,方向稍有把握不准,后果不仅仅是跑偏”
“电机控温是项目进展最大的瓶颈。”许峻峰介绍,为避免水、灰尘、铁屑等腐蚀电机内部永磁体,电机采用全封闭结构,但由于电机功率太大,发热过高,永磁材料在高温、振动和反向强磁场等条件下,可能发生不可恢复性失磁的严重风险。“如果列车在高速运行时失磁,后果不可想象。”
冯江华回忆,“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资料,也缺少研发测试用的相关设备”,株洲所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不少数据仍要依靠比较原始的笨办法。“比如说,电机升温试验一做就是五六个小时,电机温控数据就人工全程蹲守来记录,这样来慢慢积累。”冯江华称。
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江华
研发团队成立8年后,也就是2011年底,株洲所永磁牵引系统在沈阳地铁2号线成功装车,实现了国内轨道交通领域的首次应用,结束了中国铁路没有永磁牵引系统的历史。株洲所也成为我国唯一掌握自主永磁牵引系统全套技术的企业。截至2015年5月底,沈阳地铁2号线已无故障载客运营7万公里。
“这一次,我们抢坐了头把交椅。”冯江华告诉记者,2011年,株洲所受命参与国家“863计划”之“高速铁路重大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重点项目”,承担高速动车组用永磁牵引系统的研发工作。
从“小功率”转向“大功率”,从“地铁用”转向“高铁用”,株洲所面临着新的难关。
沈阳地铁
株洲所首席设计专家李益丰对媒体称,沈阳地铁用的永磁同步电机功率是190kW,而用于时速500公里高速动车组的电机功率高达690kW,且始终是高速运行状态,对牵引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对电机设计的挑战就像是爬完衡山,又去攀登珠峰”。
尽管如此, 株洲所却提前完成任务。2013年12月,株洲所成功开发出可用于时速500公里高铁动车的电机,2014年10月在青岛四方股份公司成功装车考核。
“顺利的话,中国高铁很快就能全面用上永磁牵引系统,不仅更节能,也更稳定,更安全。”李益丰称。
“节能神器”:让高铁电机功率提高60%
丁荣军对媒体介绍,2014年,株洲所的牵引系统在城市轨道列车市场占有率达57%,今后将逐步以永磁牵引系统取代异步电机系统。
株洲所下属的时代电气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刘可安说:“高效节能是永磁牵引系统最突出的优势。”
数据显示,株洲所研发的690kW永磁同步电机,比目前主流的异步电机功率提高60%,电机损耗降低70%。
刘可安拿出的一份业内分析报告显示:到2020年前后,全国将建设约100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如果新建线路60%采用永磁牵引系统,预期的产值将达到100亿元,全国每年新线运营能耗将节约2.4亿元。
永磁系统在中央空调领域也展现出极强的替代优势。基于永磁变频传动系统的中央空调可实现节能40%。一台240kW的中央空调,若每年运行4个月,一年至少可节约用电11.52万度。按全国40000台中央空调测算,则一年即可节约用电46亿度,少排放46万吨二氧化碳。
自2009年启动研发以来,株洲所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套中央商用空调永磁高速直驱系统,成为国内外唯一一家中央空调永磁驱动系统的供应商。截至2015年4月底,株洲所永磁系统在中央空调上已应用400多套。在今年4月的中国制冷展上,格力电器就将装载永磁同步变频热泵离心机的中央空调作为其高端产品推向市场。
永磁牵引系统的高效节能,让株洲所在电动汽车、风力发电、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等领域也占据了市场竞争的高点。
在去年的德国柏林国际交通轨道技术展上,一款代表中国未来高铁牵引动力发展方向的TQ-600高速动车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成功亮相。该款高端电机由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生产制造。
冯江华称,永磁牵引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还在起步阶段,“今后,株洲所一方面是纵向上深化和细化技术研发, 另一方面是横向上不断扩展永磁牵引技术的应用领域,实现全面布局和持续领先。”
专家点评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永磁同步牵引系统是我国高铁技术升级的典范
世界轨道交通车辆的电力牵引系统技术在经历了“直流传动牵引系统”向“交流传动牵引系统”发展后,目前正在由“感应异步传动”朝“永磁同步传动”发展。永磁同步牵引系统因其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显着优势,代表了当前提倡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技术发展趋势,成为各大发达国家竞相研究的技术热点,是花钱也买不到的核心技术。
刘友梅
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成功自主开发了高速列车永磁同步牵引系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高铁永磁牵引系统技术的国家之一。该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的电机额定效率达到了98%以上,将电机损耗降低至原来的三分之一,显着降低了高速列车的牵引能耗。在我国能源日益紧张,社会迫切需求“绿色交通”的大背景下,永磁同步牵引系统成为了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升级的一个典范。
为了早日赶上发达国家技术水平,我们在研制时主动提高了目标
技术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支柱和持久发展的动力。2003年,我们即着手开展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的基础研究。当时永磁技术在国外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完全保密,对外严格封锁技术转让。我们只能从零起步,摸着石头过河,开展了大量理论分析、仿真研究和三维虚拟设计等,经历不下百万次的地面试验,积累了数百G的硬盘数据,于2011年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套轨道交通永磁同步牵引系统,并且在沈阳地铁2号线列车上成功实现装车试验,这也是永磁系统在国内轨道交通领域的首次应用。
沈阳试验的同一年,我们接到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开发高速动车组用600kW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的任务。为了早日赶上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在接到任务后,我们内部将研制的目标提高到了690kW。三年的坚守与付出,最终换来成功的喜悦。
牵引系统性能的优劣决定了列车的技术水准。此次我们开发的高速动车组690kW永磁同步牵引系统使我国高速铁路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牵引技术,有力地提升了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水平,再次向世界表明我国高速铁路完全具备自主创新的技术能力。
更加关键的是,永磁驱动技术不仅在轨道交通领域引发了技术革命,而且还是新能源汽车、超高速永磁驱动离心商用空调、风力发电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是我们高端装备技术进步的基石。
中国高铁坐拥世界半壁:动车组已经卖到了德国
最近德国报道德国铁路公司准备采购中国高速动车组的新闻,在网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网民的广泛讨论。本来不太想讨论这个问题,但是还是不停地有人来咨询,那我就统一在这里回复大家,说说我知道的一些事情。
这其实是目前世界大国高铁博弈的一部分。
首先,德国铁路公司是怎么说的。
德国铁路公司的董事长汉纳戈尔特(Heike Hanagarth)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3到5年内,亚洲特别是中国将在德国铁路公司的列车及配件采购中扮演关键角色。”
德国高速铁路
汉纳戈尔特透露,德国铁路公司将于今年秋天首先在北京成立采购办公室,目的是与列车生产商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作:“我们估计,未来这两家中国企业将占据世界市场的半壁江山,中国政府也非常重视提高铁路产品的出口份额。”
汉纳戈尔特说,德铁希望“向当前的供应商如西门子表明,该公司正在认真考虑其竞争对手的产品。”她还说中国政府对向德铁出口列车很感兴趣。
第二,德国铁路公司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德国高速铁路
德国铁路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由德国联邦铁路和德国国营铁路合并而成的,目前已经私有化了。具有决策的是董事会,目前高速列车方面的采购对象主要是德国的西门子。
根据媒体报道,德国铁路与德国联邦政府签订了有关协议协议,从2015年到2019年,共计约有280亿欧元的采购用于翻新改造现有的德国铁路基础设施,这对于全球范围内的相关供应商来说无疑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为保障这个二战之后德国在铁路领域最大的投资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德铁集团突破了本土采购为主要的传统模式,计划将采购部门拓展至世界各地,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在质量、创新和价格方面满足德铁要求的供应商,而亚洲和中国是德铁相中的重要市场。
第三,德国铁路公司为什么要寻求购买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高速列车及重要零配件。
大家都知道德国铁路公司在高速动车组方面主要供应商是西门子,作为德国铁路公司优先采购本国高铁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这是清理之中的事情,德国铁路为什么转而向中国抛出橄榄枝呢?因为西门子这两年干了一件让德国铁路比较伤心的事情。
中国高铁
2008年德国铁路公司向西门子订了16列动车组,要求2011年交货。但是西门子准备交付的列车却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了软件故障,没法按时交付。
由于缺少列车储备,无法更替需要修理的列车,德国短途和长途铁路线的晚点情况开始增加,还有车次被取消。更重要的而是,原计划于2013年开通的法兰克福至伦敦的高速铁路被推迟至2016年。
根据媒体报道,德国铁路公司发言人表示,这次推迟交货主要是因为供应商列车安全技术出现问题,而现在则面临许可问题。这就让德国铁路公司脑袋大了,经济损失也大了,所以他们正就赔偿一事与西门子进行谈判。
后来,西门子终于交付了10列,但是另外6列是否已经交付,目前尚不清楚。
中国高铁
所以,德国铁路公司就将目光转向中国,寻求中国高铁装备制造商。大家知道,16列高速动车组,如果以CRH380A(8编组)为例的话,也就够中国厂家20天的生产任务。而且CRH380A已经安全运营累计超过3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7500圈。
CRH380A以故障率低著称,其稳定性绝对是世界上最顶尖的。
于是,德国铁路公司就到中国来寻求采购,媒体报道汉纳戈尔特和采购部总监乌韦·格云特一行来华,先后拜访了南车、北车、华为和太原重工,帮助德铁高层与中国铁路行业中的供应商建立联系,扩大供应商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高铁用了什么节能神器:永磁牵引时代来临|中国高铁|永磁牵引系统|节能神器
高铁稀土永磁同步牵引电机加速推进规模应用
中车株洲研发世界最先进永磁牵引技术 被称高铁节能神器
稀土与轨道交通
中国研发出全球最先进高铁牵引技术 耗资1亿元
“田心”:跑出加速度,承载中国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