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加强村民自治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加强村民自治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相城区位于苏州市北大门,是2003年3月新设立的区,全区总面积406.96平方公里,现辖7个建制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个正科级街道办事处。2004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收入亿元。目前,全区有106个行政村,2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3.7899人,其中非农产业人口6.672万人。
我区农村10多年来,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江苏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办法》,以实现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会成员为基础;以建立健全村民代表会议运行机制为载体,以推进村务公开为重点,通过抓制度、抓规范、抓运作、抓实效,全面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广泛开展创建村民自治模范区(镇、村)活动,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持和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
2000年全区558个行政村(包括通安镇,2002年6月,通安镇划归虎丘区管辖),有255个行政村被吴县市民政局命名为“村民自治模范村”(吴民[2000]23号、吴民[2000]88号),并通报表彰。2002年有6个镇被苏州市民政局命名为“村民自治模范镇”(苏政民[2002]20号),并通报表彰。2004年有10位同志被苏州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先进个人”。
一、近几年来,我区在加强村民自治、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中,主要做法是:
(一)以深入开展创建村民自治模范区(镇、村)活动为途径,不断把村民自治引向纵深。
我区的村民自治创建活动开展比较早,早在1989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条例实施时,我们就在当时的吴县渭塘镇渭南村抓了试点,并取得了成功;1996年掀起了争创村民自治模范村(镇)的热潮。撤市建区后,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今年又一次掀起了全区争创村民自治模范区(镇、村)活动的新高潮,成立了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分管领导为正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村民自治领导小组,各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加强领导,从组织上保证了村民自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更好地落实此项工作,今年4月区委办专门转发了区民政局《关于认真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全面推进村民自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村民自治工作的深入。2004年,我区所有的镇、村都被评为村民自治模范镇(村),在10月9日全市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暨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动员大会上,又有10位同志被评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先进个人”。
加强对创模活动的组织领导。为使这项工作做实做好,我们在渭塘镇渭西村进行了试点,取得经验后,及时召集各镇分管镇长、民政助理和各村的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参加的村民自治创建的现场观摩会,让各镇、村进一步熟悉了标准,统一了做法,培养了骨干,推广了经验,有力地推动全区创模活动的开展,区民政局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对全区106个村进行创模辅导,辅导中对标准进行了细化,并逐条逐项进行对照,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补齐补全,通过扎实的创模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村民自治工作的不断发展。
(二)以推进民主选举作保证,夯实村民自治组织基础。
近年来,我区区域变化大,先由县变市,后撤市建区,2002年又有一个镇被划出,因此,农村情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我们始终围绕《村委会组织法》抓好农村村委会建设,抓住了民主选举这个关键,使农村民主建设越来越有特色,具体体现在:
建区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特别注重村务公开,作为构建全区大公开格局的重要基础环节,从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创新裁体、规范运作入手,紧紧围绕富民强区,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等方面,高标准、高起点扎实推进,其助推器和稳定器作用日益明显,全区镇村政务公开正呈现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民主程序不断完善。到目前为止,我区依照法律程序进行了六届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每一次都有较大的进步,民主程序不断完善,尤其是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首次采用了“两个直接”选举的办法,在我区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选举工作非常顺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是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近几年,相城区行政区划进行了多次调整,人员、镇、村有很大的变化,但通过开展村民自治创模活动,实行“一公开、四民主”及“三个代表”教育活动,村民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参选率普遍较高,第六届选举时,全区共258个行政村,选民参选率达到98%,其中128个村达到100%。三是村委会人员不断优化。通过换届优化了村委会干部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面都有了较大改善,懂经济的、善管理的、带头致富的能人明显增多,村干部更趋年轻化,平均年龄42.6岁,39岁以下的有285人,文化素质也有明显提高,大专以上75人。
(三)以实行民主管理为保障,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
全区106个行政村普遍建立了《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委会工作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各项制度,全面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通过制度建设,既体现了民主管理,也增加了村民执行政策、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目前,全区各村委会凡涉及村民利益和集体经济利益的问题,除必须召开全体村民会议外,都要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里发展规划、经济建设、公益事业、财务开支、创办企业、维修校舍等都由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决策,民主决策得到充分落实。
(四)以实行村务公开为重点,体现民主监督。
我们始终把村务公开作为扩大基层民主的重点和推行民主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一是加强领导。2001年底,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区长任副组长,区委办、纪委、宣传部、监察、民政、农发、司法、组织部等10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政务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和负责政务村务公开的监督指导工作。各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从而在全区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格局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网络,为全区推行村务公开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全面公开。领导小组根据全区的实际情况,对公开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突出了“11项公开”,其中把财务公开作为重点,做到了大项齐抓,细目清楚。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采取一事一公开的办法,村里较大事务要求全部公开。三是统一规范。在村务公开的程序、时间、阵地形式等方面,明确要求做到“四个统一”,即:(1)统一公开内容;(2)统一公开程序布;(3)统一公开时间;(4)统一公开阵地。四是强化监督。为使村务公开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认真落实“三监督”。经过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的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小组和监督小组全程参与村务活动,发挥监督作用;配套监督机制,设立意见箱,举报电话;是积极组织引导群众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对村里的重大事项向村民通报或公布,从事前、事中、事后都进行监督。五是健全制度。推行村务公开以来,我区各镇村统一制定了实现村务公开自镇而村的规章制度,镇有《政务公开制度》、《村务公开督促检查制度》,村有《村务公开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村干部守则》、《评议村干部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委会的职责》、《村干部待遇规定》、《村级财务审计制度》,各镇村将上述10项制度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一并统一格式张贴上墙,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五)村干部培训工作力度加大,村委会干部素质不断提高。
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是做好村民自治工作的基础,我们不断加大培训力度,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村委会选举骨干培训,每届换届选举工作前,都要对各镇村选举骨干分层次进行集中培训;二是新当选的村委会干部培训,选举工作一完成,我们及时会同组织部门对新当选的村委会主任进行培训,主要侧重于对他们进行党的方针政策、法律常识、管理方法和工作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教育,使他们学会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处理好同镇、村党支部之间的关系,2002年以来共培训村委会主任255人;三是以会代训,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采取以会代训、经验交流等形式,来提高村干部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培训,村委会干部的观念、意识、工作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我区村民自治创建工作的基本经验
回顾十五年来开展村民自治工作的实践,我区在以下几方面工作值得总结:
(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创建村民自治模范区的进程。
我区开展村民自治实践以来,区、镇领导都把扎实推进村民自治工作作为执政为民的大事来抓。区人大、区政协和区级机关各部门深入各镇、村,认真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查找存在问题,细化各项要求,就发挥村民小组长作用专题调研,撰写出调研报告,为积极宣传中国农村的民主进程主动地献计献策。
(二)各方面密切配合,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为村民自治创建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区级机关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和引导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做好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方面的工作。组织部门围绕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从配强、配优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入手,开展了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两推一选”工作;农口、财政部门以开展规范村级财务公开为重点,不断完善财务公开的内容,做到了村财务公开“五规范、一满意”,纪检监察部门结合基层政务公开和行风评议活动,督促推进村务公开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司法行政部门从开展依法治理工作示范村的角度,不断完善村委会民主法制建设,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制意识;民政部门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贯彻《村委会组织法》,以“一公开、四民主”为主要内容,促进了村民自治的深入开展。通过区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民政、组织部门的协调,为村民自治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坚持典型示范,认真做好区划调整,带动了村民自治模范村的创建。
2001年,我区首先在北桥镇按照“规模并大、经济并强、班子并优”的原则进行了并村的试点,由25个行政村并至17个行政村,效果显著,反响强烈,典型示范,带动了并村工作。在整个并村过程中,组织、民政部门积极帮助和指导各镇严格按《村委会组织法》和《地名管理条例》的规定,依法办事,重点把好法定程序关、村民权利关和村民不重复关,将建区时的244个行政村合并为目前的106个行政村,合并村的实施效果显著,老百姓利益得到了保障,确保了村级“一公开、四民主”的落实,有效地推进了村级民主建设,进一步带动了村民自治的开展。
(四)发挥村民小组长的作用,促进村民自治的发展。
在推进村民自治进程中,由于经过并村后村区域范围的扩大和辖区内居住人口的快速增长,使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不断涌现,由此就如何对推进村民自治中充分发挥村民小组的作用给村委会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难度。如何加强基层的村民小组建设、充分发挥村民小组长的作用,我局在北桥镇灵峰村专题作了调研,通过调研,我们认为他们的经验值得推广,就他们的做法、作用和成效、建议专题撰写了调研报告,起草了《关于加强村民小组建设的若干意见》,已送交组织部,近期将下发此文。这必将推动全区的村民小组长的建设,对着力构建基层的村民小组这个和谐“小社会”和促进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及三个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加强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一条激励和引导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上富裕民主文明生活的成功之路。今后,我们将站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机制,继续对村民自治模范单位实行动态管理,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高度上审视自我,在新的挑战中超越自我,在新的发展中提升我区的村民自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灵县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施方案
走进“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广西合寨村
西递:村民自治型旅游管理模式的典型样本
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北京市顺义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公共基础知识:村民自治制度的含义
《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教学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