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年人为什么易患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15~50,绝经后妇女每3人中即有1例,在80岁以前,女性的发病率约为男性的4倍。

   老年人为什么易患骨质疏松呢?其病因有如下几点:

   (1)年龄:40~5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骨实体逐渐减少,骨质消失率,在男子每年为0.5,女子每年为1。

   (2)饮食钙不足:导致净钙吸收呈负平衡,为了维持血钙恒定,就必须从骨骼中动员钙进入血液,钙摄入不足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已得到临床证实。

   (3)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尤为显著,此激素水平增高使骨质吸收活动增强,骨质消失增快。

   (4)维生素D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低:维生素D可促进肠粘膜上皮细胞合成钙结合蛋白,使肠粘膜对钙的主动吸收增加。维生素D不足,影响钙的吸收。

   (5)雌激素缺乏:妇女在绝经后的负钙平衡是绝经前的2倍或更多,因此,雌激素对骨质吸收可能有一种张力性抑制作用,雌激素缺乏则导致骨质吸收增加。许多研究证明,绝经后妇女用雌激素治疗可减少骨质消失,停药则复如故。

   (6)活动减少:老人长期卧床不动,室外活动减少,骨内的钙、磷大量流入血中,经肾排出体外,钙、磷大量丢失使老年人的全身或不活动部分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

   老年人常于椎体或长骨骨折时发现此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腰痛,疼痛沿脊柱向外扩散,夜间和清晨醒来时明显,日间减轻。弯腰,肌肉运动,咳嗽,打喷嚏和大便用力时疼痛加重。

   诊断方法:当X片阳性或骨活检证实,再加上无吸收功能障碍,病人能活动,血清中的钙、磷正常,碱性磷酸酶正常时,可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即老年骨质疏松。但如果碱性磷酸酶升高,低血磷,血中甲状腺素增多,血清蛋白电泳异常,高尿钙,或皮质素水平升高时则可排除此症。

   治疗措施有如下几点:

   (1)如果骨质疏松是由于继发性原因所致,治疗原发性疾病可使病变进展得到控制。骨质疏松的病因目前并不十分明确,缺乏有效的针对病因的治疗手段。因此,采用多种药物联合的治疗方案,以期既能阻止骨质丢失,又能增加新骨合成,从而达到逆转骨质疏松过程的目的。

   (2)纠正不适当的饮食习惯,如增加蛋白质与维生素,最主要的是补充钙质,一般每日需要元素钙1000mg。如碳酸钙3g含元素钙1200mg,相当于乳酸钙9.3g,葡萄糖酸钙13.3g。

   (3)维生素D和钙剂联合应用能抑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使骨吸收率降低。如维生素D用较大剂量,则应每月复查血清钙一次,以免发生高血钙。降钙素、氟化钠也可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但副作用较多,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多开展室外活动,如慢跑、打太极拳、跳健身舞、练剑、打门球等,以防止因静止不动而出现的钙质丢失。

   (5)雌激素能抑制破骨细胞活动,抑制骨质吸收,使负钙平衡转为正钙平衡,一般用乙烯雌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类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学会这几种方法,让你从此远离骨质疏松
【导致老年骨质疏松的原因】
母亲节,带你全面了解“寂静杀手”--骨质疏松症!
专家解说骨质疏松~科学面对重在预防
骨质疏松的危害与预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