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人的性欲观
 

中国古人也讲性文化,只不过中国古人在讲这些时,没有单独把性拿出来分析,而是把它放在人和世界的常理上来讲。中国人讲禁欲,不是单指性欲和食欲,还有各种欲望。在中国人看来,人世间的道理都是相通的。老庄强调清心寡欲不可见欲,认为故常无欲,意思是说人的常性是没有什么欲望。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内心和世界的宁静。

然而,儒家认为,人的欲望是人的合理要求,是人的本性,只不过要做到节制就可以了。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色,性也,由此孔子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荀子发挥了孔子的观念,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又说: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肌理好愉快,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向生之者也。如何节制呢?孔子说:君子好色而不淫。”“好色是人的本性,不淫是指不过分地追求和贪恋。儒家对道家的去欲观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凡语治而待去欲者,无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儒家主张首先要肯定人的欲望,其次是要把这些欲望引入正路,加以合理的节制。这大概就是教化的意思吧。荀子由此而提出中理这一标准,即人的欲望和行动要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如果符合,那么欲求再多也不要紧;相反,即使欲念再少,而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也会破坏社会的安宁。那么,什么是社会道德规范?难道所有社会道德规范都是合理的吗?在人与社会道德规范之间,难道人永远只能服从后者,而后者就不能服从前者?

合百家之长的《吕氏春秋》仿佛对这一问题做了一些回答。《情欲》篇说:天生人而使人有贪有欲……虽神农、黄帝其与桀纣同。那么,他们不同在什么地方呢?神农、黄帝贵生,桀纣亏生贵生者,对生命有益,对社会有利;亏生者,对生命有害,对社会不利。《吕氏春秋》还提出一个观点,认为人的的欲求对思想进取有着巨大的推动力,人的欲念多,人就会积极进取;人的欲念少,人则不思进取;如果无欲,就不可能进取了。现代西方很多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在论述人的原始欲时,也阐述了这一观点。现代经常学家认为,人的欲望是一切经济与市场的原始推动力。当然这种欲望不是指人的性欲,而是一种泛指。

与以上两者不同的是杨朱的纵欲论。杨朱同属道家,却走了一条与老庄截然相反的道路,真是让人不可思议。杨朱尊崇为我,孟子说他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杨朱与老庄共同的是以自然为观,强调顺乎自然,顺乎人性,任情极性。他认为,天赋人以眼耳鼻口和肌体,人就得顺乎它们,只有这样才是顺乎天道。这是就人与天合的角度说的。从人生本身来看,与虫蚁相同,生命苦短,韶光易逝,所以不能亏待生命,而要顺乎人的各种意愿,及时行乐,否则后悔莫及,他说:百年,寿之大齐,得百年者,千无一焉。设有一者,孩抱以逮昏老,几居其半矣。夜眠之所弭,昼夜之所遗,又几居其半矣。痛疾哀苦,亡失忧惧,又几居其半矣。生命是如此易逝,如果不抓住它,不赋予它意义,不顺乎它的心意,对生命来说真是太亏了。最后,杨朱则从终极意义上进行了论述,他说,生命对任何人都一样,都要死亡。在死神面前,无论贵贱,无论贤愚,无论暴君,也无论平民,即使是那些守仁节欲、苦苦生活的人,都是一样的,双目一闭,什么都了了。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异!那么,还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不要为博得一个好名声而折磨自己了,折磨自己,就是折磨人性,折磨人性,就是违背天道,违背天道而活着,岂不是离本质太远了吗?

后世多不赞同杨朱的纵欲观,认为它代表了一种狂拓不羁、腐朽自私的人生观。我倒认为,杨朱也是很深刻的。他所思考的问题正是中国人几千年来难以回避也难以回答的问题。的确,如果我们违背了天意,而刺瞎双眼,拒绝五色;挥刀自宫,灭绝性欲,岂不是欺天太甚!如果人生不死,真能成仙;如果人死后还有灵魂的存在,而那灵魂还要经受天的审判,要么偿还前生的孽债而受苦,要么因为前生的苦修而享乐(同样都是享乐),那么一切就有了意义和价值,然而这意义和价值究竟在哪里?由谁来认定?

似乎是只有上升到宗教那里,这一切才可能有一个圆满的答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防御机制如何让人不焦虑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中的悲剧美学(文学教育下半月)(万小钰)
如何看美女?
《控欲歌》
安顿好欲念
《破妄经》:364字,教人破除欲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