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任之堂跟诊日记(86--88 )

86

四月十八日。

今天,有不少是小儿病。古代说小儿病一般都离不开麻痘惊疳这四种,麻是麻疹,痘是水痘,惊是惊风或受惊,疳是疳积或食积。

确实,太多小儿食积感冒的了,第一个就是小儿病。

不爱吃饭,只爱吃糖果,连大人都拗不过这小娃子。

老师看了他舌头后说,这么水滑的舌苔,你们又给他吃水果了。

大人有些无奈地说,他想要吃啊!我们也拿他没办法。

老师说,这娃子,他现在要的东西,你不给他,他就不同意。如果他将来要天上的月亮,咋搞?难道你们现在就拼命地攒钱,将来给他买梯子?他要老鼠药的话,你是不是给他吃啊!

是啊!病人很多时候,都把自己的身体搞成烂摊子,然后企图交给医生,帮忙调理。殊不知这病是医患合作的,不是单方面的。

老师叫我开黄芪建中汤,加些消食的药。

孩子的家人又问,这小孩老师容易感冒咳嗽,能不能治根啊?

老师说,任何疾病你治根都要连刨四个为什么?你问四个为什么后,基本上也就可以找到病根了。

家长有些迷茫。

比如小儿食积咳嗽,表面的现象就是咳嗽,这是第一层,用抗生素、止咳药水,把咳嗽镇下去,不单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制造疾病。

中医叫做:“见咳莫治咳。”

那要治哪里?治疗引起咳嗽的背后原因。

比如这小孩子吃零食水果,不吃正餐,把胃肠都吃寒了。肠子不能排除这些寒气,就通过肺部来报信往外咳。这是提醒家长,小孩的胃肠在抗议了。

所以消食化积,治疗脾胃,把脾胃中气补养起来,使土能生津,这就是第二个为什么。

那第三个为什么呢?

就是想一下为啥这娃子,肠道那么多寒积呢?就是不忌嘴,乱吃东西。

病从口入,小孩子老容易吃坏肚子,尤其是当今时代,物质丰富,要吃什么都有什么,他们没有足够的自制力,一吃就吃撑了,吃坏了。

所以杜绝疾病的根源,要从忌嘴开始,忌不了嘴,永远好不了病。

那第四个为什么,有在哪里呢?

这个太重要了,谁能够反省到这个关节上,一个家庭的健康,决定有保障。

——就是家风家教。

为什么小孩子不能忌嘴,因为小孩子娇生惯养他。小孩是父母的影子,小孩有过,父母代受。身如果不正了,那影子肯定是歪的。

所以父母在为小孩子到处求医问药时,必须反观到自己的身上,有没有尽到做父母的本分。

那些家长在抱怨医院的不行,医生药物的没用,却很少把问题引到自己身上来反省。这是第四层次的为什么,能反思到这个关节上,那基本上就是把病的根本揪出来治疗了。

医生一般只能从第一个、第二个层面上给病人调,医生不是孩子的父母,没有时常与孩子在一起,更不能管好孩子的行为习惯。所以老师的医嘱也只能吩咐道这个层面上。

关于小孩家教方面的书籍,前面也提到过,有一套是蔡礼旭老师讲的《弟子规》,有四十集,是非常不错的精神食粮,能够在精神层面上防病治病。
87
 
四月十九日。

这几天做丸药的病人挺多的,因为整体病人又上了一个台阶,基本每天上午都看超过四十个。


连周师傅都说,这星期不比以往,累多了。

为何要做丸药呢?

丸者,缓也,丸者,方便携带也。

这也是有病人不同情况决定的,比如老腰痛的病人,他自己喝了十几付药,说好了七八成,还想继续吃药,巩固疗效,这时便以丸药巩固为妙。

还有,经常跑来跑去的病人,熬药极不方便,又想要维持治疗效果,这时往往也选用丸药。

更有肿瘤病人后期,想要药力能持久发挥,往往选择汤丸并进,既服汤药,也服丸药。

今天第一个病人就是来复诊的。

她说她舌苔好多了,伸出来看不到白腻的苔了,很干净,很高兴。

人的舌头现象,直接反映的是整条消化道情况,乃至整个人身体的健康状态。

这个病人刚来看病时,咳嗽痰多,腿脚没劲。现在她说基本不咳了,腿脚上楼也有劲了。

老师说,像这种舌苔白腻且厚的病人,用香薷就可化掉。

这样的病人,往往用平胃散加香薷,白腻的舌苔便退得很快,湿浊之气一往下走,舌苔也退了,也不咳了,腿脚也有劲了。

谈到舌象,老师还提到他从舌象论治的一个心得。

那就是车前子的妙用。

经常有患者,一张开舌头,就可以发现他舌体非常胖大。再问他大便,是发粘的。

老师说,这时直接用车前子三十克以上。把水湿大便一利通,他那胖大的舌体立马缩小正常了,而肠道粘滞也变得干水了。

老师说,车前子小剂量,利小便祛湿,而大剂量却可以润肠通大便排浊。

这车前子因为有油脂,又有通利之性。中医认为“凡仁皆润”,所以它润滑肠道的作用非常明显。

凡物有一利必有一弊。车前子滑利可以排浊,但过度滑利往往可以伤心阴。

所以,老师说,把车前子与丹参一配,就把心脏给照顾到了,也不怕伤到心阴了。

老师一般是车前子三十克、丹参二十克这样用。

这组药对,能活血利水,能把血管乃至周身上下血脉所到之处的浊水,引导下面膀胱排出。既治血瘀,也治水停,两方面都照顾到了。正符合《伤寒论》中说到得“血不利则为水”,就是血脉不通利,它会在身体上下停聚水饮。

舌头的血脉不通利,它就会形成胖大水湿舌。

肝胆血脉不通利,就会形成囊肿、血管瘤。

肠道血脉通利,大便就会粘连,水湿排不干净。

从上到下,这一切由于血脉不通利,引起的水湿、水停,都可以用这丹参配车前子。

这也是常说的“血水互换原则”。

这个失眠的病人,是第三十八个,为十堰当地人,有好几年都不能睡好觉了。

老师说他中焦瘀堵得厉害。

关脉主中焦,关脉独大独小,都说明中焦有问题。

老师问,喝完药后,**了没?

他说,放了很多屁,人很清爽。以前好长时间都不能睡好觉,现在气顺了,老想睡觉。

老师说,那你就好好睡吧,把以前没睡的都补回来。

老师说,这病人刚来时,口苦,反酸,失眠。我们没有用一味安神制酸的药,却可以治好他的失眠、反酸,因为把他的气顺了。

原来老师治疗这个病人,还是通过理中焦气机降胆胃的思想。

理中焦气机,用枳壳、桔梗、木香,加黄芪、当归,理气而不耗气。

降肝胆之气,用柴胡、黄芩、龙胆草,并解决口苦的问题。

降胃肠之气,用火麻仁、鸡矢藤这对常用药组。

这样中气调到了,胆胃之气也下降了。

病人还口述他容易感冒,背心发凉。

老师加入桂枝加葛根汤,把心背的阳气振奋振奋。

这个药喝下去,病人肠腑败浊之气会往下降,而腰背的清气则会往上升。

浊气往下降,大便会通利,会打屁。中焦郁滞现象,就会慢慢改观。

清气往上升,病人头颈就会变得灵活些,神态与会清爽,不容易感冒。

所以老师称,这例病案是没有用一味安神的药治好的失眠,用的还是中医的升降思路。

下午,我们一起砍穿破石,不是上山砍,而是在药房外面砍。

原来,穿破石从山上采回来,都是像大木棍那么粗壮。没有劈碎,是不能直接入药的。

大药房里面用穿破石的量很大,老师、周师傅、我们,花了一个下午,劈了几十斤的穿破石。

看起来是很多,每天用量都不小,所以也用不了多久。

这劈穿破石,也需要经验技巧的,我们基本上每个人都伤到了。

周师傅的手,被穿破石刺得出血,我们的脚,被穿破石弹破了皮,也出血,老师的手,也砍到流血。

而另外还有老药工在旁边切柴胡,这位老药工是老师常请来加工药材的,计较有经验,不紧不慢,一天下来,没见他累过。大概是因为他非常懂得把握干活的节奏吧………
 
88
 
四月二十日。

今天来了好几个肿瘤病患者,有些是乳腺癌的,有些是子宫肌瘤,有些是早期发现,有些是晚期想要带病延年。


疾病等到它成型后,要再治疗,往往是一个比较持久的过程。

好事都不在忙中求,这些癌瘤的患者,不单考验医生的耐心,而且考验病人的耐心。

那些病人很苦闷长期吃中药,老师说,能吃得下中药,还说明有救,看那些吃不下的,只有等死,那才难受。

是啊!我们做人治病,也要懂得知足惜福。懂得知足惜福的病人,治疗起来,恢复得也特快,这是因为他们不单看到自己的病痛,还看到比自己更痛苦的病人。

所以他们的心态摆得比较正,比较坦然。

这治疗癌瘤就应该把调整心性放在第一位。

第十一个病人,老师也是凭脉断定用方的。

老师说,病人右寸肺脉上亢,左关肝脉与寸脉郁住,这是典型的金克木。

病人说他这几天老咳嗽,身上痒,好像有刺在皮肤一样,走来走去。

老师说,你这是虚火上冲,又受凉了。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你心性不好,脾气太刚。

他笑了点点头。

老师又叫他伸舌头,苔水滑,舌质紫暗。

又问他两腿走得动吗?

他说特容易累,不想干活。

老师说,干活能治病,干活能活得更好。你越不想干活,你越要去干活。干活不累人,你越干活越精神。

确实,这个时代,物质丰富,生活便利,好吃和懒动这四个字,就足以让平常人小病加重,大病难治。这样的病人在《伤寒论》上称之为“尊荣人”,就是经常养尊处优的,特容易受凉感冒,虚火上冲。

老师就开始念方了,思路非常清晰,就是从这三方面入手。

附子、龙骨、牡蛎、川牛膝,这四味药能引上冲的虚火下行,针对右寸肺脉上越的现象。

由于虚火上冲,病人腿脚没力,不能走远。

老师说,用这附子很好。

附子,在《神农本草经》上说它“主风寒咳逆邪气,膝痛不能行步”,所以这附子吃了,人是“善逐”的,就是善于奔走的意思。

老师用小量的附子,取少火生气的道理,让病人的腿脚能利索起来。

然后再用羌活、防风、荆芥、僵蚕、凤凰衣,把受凉的寒邪散掉,同时解除咽喉咳痒的问题。

羌活、防风两个都是祛风圣药,就为羌活汤中以它们二者为尊。羌活、防风一配,能通行周身上下内外,振奋人体气化之力,调动人体气血流通起来。它们不单专治疗四时风寒湿邪感冒,对于内伤、阳气郁滞、不能宣通,乃至元神之府受伤,用它们都有效。

僵蚕配荆芥是老师的经验,老师说,这咽痒,不论是慢性咽炎,还是急性风热引起的,只要在天突穴周围都管用。

所以慢性咽炎,或哮喘,咽喉有息肉,甚至扁桃体肿大,这些喉科的病症,用于治标都少不了僵蚕。

《药性赋》说:“僵蚕治诸风之喉痹。”

可见,这僵蚕是喉科的圣药来的。中药书说它祛风化痰,散结止痛,对于那些风热痰火结在咽喉处的病人一般以僵蚕做引导。

凤凰衣就是鸡蛋壳的内衣,以前也介绍过。这味药非常平和,不论老人小孩,外感内伤,引起的咳嗽咽痒,这凤凰衣都是上品,它能利咽开音。为何呢?

这也是中药取类比象的道理,肺主皮毛,鸡蛋壳就是鸡蛋的肺,它能开合呼吸,以维持鸡蛋内部的元气,所以对应在人身上,它就能助肺吐纳开合,肺主咽喉,有利于喉管的伸张收缩。

病人还说他皮肤刺痛,痒得难受。

老师加入丹参、桂枝、菖蒲这三味药从心论治。、

这三味药能去心经之风热,痛痒都是从心里面来的,心主周身之血脉,心经的风热祛除,周身的皮肤血脉就安和。
 
一下子看到二十多个病人,今天看病速度节奏把握得很好,病人也不会因为排号问题而急躁。所以老师看起病来,也顺气很多。

这个病人,年老打不起精神,经常掉气,说他四肢乏力。


老师把脉后,说他脉无神。

心主神明,脉无神意味着心脉动力不够,同时也意味着小肠排空能力下降。所以病人老觉得容易累,而且排便困难。、

病人问,那医生我该怎么办?

老师笑着说,老人家,脉无神,要找天上一尊神来信,人有了信仰,心神就会足一些。

这也是一个普遍现象,那些虔诚的信徒,不管是修佛、修道,还是修儒,或是基督、天主,他们的身体总会因为他们虔诚的心,而变得安详从容。这也是心念心灵的力量,它可以带动身体,让身体好起来。

《大智度论》曰:“牛皮未柔,不可屈折,无信人亦如是。牛皮已柔,随用可作,有信人亦如是。”

这话说得好,牛皮还没有加工时,刚强难服。心中缺乏信仰的人,就有点类似于这种。由于性格刚强,所以对应他们的血管、血脉也刚强,容易硬化。

相反那些心中有信仰的人,心性调柔,他们就像加工过的牛皮一样,面对宠辱得失,都不会惦记在心,这样他们的血管经脉是非常柔和有伸张力的。

老师劝老年人要有信仰,目的就是通过心仰来调伏刚强的脾气,这样有助于硬化的血管变柔软,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戒强”上也这样说:“民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这段话说得太好了,他叫人要戒掉刚强的脾气,特别是修道的人,更不能太刚强,越刚强离道越远。

脾气太刚,太刚强,是走向死亡的,脾气柔和舒缓,则是不断产生生机的。

这就是《道德经》把“上善若水”放到最高地位的道理。

老人家又问,经常打不起精神怎么办?可不可以吃些补药?

老师说,你心跟小肠脉堵了,有痰湿必须先通开心脉与小肠,不能随便补,先把痰湿去掉再说。

这样,老师转过来对我们说,“打不起精神,让它浊降清升”,开那排肠浊的药。

这样我随手就把火麻仁、鸡矢藤、艾叶、苦参、猪甲、红藤、金荞麦,这七味老师常用的排肠浊的药用上去。

浊降了,清气该怎么升呢?

老师说,用桂枝汤加葛根、红参,这样直接是补心神的。

老年人心神不足,阴气容易来犯,特别爱梦死人,用这组药上去就不会了。

老师还用“七味白术散”的思路,加入白术跟木香两味药。

有补气药因为木香而不壅滞,使心主血脉的能力加强。

有降浊药因为白术而能升清,使脾主四肢的能力加强。

老师说,这病人单服补药不行,但把红参放入汤药中去,补气的药中有理气的药在里面,这补药就活了,而不会呆补死补。

晚上,大家一起来药房整理药物。

杨晶也越来越熟手了,每天她除了抓大量的药外,还要把缺漏的药补上,上百个药柜,都要管理得妥妥当当。

磨练了近一个月,她对药物也熟悉了很多,现在正在加紧背《药性赋》。

今晚,有一个厦门的病人过来,大家就一起边干活边聊天。

这病人是个女的,才三十多岁,在家里面撑起一片天空。

早年经历过很多挫折,奔波劳碌。现在事业上去,挣了些钱,身体却差得很。

谈到她的自己的过来,忍不住流泪,说她虽然看起来很活泼,但是却很孤独,干的活都不是喜欢的。

老师安慰她说,每个人做事业都不会那么轻松,都有苦处。

这样老师就拿他的大药房做例子,讲他开始行医的过来。

老师说他零五年七月份开业,大药房一直经营了半年,始终都处于保本的状态。

但老师却热爱自己的中医事业,一般人短期内不能把事业做起来,往往都会选择放弃或者改行,可老师却坚信能走出自己的路。

直到十二月份,老师到武汉归元寺时,碰到一位大和尚,他看老师神色有些迷茫。

大和尚便说,小伙子,你别慌,元旦一过,你的事业就有很大的转机。

果然,元旦一过,老师的事业开始渐渐做开了。一天由十几个病人到二十几个病人,那时全天上下午都看病,有时还有三十多个病人。

是这些热心的病人来捧场,才使他的中医事业渐渐走上正轨。

他那时,白天看病,晚上就看书,时常看到一两点,重新把他太爷交给他的东西温故了。

这药房能够一直做大,就是因为老师一直干他喜欢做的事情。一个人只要做的事只要是正面积极的,又是他自己喜欢的,就会得到周围力量的帮助。

这让我们想起巴菲特的故事,巴菲特在一次演讲中谈到他不平常的过来。

那些学生最后纷纷问巴菲特他能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巴菲特说,我跟你们最大的不同,不是我的学识,也不是我的财产,更不是我的家族背景。而是我每天起来从睁开眼的那一刻,都是在做我最喜欢的事情。

老师把中医做起来,那原点的动力就是在这里——喜爱中医。

我们这个时代,很多是职业病,职业病是什么?

说穿了就是干这一行,心并没有在这一行上面。人不能干一行爱一行,就会生病。人如果能干一行爱一行,他就决定能在这一行里面,做出不同凡响的事业来。

老师任之堂博客上第一行,就有十六个字:

“喜欢中医,爱好中医,从事中医,发展中医。”

看来我们做任何事业,都要先想一想我们的原点有没有摆好,原点对了,后面的都对了。

原点没有摆正,没有真正喜欢起来,接下来的一切,都将是空话幻月,不能真实受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车前子的妙用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 / 中医普及学堂 / 第44页-[天涯]
他出身中医世家,专攻白血病,再障碍性贫血等血症,被人誉为“血症”克星!
滤泡型淋巴瘤患者何某纯中医治疗一年半的医案
僵蚕为喉科要药
中医病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