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越严厉的父母,其实越“无能”

(图片来自网络)

家学宝主笔团 | 小女侠

1

我刚接女儿回家,就发现隔壁家的小女孩又被赶出来了,她妈妈站在门口骂她。

“为什么没考第一,我生你养你有什么用,你好好给我反省反省。”

骂完进屋关上门,留下茫然失措的小女孩孤零零的站在门外。记不清这是小女孩多少次这样被教训了,只要没拿第一,小女孩就会被罚。

其实小女孩在班级里经常拿第一,偶尔考不好也就下滑一两名,但她妈妈对她要求高,凡是考试都要求她必须拿第一,只要不是第一,要么就让她滚出家门,要么就打她,从没听见她夸过孩子。

我们曾好奇问过她为什么对孩子这么严厉,才小学三年级,孩子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她淡然地说:

“我养她就是为了有个盼头,她要是以后有出息,我才能衣食无忧,所以现在就要严格要求她。”

如果父母对子女的爱,开始时就希望未来能够获得等价回报,那不是爱,而是用时间做交易。孩子有自己的人生,父母对生活的期望不应该让孩子背负,更不能用爱去做交换。

2

在《放学后》里有一组家庭,妈妈的日常就是个母老虎加话唠。

女儿欢欢刚放学回到家,坐在沙发上休息不到5分钟,这时妈妈回来了,看到欢欢在吃蛋糕。怒火冲天的妈妈鞋子都没换,就插着腰说道:

“欢欢,我怎么告诉你的,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写作业,为什么没做!”

(图片来自网络)

欢欢一句话没说,起身就去卧室做作业。妈妈冲进卧室监督她写作业,这位妈妈开始打亲情牌。

她对欢欢说:

“我现在对你这么严,是爱你也是为了你好,妈妈辛苦上班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供你,让你有出息。我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只希望你能出人头地。”

沉默不已的欢欢终于爆发了大声喊叫说:

“我表现的还不够好吗?如果你在这样逼我,也许我还真的会反,你上班这么累还有气说我,我上学也很累,你要是在说我,你就别回来了。”

(图片来自网络)

严格要求孩子本没有错,错就错在做父母的总是以爱的名义,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孩子,甚至还用亲情绑架孩子,要求孩子长成我们期待中的样子。

心理专家艾尔非·科恩曾说:

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需要任何意义上的回报,它只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都应得到的礼物。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他们要求孩子用品学兼优回报,要求孩子事事如他们的意,他们给孩子灌输思想,只有达到她们的目标,才能得到爱,得到奖励。

如果孩子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得到父母的爱,这样的孩子是不幸的,一旦离开父母便找不到存在感和价值感,需要通过讨好,

父母爱子则计之深远,爱孩子就要让他有飞翔的空间,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孩子知道是为了自己学习,而不是为了得到父母的爱而学习。

3

电视剧《儿科医生》里,有一对母子让人心痛不已,妈妈给孩子报了很多培训班,并全部要求孩子学好。

一个五岁的男孩因压力大患上了啃手指的习惯,眼见着儿子的手指被啃的变形,妈妈着急得不行,就带着孩子上医院看病。

(图片来自网络)

儿科医生开出的药方却让妈妈火冒三丈,药方上写着:

妈妈每天的拥抱跟微笑。病因是压力过大,行为异常。她当场撕了药方,粗鲁的拽着孩子准备回家。

孩子不愿意哭着说:

“我一回去你就让我学习,我什么都不好。”

儿子的话没让妈妈停下拉扯的动作,反而让妈妈变本加厉。

妈妈撕吼说:

“你就是什么都不好,所以在这儿给我丢人现眼,让我没面子你回家给我等着,你就是个精神病。”

说完,妈妈独自离开了医院。

(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家长给于孩子的爱是建立在攀比的基础上,要求孩子优秀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一个全能优秀的孩子,带出去倍有面。

跟优渥的家庭攀比不了经济实力,但可以在孩子身上得到优越感。这也是很多家长喜欢把孩子做对比的缘由,越是无能的家长,越喜欢拿孩子做比较,在孩子身上能轻易获得成就感。

这样养大的孩子,经常会产生焦虑,厌学,恐惧父母,不自信,甚至有的孩子还会出现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即使优秀,但也感受不到快乐,难以和他人建立起亲近关系。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低自尊“,低自尊的人总会觉得自己很失败,不如别人,甚至觉得自己不值得去拥有美好的事物。

有研究证实:

低自尊与童年的经历有关,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有条件的,比如当孩子取得好成绩,父母才会给予关注和表扬;反之,就得不到他们的关爱。

孩子不是你生产的商品,更不是你的附属品,不要用是否能给家长带来收益来衡量孩子的价值。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平等的,他们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不要用无知的比较去毁掉孩子。

4

在绘本《我永远爱你》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阿力:

“如果我把枕头弄得羽毛满天飞,你还爱我吗?”

妈妈:

“我永远爱你,不过,你们得把羽毛收拾起来。”

阿力:

“如果我把画画的颜料洒在妹妹身上,你还爱我吗?”

妈妈:

“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负责给妹妹洗澡。”

(图片来自网络)

她让孩子知道,我会永远爱你,但不会纵容你。这个爱是有原则,我们必须让孩子知道,为自己的错误买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真正的严厉不是在孩子犯错时,责怪孩子,也不是在孩子考试没考好时,质问孩子。而是在孩子出现问题时,蹲下身来,与孩子平行,告诉他们我们永远爱她,给足孩子安全感。

再耐心倾听孩子解释,并理解他们,孩子确实有做的不对的,家长就应该及时就走过来,而不是用暴力或亲情威胁孩子。

只有家长注意维护孩子尊严,尊重孩子时,孩子才会知道他们的问题,只有在和善而鉴定的情况下,才能激励孩子在维护自尊的情况下改正错误。

5

管教孩子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不能溺爱也不能过于严厉,做父母的只需把握好这个度,就能让孩子积极健康的成长。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艺,经常不顾孩子的感受给她们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但孩子不敢兴趣,不想学,学不好,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也让家长的辛苦钱打了水漂。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仔细观察孩子,观察他们的兴趣点在那里,有的孩子可能是三分钟热度,这时家长的态度就要坚定起来,一定要耐心积极引导他们坚持下来,

尊重理解孩子,先接受他们的负面情绪。

在《正面管教》里说:

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在愤怒的时候接通的是原始脑,无法做出理智的决定。当被情绪左右时我们不妨先暂停,不要试图去解决问题,这也是对彼此的尊重。

当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要让孩子先宣泄情绪,但宣泄过后我们还是要教育孩子怎么做才能更好,不让孩子压抑感受,尊重孩子的自我表达,才能拉近亲子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
“毒压力”竟这样损害孩子大脑
最好的教育,就是和孩子好好说话,值得所有妈妈学习
::应该如何安排小学生寒假 专家支招为家长排忧解难
应该如何安排小学生暑假 专家支招为家长排忧解难
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家长要不要给报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