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盂县古村大汖
    这是一个深藏于太行山腹地,远离尘世,已有800多年历史的村庄,村里现在只有17个人居住,最大的85岁,最小的也已50多岁了,年轻人都已不在村子里居住了。这种风格独特的立体式乡土建筑,完整保留了盂县古老的传统与民俗,真正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里的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民风纯朴,热情好客,村中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至今还保持着原始的古风古貌。

    汖(pn),目前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已经消失的字眼,在《康熙字典》里能查到。有记载说“山清水秀之处”为汖,大汖村是否因此得名不得而知。 
 
 

    大汖村有四奇:一是房舍奇。大汖村的房舍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鳞次栉比,房屋都用石头垒成,除了平房还建有二层和三层楼房,整个村庄建在一个石坡上,房子又用石头垒成,是名副其实的石头村。这大汖村是先人们根据中国传统环境的风水理论选吉地建造的,整个村庄群山环绕,围合封闭,附阴抱阳,藏风聚气,东进西收,松柏罩头,清泉绕村,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

    二是道路奇,大汖村的大小道路全部用石板或石头铺成,村民就地取材铺设了道路,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老人们说,村子里的路和台阶,是先人们在岩石上一阶一阶的锉出来的。当我们行走在大汖村的山道小巷,你会感觉它的干净无尘,感觉到别有一番情趣。

    三是大树奇。大汖村是建在一整块巨石山上的村庄,树木很难生长,然而村口有一棵大槐树,树干三个成人也合抱不住,树龄少说也有五百年,因此大汖人也称“千年古树村”。古树生长在干石山庄,可谓一奇。据村里的老人讲,当年日本人曾来过这里烧杀抢掠,还烧毁了几座民居,村口这棵大槐树也未能幸免,如今这棵古槐还是那么枝繁叶茂,避护着大汖村的村民。

    四是石佛奇。大汖村里供奉着7尊佛像,有石雕的也有木雕的,村里的人说这7尊佛是“镇山大王”。更有趣的是有一尊最大的石佛如果在同一天的不同时辰去称,重量不同且差异很大,这一不解之迷现在也有待相关专家进行破译。村委会主任韩国印说,你吃饭前称一下这个石像的重量,等你吃完饭回来再称,这石像的重量就不一样了,相差五六斤,实在无法理解。

    一位老人告诉我们,明末清初,有韩家三兄弟从洪洞来到盂县,韩家老大、老二欺负老三,就把他赶到深山里,让他自生自灭。老三来到这里后,发现这深山中竟然还有一个无人居住的村落,老三就在这里安了家,这就成了后来的大汖村,韩老三自然就是大汖村人的祖先了。

    关于这七尊神奇的石像,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早在北魏年间,有一家七口人沿街乞讨来到了大汖村这个地方,但让人惊讶的是,这一家人一走进村子就神奇地消失了,之后人们认为这一家人在这里坐化成仙,于是有了七尊“活佛”,大汖村的村民就将这七尊石像尊称为“老人家”。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神奇之处让人费解,一是石楼,大汖村的房屋基本上是黄黏土与石头的混合材料构建而成,在结构上大体分成四类:平房、窑洞、楼房、楼房和窑洞的结合体。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数几座三层的石楼。在没有任何地基,单纯凭借石头和黏土盖在光滑的岩石上,石楼一般一层是厕所,二层住人,三层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大汖村的建筑不光具有北方风格,在风格上接近南方建筑,真的让人难以理解。第二个神奇之处是背篓,背篓一般是南方人的用品,北方人很少用,但在大汖村,所到之处,村民们都背着背篓出门和下地干活,难道说大汖村的先民们从南方迁移过来?大汖村的人们这样问,我也感觉到了他们似乎和南方有着某种联系,只是苦于没有证据,我只能这样去猜想,如果真是那样,就会让让大汖村的历史内涵变得更加神秘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山深处访古村---山西盂县大汖村<div>(绘画素材库,写生好去处)</div>
山西千年古村落?隐藏在深山中(转)
探游大汖古村 踏冰天桥山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二批) 山西省—-—阳 泉市盂县梁家寨乡大汖村
大山里鲜为人知的古村落
深山里的“布达拉宫” 历史大村仅剩17口人 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