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澄净心灵体味快乐——对一名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的心理辅导(广东省惠州市南坛小学实验学校许红)

澄净心灵 体味快乐

——对一名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的心理辅导

( 广东省惠州市南坛小学实验学校 许 红)

强悍的外表通常是为了掩饰脆弱的心灵,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在那些背景较特殊的学生身上出现。这些学生难以融人集体,常常选择一些特殊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我要用拳头证明我的实力”是他们的口头禅,本个案中的陈俊涛便是这样的一名学生。

背景

陈俊涛是三( 1 )班新转来的插班生,外表机灵,浓眉大眼,脸上打个小洒窝,显得非常可爱。他口齿伶俐,表达能力强,擅长手工制作,剪纸、科技小制作做得非常好。另外陈俊涛身体健壮,酷爱运动,在加上一、二年级就读的是体校,所以,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样样喜爱,而且水平不错。俊涛性格外向,外表很讨人喜欢,但他却是个让同学畏惧、令老师头痛的“打架大王”。

“如果教育者希望从—切方面来教育人,那么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要解决俊涛的问题,首先要深入调查,了解情况。我向俊涛的家长以及其他 任课老师和同学做了大量的、深入的调查访谈,发现他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一、自身表现

陈俊涛比较霸道,自以为是,常常赜指气使地吆喝别人,对他人持强迫式、绝对化的要求,稍不满意,便拳脚相向,不计后果。陈俊涛平时喜欢引起他人的注意,常常试图获得他人对他的赞赏、尊重。另外,他痴迷武打影视剧、暴力游戏,还喜欢上网吧,放学后妈妈经常要去网吧找他回家。

二、家庭状况

陈俊涛的父母文化素养不是很高,父亲是包工头,母亲是家庭妇女。母亲非常宠爱他,父亲则“恨铁不成钢”,对他要求严格。生活上以自我为中心,与父母关系不和谐,尤其是对父亲,表面服从,内心不满。

三、同伴交往

陈俊涛“崇尚武力”,结交了一些不良少年,互相影响,“感染”上了情绪冲动暴躁、报复性强等不良习性,经常与人打架并谩骂同学, 和老师顶撞,与同学相处矛盾多。他又欺软怕硬,比他强壮的不敢惹,专门找弱小的同学欺侮。

四、学习状况

陈俊涛学习兴趣不浓,上课不专心听讲,经常扰乱课堂纪律,不做作业,不交作业,成绩不理想,所以父母要求他重读了一年二年级。一个可爱机灵的孩子,却有着这么多的不良的品行,“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打架骂人似乎是他来学校的“惟一目的”,真令人惋惜。作为班主任,经常要面对家长的投诉,我不得不苦苦思索着改变他的方法。

事件

一个中午,我正在办公室批阅作业,几名学生神色紧张地跑来报告:“老师,陈浚涛在篮球场上与聂瑞阳打起来了,体育老师也叫不住他……”我赶紧跑到球场,只见陈浚涛像一头被激怒的公牛,两手紧握拳头,一张脸涨得通红,口里喘着粗气……旁边的聂瑞阳流着鼻血,衣服上沾了些泥尘,袖子上有些血迹……看来;“战争”刚刚结束。仔细了解后知道:打架缘于两人打篮球时发生冲撞,这本是件小事,但陈浚涛认为:“他干吗撞我?他撞我,我就打他 ! ……我问他:“聂瑞阳已向你道歉了,你为何还要打他 ? ” 陈浚涛说:“我才不要他的道歉!”一番耐心的谈话后,陈浚涛承认说:“今天我心情不好,早上在家里被爸爸打了一顿,起因是几天都没做数学作业。数学老师打电话给爸爸了。(数学老师事后与他父亲作了电话交谈),所以抢球的时候他一惹我就爆发了。”我问他:“是不是因为爸爸这般对你,所以你就借题发挥,把气出在同学身上 ? ” 听了我的话陈浚涛低下了头。

   

评析

 一、家庭因素

1 .缺乏沟通的家庭氛围。

陈俊涛的父母为了生计,日夜奔波忙碌,没有很多精力和时间与俊涛沟通;又因自身文化素养不高,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忽略了对陈俊涛精神世界的引导、道德素养的教育。

2 .父亲和母亲的教育方式迥然不同。

陈俊涛的母亲对其宠爱有加,几乎到了百依百顺的地步,缺乏明确的规则约束;其父则“恨铁不成钢”,坚信“棍棒底下出人才”,孩子稍有过失就“辱骂加棍打”。父亲的粗暴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勇,使他形成了错误的道德观念,认为”以暴力解决人际矛盾天经地义”,进而产生了错误的道德行为。

二、社会环境因素

与不良少年结伴,痴迷网络暴力游戏,更增加了陈俊涛的攻击心理。

三、心理因素

学业成绩的尴尬,增强了陈俊涛的受挫心理。消极的学习态度加上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导致陈俊涛学成绩较差;因此他得不到老师、同学、家长的认可、接纳、关怀、鼓励,没有学习的成功感,更增加了他的挫败感。陈俊涛渴望获得成功,受人尊敬,打架让他体会到了一种“驾御他人的满足感和被人尊重的感受”,于是其攻击性行为越越来越频繁。

陈俊涛的攻击性行为是由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促导致的。他缺乏爱的关怀,学习等方面屡遭挫折,其挫折容忍力又较差,当与人产生矛盾时,因其想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难以克服的阻碍,而产生了紧张状态与冲动的情绪反应,从而导致攻击行为。

   

辅导策略与辅导过程

通过谈话、调查、分析,我们明白了陈俊涛的攻击性行为是因为家庭教育的不力与不当、结交不良朋友、痴迷暴力游戏加上自身个性方面的问题而引发的。明确问题实质后,我们确定了以下辅导方案。

一、设法为 陈俊涛 创造一个比较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消除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

1 .与陈俊涛父母保持密切联系,改变其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每次同陈俊涛的父母沟通时,我们都反复强调孩子犯错误属于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希望他们多一点呵护,少一点指责;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诚恳地指出,“棍棒教育’’只会使孩子表面上服从,但不能治本,而且容易使孩子形成不正确的道德认识。

2 .合理运用奖惩技术,坚决杜绝“体罚”,提倡“以奖代罚”,及时鼓励、适当奖励陈俊涛的合理行为,使其正当行为及时得到强化。

3 .建立和睦的亲子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使陈俊涛的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得到满足。同时要求每天放学妈妈到学校接孩子(避免他一放学就和不良少年结伴去网吧)

俊涛父母在我们真诚的协调、沟通下,基本做到了以说理教育为主,“棒打”现象逐渐消除了。

二、辅导纠正其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认为,对于大部分攻击行为,认知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攻击性行为往往会因为情境刺激影响而被助长或抑制。因此,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辅导措施。

1. 促膝谈心,转变道德认识。

陈俊涛总认为“只要有理,动手打人就没错”、“看他不顺眼,打了他又怎样”。针对陈俊涛的认知偏差,我们主要以谈心方式引导他进行换位思考:如果你自己被打了,你有何感受?”让他分析打人后会产生什么后果,帮他进行“后设认知”。懂得不管事情的起因怎样,以武力解决问题这一方式在任何时候都是错误的。渗透纪律、法律常识教育,使孩子进一步认识到打人的错误。

2. 提供方法,纠正攻击行为。

我们还发现陈俊涛缺乏解决问题的技能,导致了“打人有理论”。所以我们认为为陈俊涛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 1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每次打架后我们都与陈俊涛一起分析:①我要做什么;②我要考虑所有的可能性;③我需要作出合理的选择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④我需要评价我是如何去做的。并要求其按此法解决矛盾冲突。

( 2 )用“注意转移法”进行辅导。结合陈俊涛酷爱运动、精力充沛特点,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采用一些他感兴趣的事来转移他的注意力。①消耗能量。陈俊涛情绪紧张、怒气冲天时,让他去打球,以减少他的“攻击性能量”,并达到转移注意力的目的。②让美术老师指导他参加区“反邪教漫画比赛”,让他多剪纸、多画画,还让他在校运会上多报几项比赛项目,发挥他的特长,帮助他恢复自信心和心理平衡,逐渐消除攻击性行为。

经过一年多的跟踪辅导,陈浚涛的攻击性行为正在逐渐减少,与同学的关系也较以前和谐多了,同学们都说“陈浚涛进步了”。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打架没意思 ! ”

   个案反思

陈浚涛的攻击性行为的个案,让我们思索了很多。他之所以心理失衡,有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也有个体因素的作用。加上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使他产生了不良认知,进而发展到攻击性行为。在辅导中,我们以真诚、宽容和忍耐为原则,对陈浚涛进行辅导:认知调控,让他学会尊重别人,文明待人处事;行为调控,用激励手段强化陈浚涛的正确行为;宣泄调控帮助孩子学会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最终,陈浚涛学会了正确认知、正确归因,攻击性行为逐渐减少,直至基本消除。

“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时刻,他都在成为尚未成为的他所能够成为的那个人。” 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是现代教育中两个不可缺少的轮子。在教育学上,特别是转化问题学生时,教师只有做到“既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又是心理辅导员”,才能转化劣迹班斑、心灵有重创的学生。在辅导时,我起初没有很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走了不少弯路,后来与其他科任教师商议,共同制定咨询方案,与家长多次联系,家校协作,才进行得较顺利。可见,家庭教育是进行学生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力量。另外,作为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尽早纠正学生的不健康行为,发现问题及时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不要因为偏爱,而忽视应有的教育。

“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时刻,他都在成为尚未成为的他所能够成为的那个人。”每个学生都具有可塑性,每个学生又都存在自己的缺点。学生的缺点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要教育好有行为问题的学生,需要我们心理辅导教师付出更多的关心与爱护,正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只要给他们以爱心,激励他们不断进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茁壮成长。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是真诚与责任。时时去关爱有问题的学生,因为爱能消融他们心底的寒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班主任心理辅导实务
49.2021春季人教PEP版六年级英语下册课件教案全套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多动症儿童的心理辅导【整理备用】
总感觉他在欺负我?是不是我太敏感了,如何判断他是不是在欺负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