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素书》中的6个人性规律

1.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

“人性清静,本无系累;嗜欲所牵,舍己逐物。”

一个人要想完全清除自己的欲望是不可能的,但欲望过多,不仅有害于社会,对自己也极端不利。

庄子说:“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庄子·大宗师》)一个人欲望越深重,他的天然智慧就会越浅薄。

2. 见嫌而不苟免

“瓜田李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原出自曹植的《君子行》: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君子为了防患于未然,不去做嫌疑之事,因此在瓜田里不要低头穿鞋,在李树下不要举手整理帽子,免得别人怀疑你在偷瓜盗李。

3.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

如果能够做到待人恭敬、勤俭节约、谦虚谨慎、自我约束,就能够保护好自身,还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4. 设变致权

古人有一条做事准则,叫“守经达权”。

“经”,即基本原则。

“权”,就是在不违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针对千变万化的客观环境所进行的灵活变通。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四位思想家——老子、孔子、孟子、庄子,都非常重视“权”。

5. 安莫安于忍辱

在中国古代,“忍”被视为一种美德,也是大度的一种表现。

儒、释、道都主张“忍”,孔子说过:“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庄子·让王》说:“强力忍垢(努力地忍受羞辱)。”佛教更是把“忍”视为成佛的前提条件之一。

6. 吉莫吉于知足

“满足”是人幸福的基点,然而如果不进行修炼,人的物质欲望永远也无法得到满足。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四十六章)
老子认为,最大的灾祸就是不知足,就是贪得无厌,懂得满足的“满足”,才是一种真正的满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智慧50句箴言
欲,望不穿
不老的老子李耳
骇人听闻:古时道家如何进行性试验
浅议老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道家思想的精髓究竟是什么 能让我们痴迷两千年?丨参赛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