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断墙著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断墙著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译文】 断裂残破的屋墙,在下雨过后,留下了蜗牛爬过像文字般的痕迹,古老的屋子无僧居住打扫,被燕子拿来当作它们的家。

  【出典】 北宋  陈师道 《春怀示邻里》

   注:


   1、 《春怀示邻里》 陈师道

   

   断墙著雨蜗成字,    老屋无僧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    却嫌归鬓著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    雷动蜂窠趁两衙。

   屡失南邻春事约,    只今容有未开花。


   2、注释:

     蜗成字:蜗牛爬过之处留下的粘液,如同篆文,称为蜗篆。

     僧:作者自指,自嘲之语。

     作家:做巢之意。

     剩欲:颇想,很想。剩:更、更加。

     网开三面:《吕氏春秋》:“汤见置四面网者,汤拔其三面,置其一面,祝曰:‘昔蛛蝥作网,令人学之,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共犯命者。’”

     两衙:众蜂簇拥蜂王,如朝拜时两旁站着的侍卫,称为蜂衙。任渊注引《坤雅》称:“蜂有两衙应潮。”蜂在排衙时,是海潮将涨的征兆。任渊注引钱昭度诗:“黄蜂衙退海潮上,白蚁战酣山雨来。”趁:趋,随。

     南邻:作者此时经常和邻人寇十一来往,南邻指寇十一。

     容有:当有。


   3、译文:

      破败的断墙被春雨淋湿,蜗牛爬行留下歪斜的篆字。失修的老屋没有僧人,只有梁燕作案把它当作家。春光绮丽,真想出门去追随欢声笑语,又嫌归来时鬓发蒙尘脸上扑满了灰沙。春风吹翻蛛网,飞虫尚且可以三面逃生;春雷震动蜂窠,黄蜂有主还能排列成衙。几次爽约,没能赴南邻赏春的约会,只希望现在还能有尚未开放的春花。


   4、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境困窘。早年学文于曾巩,绝意仕进。元祐(1086-1094)初期,因苏轼等人举荐,任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诗学杜甫,苦心锤炼,质朴苍老,深受黄庭坚推重。为江西诗派代表性作家,常与苏轼、黄庭坚等唱和。有《后山先生集》、《后山谈丛》。

   

    陈师道生于公元1053年,字履长,好后山。从小勤奋好学,十六岁时把他写的诗文拿去给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希望聆听些长短缺漏,不想曾巩读后连连称奇,大加赞赏,爱惜不已,就留他做了自己的学生。本来对诗词有极高悟性的陈师道,得到如此名师的指点,更是佳作连连了。更加一门心思的扑到了诗歌创作上,不想功名,不问世事,当时朝廷用王安石经义之学科考取士,陈师道不以为然,一直没去应试。

    嘉宁十年(1077年),文学大家苏轼来到徐州赴任徐州知府,豪爽的苏东坡很快融入了徐州的文学圈子,而25岁的陈师道更是引起了他的注意,才华碰撞总能生出些闪烁的火花,切磋诗艺,交流情感,常常是通宵达旦,陈师道以弟子礼尊敬苏东坡,当时和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李廌并称“苏门六君子”,元丰元年(1078年),苏东坡带领徐州百姓退去黄河洪水之后,在黄河边建成黄楼,竣工那天,正好是重阳佳节,苏东坡广邀彭城文士名流,赏月题诗,布衣诗人应苏太守相约作《黄楼铭》,苏东坡也对月挥毫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黄楼赋》。陈师道虽然没有正式拜师,才华横溢的他却深得苏东坡的喜爱,以致苏东坡离开徐州十四、五年后,出任颍州知府的时候,还是把盘亘心头的愿望说了出来,想收陈师道为徒,没有想到陈师道却说:“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风。”意思就是既然当初拜了曾巩为师,就不再拜别人为师了。陈师道的固执和不屈从的骨气非但没有让苏太守生气,苏东坡因此更加爱惜他。

    元丰二年(1087),当时任翰林学士的苏轼,惦念陈师道,和傅尧俞、孙觉等推荐陈师道担任徐州州学教授。这时已经35岁的陈师道才真正的踏上仕途。元丰四年,苏东坡出任杭州太守,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陈师道得知,感念苏东坡对他的知遇之恩,到南京为他送行,却因擅离职守,被上司弹劾革去了官职。所幸不久复职,调往颍州教授。元祐六年(1091年)八月,苏东坡改任颍州太守,两个没有师生关系的师生又聚到了一起。可惜,苏东坡在颍州只待了半年,就匆匆转任扬州,陈师道依依惜别再一次送走了苏东坡。

    苏东坡和陈师道因诗歌建立起来的清正雅洁的忘年之交,在元丰二年(1079年),在苏轼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的乌台诗案中,陈师道受到株连,成了苏东坡的余党,被朝廷罢免了官职,回到家乡。家境贫寒,连一家人的吃饭都没有着落,一向傲骨的陈师道,不得不再次带着妻儿投靠当时任河北东路提刑的岳父郭概。而前一次是元丰七年(1084年)时,岳父郭概官任成都路刑狱,看到女儿家里生活贫困,柴米不济,不忍女儿外孙忍饥挨饿,就把女儿和外孙全带走了,陈师道因母亲年高不得同行,以致与妻阔别将近四年,直到任徐州教授时方才接回,一家团聚。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哲宗死,宋徽宗即位。十一月,久黜的陈师道被召回京城,被任命为秘书省正字。那年冬天特别冷,连着好几天的大雪飞扬不止。他要到京郊参加祭祀而家里却无力置备棉衣,他的妻子便向妹夫赵挺之借来了皮袄。陈师道一向讨厌赵挺之的为人,执意不穿,结果受寒发病于次年春去世。陈师道宁死不受衣,其清贫自守到如此气节,让人感佩痛惜。

    陈师道的诗歌以俗为雅,推陈出新,简妙雅淡,形成了独特的“后山体”. 他自己说:“于诗初无诗法。”后见黄庭坚诗,爱不释手,把自己过去的诗稿一起烧掉,想黄庭坚学习,两人互相推重。江西诗派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列为“三宗”,其实陈师道只是在一段时期内学习过黄庭坚的诗风,其后就发现黄庭坚“过于出奇,不如杜之遇物而奇也”(《后山诗话》),因而致力于学杜。对于他学杜甫所达到的境界,黄庭坚也表示钦佩,曾对王云说:陈师道“其作文深知古人之关键,其作诗深得老杜之句法,今之诗人不能当也”(王云《题后山集》)。

   5、《春怀示邻里》是宋代陈师道的一首七言律诗,作于1100年(元符三年)春天,当时作者陈师道家居徐州,生活清贫,以读书作诗自遣。首联极言春雨连绵的萧瑟景象与所居之处的破败冷落。颔联表达虽欲出门寻春又觉心灰意懒的萧然情杯,显示诗人生活的不得意。颈联从小处着墨,描绘了眼前热闹的春景,并暗寓自身不得其时之慨。尾联切题,对辜负邻居的相邀表示歉意,且写出尚愿前往赴约共赏最后春光之意。这首诗是诗人写给邻里说明自己“屡失”“春事约”的原因,也表达了自己凄苦寂寥的生活和心情。语言峭拔生新,点铁成金。全诗情感深细,意境新奇。

    这首七律首联、颈联写景状物,颔联、尾联叙事抒情,是一首学杜的力作,表现作者贫居闲静的心境,也委婉地流露出世路艰辛的愤慨。

    诗的开头两句:“断墙著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以“断墙”“老屋”,点明所居的简陋。残破的墙壁上,在春雨淋湿之后,蜗牛随意爬行,留下了歪歪斜斜的痕迹。老屋因久无人居,所以任凭燕子飞来做巢。作者在这里不写“老屋无人”,而代以“无僧”,实际上是自嘲的戏笔。表明他也不过像个游方和尚而已,是经常浪迹在外边的(有人以为,作者租住僧房,故说“老屋无僧”。但无佐证)。作者居住在这样的老屋之中,可见生活的清苦。

     第三四两句:“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逐尘沙。”写他也想外出追寻点笑语的机会,无奈又感到归来之后,鬓角上更会染上沙尘。这两句显示作者虽然处于贫困之中,仍然保持傲然的情操,不愿在风尘中追逐。

     第五六两句:“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即景抒怀,屋角的蛛网,檐口的蜂巢,在“风翻”、“雷动”的情况之下,形成了老屋的风光,而“开三面”、“趁两衙”,则是有所寄寓的笔墨。作者先写风翻蛛网,却是网开三面,昆虫仍好有个避开的去处。次写雷动蜂衙,那些蜂儿也仍然有主,有秩序地拥簇在一起,就衙门里排衙一样。而人在尘网之中,倒是网张四面,受到党祸牵连,难有回旋的余地。过去他虽曾奔走多年,此时依旧有途穷之感,不似蜂儿还有走动的机会。语意中对世路崎岖深表慨叹。

    结尾两句:“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此二句表明他在现实的情况下,平白地辜负了春天,虽然邻家几次以春事相邀,都因未能赴约而失去机会,此时或许还有有未开的花儿。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反映宋诗的新趣味还在于它在看似纯粹的、很地道的白描形象中暗暗地搬动着书卷,使得它看似非常琐细,其实却大有来头。

    此诗词语讲究,情感深细,意境新奇。结构则跳跃错落,写景、叙事隔联相承。处处体现诗人细致、求新的构思。


   6、这几日,时不时会想起宋人陈师道的那联诗: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总觉得吟诵之间特适合现在自己的心情,是不是因为得知居住了近三十年的老屋,在今夏的久雨中轰然坍塌,心头多了些说不的沉痛,大概,心里一直有这样的念头,即便那些房子,现在无人居住,往后也不会有人去打理,立在那里,总归是一种寄托吧;往小了说,老屋可以是一个家庭的见证,往大了说,又可以昭示一个家族的兴衰与迁徙;说到底,老屋是不少人呱呱坠地的地方,是他们的根,是梦想萌芽的地方,既是生命的开始,也是生命的终结,每一点一滴,都饱含人性里的纯善温和,每一个片段,都会在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且不论富有与贫穷。

    即便是迁徙漂泊,只要老屋还在,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在私心里告诉自己,自己的根还在,就不用害怕在茫茫人海如无根的浮萍一般,不知所以,实在局促不得已,还有一个退步的地方,还有个充满温情的地方收留自己,替自己疗伤;或许,这只是一种舍弃不了的情节,很多的人,常常在外边穿梭跋涉,很难再见老屋一次,绝对可以肯定,老屋,已潜入他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一旦触及,情感的闸门就会悄然打开,奔涌的潮水就会喷涌而出!

    可能因为自己的局促,内心里放不开,虽然这些年早居住在城市边缘,心底,却不敢忘记居住过的老屋;且不说当年父亲母亲如何含辛茹苦一砖一瓦建起了它,起码,生活了那么多年,总归有一些刻骨铭心的记忆吧,在我的内心,一直视它为自己的家,总认为某一天,我会拖家带口,一齐归去,在她的怀抱里,继续井臼炊烟的日子,虽然现时它失去了使用价值,闲置在那里,任风雨侵蚀,任苔藓暗生。

    六月初女儿高考,特意赶了回去,待她考试一结束,就按耐不住心中的急切,奔老家而去;那时候老屋还在,入眼的都是不可名状的荒凉与阴冷;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我早在心里告诉过自己,一年一年以后,老屋只会越来越萧条,只可能越发的颓败;少了人居住,自然也就少了生机,怎么可能有燕子年年如约来的景象;丛生的杂草,非常直观的告诉它们,昔日宽绰的堂屋少了人烟,他们岂会把精巧的巢建在里面,到哪里去寻觅她们的踪影呢?没人居住,自然没人打理,瓦面多有破损,墙体雨痕斑斑,可想而知,梅雨季节里,有多少雨水可以直接进到老屋里聚成小小的汪洋,又有多少蜗牛,拖泥带水,肆意书写它们的文字!只是我,好像一无所知。

    照此下去,我非常清楚,老屋的坍毁只是早迟而已;不是没想过要检修一番,该补漏的补漏,该清淤的清淤,可是,我哪来的这么些时间,这样的投入,又有什么实际意义?谁让当初一步走得老远,去了他乡呢?不由自主的想起父母,要是他们还健在,又该如何责骂这样的败家子呢?

    我很惶然,不能说服自己。目睹老屋,仿佛先前的时光,电影里重叠的画面一般,滚滚而来;曾经进进出出谈笑风生的人们,或者抵挡不住韶光无情,走入生命的彼岸;或者抑制住内心的深深不舍,收藏起满目的灯火阑珊,去了远方,在城市的边缘,在异地的人潮汹涌里,忙碌打拼,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只要老屋还在,自己的根就在,只要根还在,总有一天,会重回故里,继续撑起这个家!

    纵是不舍,还得回城里继续自己的工作;今年雨多,前阵子老家暴雨连连,沉寂多年的山洪也终于一露尊容,肆虐着山水,老屋也终于抵挡不住风雨飘摇,垮了!听到这样的消息,我十分落寞,却又无可奈何;虽然知道是早迟的事,总是希望能迟一些。

   不敢多想那些残败的画面:稍有风雨,大大小小的蜗牛,真的可以在断墙上纵情来回,留下的是文字还是天书,不得而知;哪怕是写满对我的苛责,我也百口莫辩,只能默默承受!

    但,总还是这样想,即便老屋没了,根,依然还在。


   7、说起瘦硬,我心里先浮出来的竟不是老杜,而是一个在北宋落拓孤独,跟当世隔了许多与他与我尽无干的风花雪月的诗客。

  

  他倔强地生,倔强地死,历史文献看来素少说笑,甚至颇有些严肃古板,但我自从看别人传记窥到一星半点他的生平后,心里这么多年一直无奈地敬重且惦记着这个孤绝的影子,不可逼视,亦不能或忘。他便是人称江西诗派三宗之一的“闭门觅句陈无己”。

  

  按说陈师道在当时并不算出名,甚至在今日我想找些他更多的资料都无从查起。但我闲翻《全宋词》时却发现,他存世的词作竟颇占了一席,甚至与秦少游多少相当。因素知北宋时“诗庄词媚”的现象是最为严重的,当时词的规矩也并不非常严格,在文人而言,更多是文字游戏的性质,于是心存疑窦——作为江西诗派以风格料峭而立世的陈师道怎么竟有那么多词作留世呢?

  

  从来看陈师道诗比较多,其实并不是太喜欢。他早年学的是黄庭坚,讲究“无一字无来历”,但作诗手法如为人,过于硬气而少了转圜,所以他的诗看去仿佛嶙峋一把骨头,看一眼都觉硬硬得硌着难受。诗中若一定要挑拣,我比较喜欢一些看似随意的句子。如“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前句平常无奇,后句却翻得妙绝;又如“断墙著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从萧然中却能看出很可爱的心思来。后来他学的是杜甫,连黄庭坚都赞他“其作文深知古人之关键,其作诗深得老杜之句法,今之诗人不能当也”,但毕竟我觉老杜胸中意象纵横,吟诗未如陈无己之苦。也许这就是天才和庸才的分别罢,一个是发乎心意,一个是因喜好而刻意学之,是以难免杜诗浑然,陈诗却硬得萧瑟了。

  

  今番我仔细读的是陈师道的词。掩卷而后,倒有很多句子盘桓脑中,不能或去。他自己都曾自许“余它文未能及人,独于词自谓不减秦七黄九”,看来我的喜欢也不是没道理。

  

  我总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只蝴蝶,脆弱而美好,明澈而安静。而无论人何其孤傲,在善于挖掘剖析心事的小词面前,总是无法尽数隐藏。因我自己是写过的,读着自己的词作的时候,百转千回,确是仿佛看着自己心思簌簌剥离开落,仿佛经历一场隔岸观火。

  

  而我跟陈无己,则更是隔了几回年华,百世风雨,看着他零落地燃烧他的才华,能报之的只有偶尔的会然。

  

  很喜欢他的《菩萨蛮》,私以为那是他用着最顺手的词牌,因为读时我不自觉画下的几个句子都出自《菩萨蛮》。

  

  “想得两眉颦,停针忆远人”。好细腻的情怀。素知他平生不得志,家境贫寒,有时养不起家人,不得不把子女送到岳家寄养。兼之他立身处世很有骨气,从不依附权贵,是以自然生活窘迫,可见一斑。这首词成于七夕之夜,或许这个贫寒得只剩骨气的陈无己又是在哪里当值,看着牵牛织女鹊桥相会,独自惦念起家里的妻子来了罢。他们,倒真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如若没记错,陈无己其实和当时的中书舍人——后来的天水府丞相、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是连襟,他的妻子的姐姐便是赵明诚之母,而他妻子的哥哥更是哲宗皇帝的御医。一个名门小姐跟了他,却只能常凭娘家接济,料来纵然妻子不说,他自己也是很愧疚的。然而硬骨头就要有代价,他一生磊落从不求人,换来的就只能是这种常常牛郎织女般的分别。七夕之夜的慨叹“天上隔年期,人间长别离”,确实让我心酸。多少事,只能欲说还休,剩下的,唯有沉甸甸的想念还可以对妻诉说罢。

  

  “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又是一首七夕的《菩萨蛮》。这次点的更加明显,夫妻离别之意,不堪说,只堪消磨。“离愁千载上,相远长相望。终不似人间,回头万里山。”他最后在建中元年扈从南郊,不肯穿妻子为他向素来政见不同的姐夫赵挺之家借来的厚衣服,而家里又没有棉衣,雪夜当值竟冻死在了郊外,年仅四十九岁,所以说他死得瘦硬倔强。不知那个雪夜他冰冷难挨的时候,会不会想到这句凄凉的“终不似人间,回头万里山”。只是可惜,再也没有盈盈一水能让夫妻重见了。

  

  另有一首《菩萨蛮》开篇我很是喜欢。“髻钗初上朝云卷,眼波翻动眉山远。”心思实在是巧,除了“眉眼盈盈处”,甚至还有雾鬓如云,髻钗似月。不知这等句子,为何便不曾入诗——以他“闭门觅句”的苦吟,可能便瞧不起这些妙手偶得了罢。

  

  我记得他虽号称“苏门六学士”之一,但跟苏东坡初时不是很对付的。当时苏轼任颍州太守,希望收他为弟子。陈师道还曾以“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婉言推辞。但苏轼不以为忤,仍然对他加以指导,后来方才有二人相知相交。是以看到了一首《木兰花》注明了“汝阴湖上同东坡用六一韵”便着意看了看。观韵便想起了苏公“四十三年如电抹”的那阕《木兰花》,对照之间,果然是同日之作。然而苏公的诗虽感慨不露败象,而无己的词中则带有很重的辛酸之感。“风光过手春冰滑,十事违人长七八”比之苏轼“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不知便多了多少苦涩。一句十事违人长七八,我似乎都看到了他嘴边苦苦的笑纹。

  

  料是文人多爱梅,清照已是爱极了梅的,但写梅时总是多了几分薄,而不常写瘦。看陈无己的两首写梅的《卜算子》方才惊觉,文人竟然可以在一般无二的凌风照影中自怜出南辕北辙的情思。“开尽南枝到北枝,不道春将老。”我突然觉得是一句很一语成谶的话。南唐到北宋再到南宋,不知梅上还是不是同一之春了。“把酒问梅花,知我离情否。若使梅花知我时,料得花须瘦。”最后两句实在是有“人比黄花瘦”的前身之嫌,虽然不工巧所以未成出名,但看着却比易安词多了几分洒然的心疼。不知写这首词是他在哪里飘泊,只是无论天南地北,始终不减了气节如竹,瘦硬地在梅树边一立,便是岁寒知友了。

  

  不忍释卷亦不妨结文,冻死不穿赵家衣的陈无己虽然在当今看来很有些迂(赵挺之虽然当时依附蔡京,但后来和刘达等废权相为国事操持,也是很不容易的。最后亦被蔡京整死罢相,其实和无己一样是可怜人),但我还是固执地喜欢他的固执。

  

  若使梅花知我时,料得花须瘦。可惜他虽然和梅花一样瘦硬,却没有梅花耐冷,一代文豪,竟然就在最是热闹的新年元夜孤独地冻死。

  

  只是不知如今汴梁郊外,可还有梅花香气不曾。


   8、窗外,铺了一地的织锦,三月春风似剪刀。春的油菜花是造意的圣手。在连绵的、起伏的、高高低低的田野里点缀着,是春的最早的消息。杨柳萌发了一冬的蓄力,慢慢地将单色的视空来装点涂抹。

   春阴,正是乍暖还寒的嫩春的一种写照。春阴,把天空变成一个大穹庐,苗儿芽儿次第催生。漠漠旷野,春的丹青手将巨匠般的手笔一挥,春的窈窕就在豆蔻三月枝头翘,春的亮丽就在三月荠菜花端星星点点的炫。春阴如一坛陈酿,催醒了酣眠一冬万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早开的红叶李,粉白着、粉白着,乍望去,似爆了一树的麦花,蓊蓊郁郁的成海。这时节,是花的多情的季节,足以使你眼花缭乱,辨不清说不全所见到的花儿的名字。赏花、品野菜使你多识草木之名,大自然本来就是《本草纲目》的老师,沉醉的春风不识字,为何替你打开一叶叶图文并茂的书?!

   站在高楼朝南的走廊上,远山如淑女静卧,山之北侧尚有残冬的积雪,返青的土地,如同一幅卷轴静静地为你打开,这千百年来将养人类休养生息的热土啊,从远古走来,依然滋润着依恋他们的臣民。这里曾经是造秦砖汉瓦的地方,这里曾经是丝绸之路驿站所在的地方,这里曾经有战争烽火的大漠孤烟直的凄美,这里曾经有刀枪剑戟的折戟沉沙的残骸。春,终结了一切苍凉悲歌,春,激活了冷淡的种子,一树树,一簇簇,都是青春的活力四射。

   想起北宋诗人陈师道在《春怀示邻里》的诗:“断墙著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虽处“断墙著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的陋室,空抱屡失游春之约之遗憾,若及时游春,应该尚有未开之花等着你呢?!

   我们何必为昨天的惆怅难以释怀?!我们何必为今朝的困惑扼腕叹息?!立定做春天的一粒种子,任随风的羽翼或者鸟的巧嘴,不经意间播散在大地怀抱,不择壤土不丰厚,水肥不及时,就要顽强的扎根发芽,解读一片蓝天,贡献一片绿色。


   9、陈师道述贫诗最独特之处在于其力求以崇高的道德修养超越贫困现实,具有突出的内在超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面对贫穷,陈师道心态平和内敛。唐代著名的穷诗人孟郊说:“贫病诚可羞”,常气咻咻地抱怨贫穷和失意。而陈师道视贫穷为不得不接受的事情,不觉得有什么羞愧可言。他用平实客观的语言描写贫困生活,很少夸张或情语渲染,只是平淡自然地道出日常生活中物质方面的窘迫。在与亲人“贫贱离”这种极其悲惨的时刻,后山也很悲伤,但他有意克制情感的流露。《别三子》诗中,一句“嗟乎胡不仁,使我至于斯”使读者感受到作者那似乎要冲破胸膛尖锐凄厉的痛楚,但诗人并没有任感情横溢,而是将笔锋转入真实情景的细节描写,最后用“我怀人得知”涵盖了一切悲怨。清代卢文弨召说:“孟东野但能作苦语耳,后山之诗,于澹泊中醰醰乎有纯味,其境皆真境,其情皆真情,故能引人之情,相与流连往复,而不能自已。” 后山平静、有所节制的笔调正体现出他不为贫穷所困、以平常心待之的主观努力。

   其次,后山常常在诗中进行不畏贫苦的自我鞭策。物质贫穷会带来生活上的困难,引发生理上令人难以忍受的诸多问题,如饥饿、寒冷、生病等,这些具体问题常常会动摇士人的“固穷”信念。每到这个时候,陈师道就自我鼓励,获取精神力量来克服当下的困难,如:

   初雪已覆地,晚风仍积威。木鸣端自语,鸟起不成飞。寒巷闻惊犬,邻家有夜归。不无惭败絮,未易泣牛衣。前六句通过晚风、木鸣、及鸟、犬的情状表现了雪夜寒冷,婉转地透露出作者捱冻的窘况。结句“不无惭败絮,未易泣牛衣”用了后汉王仲孺妻“败絮自拥”和《汉书》所载的王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诀涕泣”两个典故,典故的主人公都在“固穷”中遭遇到现实的挑战,陈师道以此来鞭策自己。后山时时提醒自己:即使贫苦,也要挺直胸膛,不丧失气节。如《次韵晁无斁东夜见寄》,先言:“寒窗冷夜欲生尘”,后面接着说:“危坐犹能坐直身”,冒广生对此句补笺,说:“可见其一生劲节”,不愧参得后山的心志。

   再者,后山述贫诗具有安贫乐道、淡泊自甘的意趣。后山对生活、对人生有一套严肃的理念和自我规范,其饥寒交迫的生活困境很大程度上与他坚守人生信念有关。因此,后山坦然地接受因自己的人生选择而导致贫苦的命运,并从中体会“道”胜“贫”的精神愉悦,如《春怀示邻里》:

   断墙著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剩欲出门追笑语,却嫌归鬓逐尘沙。风翻蛛网开两面,雷动风潮趁两衙。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诗人被屋外的欢声笑语所吸引,意欲与其同欢,“却嫌归鬓逐尘沙”,他仍然退回到自己陋敝不堪的屋舍,面对颓墙、蛛丝、燕子,享受着心灵、道德上的完满。方回是元代著名诗学理论家,他对后山诗情有独钟,常能深契其旨趣。他评论此诗:“淡中藏美丽,处处著功夫,力能排天撼地。” 所谓“美丽”,不就是诗人不屈就尘俗、不为境遇所囿、安贫乐道的精神吗?

   陈师道述贫诗的内在超越性在艺术手法方面也有所表现。他常在一首诗中,前句描写酸苦的现实场景,后句则跳脱悲苦情境,是景语,或豪言壮语,以此超越世俗生活的困窘。这种技巧被方回称为“变体”。所谓变体,就是突破唐人格律诗的传统对仗形式,如名词对名词,颜色对颜色,景句对景句。后山不拘于此,常景句、情句相对,如“老形已具臂膝痛,春事无多樱笋来”,方回评论这两句诗是“以一句情对一句景。轻重彼我,沉著深郁中,有无穷之味。”前句写病患的痛苦使人生垂暮之感,读之令人悲凉,但诗人并没有顺着此情感写下去,而是笔锋一转,开始写时令景物。虽然春将逝,花儿将谢,却迎来了樱桃、竹笋的上市时节。这种以景句对情句的描写使诗作跳出令人沉重的现实,淡化了人生苦感,还以自然界息息不已的生命给人以生机无限的希望。面对相似处境,孟郊是“瘦坐形欲折,晚饥心将崩”,视线始终不离个人的悲苦。后山另一首《早起》,也运用此法:“寒气挟霜侵败絮,宾鸿将子度微明”,同样前句为悲凉的现实情景,后句以超迈的自我期许来引领自己摆脱现实困窘。这类诗句表面上是句法结构形式的变化,实际体现了诗人刻意过滤悲情,以内在超越来摆脱现实困境的努力。

   陈师道生活贫苦,精神却没有因此而寒陋卑下,其述贫诗鲜明体现出他有意识地通过完善道德人格,以内在超越来对抗贫困现实的旨趣。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即可,谢谢!):

  陈师道名句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陈师道  《绝句四首》其四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陈师道  《十七日观潮》

  【原创】庄灿煌诗词

《蝶恋花·八仙山有感》庄灿煌          《鹧鸪天》庄灿煌  

《蝶恋花·女儿泪》庄灿煌        《点绛唇·晋江五店市》庄灿煌  

 《忆江南·咏蝶》庄灿煌          《清平乐》 庄灿煌

 《浣溪沙· 八仙湖》庄灿煌     【七绝】《绿洲公园观荷》 庄灿煌  

【七言古绝】《风雨荷》庄灿煌      【五绝】《戏题凤凰花》 庄灿煌

《一丛花令·三角梅》 庄灿煌  《临江仙·浮生若梦》 庄灿煌

 《相见欢· 鸡蛋花树》 庄灿煌   《苍梧谣·美丽异木棉》 庄灿煌

《菩萨蛮·秋心》 庄灿煌           《调笑令·枫叶》庄灿煌

《清平乐·咏晋江》 庄灿煌   【五律】《紫荆花又开》 庄灿煌  

【七绝】 《题八仙山拒霜花》 庄灿煌  《荷叶杯》 庄灿煌  

生查子·五店市遇桂花》 庄灿煌【七律】 《赠洪明芳君》 庄灿煌    

  【五律】 《梦神州》 庄灿煌   《渔歌子》 庄灿煌    

     【七绝】 《炮仗花》 庄灿煌   【五绝】《晋江五店市梅凌寒》

庄灿煌             《眼儿媚·桃花开》《谒金门·五店市春雨》 庄灿煌

  《南乡子·陂塘》 庄灿煌  《行香子·八仙山之春》 庄灿煌

【五律】《清源山感怀》庄灿煌   《东风第一枝·茶花红》庄灿煌  

【七绝】 《叙利亚》庄灿煌   【巫山一段云】 庄灿煌    

 《如梦令·贺巴萨勇夺欧冠》 庄灿煌   【五绝】 《夏夜即景》 庄灿煌

【七绝】《咏莲》 庄灿煌    【七绝】《咏莲》(二)庄灿煌

《渔家傲》庄灿煌     《念奴娇·洛阳桥怀古(步东坡先生韵)》庄灿煌

《浣溪沙·莲心苦》庄灿煌    《浣溪沙》庄灿煌

【七绝】 《赞中国女排日本夺冠》 庄灿煌【七绝】 《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庄灿煌

【七律】《晋江草庵寺》庄灿煌   【七绝】次韵吴松茂会长《秋荷》 庄灿煌

【五律】 《中秋博饼》 庄灿煌  《临江仙·秋思》庄灿煌

【七律】 《安海星塔村》 庄灿煌   《沁园春·安平桥》庄灿煌

《江城子·晋江龙山寺》庄灿煌五律】 《石井书院怀古》庄灿煌

【七律】 《加油习马会》庄灿煌    《更漏子·芦苇》 庄灿煌

【七绝】次韵漠漠平林《竹吟》庄灿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师道:《春怀示邻里》
苏东坡游览徐州百步洪,写下的这首诗流传后世
春事(短行诗)
家乡春事
燃梦行动.阅读打卡第88天《苏东坡传》
秋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