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温阳散寒,通络止痛治愈温阳散寒的代表方是麻黄附子细辛汤

​患者游先生,45岁。患者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虽经医院多次治疗不见好转,医院最后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听说手术风险大,还易复发,特寻求中医治疗。

我当时诊见患者舌质淡红,苔腻黄白夹杂,脉沉弱。经问诊得知患者腰腿酸困沉重疼痛,遇凉加重,大便干结,倦怠乏力,手足不温。平时还有胃也不舒服,胃脘痞塞疼痛,食凉加重。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温阳散寒,通络止痛治愈

综合患者情况分析,我们看患者胃痛、食凉加重辨为胃寒,又根据腰腿酸困沉重疼痛、遇凉加重辨为寒湿,因倦怠乏力、脉沉弱辨为虚,又因舌质淡红、苔腻黄白夹杂辨为寒热夹杂,以此辨为脾胃寒湿夹热证。于是给患者开出如下方药:白术,干姜,茯苓,制川乌,麻黄,白芍,黄芪,大黄,附子,细辛,炙甘草等。方中白术,干姜,茯苓温阳散寒除湿;制川乌,麻黄,白芍,黄芪温阳逐寒,益气补血,通络止痛;以大黄,附子,细辛温通散寒,兼泻郁热。七付药,水煎服,早中晚各一服,日一付。

患者服完药后说胃脘痞塞疼痛减轻,大便通畅,于是减少方中大黄的用量,加入蒲黄、五灵脂来活血化淤,又七付,患者服完后

腰腿酸困沉重疼痛好转,大便正常。 后又在原方基础上多次调方,患者前后共服药六十几付,诸证悉除。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温阳散寒,通络止痛治愈

温阳散寒的代表方是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条文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现在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方子是怎么回事儿,在什么情况下用。

这样的患者,一般情况下,首先是正气不足,最主要的,是肾气不足。其实有的时候看病没法儿细问,有时候问患者也不说,但是,我们必须心里要有数,很多时候,这样的患者,也正是在房事过后,感受外寒,才患病的。古代管这叫 “夹色伤寒”等等,各种名称不一,但是核心都是讲在人的足少阴肾经最虚弱的时候,外邪乘虚而入,侵袭到了肾经,我们叫 外邪直入少阴。而这个方子,也是古人用来治疗“夹色伤寒”的主方。

当然,也有平素各种消耗,导致肾气不足,然后感受外寒的。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温阳散寒,通络止痛治愈

外寒来了,侵袭的是太阳经,这是身体最外表一层的防线,如果肾气虚馁 (něi),外寒同时直中少阴,这是身体最里面的防线,此时这种情况,就叫做 “太少两感”,大家要记住这个词。我所见到的太少两感的情况,有房事过后受寒的;有天气寒泠,去趟水受寒的等等。

有的中医说:张仲景的六经,和经络的经没有关系。我觉得是有关系的, 我遇到的很多太少两感的病例,就是足部受寒,然后发病的,这与足少阴肾经走行于足部是有关系的。

另外,张仲景说这样的患者会“脉沉”,其实我们只要理解,是正气不足,肾气虚弱就可以了,无论如何,此时的脉是无力的。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温阳散寒,通络止痛治愈

而舌诊,张仲景没有讲,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后世的应用来总结。 这种患者的舌象,基本都是舌体胖大,舌质淡白的,不是那种很红的,而且,往往会有齿痕。而舌苔,基本是满布的,是薄白的,但是也有厚腻的,多数是白色的舌苔,偶尔也有微黄的。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诊断指征,就是患者总是感觉很疲惫,白天总是精神不振奋,总想睡觉,张仲景说是:“但欲寐”。 这样的人,是肾气不足,阳气不旺,因此白天无法振奋,实际上你让他睡,他还未必能睡得着,尤其是晚上,但是白天就是总想躺着,脑子里昏沉沉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脏腑风湿理论在四焦疾病辨治中的应用
【以案说医】谢少龙:肾着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腰痛案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肾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验案
刘医生坐堂(中医门诊病案系列之肾着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刘医生坐堂(中医
麻黄附子细辛汤三剂速愈突发性耳聋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要急,中医内服外敷配合治疗效果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