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南京人春节习俗有哪些?

       春节,是中国人最传统的节日,也是一年中,家人团圆最重要的日子。所以,我们中国人过春节讲究的习俗也特别多。当然,全国各地、大江南北,大家过春节的习俗也是不尽相同,许多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春节习俗。下面,老宋就给大家saosao(南京话:聊聊)我们老南京人过年都有哪些习俗吧!

过年,要买很多东西。春联、福字不能少。

请灶王爷

      老百姓过日子,都要烧水做饭,都要有锅有灶。据说,每家每户的灶头都有一个小神仙,叫灶王爷。他是上天下派到各家各户负责监察大家日常行为的。春节前,老南京人都要送灶,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灶台,有句俗话“君三民四”,皇家或是做官的就是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我们老百姓就是农历腊月二十四送灶,家家户户还要请灶王爷,也就是贴灶王爷的贴画。把有画的一面贴在烟囱上,再供上很粘牙的、很甜的麦芽糖,大家都祷告灶王爷吃了麦芽糖,去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时,多说家里的好人好事,然后除夕夜,再摆上供品请灶王爷回到各家各户,带来吉祥如意,保佑大家一年平平安安,这叫“上天言好事、下宫降吉祥”。 在老南京人家里,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祭灶,也叫过小年。

灶王爷一定伺候好,不然他会讲坏话。

掸尘扫地

  谚语说:“二十四,扫房子。”有的南京人要等到年三十,掸尘扫地、做年饭,贴春联。因为每家都是单门独户,房子建得比较高,屋顶上还有大梁,所以那时掸尘是件很辛苦的事。必须将所有的垃圾在除夕晚上全部清理完。此外还有一个规矩,大年初一到初五之间,不准倒垃圾。如果要扫地,必须从门口往屋中心扫,最后还得将清理的垃圾、杂物暂时存放在门背后或隐蔽的地方,以免把“财气”扫了出去。

干干净净过大年。

贴春联

  除夕贴春联的习俗始自明代的南京。据历史记载: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曾令“公卿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并令对联所用纸笺必须朱砂染色,名为“万年红”。“红”、“朱”同意,暗示朱家子孙永坐江山。这就是中国汉族人过春节贴春联风俗的开始。

      老南京人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比如家有丧者,头年贴紫色春联,第二、三年贴黄色春联并加贴横批和“天庆”。天庆是镂空成花纹的长方形红纸,贴在门楣上,一般贴五张,然后贴横批。

贴起春联过大年。

熬年守岁

  南京人也有除夕守岁的习俗,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现在不让放鞭炮啦!

拜年

  大年初一,老南京人都爱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在客人到来时,双手合揖,并以茶点相待。还献二枚元宝蛋,(将鸡蛋破壳打入开水锅中煮熟)称“进元宝”。现在人们过年相见,互祝“恭喜发财”,并敬递茶烟,以时尚糕点相待。

  春节拜年时,南京人讲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原来叫“压祟钱”,意思是要“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后来都叫“压岁钱”了,希望压住一年涨一岁的年龄,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火盆取暖

  年初一到初三,是大年,除夕夜是辞旧迎新,南京人过去要用火盆取暖,火烧得旺旺的,表示“兴旺发达”。这类“节目”已逐渐淡薄了,如今普遍用空调、取暖器,谁还用“火盆”呢,再说财神爷光请是“请”不来的,要靠自己勤劳致富。

现在大家都不用了。

爬城头

  南京人从明朝开始,就有“正月十六爬城头”的习俗,这也叫“走百病’,‘踏太平’,流传至今已经有650多年历史了。现在多数是爬南京城墙中华门城堡、台城、武定门一带了。老南京人认为:正月,大家吃了很多好吃的,肚里油多、爬爬城头,活动活动可以助消化去疾病,正所谓“走百病”。不过,今天老人重视保健、锻炼,“走百病”早已不限在正月十六了。


爬城头,走百病、保平安。

元宵猜灯谜

  元宵节观灯猜谜,按照南京的老传统,元宵节一定要吃元宵即“汤圆”。元宵可荤可素,风味各异,有“团圆美满”的寓意。“我们小的时候没钱买花灯,都是自己亲手做的。”小四福巷的吴嘉义爷爷说,他们一般就用红纸、绿纸自己扎着玩。像荷花灯、兔子灯、飞机灯,他们全都会做。

今年灯会很壮观。

南京人过年食俗炒什锦菜

  南京人过年一般都要炒一样素菜叫“什锦菜”以冬腌咸菜为基础,配以胡萝卜、金针、木耳、冬笋、白芹、黄豆芽、豆腐干、千张、面筋、藕、红枣、花生米等十多种素菜,重油炒成。什锦菜不仅味道好,而且每种菜都有各自的寓意。如“荠菜和‘聚财’谐音,讲求的是招财进宝;胡萝卜是红颜色的,有洪福齐天的含义;藕则象征了路路通达,祝福来年顺利;酱黄瓜,象征着瓜瓜连连、子孙绵延;冬笋,象征雨后春笋节节高;马齿苋,南京人又称安乐菜,象征平安喜乐,这些都是为了讨个吉利的口彩。这10种蔬菜要一样一样地炒,最后拌在一起,等菜凉了加入麻油就可以了。

什锦菜不能少,下酒下面都很好。

做蛋饺

      南京人过年喜欢做蛋饺,这道菜最关键的就是做蛋皮,先把鸡蛋用打筷子打散打匀,再滴几滴葵花籽油,然后把鸡蛋倒入一个铁勺里,在煤气灶的火苗上方烘烤,勺子里的一层鸡蛋汁随着手腕的转动而均匀地覆盖在了铁勺的内壁,也就半分钟,一张薄薄的蛋饺皮就做好了,挑些肉馅放在饺皮中间,两边一合,一个黄澄澄的蛋饺就做好了,用作料烹饪,口感鲜美。

蛋饺,现在一年四季都有卖。但是,味道没有以前好。

烧大鲢鱼

 一条大鲢鱼是老南京人不可缺少的年夜菜之一,鲢鱼烧熟后放在长长的盘子里,隆重地摆上桌子,上面盖上红纸。但这道菜只是摆设,千万不能吃,因为它寓意“年年有余”,等到过了小年(元宵节)才能吃。因为鱼余同音,余下它,象征着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宽裕年年有余。

这条鱼,端上来、端下去,就是不能随便吃。

饮屠苏酒

     老南京人往昔初一早上必饮屠苏酒。宋朝王安石三度以宰相之身知江宁府,在诗中咏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此俗始于南朝,千百年来,南京人一直饮用,而且形成一套规制:日升之时,面向东方“自少至长次第饮之”。年少的先饮,年长的后饮,取旭日东升,蒸蒸日上之意。

小时候,不让喝。现在,老了不能喝。

吃汤圆

       大年初一,南京人家家户户必食汤圆或者年糕,寓意为高高兴兴、团团圆圆,年年高。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制作工艺不同。汤圆的馅心有白糖、枣泥、芝麻等。

过年就是要团团圆圆。

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灯会

南京秦淮灯会是历史上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又称“金陵灯会”,主要集中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   

金陵灯会遗产在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秦淮灯会每年吸引无数人。

高淳区——跳五猖

    跳五猖又称五猖会、跳菩萨,主要分布于宣城市郎溪县梅渚镇、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溧阳市社渚镇一带的胥河沿岸。南京市高淳区定埠跳五猖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跳五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在楚文化的基础上附有傩戏驱灾纳祥的性质。'跳五猖'表演人数众多,道具华盖、面具、服饰都以红、蓝、黄、黑、白五色相配,其意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五方天帝,又暗合木、火、金、水、土五行之色。

这个看着很热闹。

高淳区——大马灯

  大马灯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目前仍在南京市高淳区东坝、固城两地流传。 东坝大马灯是一项模仿战马造型的民间舞蹈,东坝大马灯用竹制“马架”,外表用绒布制成“马皮”,并饰以马鞍、缰绳、铜铃等,形神兼备。大马灯一般由七匹“马”组成,表演时模仿真马动作奔跃,扮演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小演员飞身跃马出征,在鼓点的指挥下,配以民间器乐,马队交替布阵,最后按“天下太平”四字笔画走阵收场,整个场面非常壮观。

小时候,我是没见过。

溧水区——打社火

     打社火是南京溧水的一种民间文化遗产,以双人抬鼓、鼓鼓相对见长,表演内容丰富,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所谓“打社火”,就是旧时春节期间乡村社会在酬神、祈神时进行的一种民间文娱活动,以欢庆丰收,祈望来年一方百姓平安健康。社,即古代祭祀土地神的仪式。社火也叫社鼓。

全国各地都有耍社火,南京社区有特色。

栖霞区——龙舞

  南京市栖霞区的龙舞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舞蹈,属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明代,这里就有龙舞活动流传。历史上的龙舞,多以柴龙为主,主要集中在摄山东南的龙王山周围,每到元宵节期间,社社都要上龙王山出会,祭拜龙王,在这里形成了家家玩龙灯的习俗,并流传至今。栖霞龙舞既有江南精巧纤丽的特色,也具有北方龙舞古朴刚劲的风格,堪称南方龙舞中的一支独立分支。

栖霞龙舞也要有传承。

江宁区——打神鼓

       南京江宁民间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每年春节,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八为打神鼓的日子,此外的日子神鼓寄放在当地的土地庙里。正月十三上灯,按照上一年排好的顺序有一人家接灯,从土地庙接回神鼓主持操办。

六合区——留左吹打乐(留左大鼓)

 相传隋末唐初,大将罗成率罗家军屯兵百万在现在的六合区留左村、留中村和留右村地界内。由于罗家将士亲民爱民,骁勇善战,屡战屡胜,于是,每次打了胜仗回来当地百姓便杀猪宰羊,玩着提灯,吹吹打打到军营中犒劳将士。每次百姓们一来,军营中便大小战鼓齐鸣,以表谢意。久而久之,那些表达军民鱼水情的隆隆战鼓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乐曲,这便是流传至今的留左打击乐《大曲》和《小曲》。留左大鼓也慢慢成形。

  

他是留左大鼓传承人。

浦口区——江浦手狮舞

       南京江浦手狮舞,道具即是用竹片以麻布和彩丝装裱成狮子模样,在狮子前胸和小腹下撑以木(或竹)棒为舞狮者的手柄,单人舞于手中,人数可多可少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

  此舞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为当时驻守在永宁地区的太平军战士健体、强身及与民同乐时用。太平天国失败以后,此舞便保留下来,为当地百姓在节日之时庆典、娱乐时用。

舞狮子,更喜庆。

        怎么样,南京人过年热闹吧?这个才是我们老南京人真正的年。欢迎大家来南京过年!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过年的习俗 中国过年都有哪些习俗——天奇生活
中国人过年的习俗(完整版)
原创:中国春节风俗调查研究
春节习俗22
春节传统习俗大扫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