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堂上:《祝福》一句评

课堂上:《祝福》一句评

时间:2012-3-1 9:39:17 点击:83

某生读完了《白鹿原》,问及此名著说了什么,该生侃侃而谈,罗罗嗦嗦,句句与著作有关,却句句不得要领。学完了《祝福》,我问学生这篇小说讲了什么。要么咕咕哝哝,不得章法;要么胡子眉毛一把抓,人物、情节、背景和主题侃了一大筐,让人不知所云,难晓观点。基于这种情形,我想能否对高中课本中的名家名篇搞一个短评,仅用只言片语,便能全面、具体且深刻地表现一部作品的写作特点,提示其主题或写作目的。姑且称之为“一句话形式的简评”。这样学生在理解和记忆某篇课文时有一个切入点,以点带面,可将课文吃透。由于评论的内容不拘,角度多样,如此既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炼字功夫,又可使其充分放飞思想,创新思维,岂不一举兼得?心里这么想,那效果怎么样呢?

这不,“啪啪啪……”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哈哈哈……”一阵阵善意的笑声,将我们带入了《祝福》一句评的课堂情景中。首先,我在黑板上板书了两块“砖”,即《史记》——历史的长城;《颜氏家训》——一位父亲的叮咛。然后让学生仿照此种偏正短语的格式,为《祝福》下评论。同学们兴致勃勃,热烈讨论,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只要是写出来的都用小纸条给我传过来,然后由我当堂宣读,及时点评。整个课堂洋溢着轻松、热烈、民主和活跃的气氛。

课后,我将这些“美玉”进行分类整理,发现有的从人物的角度来概括:如《祝福》——祥林嫂的活祭礼(以下“《祝福》——”的格式略),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鲁四老爷的软刀子;也有从背景入手的:如祝福声中的悲剧,爆竹声中的悲剧,一曲旧时代的悲歌,悲惨世界的写照,人间的地狱;从主题方面概括的最多:如导演悲剧的封建礼教,礼教的深渊,吃人的礼教,一部再现礼教吃人的电影,摧残人性的恶魔,封建迷信的滥觞;个别同学更是独辟视角:如一首悲恨交织的挽歌,逝去的伤疤……同学们或高屋建瓴、整体把握,或侧重细节、缜密分析,或巧用修辞、曲婉抒志,或异向思维、另辟新径。就这样一句句精妙话语将《祝福》演绎得淋漓尽致。最后我们选评出来优秀的评论,将其以语录形式张贴在班里。

学生把对文章的消化咀嚼,高度凝结为一句深思熟虑后的“经典”,不但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而且也准确点击课文的要点。学生的思维必须驰骋于文章的各个角落,同时也在无形中要求他们对文章的内容极其熟悉。这比单纯的内容概要更灵活,更深入。而且此法可推及高中课本及读本上的名篇名作,有条件的甚至可涉及古今名作。如此,好处多多:

一、鲜活课文。

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而现在的语文阅读,常把一个活生生的文章整体肢解得零散破碎。而学生在进行文本解读也时常带有应试化、技术化、功利化倾向,一个本应是最艺术化,最富有情趣的鲜活的领域,却变成了枯燥、乏味、甚至讨厌的代名词;不加品味地读、填、问、抄、背的训练基地。课文一句评,使得学生不再是单边的接受者,而是对文本有对话交流欲望的主宰者,并从中形成自己的判断。

二、激活课堂。

如果语文课堂上一派萧条肃杀之景象:教师神情淡漠,学生精神萎靡;教师天地保守机械,学生世界封闭荒凉。如此则课堂怎能称其为课堂,师生怎堪演绎“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妙境?而一句评就是在教师创设恰如其分的教学氛围中,为学生提供敢想、善思的创新学习的良好情境,让课堂充满生机盎然的感染力,使学生始终沉浸在兴致勃勃的热情中。课堂气氛与思维活动的互动,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点活思维。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致使学生的思维出现惰性,总在模仿与复制之间徘徊,在灵性与个性之外游离。教师在此过程中,便需采用缤纷多样的教学形式,敢于尝试新颖独特的视角,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巧妙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使学生不满足于书本或生活中所给予他的知识和经验,也不停留在描述解释那些不是问题的问题,一句评就是引导学生学会重新思维和探索,自己体验和品析。

四、创活能力。

课堂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阵地。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旺盛的创造性思维,变知识为能力,这是每一个我们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的问题。一句评便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其立足局部的整体分析能力,也体现出新课标对创新思维训练的要求。

总之,学生要“活”需要教师先“活”,需要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作保障,同时还需要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最后让我们用一句句经典妙语,将课文鲜活起来,让课堂沸腾起来,使思维创新起来,把概括能力提升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慧的问题灵动的课堂
提问,一定是有效高效
语文教学必知“十好”
打造语文高效课堂强化“三落实”
(转载)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赛课闭幕会上崔峦老师的讲
新课改中的困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