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之传承班同仁文章W014 —— 传承班后有感 作者/李红武;

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之传承班同仁文章W014 —— 传承班后有感

作者/李红武; 编辑/不忘初心


2014年7月22日,师承班学习后第一天出诊,一7岁男孩咳嗽、咽痒、痰白、无寒热、食可、口中和、大小便可,舌红,苔白厚,观其咽后壁虑泡一个色稍红,正与陶师兄所选的咳喘类病案类同(注:课堂讨论案例五大类病证37则案例,此处指咳喘类案例而言),给予半夏厚朴加杏仁、枇杷叶,桔梗、甘草原方三剂,三天后电话回访已基本痊愈。

通过一周学习,进一步确立了六经框架,加深了先辨六经再辨方证的认识,重新认识了二十三个常用方使用范畴。掌握了附子、黄芪,白术、苍术等药证使用范围,更见证了冯老师治学严谨,亲自编写讲案,从①怎样学伤寒,②辨证施治概论,③六经(六病)(注:六证)亲自讲述,共耗时十几个小时,半天讲理论并答疑,半天出诊给群众解难,闲暇时为我们解惑,对于有争议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绝不乱解或偏解,真乃大医精诚,在此非常非常感谢老师,得到这样的老师指导,真三生有幸,还有陶师兄,不但生活照顾,精选了大量胡老,冯老经典医案供我们分析、探讨,案后还附有辨证思路,真是用心良苦。

在师承班学习,冯老讲了几个治疗原则,其中一条“小大不利治其标”,必须先解大小便问题,有感触。

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予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伤寒脉浮,自汗出,微恶寒结合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发于阳也,无热恶寒发于阴也。属表阴证,小便数,胡老释,中气虚,有水饮不能保持之,则小便数,属里虚寒,脚挛急,即小腿肚子抽筋,为津液不足或不达以养。心烦,冯老师经典语录80条,寒热虚实都可见,结合小便数,当属里虚夹饮,综合一起为太阴少阴合病。

医者见脉浮,汗出,微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给予桂枝汤解其表,未顾忌小便数,里饮,遂出现厥,咽中干,烦躁,吐逆,冯老师解:因表证发汗伤津太过而传里,呈里寒夹饮,津不上布,故用甘草缓津养液,干姜温中逐饮,恢复其津液生成及输布。服甘草干姜汤后,若厥愈足温着,而小腿肚子抽筋不止者,再给予芍药甘草汤,缓其拘挛。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攻其表,若使用不正确发汗(反与桂枝汤攻其表)使津液伤入里,若其人平素偏向阳明体质,可出现胃气不和(发潮热,大便干)谵语,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给予调胃承气汤。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攻其表,不解又再次发汗,外加火疗方法,更伤津液,出现四肢厥逆重症,此非单纯甘草干姜所能治;需加振奋阳气之附子。

后边30条是对29条解释探讨,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脉浮,自汗出,微恶寒属表阴虚(少阴)与桂枝加附子汤,为何又出现与服桂枝汤的误治证?

正如胡老30条后所按,小便数者,绝不可发汗,用桂枝汤不行,用桂枝加附子汤亦不行,尤其是后者更易误治,因又特设问答,以明其意。

冯老解读:病在表,不正确发汗使津液伤入里,也可出现阳明里实热证,调胃承气汤证即阳明病见胃气不和、发潮热而大便干结。病在表,不正确发汗使津液大伤入里,也可出现里虚寒甚者,四逆汤证即太阴病见四肢厥逆、呕吐、下利、脉微。

冯老总结,表证若小便不利,内有停水者,若不兼利小便以逐水,则表证不解,若小便数者,更不可发汗,此于治疗颇重要,以后为例很多,学者不可等闲视之。

作者简介:李红武,男,毕业于山西中医学院,目前主要负责尧都区贡院社区卫生服务站 ,从事中医临床与研究工作,第二期冯世纶经方医学传承班学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卷六] 盗汗
【茗德中医】医学实践录——临床篇(3—1)
温方之祖——甘草干姜汤(一)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 29伤寒脉浮 自汗出 小便数 心烦 微恶寒 脚挛急 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6条
桂枝加人参附子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