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术“商业化”:798从“艺术盛汇”变“小商品市场”

艺术“商业化”:798从“艺术盛汇”变“小商品市场”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798:昔日地标怎成“亚艺术”聚集地?

798艺术区一角

错落有致的街道下是往来不绝的人群,特色鲜明的建筑里是同样先锋和潮流的酒吧、咖啡店、画廊、艺术衍生品商店,一切都令人目不暇接。而在过去,这里却是大面积的工业用地。工厂搬离后,艺术家们又陆续“非法迁入”、并将厂房改造成了艺术工作室,低廉的成本和宽敞的空间成了他们的乐园。再后来,游客的增多,商业发展速度空前,各种费用随之上升,很多人不得不离开自己亲手打造的空间,只有功成名就的艺术家和实力雄厚的画廊得以驻留…这些描述相信很多人并不会感到陌生,但这不仅是我们要说的798它同样也是纽约SOHO艺术区的前世今生,而后者的经历甚至还要早1个世纪。

纽约SOHO艺术区的街道

言归正传,多年来,798作为国人引以为傲的、“影响世界的艺术盛汇”,却在近年来因“变味”而备受质疑,与过去相比,审美趣味大幅提高的人们开始对798越来越像“小商品市场”的外在环境愈发不满。当然,这还远远不能拿到艺术商业化的层面说事,而作为艺术区的当家花旦——画廊,则在每周六如期而至的展览到来时显得门庭若市——它们也确实不负一个“市”字:在这里,平日里的社会人似乎都扮错了角色,文艺男女自在的游走于时尚的艺术建筑中,东屋刷微信、西屋晒微博;三五成群的“哥特青年”倦怠的蹲坐在路口便道旁一字排开,成了供路人消遣的活体雕塑;衣装革履、豪气外露,仿佛是前来承揽地产项目的老板们,此时却真的在画廊里端详着艺术品,并用真金白银证实着自己的艺术品味,与画廊负责人款款而谈。此时,众多的艺术媒体却成了站着穿“长衫”喝开幕酒,却不买画的唯一的人。

当你把目光投在那些正在与工艺品小摊贩们讨价还价的游客,和四下寻觅免费的画册书目、如同逛菜场超商的大叔大妈们才忽觉一切方显正常……

798艺术区一角

大国筑梦:“SOHO of china”还有多远?

诸如此类的景象,令人感觉昔日的“艺术圣地"似乎已经距慧深、文雅、静谧等“高级”属性相去甚远,完全的市井图像,绝不符合“艺术”在国人心中本来的位置,而无论是不明就里的狂热追捧,还是煞有介事的批评指责,798的今天事实上既“不够艺术”、也不够商业至少与文章开头提到的纽约SOHO相比甚是如此。

有意思的是,798在美国确实被称为“SOHO of China”。笔者相信,此时此刻许是早已有人在暗中摩拳擦掌,准备让这片“古老又年轻”的区域再次朝着它应该去的方向前进。今天的小柯剧场以后会不会成为作为圆点进而成为中国的“百老汇大道”?人们能够消费的是否不再是798中万年不变的尤伦斯商店和一些闻所未闻又古灵精怪的空降DIY铺子,而是可以选择在PRADA(普拉达)、CHANEL(香奈尔)、LOUISVETTON(路易威登)一掷千金?798会不会在现有规模上继续扩建成为区中区——亦或老老实实的呆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一亩三分地里过自己的日子?这一切我们都不得而知。不过,小编始终相信,与经济规模不成比例的文化艺术体量一定是畸形的,至少是还未完全成型的状态,因为不能满足民众需求的生产力就一定是落后的。

 

SOHO艺术区中的"LV"门店

bai(四声)是buy的败,“大钱小钱”冰火两重天

与在“小商品市场”里的杀价不同,大型拍卖会上的角逐似乎更令人觉得刺激,至少小编这样觉得,因为平时买东西价钱是越讲越低,而拍卖会却是越“讲”越高……然而,相对相同的畅快淋漓之感——议价与抬价,也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一个疑惑:高价是否意味高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纽约学记(9)观念艺术,Chelsea与SoHo
飓风登陆纽约 各大艺术机构闭馆
第七届迪拜艺博会 聚集东西艺术精粹
中国买家正在改变全球艺术市场格局
1991年何多苓致周春芽的二封信
艺术教父高古轩发家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