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进展

首席医学网      2008年12月27日 21:01:46 Saturday  
 

作者:李立凤,冯利民,王绪霖,代二庆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加入收藏夹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治疗方法;辨证论治;综述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正在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本病多从整体入手,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就近年来GERD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探讨治疗GERD的最佳方案。

    1  中医治疗

    1.1  辨证分型治疗  传统中医理论长期以来对本病无固定的中医分型标准,现代中医界对其固定分型的研究也并不多,围绕着肝、脾、肺、胃等脏腑,以及痰、湿、热等病理因素,各家对本病的分型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李春婷等[1]认为在RE的发病中,脾虚失运是本,肝胃气逆是标,脾虚肝郁、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是病机的关键。朱生樑[2]通过对300例GERD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气滞证占79.67%,郁热证占78.33%。唐润霞[3]强调辨证首当分清虚实寒热,在临证中分6型论治:实证类:肝胃郁热型,治以清肝泻火,和胃降逆,方用左金丸加味(黄连、吴茱萸、青皮、陈皮、延胡索、芍药、牡丹皮、栀子、乌贼骨、瓦楞子);肝气横逆型,治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芍药、白芍、香附、陈皮、枳壳、甘草、沉香、旋覆花、川楝子、延胡索、乌贼骨、瓦楞子);痰气交阻型,治以开郁化痰,生津润燥,方用自拟解郁化痰汤(药用青皮、陈皮、柴胡、延胡索、香附、郁金、沙参、川贝母、瓜蒌仁、旋覆花、半夏、蜂蜜);气滞血瘀型,治以活血化瘀,和胃降逆,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虚证类:胃阴亏虚型,治以养阴益胃,生津润燥,方用一贯煎加减;脾胃虚寒型,治以健脾温中,疏肝理气,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减。曹娜娅等[4]按中医辨证分为4型:脾胃湿热型,治以芳香化湿,清热通降,方选连朴苓草汤加减化裁,药用藿香、佩兰、苏梗、陈皮、厚朴、砂仁、姜半夏、黄连、代赭石;肝胃不和型,治以舒肝和胃,方选舒肝和胃汤,药用柴胡、白芍、枳壳、香附,川楝子、佛手、郁金、半夏、炒麦芽;痰浊阻胃型,治以涤痰化饮,和胃降逆,方选导痰汤;脾胃虚寒型,治宜益气健脾,和胃降逆,方选黄芪建中汤加味。吴建一[5]将本病分为肝胃不和(柴胡疏肝散加减)、脾虚气滞(香砂六君子汤合丁香柿蒂汤加减)、阴虚胃热(甘露饮合丹栀逍遥散加减)、脾胃湿热(藿香正气散合平胃散加减),都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1.2  专方专药治疗  近年来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专病专方专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并取得良好疗效。姚峰[6]认为肝气犯胃,郁热内蕴,胃气上逆,是GERD病机之关键,病位主要在肝胃。治疗以疏肝理气,清肝泄热,和胃降逆为基本治则,方选四逆越左丸加味(四逆散、越鞠丸、左金丸3方加味化裁),并以此方治疗GERD50例,并设对照组48例(采用奥美拉唑20 mg,每日2次,早晚服用;西沙必利10 mg,每日3次)治疗2个疗程(7 d 1个疗程),结果治愈36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治愈16例,总有效率70.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沙宝瑜[7]认为本病发生乃中焦郁热,气机不利,和降失司,或肝郁犯胃,脾胃功能失调,胃气上逆导致发病,自拟清道护膜降逆汤(黄连、吴茱萸、山豆根、白及、玄参、威灵仙、姜半夏、赭石)通过恢复肝胆疏泄功能,调节脾胃升降气机,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以使受伤之食管黏膜得到护养修复,结果总有效率为89%。李季委等[8]认为老年胃食管反流病以胃脘寒冷为主症,多由中阳虚损胃失和降所致,和精神关系密切,用疏肝温中和胃降逆之枳术吴茱萸汤(枳壳15 g,白术15 g,吴茱萸10 g,生姜20 g,党参10 g,大枣5枚)治疗,在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取得满意疗效。周长泉等[9]用温胆汤加减治疗GERD,并对照西沙必利,在疗程最初2周时,对照组显效率高于治疗组,4周时2组显效率无明显差异,治疗6周后,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2  中西医结合治疗

      很多学者运用中药联合西药治疗GERD可明显提高疗效。张先军等[10]使用左金丸合四逆散加味(黄连12 g,吴茱萸6 g,柴胡10 g,白芍12 g,枳实10 g,甘草6 g,陈皮10 g,香附10 g)配合西药吗丁啉片、西米替丁片、阿莫西林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6例,治愈37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4.7%。孙梅[11]以温胆汤加味合奥美拉唑治疗本病,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20 mg,每日1次,多潘立酮10 mg,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温胆汤加味方,基本方:半夏12 g,陈皮9 g,茯苓15 g,甘草3 g,竹茹12 g,枳壳12 g,柴胡6 g,香附12 g,郁金12 g,党参12 g,白术9 g两组疗程共8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结果治疗组32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76.67%。8周后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率10.0%。对照组复发率为39.13%,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葛惠男等[12]采用加味左金丸(黄连、吴茱萸、苏梗、香附、乌药、制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煅瓦楞)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本病32例,对照组予西沙必利10 mg,口服,每日3次,治疗1个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王贤斌等[13]对57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组)和西药治疗(对照组),从临床疗效、控制复发率及对下食管括约肌(LES)功能影响等方面进行观察。治疗组用补中益气汤合四逆散化裁,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用西咪替丁(0.2 g,每日3次)、灭吐灵(10 mg,每日3次),总有效率为9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控制复发率和提高LES静止压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孙建宇[14]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GERD80例,中药:以疏肝温中和胃为治法,基本方药为:半夏15 g,茯苓、枳壳各12 g,砂仁、吴茱萸、干姜各6 g,瓦楞子12 g,随证加减。西药:普瑞博思片5 mg/次,每日3次。奥美拉唑胶囊20 mg/次,每日1次,疗程8~12周。结果显效56例(70%),好转20例(25%),无效4例(5%),总有效率95%。

      综上可见,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辨证与辨病结合,整体与局部兼治,既改善食管括约肌功能,减少胃酸,又抑制胃气上逆,减少反流,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快,疗效巩固,没有明显的副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值得推广应用。

    3  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的增高,中西医消化学界对本病的研究愈发关注。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理的研究更加深入,普遍认识到GERD是一种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中LES功能失调是发病的主要因素,食管的粘膜屏障保护作用与廓清功能及胃排空延缓也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西药治疗GERD的近期疗效较为满意,但复发率较高,且疗程较长。中医学近十年来对本病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采用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枳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因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少,且不易复发,受到越来越多医家的重视。由于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心身疾患,许多患者求助于中医治疗,这对于中医药治疗本病提出了紧迫而更高的需求。然而,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诊疗研究中仍存在许多不足,目前本病还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法和标准,临床医师常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辨证分型、选方用药。此外,本病的临床报道诊断和选例标准过于笼统,疗效判定标准不统一,有关本病的疗效判定,各地不尽相同,不利于本病的准确诊治。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本病的临床诊疗研究,今后需在严格的科研设计下进行大样本的临床病例观察,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证候进行系统地辨析、评价,制定出符合中医辨证理论,切合临床实际的辨证分型方法和标准;加强中医诊治胃食管反流病的质量控制标准研究,进行中医诊治胃食管反流病的客观化与标准化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春婷,高祥华.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病机及辨治探讨[J].吉林中医药,2004,3(24):15-16.

[2]朱生樑,孙永顺.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的多元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10):28-29.

[3]唐润霞.试述胃食管反流病的辨治[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7):438-439.

[4]曹娜娅,赵文玉.辨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4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28(4):25-26.

[5]吴建一.中医辨治反流性食管炎105例[J].新中医,2003,35(7):56-57.

[6]姚 峰.四逆越左丸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98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5,11(8):17-18.

[7]沙宝瑜.清道护膜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J].江苏中医药,2003,24(1):18.

[8]李季委,李凌霞.枳术吴茱萸汤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28例探讨[J].中医药信息,2007,24(1):31-32.

[9]周长泉,翟振彦.温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2,24(10):757-758.

[10]张先军.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6例[J].四川中医,2007,25(12):73-74.

[11]孙梅温.胆汤加味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4):447-448.

[12]葛惠男,朱雄雄.加味左金丸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4):26-28.

[13]王贤斌,傅赛萍.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病杂志,1996,4(2):79-80.

[14]孙建宇.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80例临床体会[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5):30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治疗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优势
李世增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李氏和降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脾虚肝郁证的疗效观察
了解胃食管反流病(GERD)
胃食管反流病的一些小知识
被告知得了胃食管反流,是不是一头雾水,让我来给你一一解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