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把握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区别
把握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区别

●许家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军队干部战士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被广大带兵人所熟悉和重视。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同志把心理问题当作个“筐”,什么问题都往里装。其实,人的思维活动是极其复杂的,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关系也是复杂的。它们之间有时好区分,有时不好区分。如果把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来治,则会小题大作、无的放矢;如果把思想问题当作心理问题,则会“剪不断、理还乱”,结果“号脉”不准, “药”不对“症”。因此,把握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联系和区别,划清二者的界限,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思想是人们思维活动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心理是人的头脑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如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思想与心理的区别是明显的:思想是反映的结果,心理是反映的过程;思想居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层次,心理则居于人的精神世界的表层次。思想问题是因为对客观世界的看法有偏差而产生的各种不正确的想法和观念,往往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奋斗目标、工作态度、生活作风、处事原则等,比较明显的表现有:革命斗志衰退,理想信念动摇、事业心责任感弱化、对改革政策有误解、对社会看法有偏差等等。心理问题是因为个体神经、生理变化或外界刺激而引发的心理创伤、心理障碍。人在从事有目的活动时,由于遇到干扰或阻滞使其需要得不到满足,心理活动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就会产生的一定的心理困扰。如失恋后的痛苦,落榜后的忧郁,工作不顺时的焦虑,受到批评或指责后的怨恨等,它以自卑、虚荣、嫉妒、沮丧、疑惑等情绪表现出来,严重的可以形成焦虚症、忧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症等心理疾病。

  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有如下的区别:

  形成的原因、过程不同。片面性、极端性等不正确的思维方式方法是产生思想问题的内在原因。思想问题的形成可以说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多经过了时间的积淀、思想的碰撞、观念的嬗变。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所感、有所思,慢慢地将自身所经历的、或看到和听到的综合起来,形成一些看法和观念。如果综合的方法不对,思考的方式有问题,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各种利益的变化,其看法和观念就会偏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各类思想问题。比如,理想信念的动摇,一般说来不会是突发性的,而多是由于长期不学习、不注意思想改造,没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致。心理问题形成的内在原因,既有生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心理素质方面的因素。如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遇到突发事件或重大刺激,就可能导致心理活动失常,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心理问题大多是“突变因素”通过个体生理机制起作用,诱发出各种心理障碍。如一个虚荣心比较强、对荣誉看得很重的人,在老乡、战友立功受奖时,就可能出现自卑心理或嫉妒心理,进而产生心理问题。

  表现的内容、形式不同。思想问题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是理性认识的结果,以观点、立场、态度等形式表现出来,反映的是政治立场、道德观念等深层次精神问题。心理问题既包括感觉、知觉等感性认识过程,又包括思维、想象等理性认识过程,还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以感觉、记忆、思维等形式表现出来。如因失恋而产生心理问题的人,会时常想起恋爱对象的音容笑貌和两人相处的美好时光,出现情绪的低落、情感的忧伤。

  展现的特点、特征不同。思想问题具有社会性、政治与道德倾向性、稳定性的特点。从社会性看,它是个体对社会的看法,不是纯粹的个人私事;从政治与道德倾向性看,它一般不是生活类的问题,而带有政治与道德色彩;从稳定性看,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心灵深处对现实的看法、观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表现,一旦形成便有较大的解决难度。心理问题则具有自然性、自发性、情境性、易变性的特点。自然性即自觉的神经活动,自发性即正常的情绪波动,情境性即容易受外部环境与条件的影响,易变性即忽而产生、忽而消失。认识并把握这些特点和特征,就能将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区别开来。

  当然,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时会相互转化。人的思想与心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产生的源泉都是客观现实,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即人脑机能活动的产物。它们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心理活动是思想形成的基础之一,思想又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结果,心理活动的质量决定思想水平的高低,思想一旦形成又对心理活动起调控作用。思想问题可以加重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可发展为思想问题。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把握二者的界限,又要认清其联系,把握问题的本质。

  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关系有时非常复杂。比如, “压床板”可能是思想问题,可能是心理问题,也可能是兼而有之,需要具体分析当事人的心理素质、思想状态、家庭背景、工作情况等。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引发的问题也会不一样。心理素质稳定的战士考不上学,出现情绪波动,可能是思想问题;性格内向的战士考不上学,出现悲观厌世的想法,可能更需要在心理上加以引导。总之,把握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区别与联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在涉及到具体问题时,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找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运用唯物辩证法进行科学的分析,正确地判明问题的属性。对比较复杂的、界线模糊的问题,要防止草率决策,草率定性,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解放军报 2000年10月19日 第6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辅导活动课与思品课和班会课的区别
    <心理和思想的联系与区别>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高二政治《哲学生活》提纲-高中政治辅导网
    灵素之问 | 文化对于医学的扭曲
    浅谈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新方法(全文)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