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来西亚油棕业
棕油由热带地区的油棕树结的油棕果轧制提炼而成,是全球第二大类食用植物油。单位产量是大豆、棉籽、花生、葵花、菜子等其它植物油作物的6-11倍。油棕树最早种植于西非及赤道非洲,1848年荷兰人首次引种到东南亚(印度尼西亚),19世纪70年代初期作为观赏植物开始在马来西亚种植。20世纪20年代马来西亚开始企业化种植并开始棕油轧制,目前,马来西亚的棕油产量占全球的43%左右,出口量占50%左右,直接和间接就业人员超过200万人,棕油业已经成为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油棕种植及棕油产量

  马来西亚种植的油棕主要是改良品种TENERA,种植3年结果,经济期 25年,每公顷油棕园的油棕鲜果串及棕油的产量分别为19吨和4吨左右,榨油率20%左右。

  多年以来,马来西亚油棕种植面积和产量在逐年增加,2005年以前,马来西亚油棕种植面积和棕油年产量一直居全球第一。近年印尼油棕种植速度快于马来西亚,2006年取代马来西亚成为全球第一大棕油种植国。

  1996年马来西亚油棕种植面积269.2万公顷,2006年增加到417万公顷,比1996年增加了54.9%,比2005年增加了2.8%。马来西亚油棕种植园集中度较高,联邦土地局、森那美、居林、IOI、金希望等大企业的种植面积约占全马种植总面积的60%,沙巴州种植面积124万公顷,占马油棕种植总面积的30%。《马来西亚油棕种植面积》见附表1。



  随着马来西亚油棕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棕油产量也在年年增加,由于棕油生产、提炼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马来西亚棕油产量的增幅明显高于油棕种植面积的增幅。2006年马棕油总产量1590万吨,比1996年的838.6万吨增长了89.6%,增幅高出同期油棕种植面积增幅34.7个百分点。《马来西亚及全球棕油产量情况》见附表2。



  二、棕油及上下游产业链

  油棕树浑身是宝,从果实到树干,从果壳到果柄,从复叶到油棕核壳,都能加工成各种产品。主要产品分类如下:

  棕油产品主要包括:棕榈毛油(食用油)、棕榈液油(食用调和油)、棕榈硬脂(用于加工人造奶油、肥皂、饲料)、棕榈仁油(用于食品加工)、棕榈仁液油。

  棕油上游产品主要包括:干内纤维加工成的淀粉,空果柄及果壳加工成的卫生用纸、包装用纸和纤维垫等。

  棕油下游产品主要包括:人造奶油、起酥油、油脂、咖啡伴侣、甘油、脂肪胺、肥皂、类可可脂、乳化剂、饲料、油墨、洗涤去污剂、化妆品和护肤用品等。

  在棕油产品系列中,棕油是最主要的产品,在很多国家广泛用于食用和食品加工业。除了其价格低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棕油富含维生素A、E(类胡萝卜素含量500-700ppm)、多元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可用于治疗和预防维生素A缺乏症及由自由基引起的疾病如缺铁性心脏病和动脉硬化,降低血液内的胆固醇含量。棕榈油用于人造奶油和起酥油的配料中,还可降低反式脂肪酸作用,有益人体健康。

  三、棕油及制品出口

  马来西亚棕油及制品是马来西亚第二大类出口商品,占全部出口总值的5.5 %左右,其中棕油出口量占全球棕油出口总量的50%左右。据马来西亚棕油局统计,2006年马来西亚棕油及制品出口2012.9万吨价值318亿令吉,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8.1%和11.2%。其中棕油出口1440吨价值226.5亿令吉,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7.1%和13.1%;棕榈仁油93.3万吨,比2005年增长了9.7%,出口值21.6亿令吉,比2005年下降了1%;油脂产品215.8万吨,价值56亿令吉,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17.7%和9%。马来西亚历年棕油出口情况见附表3。



  据马来西亚贸易发展局统计,马来西亚棕油及制品出口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是中国、荷兰、巴基斯坦、日本、美国。2006年出口到上述五个国家的棕油及制品总量占马出口总量的 50.6%。

  中国连续多年是马来西亚棕油的第一大进口国。2006年1月起,中国取消了棕油配额管制并实行统一进口税率,棕油进口数量和价值均比上年有大幅增长。2006年,中国进口马来西亚棕油及制品358万吨,进口额16.53亿美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20.98%和30.78%,其中,进口棕油292.6万吨,进口额13.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41.9%和52.9%。近年中国进口马来西亚棕油情况见附表4。



  四、棕油市场走势

  棕油价格随着市场供需变化而变化,期间虽有波动,但整体呈上涨态势。1998年棕油价格达每吨2486令吉高位,主要因为当年棕油产量下降8.27%,市场供应不足。2001年棕油价格降至每吨936.5令吉低点,主要因为当年棕油产量增加了8.87%,市场供应过剩。2002年来以来,棕油价格逐渐回升,总体态势平稳上涨。2006年,马来西亚棕油每吨平均价格1510.5令吉,比上年增长了8.4%。2007年上半年,棕油每吨平均价格 令吉,较2006年同期上涨了 %。 1997-2006年棕油价格表见附表5,2004-2007年棕油价格走势图见附表6。



  随着人们对棕油认识的不断加深、各国对棕油进口管制政策的日益开放、市场对棕油的需求的不断增强,棕油价格也会在波动中上涨。中国取消棕油进口配额及鼓励进口的政策将继续刺激棕油进口;美国、日本自2006年起普遍改用棕油制作黄油等产品,对棕油需求量大增,2007年将继续保持进口增势。

  六、马来西亚棕油业管理体制

  1、政府高度重视,设立棕油署专司行业管理

  马来西亚政府一直重视棕榈油业的发展,先后在两个国家发展计划(第三个国家农业发展政策/NAP3和第二个国家工业发展计划/IMP2)中专门制定了棕榈油业的发展规划。马来西亚种植与原产部负责该行业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协调。2000年5月1日马政府将原有的棕榈油研究与发展委员会、棕榈油研究院和棕榈油注册管理局等三家机构合并成立了马来西亚棕油署(Malaysia Palm Oil Board,MPOB),负责该国棕榈油业政策制定、R&D、企业注册、生产和贸易执照核发、市场开拓及相关咨询等。

  2、管理办法详尽规范,措施严密得当

  为引导、管理和协调马来西亚棕榈油业的发展,制止棕榈油业中的不当行为,提升棕榈油及相关制品的质量水平,马政府于1998年出台了《马来西亚棕油法案》,2005年,出台了新的更为详尽的《马来西亚棕榈油业许可证管理办法》、《马来西亚棕榈油业质量管理办法》、《马来西亚棕榈油业合约登记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油棕产品的分类、种植、生产、销售、运输、储存、从业资格、准证管理、质量检验、合约登记办法以及违规处罚措施等。

  3、重视研发,确保行业领先地位

  为增加棕油产量、改善棕油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提升国际竞争力,马来西亚棕油署自设立之日起即着力实施三大战略:一是通过采用高科技技术、基因技术、先进园林管理技术,增加油棕总体收入战略(High Income Strategy)。二是通过充分开发油棕树副产品,采取零废物战略(Zero Waste Strategy)。三是大力发展油脂和非油脂产品,实行产品增值战略(value added strategy)。目前,马来西亚的油棕单位产油量、上下游产品深加工技术在国际棕油界居领先地位。 1981年,MPOB开始研究用棕油生产生物柴油,2002年进入中试阶段,2006年批量生产。为支持本国生物柴油业的发展,2005年马政府发布了《生物燃料法令》,从资金和技术方面给与支持。

  4、设立衍生产品交易所,稳定棕油期货价格

  为降低国际棕油价格波动对业者影响,1980年,马来西亚设立吉隆坡商品交易市场,现称马来西亚衍生产品交易所。交易所操作流程如下:先由国际商品交易机构、种植园主、炼油商和消费者等各方代表组成的交易商共同商定棕油期货价格,生产者和消费者再签单卖出买入,并在规定的日期内完成交货。这样既可保护棕油交易涉及者免受价格波动的影响,又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棕油价格的相对稳定。

  5、行业协会协同配合,自觉维护行业秩序

  马来西亚除官方设立棕油署外,民间还自发设立了马来西亚棕油促进局、棕油协会、棕油精炼厂商会和棕油化学厂商会,在协助棕油署进行技术推广、市场推广、传达行业信息、规范市场行为以及向政府提呈发展棕油行业的建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信息来源:驻马来西亚经商参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棕榈油的基本知识
库存与产量之战:全面解读棕榈油消费及MPOB报告
我的图书馆
棕榈油产业链简介
来自热带的百变油脂――棕榈油
11岁卖冰淇淋,如今是“棕油大亨”,他让宝洁和联合利华都离不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