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艺创作】千年一阁见袁州

袁州文艺


4月14日《江西日报》“赣鄱文化”专版推出我区彭卫平老师文化散文《千年一阁见袁州》。袁州古城建设正当时,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袁州名楼“难禅阁”吧!

千年一阁见袁州

                  彭卫平

赣西宜春城中,毗连人潮奔涌的中山路与鼓楼步行街,又与遐迩闻名的袁州谯楼为邻,难禅阁可谓藏身城区的“风光之地”了。然而,与人气火旺的四邻相比,难禅阁却孤零冷落,鲜有人问津,似乎一楼兀立,萧索无依了。

可别小看了这座秀江之滨的旧楼阁,它穿越了千年的历史甬道,见证了袁州古郡令人炫目的世情变幻。难禅阁明明属于千年古迹,却偏偏缺少胜地名楼的气派与光鲜,甚至在不少游客眼中,不被视作一处值得一观的“景点”。

难禅阁的窘境与它承载的时光沉淀显然有点不符。说起它的前身,必然绕不开两位大宋的名流——李冲元与黄庭坚。前者可能已经淹没于普通袁州百姓的视野已久,其实他的口碑一直流传在坊间,甚至在袁州地方史志中有过那么精彩的一笔。至于黄庭坚,这位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且书画才艺轰动当朝,其声名度应该远超李冲元了。

从身份标签而言,李冲元与黄庭坚都非依傍江湖草根,他们都属于那种学而优则仕的“儒者”,都衔皇命,食君禄。据相关记载,李冲元,字元中,号龙眠道人,舒州(令安徽潜山)人,公麟族子,哲宗元祐三年(1088)进士。曾典狱宜春,负责刑狱与犯人惩戒之类事务。而江西修水籍的黄庭坚,亦是进士及第,历任叶县、泰和、宣州多地县尉、知县、知州、别驾、判官等官品不一的七八份“公职”,算是当时叱咤地方官场的知名人物了。

   同样身处公门,一位主管地方刑狱工作,一位却四海宦游,驰骋北宋诗坛与画坛。两公怎么有了现实中的交集,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不过,有一点大概能够确认,李冲元将被贬谪巴蜀的黄庭坚邀约到了古城袁州。邀约的理由也不复杂。这里再赘述一笔,时任袁州府司理,且一向笃佛的李冲元为自己建造了一座参禅修道之所,他祈请当朝文坛巨擘黄庭坚给阁楼赐名。黄庭坚欣然命笔,为其授匾“难禅阁”。并作一文《难禅阁铭》,以示纪念。

古代官员参禅礼佛虽然说不上是什么风雅之事,但也不至于遭人诟议,况且李冲元的官声不坏。此公不仅学识渊博,胸怀安邦之才,而且为人宅心仁厚。这在古代主管刑狱的官员中,是不多见的。“菩萨久习胜妙,禅定于诸三昧。心得自在,哀悯众生”。黄庭坚如此寥寥几句,将李冲元的为官心性描述得够鲜明了。

在古代,司典狱者,难脱两术:一则“人治”,二则“法治”,情与法皆不可免。李冲元在这方面,没有完全沿袭他的知名同乡包拯的为官“模式”。包拯铁面无私,李冲元也执法严正,来自皖西南的这对断狱者秉持了法治精神中的这点共性。只是,李冲元刚硬之躯内,竟然还藏着一副菩萨心肠。他既惩恶,亦扬善,他一方面用严峻的眼神怒嗔袁州府辖下的每一名违法者,另一方面,又怜悯人犯的疾病困苦,力所能及予以治疗与关怀。他还时常反躬自审,在断案之余,自愧自责,以为自己教化不力,才导致百姓轻慢法度,妄行不轨。

李冲元自省的方式有些另类,有些特别。那就是他筑造难禅阁之举。这里再述一下个中详情:公元1094——1097年,也即是北宋绍圣年间,李冲元在其府衙之侧踟蹰良久,寻思着立阁修禅自审。不多日,一座正方形、庑殿式、灰色、素面瓦的“曹椽”正式告竣。此阁楼通体采用抬梁式木结构架,其设备完善,花饰精工,用料也颇为讲究。

李冲元修造难禅阁显然不是用来颐养天年,或者自彰功德。从建筑用途来看,“曹椽”者,乃刑法部门的房子也。所以,它当属于公用性质的房舍。只不过,李冲元在这里所为之举却让人刮目相看,他不欢娱,不闹腾,而是习惯盘坐一隅,内心进入深度自省状态,他自省司理多年的得失,并为受难的人犯虔心祈祷。在其心无挂碍一切释然之时,便安然禅定。

李冲元这样做,没有理由认为故意作秀。他是一名佛教徒,也是一名思想者,他的难得不在于他的参禅修道,而是他的“人格”自我提升。大概,多年行走官场,看透黑白吏治的黄庭坚对此也大加赞赏。要不然,当李冲元向他提出“赐名”之托时,他不但没有推辞,还亲自题匾,并以雄文相赠。黄庭坚是当朝文坛名宿,亦是书画大师,他不会轻易帮人泼墨的。而他的题匾与作铭之举,显然是对李冲元为官之道及为人之道的一种褒扬了。

“劝己以不倦,劝同事以不倦,劝万物以不倦,故曰:难尔!夫禅义何难?”透过这段文字,黄庭坚与李冲元无疑惺惺相惜了,否则他无以跟李冲元达到如此境界的心灵共鸣。

  不管吏治,还是法治,最后都会归结到一个“人”字上。李冲元因为懂得怜悯于人,所以他还能被世人记起。难禅阁是他的“身后之物”,归属于他的“政绩遗产”,也得以留存至今,未遭湮灭。他的难禅阁也不孤单。与它咫尺之遥的袁州谯楼,同样千年被人观瞻。如果说,袁州谯楼是因为大唐著名“钦天监”袁天罡的建筑大手笔而驰名千秋,那么难禅阁饮誉袁州地方志,或许凭籍的是李冲元与黄庭坚阁中举觞赏月的那一抹身影。

春秋轮回。时至今日,袁天师早化为了历史天空的一颗流星,而一代名流黄庭坚与李冲元留在袁州的足音也消失了千年,唯独他们身后的那块牌匾千年不毁、那座阁楼千年不倒。不管是谯楼,还是难禅阁,它们的面目虽然有些惨淡,有些不堪,却不亢不卑,无视世人轻慢或睥睨的目光。

一座古城,有根,才有魂。袁州的根与魂显然蕴藏于它两千余年的漫长建城史。袁州不是那种发展节奏特别快的赣西城市,它在驱动前行的征程中,不断开启一扇扇久已尘封的历史之窗,让人窥见其中人文历史的绚丽与灿烂。

在如此背景下,袁州古城复兴计划近年被大张旗鼓推出,并进展迅速。挖掘被湮灭的遗址,恢复前朝旧貌,再现古城荣光,建设者们乐此不疲。相信不久的将来,在风雨中飘摇千年的难禅阁不再成为一处形影相吊、形同废墟的陈迹。更让人期待的是,那些尘封多年的古建筑能够涅槃重生,再现袁州历史之魂。

编 辑 | 叶子奕
 校 审 | 刘艳红
监 制 | 喻  虹

立足服务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
发布我区文艺资讯和工作动态
搭建交流平台  共享文艺成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宜春袁州谯楼
袁州谯楼
江西八大名楼
游览宜春市——袁州古城
祖国风光(4178)宜春袁州谯楼
古文观止选读 :袁州學記 (李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