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陈林如

  素质教育是学校的系统工程,语文素质教育是这个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子工程。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工具性、社会性、思想性、综合性的特点,抓好语文素质教育,对于推动学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认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总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和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语文素质,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打下扎实的基础。

  语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思想品德素质。即教育学生学会怎样做人。包括“五爱”素质;文明素质;公民素质等。

  二、语文智能素质。即学会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包括:语文基础知识;听说读写能力;初步的文学修养;观察、想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

  三、心理素质。即具有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稳定乐观的情绪,良好的习惯等。

  素质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许多妨害学生素质培养的不良倾向,其主要特征是:以分论质,唯分是求,唯率是追,唯考是法。教师为分而教,学生为分而学。在教学上则表现为:1、“四多四少”: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死记硬背多,指导方法少;重复训练多,启发创造少;传授知识多,培养能力少;2、“四重四轻”: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活动;重考试分数,轻素质能力;重尖子学生,轻后进学生;重主导作用,轻主体作用。其不良后果是:教师教学高耗低效。尽管语文在小学各科中课时最多,教师花得精力最多,但教学效果都很不理想,有不少的小学生毕业时语文水平达不到大纲要求。学生学习高分低能。看起来学生考试分数很高,但小学毕业,仍有不少学生读不通一篇短文,说不清一件事情,写不好一篇文章,语文能力很差。

  显然,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这些问题,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必须在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对语文教学进行大胆改革。

  一、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诚然,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但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的迅猛发展,使教育教学更具有社会化、立体化的趋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基础性、社会性决定了语文知识的学习巩固,语文能力的训练提高,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课堂。

  大语文教学观,就是从社会化、立体化、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语文教学,把语文教学放到一个广阔的社会大范围去考察和进行,形成一种开放式、立体化的教学体系。

  美国教学论专家曾经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实践告诉我们:凡是适用语文工具的场合和地方,都是学习语文的课堂。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小学语文教学就要改变过去那种,把大部分时间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而忽视家庭语文教育、社会语文教育,忽视语文的实践能力与应用的偏向,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学习知识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语文教学要贴近社会生活、服务社会生活,在社全这个大课堂里,扩大学生的视野,知识面和信息量,增加运用知识培养能力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在学与用的过程中各种素质都得到提高。

  二、加强语文自学方法、自学能力的指导与培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坎博加·富尔所著<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语文知识要长期积累,语文能力要长期训练。只依靠学校学习和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知识在不断更新,只依靠教师传授的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今后学习和未来参加工作的需要。因此,掌握自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无论是从当前还是长远来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要把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教学目标,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在各年级有计划、分阶段、渐进式地进行。每堂课都要有意识地结合讲授进行方法指导,还可开设专门的学法指导课。即使是一些要求记忆和背诵的知识,也不能死记硬背,而要教给学生记忆和背诵的方法.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自学能力培养,还要布置学生在课外进行自学能力的训练,指导自学,鼓励自学,培养自学习惯。

  三、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尽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指导思想已为多数教师所熟知,但在应试教育思想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学生的主体作用仍未能得到重视和发挥。课堂上“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仍经常可见,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教师总喜欢把自已的现成知识、“标准答案”原封不动地塞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以防考试时失分;各种参考书,辅导书的泛滥,更使一些学生不用再动脑筋,用一个标准、现成答案去回答那些本身就具有多样性、形象性、灵活性的语文问题。在这样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方法面前,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怎能发挥出来呢?

  所以,在现阶段,我们要大力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评价一堂课讲得好不好,不应只看教师讲得如何眉飞色舞,生动引人,而要看学生是不是进入了主动学习状态,是不是全体学生在课堂上都在积极活动。课堂上.不能只是学生围着教师转,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而要教师围着学生转,做学生的引路人,把学生作为共同智力活动的伙伴和合作者。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人,主动参与课堂的全部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认识真理,而不能包办代替或硬输硬灌。

  四,规范活动课程的教学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改变过去单一的课程体系,由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新的课程体系。开设语文活动课,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活动课程的教学在不少学校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有的是有名无实,虽然上了课表,但没有进入课堂;有的成了学生的“自由活动课”;有的则干脆不开活动课。

  为了充分发挥活动课程在素质教育上的重要功能,学校和老师要提高上好活动课重要性的认识,要像上学科课程一样认真上活动课,从常规制度上规范活动课的全过程,做到定计划、定时间、定内容、定教师、定场地,并建立相应的检查考核制度,保证活动课的正常教学秩序,真正发挥活动课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五、把语言文字训练作为教学重点

  听说读写能力是最基本的语文素质,也是培养小学生其他素质的基础。小学语文要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的辩证统一,但这并不意味两者简单的平均使用力量。研读大纲,分析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目前小语教学中存在的忽视语言文字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不强的现实,我们认为.应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和重点,思想教育应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进行”。这样做,并不是不重视语文的思想教育功能,试想,如果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过不了关, 语文素质岂不是一句空话?语文的“工具性”没有解决,又怎能体现“思想性”呢?连字都不认识,词意都不理解,又怎样去接受思想教育,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呢?

  因此,我们要紧紧把握语言文字训练这个教学中心,围绕听说读写能力训练来组织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在这一训练过程中相机渗透,巧妙结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使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得到发展。

  六、改革语文考试评估办法

  旧的语文考试评估标准和评估办法,一是偏重检查学生的知识,忽视能力的检测;二是单纯以考试分数来评定学生的优劣,忽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三是考试形式单一,不能全面地检测学生的水平。这种考试评估方法,引导教师学生片面追求分数,师生变成应考机器,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学生素质得不到全面发展,是阻碍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难题之一,必须下决心进行改革。

  首先要改变语文教学质量观,抛弃一考定终身,分数是质量的片面观点。树立科学地全面地评价学生语文成绩,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价的新质量观。

  二要改革单一的书面考试形式,在笔试的同时.引入写字、朗读、即兴讲话、当堂答问、应用文写作等考核学生听说写能力的考试形式,多角度地检测学生语文的全面素质。

  三要改革目前实行的百分制评分法,代之以等级评分法。把学生从分数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使个性、兴趣,爱好特长得到充分发展。

  四要改革语文考试用所谓标准答案,参考答案来评分的方法,鼓励有创见、有独立想法、有求异思维的答案。

  总之,我们要从素质教育的需要出发,不断探讨、不断改革、使语文教学更加有利干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刊于全体学生主动自由地发展,发挥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特殊作用.

  (此文获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二等奖、宜春市教委一等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探索语文论文-语文论文-中国教育资源网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经验漫谈
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教师招聘《小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课题资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