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识字”方法谈

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识字”方法谈  

2007-05-17 08:44:27|  分类: 教育类 |字号 订阅

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更是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在阶段目标中第一学段(1—2年级)对识字量的要求是1600—1800个,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3500个)的50%还要多。大量的识字任务是低年级孩子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这些生字分两类,一是会写的字,一是会认的字。面对这样繁重的识字任务,怎样才能让学生减轻负担又能轻松快乐识字,主动学习汉字,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呢? 

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我们在教学中也应尊重学生的意愿和能力,尊重他们知识和情感、知识经验,从他们的心理世界出发,找到相适应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我们知道,学生拿到书本,感兴趣的一定是课文的内容,只有用他感兴趣的内容来教学,才会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兴奋点。换句话说,生字学习要从整体入手,客观把握,在大语文观中把识字与阅读融合在一起,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中有读,读中有悟,才能真正“有效识字”。

 一、阅读中识字

第一步:听读指读识字

小语新课标中提倡一年学生“随文识字”。一年级课文内容虽然简单,学生听读一两遍就能随大家“顺”下来,但不等于能认识课文中的每个生字。这就有必要进行听读识字,首先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对课文有大致了解,再跟读课文,让学生对生字进行指读,因为刚入学的儿童,不识字的儿童,拿起课本,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字。他还不会拼音,如何去认识这一片字?再有,儿童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借助手“指”,可以使他们凝神于一个一个汉字。他能听着字音点读所对应的那个字。手指、眼看,做到手、眼、脑、口综合运用。使学生对生字有个初步的感知印象。

第二步:自学生字

教师的领读激发了学生读文的愿望,这时要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反复读熟课文。让生字在阅读活动中与他们多次见面,不认识的圈出来,找找它的邻居,猜猜读音,或者请教小伙们学会,用各种办法让生字成为好朋友。

第三步:缩小语境识字

儿童模仿力强,记忆力好,他们认读一句话并不困难。所以,教学时,我先从整体入手,出示全篇课文,学生自由阅读两遍后,再分句学习。这时,把文中要求学生认识的字变成红色,引起注意。学生先读句子,再读红色字连成的词,再读红色生字。从句子到词再到字一步步缩小语境,使学生加深对生字的印象。认读生字后再重回句子中体会它的应用。这样也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语文特点。

第四步:读中感悟识字

当学生通过缩小语境读准生字字音后,还要体会它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体会感悟的方法有很多种,这就需要教师广泛开发教学资源,和学生互动合作共同创造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走向自主识字。

1、引申识字

汉字的内涵十分丰富,在文中可能只有一种含义,但教师要利用它,发掘出更多可利用的信息。如在学“梦”这个生字时,让学生说出印象最深的梦后,出示“梦”字,这个字你认识吗?对了,它就是我们做梦的“梦”,也是“梦想”的“梦”,你们有什么“梦想”吗?老师不经意带过的信息就为学生拓宽了对字义的再理解。这样“引伸”开去对学生无疑是另一份收获。这正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3、借图识字

课文中的插图利用好了,同样可以成为学生识字的资源。有的生字和图有密切联系,儿童善于想像,我们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找到识字的办法。如学习“月亮湾”的“湾”字,老师问“月亮湾”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学生指出图中海边的部分和天上的月牙比较一下,自然也就理解了“湾”是与水有关的。

4、体验中识字

识字的过程同样离不开情感体验的过程,如“风儿唱起催眠曲,波浪又把摇篮推”中,“曲”是生字,要从理解“催眠曲”入手,我为学生轻声哼唱一首“风儿轻,鸟儿静。树叶遮窗棂”的催眠曲,让学生想像躺在摇篮里那种甜蜜和自由的感觉。学生在快乐中学会了识字,感性上理解了“催眠曲”的意义。这也是音乐元素与语文学习成功整合的案例。

5、生活应用识字

生活中,学生识字的途径和机会很多,路上标语、广告牌、电视、商品等等。但他们往往无意注意,老师如果在学习中有意引导,鼓励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到外面世界识字就能扩展识字空间。学习“池塘”的“池”字时,我问:“你们还在哪儿见过这个字?”生答:“浴池,游泳池。”学生发现这个“池”字一定是和水有关的地方。当识字和他们的生活应用建立了现实联系时,他们更乐于主动去生活中识字了。

6、动动做做表演识字

由于汉字有表意的特点,构成汉字的偏旁有的和动作有关,有时做动作理解比用语言描述理解准确。“池塘妈妈怀里睡”里的“睡”字,让学生做做“睡”的动作,“眼皮垂下来,双眼闭上”就是“睡”,还有“看”,学生的一个手搭凉棚放在眼睛上往远看的动作就记住了。

 二、游戏活动中巩固识字

阅读中识字的种种方法,使生字象一条条欢快的小鱼在课文中自在游动,灵活富有生气。为了迎合儿童的趣味,缩小识字差异,学文后也可适当开展游戏巩固识字活动。

“碰碰乐”游戏,由手拿字卡的学生传到没有字卡的同学手中,读对的,继续传下去,不会读的教会他。生生互动中,既学会了交往又巩固了识字,效果很好。但我们不能为追求热闹而游戏,甚至花样翻新。为巩固落实识字而开展的游戏才是实在的有意义的。

 三、新语境中识字

课本中容纳的东西是有限的,至于生字的多义性在课本中完全体现出来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学完课文后,我会给学生印发小诗文,把新学会的字圈出来,让生字在新的语言环境中与学生见面。这样,生字活用了,完成了知识的迁移。如此良好的循环,学生的识字量就会大大提高并会应用。

 四、渗透性识字

兴趣是学生认字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汉字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则处处,时时都有认字的“课本”。我们教师,写在黑板上的课题、词语、一个思考性问题都会成为一种向学生渗透的识字信息。渗透性识字对于学生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自然渗透,对于老师却是“有心插柳”的一份匠心。

相信,无论哪一种有效识字方法,只要“以人为本,多渠道识字促进学生发展”就会支撑我们的语文教学,引领学生走在踏实、快乐的求知路上。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字理识字的基本方法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浅谈
识字教学中的科学思想与方法
成功的秘诀是兴趣(二)
爱国一小包海萍《巧用思维导图 助力识字教学》
[转载]我国常见识字方法简论(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