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摘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深刻地体会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朗读不但要重量,重质,同样也要注重朗读的形式和方法。充满“情感”的课堂朗读训练,是学生、教师、作者激情碰撞的世界,是让学生情藏于心间,而溢于言表的深刻体验,是永远具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流。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每位语文教师的应尽职责。

关键词:朗读水平,方法,兴趣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中明确指出: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每一篇课文的学习目标中都有基本的界定,那就是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创设氛围,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朗读愿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宽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反之,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气氛中,很难投入活动中。针对部分学生不愿读的现状,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心理因素,如怕同学嘲笑;也有教师因素,生怕读错了,老师责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并以饱满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激起他们的朗读愿望。让他们知道在课堂上读不好不要紧,重要的是自己愿意读,比上一次又进步了。在课堂上,我最喜欢看到的是学生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书。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朗读学习中来,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二)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渲染课堂的朗读气氛

指导学生朗读必须“入情入境”。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朗读教学应十分注重创设情境,把文字符号变成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学生在全方位的直接感知和思维中,进入形象化、有感染力的场景,使学生由一个旁观者变为一个当局者,去亲近人物,为接下来的感情朗读做好准备。在这种情境下,有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教师可采用多媒体直观手段、利用插图、语言描述、虚拟情景、角色模拟等方法,紧紧扣住课文的整体气氛,创设出各种生动有趣的朗读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在教《桂林山水》一文时,学生对于课文中描写的桂林的山、漓江的水的美丽景色光靠想象是体会不到的。在指导朗读时,我边用多媒体放出桂林山水的实景,边动情地朗读。学生在视觉、听觉的记忆中感悟到了语言之美,读出了那种感觉。

其次,可以进行一些配乐朗读,选择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它能唤起学生的想象,在音乐特有的旋律和节奏下进入情境,自然而然地读出“味道”来。如教学《伯牙绝弦》一文时,可选择古筝曲《高山流水》进行配乐吟诵,学生随着乐曲声的跌宕起伏,更能体会作者知音难觅的心情。以凄美的氛围,为学习这篇课文作好情感铺垫。接着,老师再介绍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深入学习,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配乐让学生练习吟诵,更能激发起学生朗诵古文的积极性。

 

二、精心组织有效的评价语言,增强学生朗读的自信心

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听老师的表扬,如果老师能在学生朗读上进行恰当的点评,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朗读效果。

过去老师对朗读的指导,往往局限于理性的感受,如:这句话应该读出高兴的语气,那句话应该读出伤心的语气等等。学生很难真实地感受到高兴语气是怎样的,伤心的语气是怎样的,因而也难以理解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体会语言文字的美。

如果教师能运用恰如其分的评价语言,帮助学生找到朗读的最佳感觉,就能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

如:我在教《一株紫丁香》这一课,正是运用这一方法,把朗读指导到位的。诗歌中有这么一节:“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往往只注意了字音正确,声音响亮。这是一般朗读的要求。但是,对于这首诗歌的朗读,这样的要求是完全不够的。因而,当第一个学生大声朗读完了以后,我轻轻地对他说:“如果这样读的话,那么一定打扰了老师的工作,。你想想看,应该怎样朗读?”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读的太响了,应该读得轻一点。他自告奋勇地表示,第二次能读好。果然,第二边朗读感觉好多了。我对学生说:“我听出来了,我体会你不想打扰老师工作,给老师送一份惊喜的心情。但是,声音还是大了点,谁能把这一句读好?”然后,我让学生一分钟准备,然后,学生比赛朗读,挑战朗读,直到学生读美,读好为止。通过老师这样恰如其分的、饱含鼓励性的评价性语言,一方面学生在老师饱含鼓励性的语言的激励下,求知的积极性很高,另一方面,老师的这些评价性语言,其实也即指出了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前进的方向。这样的朗读指导,比起传统的“读出高兴的语气,读出伤心的语气”要形象、生动得多。

此外,在朗读课文时,教师要善于用心聆听,切实发现他们朗读的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在学生朗读完后及时给予肯定。诸如:“读得真棒!”“让人听得都醉了!”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微笑和鼓励,少一些单一的评价和批判,孩子在表扬中得到了肯定,看到了希望,更感受到了教师的爱,树立了能读好的自信心,读的兴趣就会高,以后在朗读方面一定会更加努力。

 

三、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强烈愿望。做任何事,成功的关键是兴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他们对朗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读的积极性后,其训练才能落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对朗读感兴趣,从而提高朗读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应给学生留出分角色朗读和情境表演的时间。在情境表演中,学生完全投入,把自己与文中的形象融为一体,感情就会自然流露出来,十分真实。

我在教学《打电话》这篇课时,学生们对相声的朗读,始终欠些火候。于是,我就让学生们仔细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并分角色来朗读表演。通过表演,同学们都学会读了,味道一下子就出来了。给孩子一个舞台,孩子们自己能学会许多。对于一些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担当课本剧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么再回过头去朗读课文的时候,他们就能很好的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一开始,学生有可能顾此失彼,注重了演的,又忘了说。这时,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思”与“评”的时间。在指导训练朗读时,既让朗读者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又要让其他学生评评这样读好不好,为什么。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养成读课文时进行有意识地思考和处理怎样读的好习惯。

   在课堂上,应给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如开展讲故事比赛、朗读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这样,既能为学生提供朗读训练的机会,又为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朗读才华提供了舞台,从而达到整体提高朗读能力的目的。

 

四、注重朗读细节,提高学生朗读的效果

(一)练习朗读基本功

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打好朗读基本功。即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读错字、不重复、不唱字、不读破句子。读书时,要身体坐正,双手持书,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们应从一年级抓起,严格要求,让学生读书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如果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也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那么把课文读流利就水到渠成了。学生的朗读习惯,对于学生是否能读好课文是一个关键。有的学生他读书的姿势不正确,还有的老爱拖调,或是像在唱歌,这都会影响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特别是低年级,如果抓不好学生的读书习惯就会形成定性,以后就很难再改了。因此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有这种情况,应马上进行教育、指导,直到改掉这些“毛病”,这样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效果才能出来。

 

(二)注意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般原则,朗读教学也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逐步提高要求。各个年级段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低年级小朋友可以用夸张的表情和语调地朗读《小小的船》,但他们不可能读出《狼牙山五壮士》那份惊险、紧迫、视死如归。教师在指导时要根据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规律,找准学生的朗读基本点,考虑到学生在各个年龄层上表达能力的差别,给予适当指导。当孩子们有了初步的词语概念时,进一步提出诸如停顿、速度的要求;当学生们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理解能力的时候,再提出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教师要注意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朗读的层次性,使每一遍的读都有明确的目标,每一次朗读都要比上一次有进步。

 

(三)保证读书时间

由于语文考试中不需要考朗读,大多数小学轻视朗读训练。有人统计,中国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毕业,在课堂上得到朗读训练的总量只有6小时上下。而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用15年时间,对小学生的朗读进行研究,认为小学生要学会流利地表情朗读,至少需要200小时以上的练习时间。因此,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竭力把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读、练、听结合,提高朗读水平。在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朗读的机会,在分析和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内容时,应该与朗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表情达意的朗读,以直觉去发现和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尤其是低年段的语文教学,如果在低年级的课堂上,能让琅琅的读书声代替'一问一答’,不仅是儿童学习状态将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儿童的学习效果得到保证。

 

(四)恰当发挥示范朗读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也就是说,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分析,而是靠对语言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读的多了,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等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转化成了自己的语言,作为小学生,他们不会创造性的读,但他们的模仿力很强,在他们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他们常常爱模仿老师的动作、表情甚至说话的语气。因此,教师的示范朗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示范朗读时机的选择也要恰当,不是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就范读,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在什么时候依具体情况而定,可在学生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范读,在学生要求时再范读,教师要做到语言准确,富有激情,表情到位,感情到位,真正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示范朗读的内容,依具体情况而定,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内容可示范朗读全文,为解决难点可示范朗读一些重点句段,示范朗读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语言鲜明生动的段落。示范朗读时可以由教师进行,也可以找领悟快、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进行。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才能使朗读真正在小学语文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丁家永.现代教育心理学 [M] 第一版.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徐世贵.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 [M] 第一版.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3]吕宝振.提高小学生朗读水平的有效方法[J] 吉林:吉林电子出版社《新科教》   2008.

[4]黄汉棠.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EB/OL]http://smile1314.blog.tcedu.com.cn/23069.html.2009-09-1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教学论文
课堂教学中阅读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论文(7篇)(共19414字)
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课内阅读教学
浅谈中小学语文有效性的阅读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