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樟树城为新淦县县治长达810年之久

   史书记载:樟树城为新淦县县治长达810年之久,巡使吴鸾改变樟树!

  《通鉴纲目》记载,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秦灭楚,俘虏了楚王负刍。第二年,秦统一天下后,废封建,立郡县,把天下分为三十六个郡。当时,樟树一带属九江郡新淦县。樟树镇是新淦县县治所在,名叫“淦阳”。

这是因为有淦水发展骊岭,流经紫淦山,蜿蜒向西北,于樟树之南注入赣江,水以山名,县以水名,而县治在水之阳之故。此后,淦阳作为新淦县县治810年,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崇祯《新淦县志》记载:隋开皇九年(587年)置洪州总管府,改庐陵郡为吉州,省巴山郡,新淦县改隶吉州。
  县令李子乐以县城远离州治,将县治迁到南市村,即今金川镇。县治南迁后,淦阳改称清江镇。因镇临袁河与赣江合流之后的江段,这里江水波流澄澈,古称清江。
  明崇祯《清江县志》记载,南唐升元二年(938年)8月,清江镇西南三十里的潇滩镇(今临江镇),有位巡使吴鸾,以"潇滩之地,当南粤、虔、吉、洪之冲,舟车辐辏,有仓廪兵戈之积"为由,奏请置县。南唐主李升准其所奏。据《南唐书》载:“升元二年八月戊戌,升洪州潇滩镇为清江县,不隶州,谓直隶于节度使也,割高安之建安、修德,新淦之崇学合三乡为县”。当时,清江镇地处新淦之崇学乡,因而划归清江县。清江镇与清江县名同而非县治,容易产生混淆。而清江镇历来俗呼樟树。至此,便更名樟树镇。
  清道光《清江县志》记载:“木之属有樟,诸材独此为最,故古称豫章地,以材著也”。樟树镇得名的由来,本是镇在樟树林中,以树名镇,俚语俗称。直至清初,镇内还有八棵被视为樟树镇命名依据的古樟树。解放初期,仍有一株枯樟树残存。清代诗人查慎行的《樟树镇》诗云:潇滩流下棹歌声,一曲清江见底清。
  老树不知生意尽,尚凭古社占村名。还有一些神话传说,如《搜神后记》、《豫章记》、《太平御览》、《宣室志》等,都记有三国对东吴大将聂友"夜射白鹿,中樟灭怪"的故事。大意是聂友打猎,逐白鹿至此,矢中大樟,灭了樟树精。由此,樟树镇又有"鹿江"、"鹿渚"的别称。
  自南唐升元二年清江建县以来,樟树镇一直属清江县。樟树虽非县治,但地位重要。明代熊化曾评论说:"樟镇于邑治,股肱也;以奉腹,则禁喉也。"它与设过军、路、府、县治的临江镇在地势上互为犄角,在经济上互相抗衡,在文化上也相互颉顽。
  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历史的变迁,樟树镇逐渐成为江西四大古镇之一。明吏部左侍郎熊化在《樟树镇记》中称之为“八省通衢之要冲,赣中工商之闹市”。樟树镇尤以其传统的药材交易市场和精湛的药材炮制技术闻名全国,被称为“江南药都”。

                            -----------摘自樟树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樟树市情简介
赣中明珠,悠悠岁月
赣江沿岸各县市名称由来及其命名特点
赣江沿岸九县市地名由来
寻根问祖
卷八十七 江西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