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统编语文教材解读】

本文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副主任、统编语文教科书编者朱于国先生在新浪2018教育盛典·大语文峰会上的讲话。


基于多年从事语文教材编写的经验,朱于国先生分享了统编教材的内涵并探寻了未来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他表示,教材统编是国家事权,同时教材也体现着国家意志。而语文学科在三科教材里是最突出的,学生可以在语文中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树立文化自信。今天进入一个大语文的时代,是当之无愧的。朱于国先生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已进入素养立意的时代,对于新时代的教师来说,要善于在更高的视野上解读教材这个大文本,从中发现变化,发现方向,发现未来。


语文在未来的社会中,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事实上在课堂、在课外,语文是争不过其他学科的,学生报课外班的时候,数学、英语都报了好几个,语文则很少,这是社会的现状。


我很多年从事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进入人教社已经17个年头了,我跟语文比较有缘,参编、主编过全国版、地方版,专用的书法教材、盲校教材十多套,2012年开始参与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在这一行里干了这么多年,对于教材是怎么回事,对教材受政策的影响也有一些心得体会。


基于我多年来编写教材的一些经验,大胆地对语文未来的发展做一点前瞻性的展望。主要分四个关键词:


一、国家事权


二、政治意识


三、语文素养


四、未来的语文


教材,过去是当作一个确定的产品,教材发到学生手里,老师就要按部就班地根据教材来教。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教材已经不再是整个教学的全部内容,可以创造性地改造重组教材,甚至也有老师抛开教材、自定体系。从今天的情况来看,教材不仅仅是一个确定的产品,是一个框架,一个容器,一些线索,不只是一篇篇的课文,也不是一个个的学习活动,一道道练习题,在课文的选择、在这些结构化了的课文组合的背后,其中容纳着教材编者对于教育理念、对于语文教学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些认识,以及提供给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些线索。对新时代的教师来说,要善于在更高视野上去解读教材这个大的文本,从中去发现变化,发现方向,发现未来。


01
统编背景


教材编写,尤其是三科教材统编,从目前情况来看是国家事权。国家为了加强教材的建设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举措:


2016年10月,中办和国办联合下发了66号文件,《关于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这是第一次,过去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文件是专门以两办名义下发的,说明国家对于教材的重视。


2017年3月,教育部教材局正式挂牌,教材局的领导目前主抓工作就是三科教材。


2017年7月,国家教材委员会正式成立。


2018年5月,课程教材研究所正式成立。


三科统编教材从2012年3月开始正式启动,仅七年级的教材就经过了30多轮审查,每一轮审查都要有三个组,第一个组是思想政治组,第二个组是科学组,第三个组是学科组,说明国家对于教材的重视,把关之严。


到2016年9月,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在人教版的地区投入使用。2017年8月,高中三科教材启动编写。9月,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起始年级全面推开。2019年9月,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全学段覆盖,意味着从2019年开始,全国所有的学段,这三科全部使用新的统编教材,未来没有“地方教材”这个词了。


02
教材为什么要统编?


思想政治性肯定是第一位的,所以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愈加突出政治意识。 以下是教科书意识形态属性的表述。


世纪之交时,社会上对于语文教材有过一次大的讨论,更倾向于是一种批判的形态,总的观点是语文教材过时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客观上来说2000年左右的那次大批判、大讨论,推动了语文教材建设的进步。这十多年来,从小学的教材到高中的教材,积累了大量新的选文,有些已经成为经典,这本身就是我们社会的一种进步。语文教材更加开放、更加接地气,一纲多本的时代也不免有一些矫枉过正的地方,最突出的是有些教材忽视了政治性,因而国家在统编教材的编写里突出强调的是政治意识。


既然强化政治意识,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机构,这方面都是非常重视的。


既然落实立德树人,有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进教材,涵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二,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比重逐步扩大,其重要性、重要意义不用多说,从社会上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都能发现这一点,而且从上到下对这方面的认识比较一致,认为过去曾经一度割断中华文化的根脉,但今天要补上这一课,只有继承和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树立文化的自信。


第三,国家安全教育,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海洋安全等。


第四,其他方面,生态文明、民族团结、法制教育等。


这里所提的不仅仅是语文一个学科承担的任务,但是语文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优势。虽然国家很重视政治课,但是语文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地位比政治还要高一些,语文有那么多优秀的诗文,可以朗诵、可以品味、可以欣赏,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在思辨的解读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加深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树立文化自信。这方面语文学科在三科教材里是最突出的,所以可以很自豪地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今天进入一个大语文的时代,是当之无愧的。


初中综合性学习,在这样一个传统文化系列里,分别突出:友爱、孝、爱国、诚信、和谐、传承、自强不息。这些关键词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是我们最值得宝贝的一些精神的财富,通过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去实现这些理解和传承。语文是最直观的,这个直观性是其他学科所比拟不了的。


03
现在的语文是以素养立意的课程


既然是素养立意,和知识立意、能力立意有所不同,素养的提升要更多借助真实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而能力的培养可能更多的是反复的训练。这种反复的训练容易陷入机械的训练,容易导致不解决实际问题,而知识的记忆弱点就是死记硬背,容易成为教条,素养的提出就是为了改变这些弊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发展思维和审美能力,尤其发展智力的因素,还有一些非智力的因素,如一些习惯、一些意识。统编教材里要求学生学会默读,提高阅读的速度,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要求是养成默读的习惯,不止读、不回顾、不默念,一气呵成读完课文,以其获得一个完整的印象。


所谓全面的语文素养涵盖面很广泛,各种要素互相有交集,有些要素是核心的,有些要素是处在边缘的,是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可能需要共同完成的一些任务。


对于语文素养有几句话:


第一,素养不是平列的,语言是中心。强调的是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在语文素养各个要素中的核心和基础地位。


第二,素养是养成的,实践是重要渠道。这里的实践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强调情境的真实性和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因而统编教材的编写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强调教材设计中的活动性。我们的课堂要有大大小小的学习活动构成,表达与交流,积累与探究等。


统编教材甚至专门设计了活动探究的单元,和过去教材一个单元就是一些课文的组合有了很大的不同,一上来是一些任务,为了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去读、去写、去采访、去表演。当然活动有其弊端,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未来有机会再探讨。


第三,素养是融合的,不是割裂的。素养很强调的是融合,正如读写可以互通一样,素养的提升不能各自为政、自行其是,而应该统合、统整,具体表现在教材里就是听说读写的整合、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交融、单元内课文的整体组合、单篇课文和整本书的阅读、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整合,这几点都是现在语文教学的方向。


第四,素养要自主建构,发挥学生主动性。设计了那么多课文,要老师去教,实际上最后达到的是让学生自己学会阅读、学会写作。所以教材要以此来立意,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空间,因而统编教材创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铺设阶梯,使学生能一步步自能为写、自能为读。


第五,素养的内容,与时俱进。和谐的东西不变,但考虑了几十年,还在教老一套,我们与其这样不如返回头看看这些知识是否过时了。


时代在发展,认识在进步,对于素养的认识也应该与时俱进。编写语文教材,教学语文课程,要着眼于未来,因为今天的教科书培养的是未来的人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于未来的一个预言。为什么?因为构成未来社会主体的是今天的学生,我们有怎样的教学,有怎样的教学理念,未来就会培养出怎样的社会成员,而这样的社会成员也会构成怎样的一种社会。


张志公先生十几年前就呼吁“语文教学尤其要着眼于未来,要想到十年八年后教的学生成为社会中坚,那个时候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能力”,很富有前瞻性,尤其是今天的信息时代,信息大爆炸,每天要接触大量的信息,在今天的时代,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探究能力有怎样的要求,哪些是我们持之以恒没有变化的,哪些是今天这个时代可能格外突出的。如默读能力、速读能力,是否在今天来说显得更重要了。哪些又是现代社会提出的新要求,恐怕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的。


高中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与跨媒介的融合。有一个学习任务群,叫作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从某种意义上就在解决素养与时俱进的问题。


第六,素养的核心是人,根本目标是育人。罗素曾经说过:如果面包养活的是一个坏人,那么从播种到收获一系列的劳动都将毫无疑义。庄子曾经说过:要想保存财务,最好的办法是把它装到一个箱子里,外面加上一把锁,觉得还不够,拿个绳子捆起来,这个对付小偷小摸可以,大盗来了,你已经给他捆好绳子了,他往肩上一扛,整个给你搬家了。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素养核心是人。我们要有全学科的视野,要有全人的视野。


04
未来,事情也许会这样


学生的学习活动将成为教材的设计重心,以课文为中心的教材设计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如何组织学习活动将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对单篇课文的精讲细解也许不再那么重要了。


教材将突破封闭的体系,增强开放性,提供更多的选择。课文不再仅仅是呈现在教材纸面上的二三十篇文章,凡是纳入学习活动的,都可以称作课文。教材中呈现的课文,可能真的只是一个例子或者就是一些线索。


与此相适应的,过滤和选择将会成为一种有用的语文素养。教师作为权威,要帮助学生去过滤芜杂的信息,找到真正的资源、有用的资源,对学生来说辨识和选择的能力也将成为应对未来社会需要的必备的语文技能或语文素养。


个性催生创新。只有一种解读,只有一种读法的时代会逐渐结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允许不同的读法,鼓励真正的个性化创造,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最后,正如凯文·凯利所说:“我们处在一个液态的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在不断地流动,不断升级,变得越来越好。”我们的语文也是这样,因此,我们需要“终身学习,不断学习。当你一直处于一个学习的状态时,你永远都是一个新的人”。



来源:新浪教育,内容有删改


相关文章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构建

人民教育出版社 朱于国


叶圣陶先生在1979年的一封书信中谈到语文教育问题,认为应该“切实研究,得到学生读作能力之纲目与次第,据以编撰教材,此恐是切要之事”。对语文教材编者而言,研究学生“读作能力之纲目与次第”,最终是要形成教材的框架体系。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教材体系,将诸种内容要素加以适当的结构组合和序列安排,一直是语文教材编者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其中,阅读体系的构建又需置于首位。因为在学生的听说读写诸种实践中,阅读是最重要的部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充分借鉴国内外母语教材编写经验的基础上,围绕阅读这个核心任务,创新设计,构建了全新的阅读编写体系。这一体系包含两个要点:第一,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将语文的育人价值和学科属性融为一体;第二,构建“教读—课内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学习体系。本文拟就后者的设计思想、内容要点作一点解析,以便广大教师更好地把握新教材的精髓。


阅读体系构建中编者重点思考的三个问题


1.如何体现“读书为本,读书为要”的编写思想?


“读书为本,读书为要”,就是抓住读书这个核心,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阅读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在《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从“吕叔湘之问”说起》一文中,系统阐述了“读书为要”的思想。他首先分析了目前中小学生的阅读状况,认识到:“整体而言,中小学生的读书状况是不好的,年级越高,情况越糟。很多学生除了教科书和教辅,几乎不怎么读书,不喜欢也不会读书,更不会读完整的书……试想,不读书,或者读书少,怎么可能学好语文?怎么可以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但事情往往就是如此悖谬……少读书、不读书就是当下‘语文病’的主要症状,同时又是语文教学效果始终低下的病根。”为此他提出,“语文课最基本的内容目标,是培养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有了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才能把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带起来,把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带起来。现在重新提出要抓住培养读书兴趣这个‘牛鼻子’,去改进语文教学。这不是什么新观点,但在语文的概念被弄得很混乱的当今,重新回到朴素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从‘多读书’的角度去理解语文的本质,是有现实意义的。”


温儒敏先生“读书为要”的思想,还体现在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上。在《忽视课外阅读,语文课就只是半截子的》一文中,他开宗明义:“通常讲阅读教学,往往偏重课堂上围绕课文的教学,这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同样重要的,就是课外阅读的教学。现在普遍的情况是,对课外阅读并不重视,甚至放弃了,这样的阅读教学只能是半截子的,不完整的。”因此,要“让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课堂阅读教学往课外阅读延伸,让课堂内外的阅读教学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连成一体”;不仅要有量的要求,还要“有相应的教学计划,根据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安排适当的课外阅读,注意循序渐进,逐级增加阅读量与阅读难度,体现教学的梯度”;同时,“特别要关注阅读方法与习惯问题”。


温儒敏先生对读书问题的相关论述,从教材编写的角度看,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阅读是语文教材的核心;二是要想办法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联系起来;三是注重阅读方法和策略的引导。编写组在讨论阅读体系构建的时候,也主要从这三个方面着眼。


2.如何扭转教读课与自读课区分不明的局面?


区分教读课与自读课两种课型,使之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这种设计由来已久;但在实际教学中,课型的区分并未落到实处。温儒敏先生在多次调研中发现:“如今的阅读课往往混淆了精读与略读,几乎全都设计成精读精讲。而且程式相对固定,不管什么课,都要讲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等等,抠得很细,加上几乎全都是以分析性的精讲记忆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精读课独揽全盘的做法有很大的弊病,的确太死板,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兴趣和读书的兴趣。”由此尖锐指出,“阅读教学效果不佳和学生不喜欢语文课有多方面原因,课型混淆,模式僵化,扼杀读书的兴趣是问题之一”,这种状况“应当改一改”。


教学的现状,一方面反映了教师对两种课型的功能认识不足,思想未能解放,不敢放手,也不愿放手;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过去教材在两类课文的区分上设计不够精细,没有给教师和学生留有足够的自读空间,也未提供充足的学习辅助。这也是新教材在设计阅读体系时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3.如何突破教材的封闭性,凸显开放性格局?


文选型语文教材有一个天然的不足,就是开放性不够。文章按照一定标准选入教材,分布到各册、各单元,一经印刷就固定下来,成为一个封闭性的格局,课文无法进行扩充,也无法真正按照学生的需求选择。无论教材选入多少文章,都是有限的一百来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推荐课外阅读篇目,以弥补这一不足,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课文上,无暇也无力提供更多的拓展篇目。因此,在教材审查和试教试用中,编者得到最多的建议就是“应将某某作家某某文章选进教材”,但只能遗憾地回复教材容量有限,无法满足大家的愿望。这都是教材的封闭性造成的。


基于网络,由教材编者、一线教师、学生共建的数字化教材,也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方案;但在现阶段,如何在纸质的文选型教材中容纳更多文章,提供更多选择,是摆在语文教材编者面前的迫切任务。


“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设计要点


基于以上三个问题,教材编写组反复斟酌,反复讨论,多次尝试,在内部思想碰撞中,逐步形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计划,并在与审查专家的互动中,逐渐明晰化,最终形成了“教读—课内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设计思路。这个阅读体系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1.区分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


教读课文侧重教师引导下的学习,重点落实本单元的语文素养目标,可以讲得精、细、全面,旨在给例子,给方法,以期举一反三,激发学生读书的兴味;而自读课文主要让学生自己读,把教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读实践中,主要是泛读,不必面面俱到。两种课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相互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


以往的教材对两类课文主要靠练习题的数量来区分。减少自读课文的练习题数量是较为通行的做法;还有一种则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增加自读课文的练习题数量以示区别,甚至习题设计更为细致,这在人教版重点学校实验教科书和新疆专用教科书中曾尝试使用。这两种设计思路,因为自读课文都设计有练习题,学生和教师难免会为完成练习而忽视读书,忽视自读。


因此,新教材舍弃了这种思路,对两类课文的区分做了更精细化的设计。教读课文,课前有“预习”,课后设置“思考探究”“积累拓展”两个层次的练习,练习题较为复杂、详尽。自读课文,取消了课后练习,代之以随文“批注”和“阅读提示”。文旁设置“旁批”,或点拨阅读门径,或提示阅读重点,或引导深入思考,通过搭建台阶教学生学会自读。文后设置“阅读提示”,抓住文章最精粹的点进行分析,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指南。


需要说明的是,旁批中也有一些问题的设计,但不是作为作业供学生解答,而是提醒学生阅读该部分需要注意的关键之处,实际上是阅读方法与策略的提示和点拨,有的甚至包含着一些隐性的语文知识。


2.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体系,使之成为教材有机的组成部分


一是采用“1+X”的方式,在一篇课文后(主要设置在教读课文的“积累拓展”和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中,也有些在“预习”中)推荐若干课外阅读篇目,设置一定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同主题阅读、拓展延伸性阅读、回顾总结性阅读和比较阅读,沟通课内外的联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纪念白求恩》“积累拓展”第五题:


除了毛泽东,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写过纪念白求恩的文章,如朱德的《纪念白求恩同志》、宋庆龄的《我们时代的英雄》、聂荣臻的《“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怀念白求恩同志》等。课外阅读这些文章,小组交流:白求恩大夫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哪一点对你触动最大?


这道题引导学生在学习了毛泽东同志的文章之后,拓展阅读朱德、宋庆龄和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纪念白求恩的文章。设计意图有二:其一,阅读更多材料,丰富和深化对白求恩的认识,获得人生教益;其二,开阔阅读视野,了解纪念性文章的不同写法,比较老一辈革命家文章的不同风格。这样的设计弥补了教材较为封闭的不足,能够有效拓展教材的容量。


一些课外拓展指向整本书阅读,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积累拓展”第五题:


文中那个活泼可爱、尽情玩耍的小鲁迅宛在眼前,你看到文字后面那个拿笔写作的“大”鲁迅了吗?你觉得这个“大”鲁迅是带着怎样的情感来写本文和《朝花夕拾》中其他文章的?请结合本单元后的“名著导读”栏目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还有一些指向比较阅读或回顾总结性阅读,前者如《散文诗二首》的“阅读提示”,后者如《寓言四则》的“预习”第一题。


二是设置“名著导读”栏目,精选书目,导向整本书阅读。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重视整本书阅读显得更为重要。名著导读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沉下心来阅读整本书,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不被碎片化阅读败坏阅读品位。要求教师将名著导读纳入教学计划,将其作为阅读课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当成附件,根据情况选用。


教材每册各安排2次名著导读,每次主推1部名著,推荐课外阅读2部。所选名著以课程标准推荐书目为主,并尽量与课内阅读课文配合。设计思路是,除介绍某部书的内容、写作特色外,还专门设置“读书方法指导”栏目,以该书为例,谈某一种阅读方法或某一类书籍的阅读策略,以期收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之效。阅读方法,有精读和跳读、快速阅读、选择性阅读,如何阅读古典小说,如何阅读科普作品,如何阅读纪实作品等。


比如精读和跳读,语文七年级上册以《西游记》的阅读为例作了解说:


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精读或跳读的方法。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这两种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是可以交替使用的。读《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就适合“精读”与“跳读”并用。


接下来,教材分别就精读和跳读各自的适用场合作了具体说明。这种阅读方法适合长篇著作的阅读,以往教材较少涉及,新编教材均有所加强。这样进行名著阅读教学,每一本书的阅读,就有了“把握得住的‘干货’”,学生可以举一反三,有效提升课外阅读的效率。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借助“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搭建阅读支架,构筑能力阶梯,使学生“由教师扶着走到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阅读方案,形成阅读能力”。这一阅读能力培养的序列指向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效实践了叶老“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作为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亮点和突破点,这一设计在全国大范围的使用中受到一线教师的好评。当然,也带来一些需要探讨的课题,比如教读课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能否迁移到自读课文中,如何在有限课时内兼顾课文学习和课外拓展篇目阅读,如何进行课外拓展阅读的监控和指导,自读课文教师如何介入才算适当,自读课文旁批如何有效运用,整本书阅读如何有效规划,等等。这些都有待广大教师发挥“课程建设者”的作用,进行创造性的实践,以使教材的设计思想最终落到实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小学部编语文新教材培训心得4篇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特级教师:如何把握统编语文教材的新概念、新思路、新教法
基于核心素养的“1+X”阅读教学实践——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一年级语文统编教材强势来袭!老师,校长喊你重新备课!
2021统编教材纪录片观后感 解读统编教材心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