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操五大谋士结局

曹操五大谋士是荀彧、郭嘉、荀攸、贾诩和程昱,因为这五个人对曹魏势力的成立与巩固有巨大贡献,所以,把他们叫做曹魏五谋臣。本文为大家提供曹操五大谋士结局。

荀彧结局

建安十七年(212)董昭一班人等为了拥立之功,向汉献帝提议,封曹操为魏公,(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因为当时荀彧的地位与名望,董昭便去找荀彧商量这件事情,如果荀彧能够同意那么这件事将会好办的多。但是荀彧的回答却是“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很简单曹操应匡复汉室,维护国家,对于加封魏公荀彧反对。曹操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史书记载“太祖由是心不能平”,这件事情曹操记住了。还是在这一年曹操征孙权,让荀彧到谯县劳军,荀彧到达以后,曹操乘机把他留在军中。封荀彧为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曹操军至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今天的安徽寿县),不久之后荀彧死了,(史书记载是:以忧薨)年五十岁,谥敬侯,后又被追赠太尉。

荀彧死因:

荀彧之死就目前而言有三种说法:1.忧郁而死 2.而死 3.因为不杀伏皇后而。最靠不住的就是第三条了,易中天老师在其品三国中对此有详解认为不靠谱,而裴松之做注的时候就说:“虽在庸人犹不止此”,吕思勉先生也说:“一望而知其是附会之谈”。所以第三种的说法及其不靠谱裴松之引《魏氏春秋》中说:“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咸熙二年,赠彧太尉。彧别传曰:彧自为尚书令,常以书陈事,临薨,皆焚毁之,故奇策密谋不得尽闻也”。就是说曹操给荀彧了个空盒子,荀彧看到后就服毒了。曹操可能送了也可能没送这些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此事荀彧和曹操在政见上、理想上、抱负上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分歧。此时曹操的功劳已经越来越大,权力也越来越大;势力也越来越大,随着这些东西的不断增长他的野心也会不断的扩大,以至于达到了加封魏王要自立国家的地步。荀彧此时已经看出了曹操的政治野心他已经不能劝回来了,不能在按着原先制定的政治纲领走了,此时的曹操已经变了。{由此可以想到我们当今的政府官员在随着地位权利不断地增加,还能够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不去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的人有多少,开始的政治理想都是清正的,可在官路上走得久了是否会出现“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借着权力去干违背道德与良心的事情}。

此时的荀彧真的郁闷了,辅佐曹操了这么多年,其路线已经改变,不再是奉主上、秉至公、扶弘义了,这个时候荀彧矛盾了是继续帮助曹操还是不帮,帮,那只能进一步推动曹操的地位不断涨高,违背自己匡扶汉室的愿望;不帮,那自己又是什么,是曹操的谋士应当忠于主公。在矛盾之下、抑郁之下荀选择了,他以死来结束了这个矛盾的问题。荀彧死后从史书中没有看到曹操的任何表态,荀攸死后曹操还流涕一番,但荀彧这就直接什么也不说。第二年也就是建安十八年,荀彧死的第二年曹操加封魏公这可能是曹操对于荀彧之死的表态或者是答复。

郭嘉结局

建安十二年(207年),袁尚、袁熙逃入乌桓,即今辽宁锦州一带。曹军诸将都说“袁尚已如丧家之犬,关外胡人不会支援他们的。如果再做远征,刘备必然会挑拨刘表袭击许昌,万一有什么变数怎么办?”此时的刘备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在荆州刘表的身边又积聚了相当的实力。以曹操对刘备的了解,他有理由担心自己孤军远征之际,刘备会在背后发难。

这时,郭嘉又提出不同于他人的见解:“明公你尽管放心地去远征,留下一个空空荡荡的许都也无妨,我料定刘备无法给你添麻烦。不是刘备不想添,而是有人会代替您来阻止他,此人就是刘表。”在众人一片哗然声中,郭嘉详细地分析了平乌桓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义“胡人自恃偏远,现在必然没有防备,突然发动攻击,一定能够将他们消灭。袁绍对胡人有恩,如果袁尚还活着,他们一定帮忙,迟早是隐患。现在袁家的影响还很大,这个时候南征,如果胡人有行动,我们的后方就不安稳了。但刘表是个只知坐谈的政客,他自知能力不足以驾驭刘备,所以必然会对刘备有所防备。现在虽然是虚国远征,但一劳永逸,就再也没有后患了。”

郭嘉的观点一针见血,曹操听罢茅塞顿开,立刻进兵柳城。曹操军到易城,郭嘉觉得推进的速度还是太慢,又进言道:“兵贵神速。现在潜力远征,辎重太多,行进缓慢,被对方有所觉察必然就要做防备。不如留下辎重,轻兵速进,攻其不备。”后来,这一战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兵贵神速、奇兵制胜”的经典战例。曹操在设置了一些撤军假象之后,暗中率领一支轻装精兵,在向导田畴的带领下突然出现在乌桓的背后。乌桓首领蹋顿和袁尚、袁熙率军仓促应战,这一役,蹋顿被斩,曹军俘虏了20余万人,走投无路的袁尚、袁熙投奔了辽东的公孙康。

这次行军路况极端恶劣,沿途有长达二百里的地段干旱无水。当粮食吃光以后,曹军将士又不得不先后杀了几千匹战马充饥,才艰难抵达目的地。同年秋天,辽东太守公孙康带着袁尚的首级前来投降。曹操根据郭嘉的计策终于彻底平定北方,统一整个黄河流域以北地区。在从柳城回来的途中,因为水土不服,气候恶劣,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劳过度,郭嘉患疾病去世。

荀攸结局

荀攸多谋深算,心思缜密,明智而能保守机密,自从随曹操四处征战,常常运筹帷幄,当时很少有人知道他说了些什么。曹操每每称赞他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炫耀自己的长处,不夸大自己的功劳;他的内智别人可以达到,他的外愚别人却达不到,即使是颜子、宁武也赶不上他。”曹丕在东宫做太子时,曹操对他说:“荀公达,是人之表率,你应尽到礼节尊敬他。”荀攸曾经生病,曹丕前去慰问,独自在床下礼拜,他受到特别尊敬就是这样。

荀攸与钟繇交厚,钟繇说:“我每次有所行动,都反复思考,自以为没有什么要变动的了;但拿去一问公达,他的答复总是超出我的意料。”荀攸前后设奇策共十二计,只有钟繇知道。钟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后世不得而知,荀攸生前在尚书台百忙之中也著史书《魏官仪》流传于世。

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跟从曹操征孙权,在路上去世。曹操每次说起他来就流泪。

正始五年(244年)冬十一月癸卯,魏帝曹芳下诏祭祀荀攸于太祖庙庭,追加谥号敬侯。

贾诩结局

贾诩是三国里最善终的一个,因为他是老死的,活到77岁,自然而死。比三国里很多有名人物都长命,而且死的时候无痛苦,可以算是是很厉害的人物。

程昱结局

程昱性格刚戾,常与人意见相佐。有人告其谋反,但曹操反而待其更为优厚。曹丕称帝后,程昱为卫尉进封安乡侯,增邑三百户,前后共计八百户。封幼子程延及孙程晓为列侯。当准备封其为为三公时,程昱不幸去世。

友情提示:易筋经,洗髓功是我中华传统之瑰宝,有兴趣的朋友交流,148151810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再给郭嘉多活20年,曹操能否可以统一天下?理由在此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郭嘉到底有多厉害?这里告诉你答案
三国鬼谋郭嘉
小论郭嘉、庞统及法正
俗话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郭嘉到底有多厉害?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郭嘉到底有多厉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