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详解

第八味 茯苓

我们上一味讲了白术燥脾胃之湿,益脾胃之气,白术去湿全靠其燥性,而茯苓是直接利湿,如果说白术是个烘干机,那茯苓就是个排水机。我们治水就是先用茯苓把水排出去,再用白术把剩余的湿气烘干,白术和茯苓那就是一对黄金搭档,在中医方剂中经常配伍使用。

茯苓味甘淡,性平,生于松树之下,松树禀真阳之气经冬不凋,茯苓得松之精汁,流注于根而生,其得松之阳气,而生于土中,是质成于阴,气禀于阳,性无朽蛀,埋地种三十年,色质犹不变,可见其坚贞之性。

茯苓是松之阳下行归于阴而成,质阴气阳,阳者上行,甘淡入脾,引脾之气上行,而其阳又归于阴,所以茯苓引脾之湿气上行于肺然后下行归于膀胱排出体外,这应该就是茯苓在人体内的作用。

茯苓为水土之阴交于正阳而生,具阳阳相引之性,人之心内阴外阳,人之肾内阳外阴,茯苓能于阴中吸阳以归阴,亦能从阳中吸阴以归阳,所以在上能使阴宅阳中(心内阴外阳),则心有所主而下交于肾;在下能使阳宅阴中(肾内阳外阴),则肾有主而上交于心,如此则心肾交泰,精足而神旺。

《神农本草经》记载:茯苓,味甘,性平,主胸肋逆气,惊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痰饮病的临床治疗【334期】
真武汤主治脾肾阳虚、水湿泛溢
中医随笔(五十二):寒湿
“茯苓”知多少 | 本经中药
苓桂术甘汤加减医案
李今庸,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