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拇中指十穴推拿法治疗婴幼儿湿疹技术

 一、项目介绍

(一)项目背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了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高基层医院及中医药技术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决定在“十五”期间投资巨额专项资金实施“中医临床实用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简称“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该项目计划在5年内在全国筛选100项中医特色突出、临床实用、确有疗效的中医(含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技术进行系统整理,在进行多中心、前瞻性评价临床效应和建立规范的临床研究方法和技术标准后,向全国推广。“拇中指十穴推拿法治疗婴幼儿湿疹技术”,系“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之一。

(二)技术介绍

本技术是由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由以山西省人民医院何玉华副教授带领的专家组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而总结出来的,为婴幼儿湿疹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课题组曾采用此方法治疗240例患儿,发现其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到99.2%,且疗效稳定,复发率低。

1.定义

拇中指十穴推拿法是用小儿推拿手法和穴位相结合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一种方法。

2.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①婴幼儿急性湿疹及慢性湿疹急性发作患者;

②年龄在出生后40天~3周岁之间;

③中医辨证属于湿热浸淫型。

禁忌症:

本疗法治疗婴幼儿湿疹一般无明显的禁忌证,但对患有疥疮、骨折、溃疡出血及各种感染;年龄在40天以下,3周岁以上者暂不适用本疗法治疗。

 3.治疗原理

中医学认为,婴幼儿湿疹多因乳母过食辛燥热物,婴儿脾为湿热所困,运化失职;加之婴幼儿为稚阳之体,元气未充,湿热之邪袭于腠理,则内外之湿热相搏结,而成本病。故湿疹的表现虽在皮肤,但病位根源则在中焦脾胃。

采用推拿手法从脾胃论治本病,健脾养胃,调补中焦,清热利湿,使郁于肌肤的湿毒之邪得以去除。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按摩是一种物理刺激,能调节神经反射与体液循环,作用于局部与全身,使机体产生有关生理、病理过程的改变。

4.临床技术操作

操作方法

Ⅰ分推阴阳

①体位:坐位或卧位,以患儿感到舒适为宜。年龄较小的患儿可由家长抱着。

②取穴:取手阴池、阳池穴。本穴位于掌根横纹部,小指侧为阴池,拇指侧为阳池。

 ③手法:用分推法。术者洗净双手并擦干,将双手和患儿的施术部位涂适量的滑石粉作为润滑介质,以两手食指固定患儿掌根之两侧,中指托患儿手背,用两拇指自掌后横纹中间向两旁分推。操作频率为200~300次/分钟,操作时间为3分钟。

④操作力度:视患儿体质及病情而定,采用电子秤或测力器测定,操作施加的力度约为0.40+0.05Kg。

⑤功效:调和阴阳、理气和血。

Ⅱ清补脾土

①体位:仍取上述体位不变。

②取穴:取脾经穴。本穴位于拇指桡侧、指根至指尖所成的一条直线。

③手法:用推法,先清后补。术者以左手握患儿之手,将患儿拇指伸直,并在其穴位处涂沫滑石粉后,右手自患儿鱼际向拇指端直推,称为清法,操作3分钟。术者再以左手拇指端按压患儿拇指端,使其弯曲,以右手拇指偏峰自鱼际—拇指根—指尖—鱼际这样旋推,为补法,操作2分钟。

 ④操作力度:视患儿体质及病情而定,一般施加的力度约为0.40+0.05Kg。

⑤功效:用清法可除湿热、化痰饮;用补法可调理脾胃、补虚扶弱。

Ⅲ逆运八卦

①体位:仍取上述体位。

②取穴:取内八卦穴。在手掌内,以掌心为圆心,以掌心至中指根2/3长为半径所作的圆周即为本穴。

③手法:用运法。术者以左手持患儿左手,使掌心向上,涂沫适量滑石粉于掌心,然后术者用右手拇指端外侧在该穴位上按逆时针方向运转。操作时间为2分钟。

④操作力度:视患儿体质及病情而定,一般施加的力度约为0.40+0.05Kg。

⑤功效:宽胸和胃,调理升降,平衡阴阳。

Ⅳ推掐四横纹

①体位:取上述体位不变。

②取穴:取四横纹穴。本穴位于食、中、无名、小指掌面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③手法:先推后掐。术者以左手拿定患儿左手,使其掌心向上,四指并拢,穴位处涂沫滑石粉后术者以右手拇指桡侧从食指横纹处开始依次推至小指横纹处,称为推四横纹,推3分钟;然后术者用右手拇指甲自食指横纹至小指横纹依次掐之,称掐四横纹,每处横纹连掐3次。

④操作力度:视患儿体质及病情而定,一般施加的力度约为0.40+0.05Kg。

⑤功效:化积消疳,和中宽膈。

Ⅴ揉小天心

①体位:仍取上述体位。

②取穴:取小天心穴。本穴位于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③手法:用揉法。术者先以左手托住患儿之手,使其掌心向上,再用右手拇指或中指端揉此穴位。操作时间为3分钟。

④操作力度:视患儿体质及病情而定,一般揉力和指压力约为0.40+0.05Kg。

⑤功效:清热利尿,疏经通络。

Ⅵ揉外劳宫

①体位:仍取上述体位。

②取穴:取外劳宫穴。本穴位于手背部,第3、4掌骨交接处凹陷中。

③手法:用揉法。让患儿掌心向下,术者以右手中指端按定此穴位并揉之。操作时间为5分钟。

④操作力度:视患儿体质及病情而定,一般揉力和指压力约为0.40+0.05Kg。

⑤功效:健脾开胃,升举阳气。

Ⅶ揉乙窝风

①体位:仍取上述体位。

②取穴:取乙窝风穴。本穴位于手背腕横纹中央之凹陷处。

③手法:用揉法。让患儿掌心向下,并将其手腕向上屈。术者以右手拇指或中指揉之。操作时间为5分钟。

④操作力度:视患儿体质及病情而定,一般揉力和指压力约为0.40+0.05Kg。

⑤功效:疏通经络,宣通表里。

Ⅷ清天河水

①体位:仍取上述体位。

②取穴:取天河水穴。本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至肘横纹所成的一条直线。

③手法:用推法。术者以左手持患儿之手,使其掌心向上,食指在下伸直托患儿前臂,在穴位处涂沫滑石粉后,

再以右手食中二指正面,自掌根大横纹中央推至肘横纹之中点。操作时间为3分钟。

④操作力度:视患儿体质及病情而定,一般施加的力度约为0.40+0.05Kg。

⑤功效:清心热,除烦躁。

Ⅹ揉风市

①体位:仍取上述体位。

②取穴:取风市穴。本穴位于股外侧膝上七寸,患儿双手自然下垂,中指尖所止之处。

③手法:用揉法。术者以右手或左手拇指按住患儿左腿风市穴并揉之。

④操作力度:视患儿体质及病情而定,一般施加的力度约为0.40+0.05Kg。

⑤功效:疏风止痒,疏通经络。

Ⅺ捏脊

如果是3个月以上的婴幼儿还可以采用捏脊手法治疗。

①体位:取俯卧位,年龄较小的患儿可由家人抱着俯卧在双腿上。

②取穴:脊柱穴。本穴位于背部,大椎至尾椎所成的一条直线。

③手法:术者用两手拇指末节与食指、中指末节相对,拇指在后,食、中指在前,捏住皮肤,双手自大椎向尾椎交替捻动,随捏随捻,随提随放。捻动3个动作后,可向上稍用力提一下,此时可听见皮下的响声,这种方法称为泻法。每次按顺序提捏6遍为宜,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④操作力度:视患儿体质及病情而定,一般捏力为0.8+0.1Kg,提力为0.6+0.1Kg。

⑤功效: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

治疗周期和疗程每天治疗1次,每次30分钟,3周为1个疗程。如1疗程未愈者,可接着进行第2疗程的治疗,期间不休息,至痊愈为止。

临床加减

(1)烦躁难眠者,加清心经。

心经位于中指末节罗纹面。术者在该穴位按离心方向直推。

(2)瘙痒剧烈者,加掐曲池。

曲池穴在肘弯横纹尽头处,取穴时曲臂,术者用拇指甲掐此穴位。

(3)渗出量多,小便量少者,加清小肠。

小肠穴位于小指尺侧缘,从指尖至指根所成的一条直线。清小肠是术者用拇指桡侧缘在穴位上按离心方向直推。

(4)大便干燥者,加清大肠。

大肠穴位于食指桡侧缘,从指尖至虎口所成的一条直线。清大肠是术者用拇指桡侧缘在穴位上按离心方向直推。

5.技术要领

(1)取穴要准确。

(2)推法、运法、捏脊法均采用泻法。

(3)手法操作的力度应视患儿的体质和病情而调整。

(4)推拿时间长短应因患儿的病程和年龄而调整。

6.注意事项

(1)术者应将双手指甲剪短,以免伤及患儿皮肤。

(2)术前术者应将双手洗净并保持适宜温度,以免造成患儿惊惧。

(3)操作时术者双手和患儿施术部位应涂以适量的滑石粉以作为介质。

(4)术者态度应和蔼,手法要轻柔,以便使患儿配合治疗。

(5)患儿姿势要坐卧舒适,力求自然。

(6)乳母或患儿在治疗期间应忌食辛辣、鱼虾等辛发之品。

本项技术操作简单,易学易用,疗效确切,无副作用,且患儿和家长易于接受,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中医临床新技术。

 

二、参考资料

(一)婴幼儿湿疹概述

婴幼儿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其发病率高达26.69%~68%。该病与遗传及过敏有关,常可合并哮喘、变应性鼻炎等。有专家认为,婴幼儿湿疹是哮喘的前驱症状。

该病常表现为剧烈瘙痒,反复发作,难以痊愈。虽然治疗该病的中西医方法较多,且短期疗效也较好,但往往疗效不巩固,易反复发作或加重,很难从根本上治愈。且西药治疗有一定副作用,中药又因味苦而难以被患儿接受。

(二)诊断标准

1.渗出型湿疹: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

2.干燥型湿疹: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三)其他疗法

西药:1.酌情用抗组胺药,如扑尔敏等。

     2.酌情补充维生素B、C合剂和糖钙片。

     3.有继发感染时,加用抗生素。

      4.局部治疗:急性渗出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亚急性时可用氧化锌等糊剂包敷;无糜烂渗出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霜剂外搽。

5.注意尽量母乳喂养,预防消化不良。

6.蛋黄油外涂,1日2次。

(四)参考文献

 治疗婴儿湿疹偏方3例

1.菜泥

选用白菜或青色卷心菜适量(其他新鲜蔬菜亦可),将菜叶切碎后倒入沸水中,15分钟即熟,取出加少许精盐喂养。

2.菜粥

选用细玉米面20~30克煮成粥,加适量菜泥、冰糖即成,分数次适量喂养。

 3.菜汤

选用新鲜白菜、卷心菜、胡萝卜各适量,洗净切碎,按2碗菜1碗水的比例,水煮沸后加菜,煮4~5分钟即可,汤内可加适量蜂蜜。

 

三、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拇中指十穴推拿法治疗婴幼儿湿疹技术

技术负责人 何玉华 副主任医师

技术负责单位 山西省人民医院

技术协作单位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山西省中医学校附属医院

组织实施 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拇中指十穴推拿法治疗湿疹
济南小儿推拿李波:小儿湿疹的病因,治疗湿疹宜通不宜堵,小儿湿疹推拿疗法
十穴推拿法治小儿湿疹
婴幼儿常见病的最强“克星”!小儿推拿按摩大全来啦!
婴幼儿便秘推拿治疗
儿童哮喘食疗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