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风与空调防腐与绝热工程施工
本章适用于空调风系统管道、空调制冷管道和空调水系统管道及设备的防腐与绝热工程。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第三分册)(DBJ01-26-96)
①设计参数要求:导热系数为0.022~0.047W/(m·K);(玻璃棉板或毡)
导热系数为0.042~0.064W/(m·K);(岩棉板或毡)
②防火要求:不燃或阻燃。
主要机具:圆盘锯或平板锯、手锯、保温刀、钢板尺、盒尺、毛刷子、打包钳;手电钻、多用刀、刀锯、布剪子、克丝钳、改锥、腻子刀、油刷子、抹子、小桶、弯钩等。
7.1.1 工艺流程
风管及部件清理、除锈
风管及部件防腐刷油
7.1.2 风管刷油前,为了增强其表面油漆的附着力,保证油漆质量,必须将其表面的杂物、铁锈、油脂和氧化皮等处理干净,使表面呈现金属光泽。
7.1.3 表面处理方法有人工除锈和喷砂除锈。人工除锈就是用钢丝刷、钢丝布和砂布等擦拭,并用棉纱、破布等将表面擦干净。对于要求较严格的通风系统(包括制冷等管道),可采取喷砂除锈的方法,效果比较好。喷砂除锈时,所用的压缩空气不得含有油脂和水分,空气压缩机出口处,应装设油水分离器;喷砂所用砂粒,应坚硬且有棱角,筛除其中的泥土杂质,并经过干燥清洗。清除油污一般可采用碱性溶剂进行清洗。
7.1.4 贮存油漆的房间应与存有其他易燃易爆品及有火源的房间隔开,不得在油漆房内安放火源和吸烟,同时还要有防火设施。
7.1.5 薄钢板风管的油漆如设计无规定时,可参照表7-1的规定选用。
序号
风管所输送的气体介质
油漆类别
油漆遍数
1
不含有灰尘且温度不高于70℃的空气
内表面涂防锈底漆
外表面涂防锈底漆
外表面涂面漆(调和漆等)
2
1
2
2
不含有灰尘且温度高于70℃的空气
内、外表面各涂耐热漆
2
3
含有粉尘或粉屑的空气
内表面涂防锈底漆
外表面涂防锈底漆
外表面涂面漆
1
1
2
4
含有腐蚀性接质的空气
内外表面涂耐酸底漆
内外表面涂耐酸面漆
≥2
≥2
表7-1 薄钢板风管油漆
注: 需保温的风管外表面不涂粘结剂时,宜涂防锈漆两遍。
7.1.6 刷油漆时,要在周围温度5℃以上,相对湿度85%以下的条件下进行。防止温度过低出现厚薄不均,难于干燥;也要防止湿度过高而附着力差,容易出现气孔等。
7.1.7 刷第二遍油漆,要在底漆完全干燥后进行。刚刷好油漆的风管配件,不能曝晒、雨淋,以免影响油漆质量和观感。
7.1.8 风管咬口前,应刷一遍防锈漆,以保证咬口处的防腐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7.1.9 室内风管、送风口、回风口等外表面的颜色漆,如设计无规定时,应与室内墙壁颜色相协调。
7.1.10 油漆工程要与通风施工交叉进行,如通风零、部件组装前的油漆。风管外表面最后一道面漆,应在风管安装完毕后进行涂刷。
7.1.11 保温风管外表面的油漆,如保温层用热沥青粘于风管上,其底漆应该刷冷汽油沥青;如保温层无粘结料直接铺于风管上时,应刷红丹防锈漆。
7.1.12 翻动风管及部件时,要观察周围环境,并要轻起轻放,以免碰坏风管或发生事故。
7.1.13 耐腐蚀系统的风机做防腐处理时,要将壳体与叶轮分离,进行刷漆,待干燥后再进行组装。
7.1.14 空气净化系统的油漆,如设计无具体规定时,要参照表7-2的规定进行。
风管部位
油漆类别
油漆遍数
系统部位
内表面
醇酸类底漆
2
1、   中效过滤器前的送风管及回风管;
2、   中效过滤器后和高效过滤器前的送风管。
醇酸类磁漆
2
外表面(保温)
铁红底漆
2
外表面(非保温)
铁红底漆
1
调和漆
2
表7-2 空气净化系统的油漆
7.1.15 制冷系统管道的油漆,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无具体要求时,可按表7-3的要求进行涂漆。制冷系统的紫铜管,一般不涂漆。
管道类别
油漆类别
油漆遍数
低压系统
保温层以沥青为粘结剂
保温层不以沥青为粘结剂
沥青漆
防锈底漆
2
2
高压系统
防锈底漆
色漆
2
2
表7-3        制冷管道油漆
7.1.16 在刷油时,如果油漆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应戴好防毒、防异味口罩。
7.1.17 油漆稠度较大时,要用稀释剂稀释,稀释剂要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配用。稀释剂加入量,要根据施工方法要求确定。喷漆时,稀释剂和油漆比例可按1:1~2调配。红丹含有大量的铅,有毒性,不宜用喷漆方法。
7.1.18 防腐用油漆要有出厂合格证明,要在保存期内使用,不合格的油漆不能使用,在有效期内有明显变质的油漆也不能使用。
7.1.19 喷、刷好的漆膜,不得有堆积、漏涂、起皱、产生气泡、掺杂和混色等缺陷。
7.1.20 使用各种油漆时,应先了解其特点和使用要求,并严格按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防止出现事故。
7.1.21 空调制冷各系统管道的外表面,应按设计规定做色标。
7.1.22 安装在室外的硬聚氯乙烯板风管,外表面宜涂铝粉漆两遍。
7.2.1 工艺流程:
⑴一般材料保温:
刷防火涂料
室外保温层外加保护壳
检 验
隐 检
领 料
保温材料下料
铺覆保温材料
聚苯板类外保温
内保温
岩棉类外保温
检 验
缠裹保护层
⑵铝镁质保温:
涂抹膏料
粘贴
接缝处理
收光
缠玻纤布
刷防水
检验
7.2.2 保温材料下料要准确,切割面要平齐,在裁料时要使搭接处缝隙为水平缝(图7-1)。
图7-1
7.2.3 粘接保温钉前要将风管壁上的尘土、油污擦净,将粘接剂分别涂抹在管壁和保温钉的粘接面上,稍后再将其粘上。
7.2.4 矩形风管及设备保温钉在每个面上密度应均匀,底面不少于每平方米16个,侧面不少于10个,顶面不少于6个。保温钉粘上后应待12~24h后再铺覆保温材料。
7.2.5 保温材料铺覆应使纵、横缝错开(图7-2)。
图7-2
小块保温材料应尽量铺覆在水平面上。
岩棉板保温材料每块之间的搭头采取图7-3做法。
图7-3
7.2.6 各类保温材料做法:
7.2.6.1 内保温。保温材料如采用岩棉类,铺覆后应在法兰处保温材料断面上涂抹固定胶,防止纤维被吹起。岩棉内表面应涂有固化涂层。
7.2.6.2 聚苯板类外保温。聚苯板铺好后,用薄钢带作箍,然后用打包钳卡紧。钢带箍每隔500mm打一道。
7.2.6.3 岩棉类外保温。明管保温后应用玻璃丝布缠紧。
7.2.7 缠玻璃丝布。缠绕时应使其互相搭接,使保温材料外表形成二层玻璃丝布缠绕,同时操作时应将外露的一边内折,以避免毛边出现(图7-4)。玻璃丝布甩头要用卡子卡牢或用胶粘牢。
图7-4
7.2.8 玻璃丝布外表面要刷二道防火涂料,涂层应严密均匀。
7.2.9 室外明露风道在保温层外应根据设计要求加上一层保护外壳。
7.2.10 全用铝镁质膏体材料时:将膏体一层一层的直接涂抹于需要保温保冷的设备或管道上。第一层的厚度应在5mm以下,第一层完全干燥后,再做第二层(第二层的厚度可以10mm左右),以此类推,知道达到设计要求的厚度,然后再表面收光即可。表面收光曾干燥后,即可进行特殊要求的处理,如涂刷防水涂料、油漆或包裹玻纤布、复合铝箔等。
7.2.11 有铝镁质标准型卷毡材料时:先将铝镁质膏体直接涂抹于卷毡材上,厚度为2~5mm,将涂有膏体的卷毡材直接粘贴于设备或管道上。如需要做两层以上卷毡材时,将涂有膏体的卷毡材分层粘贴上去,直到达到设计要求的保温厚度,表面再用2mm左右的膏体材料收光即可。表面收光层干燥后,就可进行特殊要求的处理如涂刷防水涂料、油漆或包裹玻纤布、复合铝箔等。
7.3.1  保护层
防潮层
绝热层
工艺流程:
隐检                                           检验
7.3.2 绝热层施工方法
7.3.2.1 直管段立管应自下而上顺序进行,水平管应从一侧或弯头的直管段处顺序进行。
7.3.2.2 硬质绝热层管壳,可采用16号~18号镀锌铁丝双股捆扎,捆扎的间距不应大于400mm,并用粘接材料紧密粘贴在管道上。管壳之间的缝隙不应大于2mm并用粘接材料勾缝填满,环缝应错开,错开距离不小于75mm,管壳纵缝应设在管道轴线的左右侧,当绝热层大于80mm时,绝热层应分两层铺设,层间应压缝。
7.3.2.3 半硬质及软质绝热制品的绝热层可采用包装钢带,14~16号镀锌钢丝进行捆扎。其捆扎间距,对半硬质绝热制品不应大于300mm;对软质不大于200mm。
7.3.2.4 每块绝热制品上的捆扎箍,不得少于两道。
7.3.2.5 不得采用螺旋式缠绕捆扎。
7.3.2.6 弯头处应采用定型的弯头管壳或用直管壳加工成虾米腰块,每个弯头应不少于3块,确保管壳与管壁紧密结合,美观平滑。
7.3.2.7 设备管道上的阀门、法兰及其他可拆卸部件保温两侧应留出螺栓长度加25mm的空隙。阀门、法兰部位则应单独进行保温(图7-5)。
图-5
7.3.2.8 遇到三通处应先做主干管,后分支管。凡穿过建筑物的保温管道套管与管子四周间隙应用保温材料填塞紧密。
7.3.2.9 管道上的温度计插座宜高出所设计的保温层厚度,保温管道应与建筑物保持足够的距离。
7.3.3 防潮层施工方法:
7.3.3.1 垂直管应自下而上,水平管应从低点向高点顺序进行,环向搭缝口应朝向低端。
7.3.3.2 防潮层应紧密粘贴在绝热层上,封闭良好,厚度均匀,无气泡、折皱、裂缝等缺陷。
7.3.3.3 用卷材做防潮层,可用螺旋形缠绕的方式牢固粘贴在隔热层上,起始处应缠2圈后再呈螺旋形缠绕,搭接宽度宜为30~50mm。
7.3.3.4 用油毡纸做防潮层,可用包卷的方式包扎,搭接宽度为50~60mm。油毡接口应朝下,并用沥青玛楴脂密封,每300mm扎镀锌铅丝或铁箍一道。
7.3.4 保护层施工方法:
保温结构的外表必须设置保护层(护壳),一般采用玻璃丝布、塑料布、油毡包缠或采用金属护壳。
7.3.4.1 用玻璃丝布、塑料布缠裹,垂直管应自下而上,水平管则应从最低点向最高点顺序进行。开始应缠裹2圈后再呈螺旋状缠裹,搭接宽度应二分之一布宽、起点和终点应用粘接剂粘接或镀锌铁丝捆扎。
应缠裹严密,搭接宽度均匀一致,无松脱、翻边、皱折和鼓包,表面应平整。
7.3.4.2 玻璃丝布刷涂防火涂料或油漆,刷涂前应清除上面的尘土、油污。油刷上蘸的涂料不宜太多,以防滴落在地上或其他设备上。
7.3.4.3 金属保护层的材料,宜采用镀锌薄钢板或铝合金板。当采用普通钢板时,其里外表面必须涂敷防锈涂料。
立管应自下而上,水平管应从管道低点向高处顺序进行,使横向搭接缝口朝顺破方向。纵向搭接缝应放在管子两侧,缝口朝下。如采用平搭缝,其搭缝宜30~40mm。搭缝处用自攻螺丝或拉拔铆钉,扎带紧固,螺钉间距应不大于200mm。不得有脱壳或凹凸不平现象。有防潮层的保温不得使用自攻螺丝,以免刺破防潮层。保护层端头应封闭。
7.3.5 综合性工艺要求
7.3.5.1 管道穿墙、穿楼板套管处的绝热,应用相近效果的软散材料填实。
7.3.5.2 绝热层采用绝热涂料时,应分层涂抹,厚度均匀,不得有气泡和漏涂,表面固化层应光滑,牢固无缝隙,并且不得影响阀门正常操作。
9.1.1 风管和管道的绝热,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材质、密度、规格与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采用难燃材料时,应对其难燃性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材料合格证,并做点燃试验。
9.1.2 防腐涂料和油漆,必须是在有效保质期限内的合格产品。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材料合格证。
9.1.3 在下列场合必须使用不燃绝热材料:
1 电加热器前后800mm的风管和绝热层;
2 穿越防火隔墙两侧2m范围内风管、管道和绝热层。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材料合格证与做点燃试验。
9.1.4 输送介质温度低于周围空气露点温度的管道,当采用非闭孔性绝热材料时,隔汽层(防潮层)必须完整,且封闭良好。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9.1.5 位于洁净室内的风管及管道的绝热,不应采用易产尘的材料(如玻璃纤维、短纤维矿棉等)。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9.2.1 喷、涂油漆的漆膜,应均匀、无堆积、皱纹、气泡、掺杂、混色与漏涂等缺陷。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9.2.2 各类空调设备、部件的油漆喷、涂,不得遮盖铭牌标志和影响部件的功能使用。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9.2.3 风管系统部件的绝热,不得影响其操作功能。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9.2.4 绝热材料层应密实,无裂缝、空隙等缺陷。表面应平整,当采用卷材或板材时,允许偏差为5mm;采用涂抹或其他方式时,允许偏差为10mm。防潮层(包括绝热层的端部)应完整,且封闭良好;其搭连缝应顺水。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用钢丝刺入保温层、尺量。
9.2.5 风管绝热层采用粘结方法固定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粘结剂的性能应符合使用温度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并与绝热材料相匹配;
2、粘结材料宜均匀地涂在风管、部件或设备的外表面上,绝热材料与风管、部件及设备表面应紧密贴合,无空隙;
3、绝热层纵、横向的连缝,应错开;
4、绝热层粘贴后,如进行包扎或捆扎,包扎的搭连处应均匀、贴紧;捆扎的应松紧适度,不得损坏绝热层。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料合格证。
9.2.6 风管绝热层采用保温钉连接固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温钉与风管、部件及设备表面的连接,可采用粘接或焊接,结合应牢固,不得脱落;焊接后应保持风管的平整,并不应影响镀锌钢板的防腐性能;
2、矩形风管或设备保温钉的分布应均匀,其数量底面每平方米不应少于16个,侧面不应少于10个,顶面不应少于8个。首行保温钉至保温材料边沿的距离应小于120mm;
3、风管法兰部位的绝热层的厚度,不应低于风管绝热层的0.8倍;
4、有防潮隔汽层绝热材料的拼缝处,应用粘胶带封严。粘胶带的宽度不应小于50mm。粘胶带应牢固地粘贴在防潮面层上,不得有胀裂和脱落。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9.2.7 绝热涂料作绝热层时,应分层涂抹,厚度均匀,不得有气泡和漏涂等缺陷,表面固化层应光滑,牢固无缝隙。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9.2.8 当采用玻璃纤维布作绝热保护层时,搭接的宽度应均匀,宜为30~50mm,且松紧适度。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9.2.9 管道阀门、过滤器及法兰部位的绝热结构应能单独拆卸。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9.2.10 管道绝热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绝热产品的材质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管壳的粘贴应牢固、铺设应平整;绑扎应紧密,无滑动、松弛与断裂现象;
2、硬质或半硬质绝热管壳的拼接缝隙,保温时不应大于5mm、保冷时不应大于2mm,并用粘结材料勾缝填满;纵缝应错开,外层的水平接缝应设在侧下方。当绝热层的厚度大于100mm时,应分层铺设,层间应压缝;
3、硬质或半硬质绝热管壳应用金属丝或难腐织带捆扎,其间距为300~350mm,且每节至少捆扎2道;
4、松散或软质绝热材料应按规定的密度压缩其体积,疏密应均匀。毡类材料在管道上包扎时,搭接处不应有空隙。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及查阅施工记录。
9.2.11 管道防潮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潮层应紧密粘贴在绝热层上,封闭良好,不得有虚粘、气泡、褶皱、裂缝等缺陷;
2、立管的防潮层,应由管道的低端向高端敷设,环向搭接的缝口应朝向低端;纵向的搭接缝应位于管道的侧面,并顺水;
3、卷材防潮层采用螺旋形缠绕的方式施工时,卷材的搭接宽度宜为30~50mm。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9.2.12 金属保护壳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紧贴绝热层,不得有脱壳、褶皱、强行接口等现象。接口的搭接应顺水,并有凸筋加强,搭接尺寸为20~25mm。采用自攻螺丝固定时,螺钉间距应匀称,并不得刺破防潮层。
2、户外金属保护壳的纵、横向接缝,应顺水;其纵向接缝应位于管道的侧面。金属保护壳与外墙面或屋顶的交接处应加设泛水。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9.2.13 冷热源机房内制冷系统管道的外表面,应做色标。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防腐与绝热
化工设备与管道保温的维护与检修
绝热工程
012制冷管道保温工艺
管道及设备的防腐与保温
通风空调管道保温的几种方法和规范做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