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未必都要趁热喝
中药未必都要趁热喝


    喝中药,大多数人认为只有趁热喝,药效才最好,其实这种做法是比较片面的。
   中医认为,不仅疾病分寒性和热性,药物也分寒性和热性,假如把汤药根据药性热服或冷服,其治疗效果会更好。
传统的中医理论对口服汤剂的温度是非常讲究的,一般有温服、热服和凉服3种方法。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物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37℃时再喝,如艾附暖宫汤、补中益气汤、理中汤、四逆汤、小建中汤等。
    发散风寒的中药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用后吃些热稀饭、喝些热水,以助药力,如附子、干姜、肉桂、小茴香、人参、杜仲、鹿茸、狗脊等。
    解毒、清热的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药,则“冷服”效果更好,如白虎汤、清胃散、导赤散、清瘟败毒饮、六一散等汤剂。
    总的来说,治疗热证(全身发热、口渴、大便干燥、小便短黄、口舌生疮等)的药可凉服,而治疗寒证(恶寒发热、无汗、腹冷痛、形寒肢冷、水肿等)的药宜热服,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服药温度。
    在中药方剂中,还有个窍门,即叫做“汤”的,多数需要热服;而叫做“饮”的,多数需要凉服。
    此外,还应根据服药季节及患者体质状况决定,如寒冷季节、老年人、儿童、孕妇及久病体虚的患者宜将药液温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不一定“趁热喝”,比如清热中药建议凉服
中药的正确喝法(建议收藏)
『秘方集』喝汤药 分温度
别以为中药趁热喝就是好
喝中药的禁忌 中药一定要喝热的吗
中药不一定都要趁热喝,以下几种就得温服或者凉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