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漳州茶文化探源

漳州茶文化探源



       漳州种茶饮历史悠久。据考,我国最早用茶做药的是古越族。而漳州先民闽越族与堪越族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可能自古就有以茶为药的传统。唐垂拱二年(686年)建立漳州时,陈元光率领的军队,又把中原种茶饮茶之风带到了这里。《华安县志》记载:“据传唐代开始仙都、华丰已有产茶。”其县城华丰镇古称“茶烘”,即因制茶作坊云集而得名。各县从宋代开始种茶,如今漳浦盘陀岭上有三株千年古茶树,俗称“宋茶”。明代是漳州产茶的鼎盛时期,年产达数万担,已成为大宗的出口商品。而且乌龙茶的制作技术,当时为福建之冠,所以《武夷茶歌》中有“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名异”之句。龙溪、南靖、长泰等县的名茶,那时均被列为朝廷贡品。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漳州人饮茶也成为社会风尚,从而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漳州茶文化。


    茶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茶艺与茶道两方面。茶艺是对茶叶的鉴别、冲泡、品尝等技艺。漳州茶艺注重讲究五好,即好茶、好水、好茶具、好功夫、好茶配。漳州人历来对乌龙茶情有独钟,因为它属半发酵茶,既没有绿茶之苦,又无红茶之涩。民间传说,其制作方法是安溪猎人胡良发明的。有一次他偶尔采摘野茶树叶盖在装猎物的萝筐上,经风吹日晒和摇动,晚上回到家里闻到一股香气,将其冲泡开水饮用,顿觉神清气爽。后来这种半发酵茶就以猎人名字命名,因安溪话“胡良”与漳州话“乌龙”谐音,便通称为乌龙茶了。为了评选好茶,古时民间经常开展“斗茶”,由品茶师对参赛的茶叶品评出名次。历代评出的名茶极品,大多出自名山古刹。《漳州府志》记载:“灵山寺出北门十里,地宜茶,俗贵之。”《平和县志》也称:“茶出大峰山者良。”对泡茶的水也很在讲究,要求“源清、品活、水甘”,崇尚江水和名泉。据《漳州府志》称:“烹茗以水为本,以火候佐之。俗以三叉河之水为上(在郡城北门外威惠庙旁,即市财贸干校附近),龙腰石泉又次之,余泉又其次者。”乌龙茶醇香馥郁,但久浸易出馊味,适宜功夫茶的冲泡方法,所以茶具大多选择小巧玲珑的优质产品。“孟臣壶,若深杯,潮州炉,玉书锅”,被称为茶具四宝。孟臣壶是明代名师惠孟臣制作的紫沙陶壶,各式艺术造型美观雅趣,且具有保温保香,水不沾边,茶渣久贮不变味,老壶无茶水自香等特点。若深杯为清代名师若深所制作的小瓷杯,瓷色清亮白透,杯体轻薄如半个乒乓球,便于含口啜饮。漳州茶人对泡茶颇用功夫,一边在小烘炉中用木炭生火,把水盛在沙锅里烧开,一边反复烫洗茶具,然后轮番泡茶共饮。其方法可归纳为四句口决:“高冲低斟,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啜啜慢饮。”也就是说,往茶壶冲开水时,水壶要提得高些,以使茶叶翻动,吸水受热均匀。往茶杯斟茶时,茶壶要提得低些,以免茶香热气飘逸。不能逐杯斟满,而要提着茶壶快速在各杯之间来回巡行(即“关公巡城”),待斟满八分为止,再视杯间茶色的浓淡,用壶底浓茶汁加以滴点(即“韩信点兵”),调节到各杯茶色一致。饮茶时,宾主一同棒杯含唇啜口,品尝茶香,而后含口慢饮,呵气回味。可见功夫茶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冲泡要用功夫(技艺),不能简单从事;二是指品茶要费功夫(时间),不能囫囵牛饮。有时在饮茶时还备有茶配,以瓜子、花生及蜜饯、糕饼之类为佳。茶配既可防止因空腹饮茶而引起“茶醉”,又可表达对客人的盛情,如果各类茶配齐备,再添些时鲜果品,那就堪称茶宴了。

 


    所谓的茶道,是人们通过饮茶而体验的精神境界。只有讲究茶艺和茶道,才能在饮茶中得到最佳的物质和精神享受。漳州茶道思想,融合了儒、道、佛诸家之精华。茶人在饮茶过程中,逐渐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他们以茶倡廉,以茶为礼,以茶敬上,以茶励志。曾任清朝宰相的漳浦人蔡新,告老还乡定居后,夏季常到平和三平诗避暑,留下了“食武夷(茶),观金鱼”的佳话,以此表达其淡泊功利、以俭朴为乐的高尚志趣。漳州有包民谚:“无茶不成礼。”大家都以茶会友,以茶待客,在饮茶中洋溢和谐气氛,增进彼此友谊,充分体现了儒家“以礼待人”、“以和为贵”的仁爱思想。清代的永安知县彭光斗,在《闽琐记》中记述他路过漳州的一段经历:“余罢后赴省,道过龙溪,邂逅竹圃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地炉活火,烹茗相待。盏绝小,仅供一啜,然甫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一个山村老农,尚且能以好茶款待不速之客,可见当时以茶待客之风的盛行。民间习俗以“茶礼”为大礼,男女订婚时,男家要向女家送“茶礼”(茶叶、茶配等物品)。结婚时,新娘要棒茶敬公婆及叔伯姑姨等,以此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在祭祀祖先或烧香敬神时,也总要供三杯清茶,以表敬仰与虔诚。这些都体现了人伦有序、家族和睦、尊敬长上的传统道德观念。此外,道、佛的思想理念,对漳州茶道也有一定的影响。清代的漳州秀才陈常夏在日记中写道:“康熙十年(1671年)十月二十三日....值僧闻复往沧桑亭,松窗竹榻,别作岩栖调度,代余为茶水主人,果聪佐之。”这说明漳州茶人崇尚在大自然的环境中饮茶,或与江流明月为伴,或与松网竹韵为友,从中去领略道家的“清心寡欲、避世无为”和佛家的“逢苦不忧,得乐不喜,无求即乐”的精神境界。
(注:上文引自王作民所著的《谈古说今话漳州》一书原文。以上摘录文字仅供读者共同研究学习,严禁用于商业出版等功利性活动 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有“仙气”
茶之韵(上)
茶言壶语--品茶,犹如品读一知已,品人,犹如品尝一杯茶
说茶道——乌龙茶
传承技艺,泛茶用心制做每一片茶叶
茶文化的意义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