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自然博物馆(二)化石的由来 了解新生代
亿万年来,地球上一直有植物和动物活着。这些古代的生物死亡后,绝大部分没有留下痕迹,只有一小部分变成了化石,保存在各地质时代的地层中,成为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上海自然博物馆内,图文并茂地向观众解说着历史演变的过程以及展示历史的见证——化石。
恐龙
包括蜥臀类和鸟臀类两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动物,最早出现于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末期全部绝灭,共生存了一亿年左右。我国发现过许多恐龙化石,比较著名的有禄丰龙、马门溪龙、鹦鹉嘴龙、青岛龙等。
在展馆内,我们初步了解历史进化演变的各个时代,比如:中生代包括(白垩纪、侏罗纪、三叠纪),了解新生代的时代范围(新生代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
各种动物化石;
犀牛
犀牛在第三纪时相当繁盛,曾平行发展了几个分支,分布很广。中世纪以后,很多分支陆续绝灭,仅残留少数种类生存到现在,我国新生代地层中,犀牛类化石非常丰富,从原始到进步的类型都有发现。
犀牛骨——
犀牛脚——
头骨——
卞氏兽
卞氏兽产自中国云南禄丰三叠纪晚期地层中,它的牙齿已分化为门齿和颊齿,很象哺乳动物;但它的下颌还是由一块以上的骨头组成,仍是爬行动物的特征。它是介于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下孔类
这类爬行动物的头骨侧面下部有一个颞颥孔,是类似哺乳动物的爬行动物,早在石炭纪晚期,当整个爬行动物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时,早期的下孔类就出现了,后来它们分成几个之系,其中有一支进化到哺乳动物。
新生代 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大发展、人类的出现
新生代始于七千万年前,一直延续到现在,是最新近的一个地质时代。新生代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
生物界经过多阶段的进化,到新生代产生了崭新的面貌。盛极一时的爬行动物大部分绝灭了,鸟类兴旺发展起来,哺乳动物得到了大发展、大兴盛。到了第四纪初期,终于出现了能创造和征服自然的特殊生物——人类。
在这个地质时代力,鱼类仍继续发展,两栖类衰退了。
鸟类大发展、爬行动物大衰退、两栖动物大衰退、鱼类继续发展
哺乳动物的出现
在爬行动物出现初期,就有似哺乳爬行动物了,并于三叠纪晚期从中进化出原始的哺乳动物。中生代末期,自然环境剧烈变化,气候寒冷,爬行动物不相适应而大批衰亡,哺乳动物则因具有发达的脑、体温恒定和胎生等特点,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发展兴旺起来。
早期的哺乳动物中,除摩尔根兽外,还份三尖齿兽、多尖齿兽、对齿兽等等。这些低等的中生代哺乳动物,大者如猫,小者如鼠,与某些庞然大物不堪一比的,可是它们是崛起的新生力量。其中一些进化为现生单孔类(如鸭嘴兽)和有袋类(如袋鼠),另一些进化为种类众多的有胎盘类哺乳动物。
鸟类的出现
始祖鸟化石发现于德国侏罗纪晚期(约一亿三千万年前)地层中,大小如鸽,它既有鸟类的典型特征,如:全身覆盖羽毛、有翅膀、后脚趾前三后一等,又保留爬行动物的特征,如:嘴有齿、翅膀上还有三趾、趾端有爪,由此可见,鸟类起源于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的出现
两栖动物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脊椎动物,卵必须产在水中,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才能水陆两栖。
泥盆纪中期以后,地壳剧烈运动,大片陆地上升,湖沼缩小干涸,古代总鳍鱼因不能生活而大批死亡,但有一支却被迫在干涸的水底或积水之间勉强移动,有的挣扎上陆,经漫长的适应与演化,它们的胸鳍终于变成四肢,腮呼吸变为肺呼吸,最后演化到原始的两栖动物。
另有一些古代总鳍鱼始终未离水域,一直残存至今,现在生活在印度洋的拉蒂迈鱼,就是它们的直接后裔。
最早的两栖动物化石___ 鱼石螈,出现于泥盆纪末期地层,因它的头骨、牙齿以及带鳍条的尾巴与总鳍鱼类相似而证明其起源于古代总鳍类。但因总鳍鱼类不具内鼻孔,所以也有学者认为两栖动物起源于肺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动物你知道多少?
优胜劣汰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哺乳动物的进化史
No.0005 从恐龙到现代(2.54亿年前)
除了大熊猫外,现在世界上有哪些能够被称为「活化石」的动物?
地球日记(中)龙兽争霸各有天命,灾难来临恩怨一笔勾销
报告称中国野生动物消失速度惊人:40年减少一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