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儒林外史》看吴敬梓笔下的清代南京

从《儒林外史》看吴敬梓笔下的清代南京

2018年09月03日   A13 :老南京   稿件来源:金陵晚报  


    吴敬梓是清代著名的小说家,他寓居江宁府(今南京)较久,亲历了当时江宁的历史,与江宁有着不解之缘。其笔下的《儒林外史》较为形象地反映了当时江宁的城市生活,且颇具真实性。学者葛永海即认为:“《儒林外史》是完全写实性的,它细致地描绘当时南京的世态人情,真实地展示了以文人为中心的南京众生之相,树立起南京较为真切的城市形象。”

  表现了江宁城的繁华与壮观

  《儒林外史》中极尽所能地表现了江宁城的繁华与壮观。该书第二十四回描写了聚宝门的繁华:“这聚宝门,当年说每日进来有百牛千猪万担粮,到这时候,何止一千个牛,一万个猪,粮食更无其数。”仅聚宝门就如此繁华,其他地方不言自明。
  繁华的江宁城,吸引了各色人等前来,毋庸置疑地成为江南的中心城市。第三十二回:“南京是个大邦,你的才情,到那里去,或者还遇着个知己,做出些事业来。”与小说中其他城市如兖州府汶上县,广东高要县,浙江湖州、嘉兴、杭州、温州,安徽芜湖,江苏扬州等相比,江宁宛如一个众星捧月的中心。小说描述了它所具有的强大的文化辐射力量和文化示范作用。

  反映出大量江宁特色的风俗

  《儒林外史》中有大量关于清代江宁风俗的内容,包括饮食、娱乐等等。饮食是人的最基本需求,江宁酒楼、茶社林立,饮酒、品茶颇为讲究,文化氛围极为浓厚,这在该书中有着鲜明的反映。秦淮河上的风俗是江宁风俗中比较有特色的部分,第四十一回:
  话说江宁城里,每年四月半后,秦淮景致渐渐好了。那外江的船,都下掉了楼子;换上凉蓬,撑了进来。船舱中间,放一张小方金漆桌子,桌上摆着宜兴沙壶,极细的成窑、宣窑的杯子,烹的上好的雨水毛尖茶。那游船的备了酒和肴馔及果碟到这河里来游,就是走路的人,也买几个钱的毛尖茶,在船上煨了吃,慢慢而行。到天色晚了,每船两盏明角灯,一来一往,映著河里,上下明亮。自文德桥至利涉桥、东水关,夜夜笙歌不绝。又有那些游人买了水老鼠花在河内放。那水花直站在河里,放出来就和一树梨花一般,每夜直到四更时才歇。

  描写了江宁文人群体的生活

  《儒林外史》的主要内容是描写当时文人群体的生活,这从其书名即可看出,鲁迅曾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犹在士林。”陈美林认为:“在《儒林外史》中,敏轩通过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还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十八世纪上半叶的社会风情画。这样一幅‘浮世绘’虽自有其意义,但毕竟是作为知识分子活动的场景出现的,因而我们可以说,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对于清代文人群体来说,科举自然是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鲁迅认为:“吴敬梓著作皆奇数,故《儒林外史》亦一例,为五十五回;其成殆在雍正末,著者方侨居于金陵也。时距明亡未百年,士流盖尚有明季遗风,制艺而外,百不经意,但为矫饰,云希圣贤。敬梓之所描写者即是此曹,既多据自所闻见,而笔又足以达之,故能烛幽索隐,物无遁形。”《儒林外史》中关于科举考试的内容极多,包括科举程序、科举舞弊、科举观念等等。该书第十三回:
  马二先生道:“你这就差了。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孔子生在春秋时候,那时用‘言扬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这便是孔子的举业。讲到战国时,以游说做官,所以孟子历说齐梁,这便是孟子的举业。到汉朝用‘贤良方正’开科,所以公孙弘、董仲舒举贤良方正,这便是汉人的举业。到唐朝用诗赋取士,他们若讲孔孟的话,就没有官做了,所以唐人都会作几句诗,这便是唐人的举业。到宋朝又好了,都用的是些理学的人做官,所以程、朱就讲理学,这便是宋人的举业。到本朝用文章取士,这是极好的法则,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举业,断不讲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话。何也?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行寡悔’,哪个给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一席话说得遽公孙如梦方醒。又留他吃了晚饭,结为性命之交,相别而去。自此日日往来。此言直陈举业的本质,揭示了社会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可谓一语中的。

  反映了十里秦淮的美景月色

  与不少小说一样,《儒林外史》 也对秦淮风月着墨颇多,但更加精彩。第二十四回:
  城里一道河,东水关到西水关足有十里,便是秦淮河。水满的时候,画船萧鼓,昼夜不绝……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时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细吹细唱的船来,凄清委婉,动人心魄。两边河房里住家的女郎,穿了轻纱衣服,头上簮了茉莉花,一齐卷起湘帘,凭栏静听。所以灯船鼓声一响,两边帘卷窗开,河房里焚的龙涎、沉、速,香雾一齐喷出来,和河里的月色烟光合成一片,望着如阗苑仙人,瑶宫仙女。还有那十六楼官妓,新妆袨服,招接四方游客。
  该段文字虽看似写明代之事,实际上却反映了清代秦淮河之景。

  展现了江宁民众的宗教信仰

  孙吴以降,沿及六朝,下迄明代,南京佛教之盛,闻名海内。及至清代,佛教在江宁也极为兴盛。清代江宁民众的信仰,在《儒林外史》中多有展现,尤以佛教为最。
  该书第二十四回中描写江宁城内寺庙之多:“城里城外,琳宫梵宇,碧瓦朱甍,在六朝时是四百八十寺,到如今,何止四千八百寺!”寺庙如此之多,可见当时佛教信仰在江宁民众中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即便是秦淮河这样的地方,佛教信仰也并不罕见。第四十一回:
  转眼长夏已过,又是新秋,清风戒寒,那秦淮河另是一番景致。满城的人都叫了船,请了大和尚在船上悬挂佛像,铺设经坛,从西水关起,一路施食到进香河,十里之内,降真香烧的有如烟雾溟蒙。那鼓钹梵呗之声不绝于耳。到晚,做得极精致的莲花灯,点起来浮在水面上。又有极大的法船,照依佛家中元地狱赦罪之说,超度这些孤魂升天,把一个秦淮河变作西域天竺国。
  吴敬梓还描写了清凉山地藏胜会的情形:
  到七月二十九日,清凉山地藏胜会,——人都说地藏菩萨一年到头都把眼闭着,只有这一夜才睁开眼,若见满城都摆的香花灯烛,他就正当是一年到头都是如此,就欢喜这些人好善,就肯保佑人。所以这一夜,南京人各家门户都搭起两张桌子来,两支通宵风烛,一座香斗,从大中桥到清凉山,一条街有七八里路,点得像一条银龙,一夜的亮,香烟不绝,大风也吹不熄。倾城士女都出来烧香看会。及至清朝末年,江宁人潘宗鼎仍记载了清凉山设“地藏会篷”的风俗。据其《金陵岁时记》载:“清凉山,古无此山,近乃因寺名之,即石头山也。寺据山巅,殿之四面各塑佛像,异于他寺佛座之制。沿途设茶篷,以款香客。中奉地藏画像,旁奉十殿阎罗,画像高悬,九连灯累如贯珠。”孔繁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散原创】鲍克清作品 | 公交车上的风景
0元玩转南京,真的绝!南京必去的10个免费游好玩的景点,玩到嗨
癫僧跛道携君梦游石头记 ——《红楼梦》中南京地名考据
《儒林外史》中,美女高知沈琼枝的原型是张宛玉,张宛玉又是谁?
清代小说中的南京
南京有多处与晚清重臣李鸿章相关建筑 1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