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京杏花村考

程 

    金陵杏花村,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建邺区集庆门内南侧花露岗。最迟在南宋,府城内已有杏花村名。《景定建康志》记载两处:一是府廨园圃内“杏花村”,属府廨一道规模较小的园林景点,该书卷五府廨图中标有此景,卷二十四府治志也叙及。另一也在城内。该书卷二十三:“制效军寨二所,一在城南门外虎头山;一在城里杏花村。”景定是宋理宗年号,公元1260一1264年。所说杏花村地点不明,但应在凤凰台附近。稍早一些的诗人杨万里《登凤凰台》:“千年百尺凤凰台,送尽潮回凰不回。白鹭北头江草合,乌衣西面杏花开。龙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来鼓角哀。只有谪仙留句处,春风掌管拂蛛煤。”[1]白鹭洲在凤凰台西、今南京赛虹桥以北一线,乌衣巷在凤凰台东南、今南京夫子庙南。诗中颔联所写当是登眺东西所见之景,所谓“乌衣西面杏花开”,是说乌衣巷以西至凤凰台之间有大片杏花,或即《建康志》所说杏花村的风景。稍后江湖诗人万俟绍之《金陵郊行》:“快提金勒走郊原,拂面东风醒醉魂。好景流连天易晚,来朝更过杏花村。”[2]所说郊处,或是因城中地名泛泛言之,并非实指。整个宋代,杏花村虽有其名,但却并不引人关注,南宋后期曾极《金陵百咏》胪列当时金陵古迹胜景多达一百处,未及杏花村。

     元至大《金陵新志》提及“秦淮南杏花村”,宋末观察使刘虎儿媳秀岩夫死守节,“落发为尼”,在杏花村内建寺修业[3]。这里的秦淮可能当指出内城下水关的淮水一支,所谓秦淮南,即凤凰台一带。所说杏花村与《建康志》所说应为同一地。明郭勋《雍熙乐府》所辑《一枝花·渔隐》:“昨日离石头城,今朝在桃叶渡,明日又杏花村。”[4]一般多认为是元人作品[5],语属虚用,但也可能即指这一带的杏花村。上述信息表明,早在宋元时期,更具体的是南宋中叶以来,金陵城内凤凰台一带即有杏花村的地名。

   杏花村以杏花闻名是明成化年间的事。成化九年(1473)姚福《青溪暇笔》卷九:“杏花村在金陵城中西南隅凤凰台下,其地今为骁骑卫营。国初人惇朴,不知城中有村也。近日居人有丈尺之地,必栽杏一二株,日以渐多。每春暖风和,杏花烂漫时,都人争携酒肴,盘游其间。游人如在锦云之内,日以千数,真乡村野店、乔林茅屋之趣也。”[6]姚福是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一生主要生活于南京,对故乡之事了解颇深。提供了这样一些信息:一、杏花村在凤凰台附近。二、明初尚不为人知,种杏也应不多。三、村中杏花之盛、都人之游始于当时。《青溪暇笔》20卷为一部笔记集,编成于成化九年至十七年间[7],杏花村之闻名当起于此间。可资佐证的是明正德《江宁县志》的一段记载:“杏花村在京城西南隅,与凤凰台相近,村中人家多植杏,树间竹成林。成化间,成国庄简公时司留钥,因视城经此,爱之,尝值杏花开,命驾一赏。是后游者,每春群集,遂成故事。”[8]所说成国庄简公,指朱仪(1427-1496),其祖朱能从燕王朱棣靖难,封成国公。景泰三年(1452)朱仪袭封成国公,天顺七年(1463)任南京守备(“留钥”),成化三年(1467)继任,此后一直在南京,主要担任守备,弘治九年(1496)卒,赠太师,谥庄简。杏花村僻处西南一隅,一直默默无闻。正是由于他的发现和游赏,才引起人们注意,而成为南都春游胜地。正德县志这段记载后还引倪谦《游杏花村》诗:“都城之内西南隙,有杏花林千万植。阳春二月花正开,烂如云锦天机织。都人游赏趁韶华,林下追欢纷络绎。”倪谦(1415-1479),字克让,上元(今江苏南京)人,正统四年(1509)进士第三人,天顺初迁学士,天顺三年(1459)谪戍开平。成化三年(1467)擢南京礼部侍郎,十二年迁南京礼部尚书,十三年致仕,成化十五年卒[9]。此诗不见其《倪文僖集》,应是现存最早专题描写杏花村的诗歌,所谓“花林千万”,“烂如云锦”,游人“络绎”,反映了当时杏花林景和都人游赏之盛。综合这些信息,可见杏花村成景和闻名都是明成化年间的事。

   似乎好景不长,杏花村的杏花胜景大概维持到万历年间。南京留守李言恭,万历九年(1581)至十四年在任,其《金陵八景·杏花村》:“秦淮堤畔白鸥沙,春到村村开杏花。不必三山遥跨鹤,芳尊已泛赤城霞。”[10]万历三十三年(1605),南京大理寺正曹学佺《雨中过柳陈父看杏花,陈父时有檇李之游》诗:“君家住近瓦官寺,金陵城中最僻地。向来名作杏花村,花开始有游人至。此时结伴过君家,岁岁年年成故事。”[11]可见此时,杏花仍有可观。但也是大致同时,已经有人提及杏景之衰。万历二十四年(1596),南京给事中郑明选《宴杏花村抵暮复至凤皇台》诗中已称“花废村犹古,城偏径自幽”[12],是说这里的杏花已见衰废。

     何以如此?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杏花村地处内城一隅,远非远郊乡村,地方极为有限,正如谢肇淛所说,“金陵诸胜如凤皇台、杏花村、雨花台皆一坯黄土耳”[13]。而私人园墅和寺院又不断增加,挤占空间。周晖(1539-1623)《续金陵琐事》:“杏花村方幅一里内,山园据其十九,虽奥旷异规,大小殊趣,皆可游也。”[14]万历间至少南都名流顾起元、海门侨民柳应芳都居杏花村[15],顾起元本人也记同时宗氏住杏花村东[16]。杏花村地方只一里,所剩艺杏之地应极为有限。不仅如此,近旁又有凤凰台、上下瓦官寺等古胜名刹,其中下瓦官寺即在村中[17],上瓦官寺即凤游寺,良辰佳节游人不息,花季尤众,村人不堪其烦,于是有意砍毁。明天启三年(1623),朱之蕃《金陵四十景图考》“杏村问酒”图题说:“(杏村问酒)在江宁县治西下浮、上浮两桥之内,逼近城隅,与凤凰台相接。旧有古杏林,立春多游人,老圃厌其蹂践攀折,伐而为薪,仅存十一于千百,牧童无复指村店者。近岁芳园棋布,盛以衰,成旧迹,不至终泯耳。”[18]是说园墅星罗棋布,农家不堪其扰,杏树多为伐去。同时熊明遇《金陵四十景记·杏花村酒》所记大致相同[19]。施沛《南京都察院志》中直称“杏花村在瓦官寺向南,今废”[20]。稍后崇祯八年上元(今江苏南京)人易震吉《金陵六十咏·杏花村》题注:“旧有杏数十株,春日游人燕集,彻夜笙歌。土人厌之,髠其树,风景杀矣。”[21]可见到天启、崇祯间,杏花村的杏景被毁殆尽。

   但也正是在这盛极转衰的关头,南京书画家朱之蕃将其列入《金陵四十景图》,清康熙初金陵画家胡玉昆(元润)将其画入《金陵二十四景》,清康熙间高岑进而列入所绘《金陵四十景图》中,成了金陵一道经典名胜,脍炙人口,使这一景点绝处逢生,维系文化命脉,进一步产生影响。

   其实,入清后杏花之景即几乎完全绝迹。清初杜濬《古杏花村寻友》“野夫不识路,逐步问君家。但见新荆棘,曾无古杏花。”[22]余宾硕《瓦官寺志》称“骁骑卫仓在杏花村中,往时春风和畅,杏花烂发……今不三十年,已无所谓杏花”[23]。同时康熙《江宁府志》也称“在江宁县治西,与凤凰台相接,旧有古杏林立,游人鳞集,后摧为薪”[24]。“如今民居虽稠,乔木凋谢,绝无所谓杏花,但留村名耳”[25]。乾隆十八年(1753),吴敬梓《金陵景物图诗·杏花村》题记:“金陵亦有杏花村,在城中西南隅,无所谓村也。然居民丛集,烟火万家,机杼之声相间,染练之声不断,锦绣成坊,足胜杏花春色。”[26]此地虽为风景幽胜、园墅丛集之地,但就杏花村而言,只是徒有其名而已。人们寻幽访胜至此,都不免寻名踏迹,感慨系之。如乾隆间上元王友亮《金陵杂咏·杏花村》:“红杏梢头飏酒旗,一声鹎鵊雨如丝。孤村着个骑驴客,可似当年杜牧之。”[27]道光间天津华长卿《三月三日,同王蓉桥先生访张敛庵同年于护国庵,晤德峰上人,偕游杏花村、凤游寺,寻凤凰台遗迹,谒阮嗣宗墓,游瓦官寺,眺万竹园,归过谢康乐祠》:“杏花村里酒人稀,万竹园中白鹭飞。欲访谪仙旧游处,三山二水剩斜晖。”[28]都是这方面的代表。

   南京杏花村是否与杜牧《清明》诗所说杏花村有关,明朝当地人未见提及,但万历间陆应旸《广舆记》称:“杏花村,江宁县治西,相传杜牧之沽酒处。”[29]或者当时已有这一说法。清嘉庆《重刊江宁府志》、道光间金鳌《金陵待征录》都明确予以否定,唯清末陈作霖表示认同[30],后者显然因桑梓情殷而误信。正如清初章埈《游杏花村》诗所说,“胜地原争重”[31],因为杜牧诗盛名之下,各地杏花村不免竞相附会,也是一个情有可原的现象。据记载,这里的杏花村名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纪中叶。今人杨心佛《金陵十记》:“杏花村在今花露北岗……在花露北岗西口凤游寺路至豆腐坊一带。文物普查时,曾发现杏花村门牌多张,其地即花露北岗。”[32]南京文物普查分别是上世纪50和80年代,也就是说至少在民国间或新中国初期,这里仍使用这一名称。

    南京另有一杏花村,在今安德门西北,古称小安德门琉璃窑一带。康熙十八年(1679),金陵郑濂为安徽池州《杏花村志》题辞说:“杏花村三,金陵有二焉。一在凤凰台,枕江夹石,纷覆千家;一在城西南芙蓉山畔,碧草芊绵,摇红十里。争为名胜,与池阳杏花村为三。”[33]所谓芙蓉山,在今南京安德门西北、雨花南路西端一线,古所谓琉璃窑。这里的杏花大约在明天启间开始引起人们注意。葛一龙《芙蓉山看杏花》诗写及城中居民赏花之游,《悬灯杏花林中,待季昌不至》诗中则计划到芙蓉山赏杏花[34]。崇祯初,释读彻(1588-1656)《雨后登芙蓉山探杏花》:“春来惯曳探花藤,山指芙蓉次第登。杂雨和烟非一色,半开欲落不知层。种连竹坞多成亩,看到贫家错认僧。”[35]可见是由当地乡民种杏成景。从前引郑濂文可知,康熙年间这里的杏花仍盛,但此后再未见有人提及,或者已经衰落。

     (原载程杰、纪永贵、丁小兵合著《中国杏花审美文化研究》第154-161页,巴蜀书社2015年1月版。题目原作《金陵杏花村考》,此处略有修订。)

      【注释】

[1] 宋杨万里《诚斋集》卷三一,《四部丛刊》景宋写本。

[2]《全宋诗》49册30964页。

[3]元张铉《(至大)金陵新志》卷一一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明郭勋辑《雍熙乐府》卷九,《四部丛刊续编》景明嘉靖刻本。

[5]隋树森《全元散曲》即收为元无名氏之作。

[6]明姚福《青溪暇笔》卷九,青岛图书馆藏明抄本。世传《青溪暇笔》多为二卷本,此为二十卷本,海内仅见,笔者未及获睹,此据朱妍蕾《〈青溪暇笔〉校正》,见其所著《姚福〈青溪暇笔〉研究》第108页,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承武秀成教授允示,郭文仪女士帮助复印。陈开虞《康熙江宁府志》卷三三引,文字稍异,南京出版社2011年版《金陵全书》影印康熙七年刊本。

[7]朱妍蕾《孤本:二十卷明抄本〈青溪暇笔〉考略》,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编《古典文献研究》(第九辑,2006年)第236-242页,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

[8]明王诰修,刘雨纂《正德江宁县志》卷六,南京市通志馆印《南京文献》本,1947年。

[9]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四二,明万历徐鉴刻本。

[10]明李言恭《青莲阁集》卷五,明万历十八年刻本。

[11]明曹学佺《曹大理集》卷三,明万历刻本。柳陈父,名应芳,字陈父,海门人,侨居杏花村。

[12]明郑明选《郑侯升集》卷八,明万历三十一年郑文震刻本。

[13]明谢肇淛《五杂俎》卷三,明万历四十四年刻本。

[14]明周晖《续金陵琐事》卷下,《中国方志丛书》影明万历三十八年刊本。

[15]明陆应阳《广舆记》卷二:“柳应芳字陈父,海门人,侨居金陵城南之杏花村。”清康熙刻本。明周晖《续金陵琐事》卷下:“杏园村:邻初太史遁园(按:顾起元,字邻初)在杏花村中,凡村中之园皆诗以纪之,一经品题,顿长格价。”

[16]明顾起元《雪堂随笔》卷二《明承德郞工部营缮清吏司主事傅岩宗公墓志铭》:“公讳名世,字某,傅岩其别号也”。“其来金陵也,辟第于古杏花村之东,间撰杖屦,登凤凰台以骋望,角巾野服,萧然物表,不知其为蝉冕客也。”“公之卒,以天启癸亥十二月之某日,距其生嘉靖甲辰十二月之初二日,享年八十。”明天启七年刻本。

[17]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下瓦官寺在杏花村内,林木幽深,入其门令人生尘外想。”

[18]明朱之蕃《金陵四十景图考》,天启癸亥刻本。

[19]明熊明遇《金陵四十景记》,《文直行书》文集卷一六,《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20]明施沛《南京都察院志》卷二一,明天启刻本。

[21]明易震吉《金陵六十咏·杏花村》,《秋佳轩诗余》卷九,明崇祯刻本。

[22]清杜濬《古杏花村寻友》,《变雅堂遗集》诗集卷三,《续修四库全书》本。

[23]清余宾硕《金陵览古》“瓦官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瓜蒂庵藏明清掌故丛刊》本。

[24]清陈开虞《康熙江宁府志》卷首《金陵四十景图·杏花村》,南京出版社2011年《金陵全书》影印康熙七年刊本。

[25]陈开虞《康熙江宁府志》卷三三。

[26]李汉秋辑《吴敬梓诗文集》第8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清王友亮《金陵杂咏》“城市类”,嘉庆十四年刊本。

[28]清华长卿《梅庄诗钞》卷一○,清同治九年刻本。

[29]明陆应阳,清蔡方炳增辑《广舆记》卷二,清康熙刻本。

[30]清吕燕昭《(嘉庆)重刊江宁府志》卷八:“杏花村……《寰宇记》谓即杜牧之沽酒处,陋甚。”清嘉庆十六年修清光绪六年刊本。金鳌《金陵待征录》卷三:“杏花村,明嘉靖间以杏花名,与杜牧诗无涉。”台湾《中国方志丛书》影道光二十四年刊本。清末民初陈作霖《凤麓小志》:“花盝岗一名仓山……仓山旁有袁步兵墓……直东为杏花村,《寰宇志》谓为杜牧之沽酒处,信然。”南京出版社2008年版《金陵琐志九种》本。所谓《寰宇记》、《寰宇志》应为《广舆记》之误。

[31]清章埈《游杏花村》,《国朝金陵诗征》卷四,清光绪十三年刊本。

[32]杨心佛《金陵十记》第145页,古吴轩出版社,年代不明,前自序署1989年,当为1990年以后版。

[33]清郑濂《杏花村志题辞》,清郎遂《(康熙)杏花村志》卷首,清康熙二十四年刻本。

[34]明葛一龙《葛震甫诗集》弄闲草,明崇祯刻本

[35]明释读彻《苍雪和尚南来堂诗集》卷三,民国《云南丛书》本。

(本文写作中多承南京大学武秀成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郭文仪老师、南京师范大学黄浩然老师帮助,谨志谢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陵地方文献19种书目提要
有杏花就是杏花村? 杜牧的杏花村今何在
“牧童遥指杏花村”真实所在地并没有杏花,杜牧为何要借问酒家?
宋元时南京就有杏花村 并非“明代货”
藏书纪要—《霞笺记》
明代金陵唐氏书坊考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