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格律常识与写作(12):对仗

作者说:”对仗是诗词创作常用的修辞。很多人为对仗所困。在今天的文章中,我给大家讲清楚了。如果你想学诗词写作,最好认真读读这篇文章,恐怕迄今为止没有人比我讲的更清楚、更通俗易懂了。如果你对诗词不感兴趣,就请完全忽略它。”


对仗,是格律诗最常见的修辞方法之一,能使诗文更加优雅、意境更加深邃、朗诵更加上口。对仗也是汉语诗歌优于其他语言诗歌的一种文学艺术。关于对仗,至少需要懂得三个最基本知识:对偶、对仗和对仗形式。

1.对偶

诗文中平行的两个句子相对,称为对偶,它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如韩愈的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里面,“雪”对“云”,“拥”对“横”,“蓝关”对“秦岭”,“马”对“家”,“不前”对“何在”,前后两句构成了完美的对偶。对偶的基本要求是句子结构相对,此外还有事类对、颜色对、数目对、正对、反对等讲究。常见的对偶形式有五种:

(1)并肩对,两句意思并立,无主次之分,如杜甫的

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

(2)映比对,两句意思相映比,分主次,一为正意,一为旁衬。如刘禹锡的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上句为正,下句为衬。

(3)反比对,前后句整句或局部意思相反。如李商隐的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4)顺接对,后句承接前句之意。如王维的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5)流水对,前后两句一意贯通,不能颠倒、分割。如杜甫的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2.对仗

仗,仪仗的意思。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而立的,对仗这一称呼便源于此。对仗是诗文中的对偶修辞手法,它要求格律诗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格律诗的对仗使得诗句语言更加和谐,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譬如“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工整的对仗叫做工对,这是诗人所追求的最完美的对仗形式。工对的写作应注重以下几点:

(1)同类对。选取同类或近类的字词用于出句(对仗句的第一句)和对句(对仗句的第二句)的相应位置。如杜甫的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对句的“一”和出句的“两”都是数字,对句的“行”和出句的“个”都是量词,对句的“白”和出句的“黄”都是颜色形容词,对句的“鹭”和出句的“鹂”都是鸟类,对句的“上”和出句的“鸣”都是动词,对句的“青”和出句的“翠”都是颜色形容词。唯独对句的“天”和出句的“柳”不工,稍后将对此加以说明。

(2)习惯对。把分类上虽不属于同类,但意义上关联比较紧密的字词用于出句和对句的相应位置。如“诗”与“酒”,“兵”与“马”,“不”与“无”,等等。

(3)借对。有些多义字词,按其在诗中的意义,与另一相关句构不上工对,但在另一含义上却为工对,这就是“借对”。如白居易的

翠黛不须留五马

皇恩只许住三年

其中“皇”与“黄”谐音,便可与“翠”作颜色对。

(4)句中自对。出句和对句,句内本身有对仗的字词,既自对又互对,则显得格外工整。如王维的

草木尽能酬雨露
荣枯安敢问乾坤
中,出句的“草”对“木”,“雨”对“露”;对句的“荣”对“枯”,“乾”对“坤”。再如陆游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中出句的“山重”对“水复”;对句的“柳暗”对“花明”。

(5)重点对。一联对仗诗句,最重要的是把重点字、多数字对得工整,并不强求、有时也没有必要每一个字都对得工整(当然每个字都能对得工整为最谐美)。

如前面提到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历来被看作是很好的工对,但“柳”和“天”并不是对得很工整,而这并不影响这一联诗成为千古绝唱的工对。

3.对仗形式

(1)普通对。这是最常见的对仗,出句和对句字数相同。如上面所述的例句皆是普通对。

(2)领字对。领字是在句前有统领作用的字。在领字对中,第一句的首字不参加对仗,如陆游的

累累枯冢

    茫茫梦境

“累累枯冢”为出句,“茫茫梦境”为对句,“念”为领字。

也有前两个字的个别情况,如《八六子》(以秦观词句为例):
那堪片片飞花弄晚
        蒙蒙残雨笼晴
“蒙蒙残雨笼晴”对“片片飞花弄晚”,“那堪”二字为领字。

我也曾填词《八六子》,里面有

犹如化雨春风入室
        堆云瑞气拂阑
堆云瑞气拂阑”对“化雨春风入室”,“犹如”二字是领字。详情可点击回看《

除夕填词《八六子》,学个词牌好过年(外一首)》

(3)扇面对。扇面对是词常用的修辞方式,即隔句相对,第三句对第一句,第四句对第二句,有时带领字,如刘克庄的
年光过尽,功名未立
    书生老去,机会方来
第三句“书生老去”对第一句“年光过尽”,第四句“机会方来”对第二句“功名未立”,“叹”为领字。

(4)鼎足对。曲常用的对仗形式,三个句子之间均须相互对仗。如马致远的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就是一组完美的鼎足对

练习对仗技巧可以去读一读清代车万育的《声律启蒙》(见《格律诗写作指导》第533—550页),如果能背下来更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格律诗的对仗以及相关的写作体会
诗钟应用
对联写作入门之( 一)对联基本常识、(二)对联的起源发展(舒贵生)
诗联的修辞手法之八:对偶、对仗
吴小莉讲诗词:第四讲 · 近体诗的避忌和对仗
舍得一间楹联第一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