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养生:这六个生活习惯要反着做

人们多年来形成一些生活习惯,比如累了休息,渴了喝水,得病求医,有便入厕……。近年来医学界有人倡导一种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相反的逆行养生法,即不累也休息,不渴也喝水,无病也求医,无便也入厠。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是科学的,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养生方法。

      不累也休息    人对劳累的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劳累超过极限,健康就要受到损害。当人们感到劳累时,体内的代谢废物积累较多,短暂的休息不能完全清除这些废物,日积月累,便可能积劳成疾。相反,不累也休息,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比起累了再休息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当人尚未感到劳累时就主动休息,体内积存的废物较少,很容易排出体外,使体力得到恢复,精力更加充沛。科学实验证明:主动休息能发挥和协调全身各器官的功能,提高人体免疫水平和抗病能力,特别有助于防范劳累的产生,做到劳动、健身两不误。

     不渴也喝水     水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水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医学研究证明,饮水不足,影响新陈代谢,影响血液循环,使器官的功能降低。一旦感到口渴,表明体内缺水已达到一定的程度。特别是老年人机体反应迟钝,身体缺水而无口渴的感觉,更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人要多喝水、勤喝水。主动喝水是保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

      无便也入厕     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屎”。要做到“肠中常清”,除了饮食调节,予防和诒疗消化系统疾病外,还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中老年人由于器官老化,功能下降,腹压降低,一般都有便秘的毛病。除积极治疗外,应坚持定时排便,即使无便也要按时去厕所蹲一蹲,形成习惯,形成条件反射,对于缓解便秘、促進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无病也求医      主动检查身体,是近年人们养生保健出现的一种新时尚,这是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增强的标志。注意随时观察自身的健康状况,坚持“预防胜治疗”、“疾向浅中医”的原则,有病早医,无病早防,这对健康长寿是十分必要的。

      无喜也快乐      快乐的心情可以对机体产生良性刺激,使脉博、血压、呼吸、消化液分泌及新陈代谢均处于平衡、协调的状态,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近来研究发现一条规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会激活人体的适应能力,遏制疾病的发展。喜事不会天天有,但快乐却可日日寻。平时要保持快乐的心情,可多谈多想高兴的事,多接触幽默的人,多听相声、多看喜剧小品,保持笑口常开,笑容满面。

      无痰也咳嗽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射动作,也是某些疾病的症状。咳嗽的作用有三:一是清除气管中的痰液;二是排除肺部的有害污染物;三是某些心血管意外的自救术。由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空气中的有害物和烟尘越来越多,这是老年人容易罹患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的重要原因。通过主动咳嗽,可以把体内的有害污染物排出去。有些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其心血管调节和顺应性较差,在长时间卧床和由蹲位到站立时,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诱发脑缺血,发生晕厥。如在体位变化之前用力咳嗽几声,就能挤压肺循环,使血液流入心脏,并通过“震搣”心脏加快其收缩,增高血压,改善大脑供血,可有效预防晕厥。在心脏停跳的瞬间咳嗽,也是给濒死的心脏一次“除颤”复苏的机会,这种自救措施是任何现代心脏救治措施都难以取代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生保健小常识 七个生活习惯反着做
五大生活习惯“本末倒置”更健康
日常做好4件小事,血栓不来扰!
老年人生活中要避免养生禁忌 慢生活助老人健康养生
心脏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一旦出现5种表现,十有八九会发生猝死,趁早就医,尤其这3类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