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曾国藩的人才观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引人注目的晚清第一名臣,也是一个很复杂、有争议、带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本是湘中荷叶山区的文弱书生,却为清朝同治中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除了他本人称得上是个人才外,其主要原因是他的人才观起了重要作用。尽管他的人才观是为当时的地主阶级服务的,是为挽救苟近残喘的封建王朝服务的,但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其中许多东西可以借鉴。

                                               一、量才运用

    曾国藩认为,用人之道贵在量才运用。他在笔记《才用》篇中写道:“虽有贤才,苟不适于用,不逮庸流,……当其时,当其事,则凡才亦才亦奏神奇之效,否则龃龉而终无所成。故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适宜也。”为了中兴“大清帝国”,曾国藩身体力行,时时不忘求才自辅,他经常告诫身边的幕、朋友和亲属,“当常求才为急,如有所见,随时推荐,将其人长处短处一一告之。”他总以“天下之才、之识、之量,然后能用天下才,任天下事。”这就说明,曾国藩不仅善于发现人才,还善于使用人才。

    曾国藩主张:“凡于兵事、饷事、吏事、文事有一长者,无不优加奖借,量材录用。”录用时,他又不以表面言谈和出身贵贱取人。鲍超的成长便是最好的例证。鲍超本是个流浪汉,鲁莽成性,因有一身好武艺,且善水性,因而被曾国藩收留,并让他在湘军水师里当了营长,鲍率领的队伍,神出神鬼没,屡建奇功。在军中,算为虎将,常令敌军胆战心惊。鲍超每打一次胜仗,曾国藩便保奏一次,因而很快擢升为都司、游击、参将。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破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清廷已无兵可调,军机处指名要调鲍军入京护卫京城。曾国藩则以江皖战事吃紧为由,上奏朝廷说鲍超万不能调用,如硬要调则从自己或胡林翼中择其一调之。这充分体现了曾国藩对鲍超这个四川流浪汉的重视之极。可鲍超却认为,曾国藩是有意压制他,阻碍他前途,因而大为不满,扬言要与曾决裂。而曾国藩对这位傲气凌人、无人贺驭的鲍超能忘其所短,用其所长,帮其所急。他一面要胡林翼出面规劝,另一面以实际行动让鲍超知其已意。一次,鲍超被敌军围困,便叫人拿来一小块白线,书上一个“鲍”字,再用三个圆圈圈上,急令传令兵冲破重围送至大本营中。营中官员接住,不解其意,弄得哭笑不得,只好送曾国藩过目。曾国藩一看,忙呼“鲍超被围,急发兵救他。”事后,鲍超对曾佩服得五体投地。咸丰十一年,鲍超率军连获丰城、铅山两捷,曾国藩保奏:“记名提都鲍超,盛暑鏖兵,所向克捷,积劳最大,立功最大”,恳请补授提督实缺。同治六年,鲍超与淮军将领刘铭传在湖北丹隆河夹攻捻军,因贻误战机,双方发生争执,李鸿章在处理此事时偏袒刘而压制鲍,曾国藩则据实向朝廷上奏,为鲍澄清了事实。翌年,慈禧太后向曾国藩询问鲍超之病,曾避而不谈,力言鲍超之勇,并举荐:“如国有缓急,随时可征调”。至光绪六年中俄伊犁战争之时,鲍超被奉诏在湘招兵一万,赶赴天京,拱卫京师,终于如愿以偿。所以后人评论:“非曾国藩之明,不足以服鲍超;非鲍超之勇,不足以平乱。”

    人才为中兴之本,从曾国藩对鲍超的使用举荐,足可以看出,曾国藩虽时为两江总督,不以鲍出身低贱而不留取,不以鲍一时气焰嚣张而嫌弃,而是根据他的才能,循序渐进地引导、保奏,致使天下之才“终任”天下之事。

                                                    二、不计恩怨

    “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曾国藩深深懂得:事业成败,视人才多寡而定。因此,对于有才干的人,他特别器重,对有才干同时也有缺点,甚至爱与自己唱反调的人,也能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本,置个人恩怨于度外。他与左宗棠的合作共事并保举重用左便最能说明这一问题。

    曾左均是饱通经史之人,且曾仅长左一岁,左宗棠很有才能,但过于自负,傲气较盛,锋芒毕露,甚至对曾不甚尊重,在争论处理问题时常常发生龃龉。有一次,曾用左的名字半开玩笑地说:“季子才高,与吾意见常相左。”然左宗棠毫不客气地用巧妙之对予以回敬:“藩候当国,问他经济又何曾?”特别是靖港之战,曾国藩被太平军打得大败,狼狈逃到长沙,左宗棠不但不安慰他,反而讥笑他,痛骂他,弄得曾国藩只好忍气吞声。左宗棠还对当时有人将他俩并称“曾左”有意见,反问别人“为什么称曾左,而不称左曾”,被问的人回答得实实在在:“曾公眼中有左宗棠,左公眼中无曾国藩也。”咸丰十年四月,曾国藩奏云:“左宗棠刚明耐苦,晓畅兵机,当此需要孔亟之时,无论何项差使,求明降谕旨,必能感恩图报。”两月后,曾又上奏:“其才可以独当一面,已历有明征。虽其求才太急,或有听言稍偏之时,措辞过峻,不无令人难堪之处,而思力精专,于军事实属确有心得。”至十月,左宗棠率湘军五千人马赴江西、皖南与太平军作战,“十日之内,转战三百余里,连克二城。”曾国藩又及时向朝廷一一奏明,称“左宗棠初立新军,骤当大敌,昼则跃马入阵,蓦则治事达旦,实属勤劳异常。”第二年春,左击退太平军李世贤部,曾国藩又上奏称:“候补三品京堂左宗棠,以数千新集之众,破十倍凶悍之敌,因地利以审实情,蓄机势以作士气,实属深明战略,度越时贤。”三年之间,曾国藩保举左宗棠由“襄办军务”而逐渐升至浙江巡抚、闽浙总督,把左由一个幕僚保举得与自己一样高。后来,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西征告捷,曾国藩倍加赞赏,常对人说:“西陲之任,天下第一,横览七十二州,更无材出其右者,即令起胡林翼于九泉,亦无此战就也!”

    对一个与自己“意见常相左”,甚至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人,而去反复保举,一般常人是做不到的。他这种宽宏大量的心胸和知人善用的人才思想,使傲气盛人左示棠来了个彻底转变。曾国藩逝世后,左宗棠所送的“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毋负平生”的挽联就可看出他对曾国藩的钦佩和感激之情来。一个封建士大夫,尚能不计个人恩怨,甚至对唱反调的人爱护备至,这是难能可贵的。

                                               三、仔细考察

    传说中的曾国藩精通麻衣相法,其实通过一些史料发析,设法就是他在仔细考察人才方面积累得来的丰富经验。曾国藩主张对人才宜“留心察看,分别贞邪”。他考察人“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他评价人才的标准大抵“以朴实廉介为质。”他说:“有其质而更付以他长,斯为可贵;无其质,则长处亦不足恃。”他认为“德”与“才”不可偏重,对待德与才的关系,他有过精辟的阐述:“与其无德而近于小人,毋宁无才而近于愚人。”他以一生的经验,以“三十二字”将人分为四个层次,一是以“长、方、昂”代表体格魁梧,容貌方正,器宇轩昂的第一人才;二是以“稳、谨、称”代表稳当、谨慎、称职的守业人物;三是以“村、昏、庸”代表村头村脑、昏聩糊涂、庸碌无能的无用之人;四是以“动、忿、遁”代表见异思迁、好发脾气、不负责任的不可救药的人。具体考察人才的方法,曾国藩在《用人三策折》中归纳为“询事”、“考言”、“奏折”、“诱迫”四法。曾国藩无时、无地不注意观察人才,并将其优缺点一一记录下来,以备日后参考使用。

    江忠源只是一个一般举人。道光25年,他的两个朋友不幸死于非命,江不远千里护送其灵柩回原籍安葬。曾国藩称赞江为“义侠之士,必信必诚,亦极难矣。”五年后,曾国藩向即位的咸丰帝力荐江忠源。因此,江由一个知县应诏成为钦差大臣赛尚阿的幕僚。以后多次得到曾国藩的保荐,以至历任知府、道员,直至湖北按察使、安徽巡抚。

    曾国藩考察人才很细致,无论相貌、言语、举止、行为皆仔细观察。他无客不见,特别注重“对客注视”。在安庆时,有个从农村来的戚某,曾国藩观之行李简单,衣服也很破烂,对人沉默寡言。因此喜欢上他,打算给他安排个差事,一次,曾国藩同幕僚一起用餐,看见戚某挑出饭里的稗粒再吃,便改变了主意。他随后打发戚某一些钱,让他回农村去了。戚某问其缘故,曾国藩诚恳地对他说:“你吃饭要去掉稗粒,平时既不是非常富有,又不是在外作客,从农村来到军营不到一个月,就有这样的举动,这是我们乡下人的本色吗?我恐怕你以后做事见异思迁,那样反倒害了你自己。”一件极小的事情,曾国藩去能从吃饭时挑出稗粒中看出戚某见异思迁的举动,他这种从一个人的细微之事中仔细考察人才的精神,今天仍是可取的。

                                                    四、精心培养

    “人才以培养而出,器识以磨砺而成”, 这是曾国藩的培养人才观。他认为“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不可动辄说“天下无才”或“无人可用”。他归纳出培养人才的方法,主要有“教诲”、“甄别”、“保举”、“超擢”四种。教诲之法即教训、教导;甄别之法即对能力、品质考核鉴定;保举之法即向上级荐举有才或有功的人,使得到提拔任用;超擢之法即超级提升。

    李鸿章的成长过程,是曾国藩精心培养人才的最好说明。李是曾的亲授弟子,得意门生,25岁就中了进士,但他心高气傲,性格疏懒,为人不够实在,细节上不大检点。正因为这一缺点,1855年即咸丰五年,李鸿章在安徽办团练时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好前往江西投奔恩师曾国藩。李到江西后,先找旅店住下,然后托人送信给曾。曾国藩见他既然来投奔又不肯见面,决定要挫一挫他的傲气。于是,来一个既不复函,也不扔人传话,只派人暗中窥探其动静,看你李鸿章如何个了得。李住店月余,等得有点不耐烦了,就请好友陈鼐前往军营代为探询。曾国藩对陈说:“少荃是个翰林,志大才高,此间局面窄狭,恐艨艟巨舰非潺潺成濑所能容,何不回京供职?”陈鼐恳切地对曾说:“少荃经过多次磨练挫折,大非往年京气可比,老师何不姑且试试他看?听陈鼐这么一说,曾国藩才答应让李鸿章来军营相见。事实上,李鸿章傲气未减,疏懒未变。对这位得意门生,曾国藩决定再挫他一挫。湘军规矩是每日天不亮就放炮开早餐,饭后操练。而李鸿章免不了大少爷习气,只想睡懒觉,早晨总不能按时赴餐。亲兵敲门叫他吃早餐,他借故说有病。一连三天,曾国藩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到第四天,曾国藩派亲兵去叫,李不起;又派一幕僚去叫,李还是不起;再派自己的贴身幕僚去叫,并特意说明“曾大人说,有病也要起来,大家等你去后再餐”的话,李才不得不起床。待李鸿章披衣进得餐厅来,曾国藩才举箸吃饭,只见他面色峻励,一言不发,饭毕,曾国藩站起身来,十分严肃地说:“ 少荃,你既然来到我这里,就要遵守这里的规矩此间所尚的,唯一诚字而已!“说罢,瞥也不瞥他一眼就走出了餐厅。自此以后,李鸿章一改过去骄懒的文人习气,虚心学习周围的一切,逐渐发现恩师所带的湘军,确实与自己过去所带的团练有很多不同之处,愈加人心里眼里佩服,从而逐渐走向成熟。后来,曾国藩极力支持李鸿章创业淮军。李仿效湘军编制,照恩师的方法训练,为挽救清王朝屡建功勋。曾国藩见得意门生成长起来,便多次上奏朝廷,称李鸿章“才大心细,劲气内敛,堪任缰奇。”这十二个字,使李鸿章数年之间,由恩师的幕僚,升至江苏巡抚,再至两江总督。李鸿章的连续升任,除他的内在素质外,主要有恩师曾国藩的教诲、栽培、保举之功。曾国藩逝世后,李鸿章的挽联也能说明这一点“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曾国藩对人才的培养,总是身体力行。凡手下将领来拜谒,他总挤时间接见,并谆谆训诲、劝诫他们对上要精忠报国,对下要力戒骚扰百姓。他逢人不打官腔不讲些脱离实际的大话。平时,经常以书信的形式向手下将领提些要求。因此,下级将士都崇拜他,上下团结一心,就像家人、父子的感情一样,曾国藩这种重视人才培养的方法,直至今天很有借鉴意义。

                                                   五、严格要求

    曾国藩主张使用人才要严格要求,赏罚分明。“驭军驭吏皆莫先于严”,这是他的名言。前面讲到他对李鸿章的“挫”,就是对人严格要求的一例。

    还是曾国藩在湘团练时,长沙协副将德清,几个月不参加会操,他的部下缺席会操的特别多。曾国藩多次批评,可没有一点收敛。特别是有一次会操时,德清不但自己不来,还令50余名士兵操办自己小老婆的生日。为整肃军纪,曾国藩对德清大动肝火后,又亲自动笔上书朝廷参劾,“请旨将德清革职交刑部从重治罪。”对曾国藩的严格要求,当时一些抗命违纪者,还送了他一个“曾剃头”外号。

    那年曾国藩在江西紧急关头,平江才子李元度募勇数千名投入战斗,才解了江西之危。曾国藩见他有文经武纬之才,很是看重他,还在奏折中称他“血诚果毅,练达戎机”。但李元度与李鸿章一样,书生气太重。曾国藩针对他的弱点提出“约法五章”,即戒治、戒自负、戒滥、戒反复、戒私,对他的要求特别严格。可李元度毕竟是举人出身,风流才子,对曾国藩的教诲听不进去。当他赴任皖南道台驻守徽州时,还立下“徽州不失,唯已自问”的军令状。李上任后,曾国藩还是不放心,再次写信以“五戒”教诲他,对他爱护备至,要求甚严。可因李把曾的告诫当成耳边风,致使皖南重镇徽州失守,铸成大错。他的不争气,曾国藩毫不留情,令李鸿章拟稿参谧其罪责。李鸿章不敢拟稿,曾国藩大发一通脾气后,自己亲自拟起稿来,措词严厉,要求皇上免作其职,充军流放。后经左宗棠、沈葆桢等人联名奏保,李元度也免不了削职回籍的结局。

    曾国藩对自己要求也十分严格,在他的书房里,有这么一幅自勉对联:“放开眼界,抬起头,须从古往今来认识我;撑起脊梁,站稳脚,也要顶天立地做个人。”在他的军营里,有德清等80余人被奏请革职,有郑阳和等人被奏请降职,有万瑞书等被奏请正法,有张光藻等人被奏请交部议处治罪。这些官员得到的惩处,体现了曾国藩不畏权势,不袒护循私,秉公办事,坚持原则的为官品质和忠心为国、严格用人的为政之道。

                                               六、恩威并重

    曾国藩主张“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他治理军队,管理官吏,在严格要求之余,注重恩威并重。因此,在他的军营里,上下级之间能“以情意相孚”,在下者能尊上,“如子弟之事其父兄”,在上者有威信、恩信“如父兄之管子弟”,各统领之间,以“平恕之心”相待,处处“严于责已而薄于责人”,内部团结得像一股绳,每战无往而不胜。

    曾国藩“以荐举人为己任,疆吏阔帅,几遍海内”。他不怕部下与自己同职齐名,看准了的人决不放过。他还嘱其弟沅浦及胡林惭翼等人,随时推荐各类人才。特别是对五类人,绝对实行奖励。一是克复城镇时,奋勇杀敌者;二是筹饷出力,拨解巨款者;三是团绅忠义,抵节不屈者;四是远涉重洋,采购物资机械者;五是清理积案,卓有成效者。从曾国藩使用的人才看,无论是奏请出任政府机构的正式官职,还是吸收担任曾氏幕府的宾僚,都是各得其所,人尽其才。

    鲍超是湘军中第一著名骁将,在战斗中多次受伤,积而成疾。同治六年正月,他五个昼夜追击敌人没合一下眼,导致旧伤复发,两眼通红,左手麻木不仁,头顶伤疤肉跳,痰涌咽喉,错迷不醒,生命垂危。曾国藩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忙奏请朝廷速派大员接替,好让这位有功之臣回籍养病。

    公元1862年,福建宁国府疾疫流行,很多人一入宁境即一病不起,因此都“谈宁色变”,不愿赴此。而福建按察使张运兰却不畏除难,抱病带兵前往驻守,到达防区后,病情日趋严重,几至不支。张氏可谓是忠国之家,其弟张运桂才死于军中不久,亲近部属为国而死者达16人之多,倘若张运兰再遭不测,曾国藩于心不安。于是,他来了个“先斩后奏”。曾先令张离营回籍养病。然后指派两名将领入宁驻守,再奏请朝廷批准张运兰开缺(离职)回籍养病,正式派员接替其职。

    人才为国捐躯,或鞠躬尽瘁,曾国藩则奏请朝廷,或予优恤,或予建祠,或宣付史馆,或追封谥号,或恩加其子。这样,对每一个活着的人来说是一种安慰,从而激励他们象死者那样舍命报国。

    曾氏的人才观值得称道,本文仅是“借”了他人的一些材料,班门弄斧。“世人文人均为窃”,想归纳过曾氏用人之道的作者们都会见谅。在当今一些为官者中,只管坐自己之位,不知还有他人之良才可用,还有个别人用的是“庸才”、“贪才”、“枉法之才”,致使党和国家事业受到损失。因此,“弄斧”之目的就在于,望为官者借鉴曾氏的人才观,取其精华,与党的量才标准相结合,培养使用好每一个人才,使党的事业不断走向兴旺,走向胜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国藩一生推荐了哪些人才他们都成为清朝顶梁柱
如何向曾国藩学习蓄人养人用人之道
读《曾国藩》
摸思路300|中兴假像律:人才不振、谨小忽大、当面唯诺、背后欺蒙
平定江南之后,掌握20万军队的曾国藩,为何没有想过造反?
李鸿章为何要杀死清朝首富胡雪岩?真正原因只有一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