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人工厂”需要什么样的工人
  • 新闻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无人工厂”落地,对工人是个考验,要去掌握难以被机器取代的新技能。有关方面也应该思考,该怎样培养出适应新的工业时代的技能人才。当然,企业经营者也要意识到,拥有更高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工人,对工作环境和职业平台的需求层次更高,企业该如何满足他们所需?


  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广东东莞,如今有了第一家“无人工厂”。10条生产线上60台机器手日夜无休打磨结构件,每条生产线由自动传送带上下料,这一过程不再需要任何人力。原本需要650名工人的打磨车间,目前只用60人。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样的工厂会越来越多,按照东莞市的计划,到2016年,该市要完成“机器换人”应用项目1000至1500个。


  “无人工厂”落地,让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再次被舆论关注:机器取代人,工人去哪儿呢?


  回答这个问题,不妨换个角度思考:“无人工厂”会挑选、留下什么样的工人?


  有研究称,“无人工厂”脱胎于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工业4.0”概念,即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工业模式。


  如果把第四次工业革命和前三次工业革命进行对比,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存在“机器换人”的过程,蒸汽机、发电机和计算机的出现,都取代了上一个工业时代的人工劳动,使得原有工序需要的人力大幅度下降。


  但是,在这些工业革命之后,社会用工总量却并没有大幅下降。因为机器取代了旧工种,但也诞生了操作机器的新工种,并且,新工种的工作环境往往要好于旧工种。就好比机器采挖煤炭,比过去人工采挖用工效率更高,煤炭工人的劳动强度也会降低。当然,操作机器采煤的矿工往往需要具备较高技能水平。


  回到“无人工厂”这个问题上,“无人工厂”不等于工厂里一个工人都不需要,而是将过去劳动密集型、重体力型的工序用机器取代,以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但是,机器操作的生产线的投入成本极高,一些特定的高精工序依然无法用机器替代人工。


  换言之,过去简单操作型的普通工人在未来的需求量势必下降,但是,高级技术工人特别是能够驾驭机器的高级技工将更加吃香。另外,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机器自组织化,也需要大量的研发和维护人才。


  第四次产业革命正在酝酿,但即便是在首家“无人工厂”落地的东莞,与这次产业革命仍有相当距离。


  来自最近的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在东莞,内资工业企业平均用人规模,相比港澳台商投资的工业企业以及外商投资的工业企业,企业用人规模普遍偏小,且越来越小。要知道,“机器换人”的前提,应当是工厂具有相当规模,否则,耗资巨大的机器人流水线是入难敷出的。如果工业企业之间不能有效整合,形成规模效应,何谈“工业4.0”?


  “无人工厂”落地,对工人是个考验,要去掌握难以被机器取代的新技能。有关方面也应该思考,该怎样培养出适应新的工业时代的技能人才。当然,企业经营者也要意识到,拥有更高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工人,对工作环境和职业平台的需求层次更高,企业该如何满足他们所需?


  当时代的风潮发生变化时,没有人可以改变风向,但我们可以调整风帆。


  培养“工业4.0”时代的新工匠,有关方面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因为,驾驭整个信息系统的,依然是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大工业和小工业为视角——浅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
(智造专题)德国工业4.0专家访谈:什么是真正的“智能工厂”?
英国工业革命都经历了什么?能够成为当时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技术既有可能强化一个社会结构,也有可能摧毁它
英国工人捣毁机器,竟为保住饭碗?机器吃人,并不只是赛博朋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