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人与海》解读

关于作者

海明威(1899-1961)是20世纪最富传奇色彩的作家之一。

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美国记者、作家,美国“迷失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也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1926年,他凭借《太阳照常升起》引起文坛关注。此后的《永别了,武器》进一步巩固了他的文学声望。30年代,他最重要的文学成就是短篇小说,他也把自己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1952年,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立兹奖。1954年,凭借《老人与海》夺得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中。

40年代以后,海明威对公共事务的热情占据了他大量精力,小说创作数量骤减。1950年,他的复出之作《过河如林》遭遇恶评,文学声望跌入谷底。

幸好,他在两年之后发表了《老人与海》。凭借这部小说,他获得了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海明威在家中吞枪自杀,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离开了人世。

关于本书

1950年,10年没写过小说的海明威发表了《过河如林》,结果评论界恶评如潮。在这种背景下,海明威写出了《老人与海》,将其发表在《生活》杂志,短短48小时之内就卖出了530万册。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可是对它的解读却很多,有宗教的、文学的、人生的,无论何种角度的阐释都能从文本中获得足够的细节支持——尽管海明威一再说,老人就是老人,大海就是大海,鱼就是鱼。无论如何,《老人与海》被认为是海明威的巅峰之作,是他人生态度和文学理念最典型的体现。

核心内容

1.海明威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他公众形象形成的过程。

2. “硬汉精神”、“重压下的风度”为何会成为海明威文学着重表现的主题。

3.《老人与海》的创作背景,小说的内涵与风格。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

海明威是20世纪前中期最具传奇色彩的美国作家。职业作家的生活,大多数都很单调,每天按时写作,偶尔接受访谈、参与文化社交活动,除了旅行以外,一辈子住在一个地方。没错,这就是作家福克纳的生活,他是海明威最大的竞争对手。可以说,这种生活丝毫激不起人们的向往。

但海明威就不一样了,在他的生活中,围绕写作展开的是钓鱼、打猎、拳击、斗牛和打仗。如果套用米兰·昆德拉的说法“生活在别处”,海明威的经历就是人们向往的“别处”的生活。这使他在严肃作家的身份以外,多了一层“偶像”气质,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严肃作家,文化偶像也不是稀有物种,但能集这两者于一身的人却不多。

这次为你解读的《老人与海》,被认为是海明威的巅峰之作,是他人生态度和文学理念最典型的体现。要想更好地理解这部小说,我们很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海明威的性格特质和人生经历。

作为作家,海明威在文坛的地位靠作品说话。不过,作为文化偶像,海明威的“人设”,即所谓的“硬汉”形象和“重压下的优雅风度”,多多少少是他自己精心营造的结果。许多同海明威有过接触的人都认为,他喜欢夸大自己的成绩,渲染、吹嘘自己的经历,以取得戏剧化的效果。

比如,海明威常半开玩笑地说自己解放了巴黎,实际上,诺曼底登陆的时候,他只是在船上远远地观望。进军巴黎的路上,他朝一个据当地人说藏有德国士兵的地窖扔了三颗手榴弹,然后就随部队继续前进,后续究竟如何谁也不知道。但是在写给别人的信里,海明威宣称自己杀伤了许多纳粹士兵,还活灵活现地描述自己如何中弹、如何还击、如何受伤的过程。后来,就连他本人认可的传记作家都忍不住哂笑,海明威有时是活在自己的想象中。

这样的事情不是孤例。1934年,凭借《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武器》,海明威已经在文坛赢得很高的声望。一次,一个文学青年问他,什么是一个作家最好的早期训练?他的回答是:不幸的童年。确实,许多作家的童年堪称不幸,这磨炼了他们的感受力,然而,海明威的童年跟不幸二字完全沾不上边。

第一部分

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芝加哥郊区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年轻有为的医生,母亲是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从经济基础到情感投入,海明威的父母都堪称典范。童年和少年时代,海明威的课余活动由打猎、钓鱼、拳击、阅读和练习大提琴组成,除了练琴以外,这些都是他热爱的事情。非要在他的童年里找点阴影,那只能说是近视了,海明威从小近视但不愿戴眼镜,成名以后他在公开场合露面也拒绝戴眼镜,想必是觉得戴了眼镜不够硬汉。

海明威真正的文学训练来自于当记者的经历。1917年,中学毕业以后,海明威面临三个人生选择:上大学、工作、参军。他父亲希望他上大学,他自己想去欧洲打仗,可他是近视,过不了体检。最后他去当了实习记者,通过叔叔的关系,他在《堪萨斯星报》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这份报纸要求记者写稿时,文风要简洁有力,不要使用陈旧的形容词和过时的俚语,这些特点在海明威日后的创作中被保留了下来。

实习记者当了不到一年,海明威又成了红十字会战地服务团的司机,征得父母同意后奔赴欧洲战场。到了欧洲不久,海明威在一次执行任务过程中,为营救战友而受伤,炸弹的弹片在他腿上留下了两百多处伤口,他的第一次从军经历就此结束。海明威在欧洲战场上的英勇事迹传回了美国,芝加哥当地报纸对他进行了报道,海明威的虚荣心因此得到满足。不过,这段经历也让他精神受挫,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饱受失眠困扰,没法关了灯睡觉。

回到美国后,海明威继续记者生涯。他遇到了舍伍德·安德森,安德森当时是一个颇有名气的作家。从安德森那里,海明威知道了康拉德这样的前辈,开始关注弗吉尼亚·伍尔夫和詹姆斯·乔伊斯的作品,他还把眼光投向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也进入了青年海明威的视野。这让海明威在新闻体的写作方式以外,发现了新的文学天地,少走了许多创作上的弯路。

成名以后,海明威认为自己已经青出于蓝,他曾和福克纳“煮酒论英雄”,认为他俩胜过绝大多数19世纪经典作家,可以跟福楼拜一较高下。自信也好,自负也罢,海明威自愧不如的作家只有两个,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

安德森的引导为海明威打开了通往文学新世界的大门,可真正让他登堂入室的,仍是他自己艰苦卓绝的写作训练。短暂休养后,海明威以记者的身份再度前往欧洲。他在巴黎结识了一大批文化名流,包括声名卓著、喜欢提携后辈的埃兹拉·庞德,言辞犀利的沙龙女主人斯泰因夫人,正是她的一句戏言成就了“迷惘的一代”这个著名的称号。不过,海明威的这段巴黎岁月过得很苦,收入很少,没有名气也没有作品,好不容易攒了几个故事,手稿还被人偷了。那时候,他经常在咖啡店写作,用铅笔写在便携笔记本上,一写就是一天。

无论后来的评论界和同行如何评论海明威的作品,我们都必须承认,在海明威早年的写作经历中,可以看到一个艺术家对艺术发自内心的追求和真正严肃的创作态度。海明威对跟他同时代的作家菲茨杰拉德颇有微词,他认为,菲茨杰拉德为了钱迎合读者,对待文学的态度不够严肃,他把这一切归咎于菲茨杰拉德的妻子泽尔达,直到晚年,海明威仍认为是爱慕虚荣、追求排场的泽尔达毁了菲茨杰拉德。

我们说回海明威,他的努力终于迎来了回报,1926年《太阳照常升起》出版以后,他开始引起读者和评论界的注意。这部小说在当时颇有先锋性,让许多老辈的读者感到不适。海明威的弟弟曾说,他的父母读这本小说的体验,好比是修女参观妓院。可是它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海明威准确地捕捉到了参加过一战的年轻一代的精神图景。

1929年,取材于海明威本人经历的《永别了,武器》问世,它进一步巩固了作家的文学声望。这段时期,还有一件对海明威影响重大的事,就是父亲的自杀。

1928年底,海明威的父亲因为健康状况恶化,加上投资失败,在家中开枪自杀。海明威弟弟后来回忆,对于父亲的自杀,海明威的反应十分复杂,一方面,父亲培养了他钓鱼、打猎的爱好,是他关系最亲密的家人,他为父亲的死伤心不已;另一方面,他又觉得父亲自杀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是“胆小鬼”。在宗教氛围仍很浓厚的芝加哥,父亲的自杀还给家庭的名声造成了污点。

或许是受到这一事件的影响,进入30年代以后,海明威名气越来越大,头顶的光环越来越亮,也越来越注意营造硬汉形象和男子汉气魄。我们不妨把这看作是一种心理补偿,他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弥补父亲自杀给家庭造成的“耻辱”。

整个30年代,海明威最重要的文学成就是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乞力马扎罗的雪》等都是能在文学史上排得上号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海明威把自己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简练如电报似的行文,背景的省略和大量的留白,冷静疏离的结尾。

后来他用“冰山”理论来概括自己的写作风格:小说的表层意思好比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它只占全部体积的八分之一,故事的深意如同冰山的主体,藏在海面之下,这些占了大头的内容要读者自己去发掘。与广受好评的短篇小说相比,这一时期他的非虚构作品和长篇小说都很难称得上成功。

《午后之死》和《非洲的青山》这两部非虚构作品,分别以斗牛和打猎为题材,营造出了海明威热爱冒险、擅长打猎的公众形象。然而,评论家却普遍认为,海明威只是在自我重复,而且还变得更喜欢虚张声势、夸大其词。埃德蒙·威尔逊是上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评论者之一,他认为,《非洲的青山》是一部浮夸的作品,海明威对自己公众形象的关注超过了文学本身。

无论外界的反应如何,海明威的传奇故事仍在继续。1937年,他前往西班牙战场,再次操起记者的老本行,从前方发回了大量的报道,还参与了记录片的拍摄。同年,长篇小说《有钱人和没钱人》出版,这是海明威的一篇转型之作。在这个时期,海明威的关注点变了,他从关心个体转变为关注社会,这也是促使他投身西班牙内战的重要原因。

正是顺着这个转变,海明威写出了《丧钟为谁而鸣》,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乔丹,跟他早期小说里的人物不一样,既不迷惘,也不失望,他积极履行自己的责任,把战争的需要置于个人情感之上,是一个充满行动力、信念坚定的年轻人。这部以西班牙内战为题材的作品,为海明威挽回了受损声望,也为他的文学版图开拓了新的疆域。

整个40年代,海明威投入在公共事件中的精力远超于写作。在这十年间,海明威更多地展现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他在公众心目中的硬汉形象也愈发稳固,早年“迷惘一代”的印象已难觅踪迹。然而,作为一个作家,40年代他在文学创作上的表现是苍白的,跟他公众影响力的提升不匹配。

开头我们提到过,福克纳是海明威最大的竞争对手。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福克纳。两年前,在密西西比大学的演讲中,福克纳给美国当代作家排了个序,把海明威放在自己后面,说他没有勇气,没有用过一个需要读者查字典才能知道意思的词。这让海明威大为光火,他一个硬汉怎么会缺乏勇气?后来福克纳写信解释,没有勇气是说海明威在文学创作上缺乏实验精神,自己的排序也是一时嘴快,当不了真。海明威收到信以后很高兴,但心结并不容易解开。

这不,就在福克纳得奖一年以后,暌违文坛十年的海明威发表了长篇小说《过河入林》,他是不是有意要跟福克纳一较高低?这个问题很难有确切的回答。但我们知道,海明威向来自视很高,同时代作家很少入得了他的眼。海明威曾经还在给朋友的信里说过,只要他还活着,福克纳就只能靠酗酒才能保持得诺奖以后的良好感觉。

要是没有《老人与海》,海明威的文学声望可能会晚节不保。《过河入林》遭到评论界一致的恶评,贫乏、空洞、顾影自怜这些词被反复用来形容他的新作,小说中的上校既没有“迷惘”的情绪,又不是坚毅不屈的硬汉,只是一个怨天尤人、身心俱疲的退伍老兵。海明威追求的简练文体,在这时呈现出它最显著的缺点:无聊和乏味。这一时期,海明威的身体状况也持续下滑,血压超高,体重飙升,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预示,海明威难以再现往日的辉煌,他的文学和生命都将不可避免地走向低谷。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海明威写出了《老人与海》。1952年,这部小说发表在《生活》杂志,短短48小时之内就卖出了530万册,这说明,海明威的号召力还在。第二年,《老人与海》获得了普利策奖,再下一年,海明威口中的“瑞典的那个机构”授予了他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不仅帮他挽回了受损的声誉,还让他走向了新的高峰。小说只写了8周,可前后却酝酿了17年。

早在1935年,一个古巴老渔民就给海明威讲过他如何捕到一条大马林鱼,又如何被鲨鱼吃掉的故事。第二年,海明威写了一篇通讯取名《在湛蓝的大海上》,发表在当时一个叫《老爷》的杂志上。这个故事给海明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思量着终有一天要把它写成小说,而后就有了我们现在读到的《老人与海》。

第二部分

小说的主人公叫圣地亚哥,是古巴首都哈瓦那附近一个渔港的老渔民,他已经整整84天没有捕到鱼了,还差3天就要打破记录——他最长的一次,连续87天没有捕到鱼。他本来有个小帮手,叫马诺林,老人教会了他捕鱼,他也很崇拜老人,认为老人是最好的渔夫。由于太久没有捕到鱼,马诺林的父亲让他上了另一条船。

这天晚上,马诺林又来给空手而归的老人帮忙,给他带来了晚餐和啤酒,还给他准备了第二天捕鱼用的鱼饵。当全世界都以为老人雄风不再的时候,只有马诺林还相信他。这种情形与海明威当时的心境很相近,只是不知道,当全世界的评论者都觉得他写不出好小说时,又是谁在相信他呢?

我们说回故事。第二天,老人带着一瓶水和马诺林为他准备的鱼饵独自出海了。海上风平浪静,不等天亮,老人就陆续放下了鱼饵,让它们准确地停留在40海寻、75海寻、100海寻和125海寻的水下,增加鱼儿上钩的机率。给你补充下,1海寻大约是1.85米。海明威在这里不厌其烦地描写老人放下鱼饵的距离,其实在暗示读者,老人的捕鱼技术是第一流的,这么长时间捕不到鱼只是倒了大霉罢了。

淡淡的太阳从海面升起,老人不紧不慢地往前划,他要去比平时更远的海域。这时他看到一只黑色军舰鸟,老人知道,它在追逐鱼群,就朝着它盘旋的地方划去。在那里,他放下鱼饵,熟练地钓到了一条10磅重的长鳍金枪鱼,而这只是一场大戏的序幕而已。

眼下,太阳已经高高升起,海岸线不见了,只能隐约看到岸上的山峰,云块像积雪覆盖在山峰上。老人凝视着钓索,有时自言自语,有时想起棒球赛和马诺林。就在这时,他手中的钓竿猛地往水中一沉,老人伸手去拉钓索,把它轻轻地夹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试探性地一拉,凭着多年的经验,他立刻明白,在水下100海寻的地方,有条大马林鱼上钩了。老人耐心等待,等到准备好备用的钓索,并且确定鱼已经完全上钩后,他暴喝一声,用尽全力猛拉钓索,想把鱼拉出海面。

什么用也没有。鱼自顾自地游开了,它拖着渔船慢慢地往前走,从中午到傍晚,从傍晚到凌晨,从凌晨又到傍晚,整整一天半的时间,老人和鱼一直僵持着。鱼挣脱不了老人的钓钩,老人也不能把鱼拉出海面。在这过程中,老人又饥又渴,他出海时只带了一瓶水,现在只能靠现捕的金枪鱼和鲯鳅充饥。他的眼角受伤,左手抽筋,后背和手背也被钓索勒破了,可他始终没有气馁,没有低头。

他想起马诺林曾对他说,自己是个不同寻常的老头,想到年轻时跟大个子的黑人比赛掰手腕,比了一天一夜才赢了对方,后来人人都叫他冠军。一度,老人也曾昏昏入睡,梦到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在非洲的海滩上看到威风凛凛的狮子。

到了晚上,精疲力竭的大马林鱼终于浮出了海面。另一边,同样精疲力竭的老人鼓起最后的勇气,把鱼拉到了船边。然后,他放下钓索,用脚踩住,高高地举起鱼叉,用尽全身的力气,狠狠地把它叉进了鱼的胸鳍后方,接着用全身的重量把鱼叉压下去。临死前,大鱼用尽最后的力气,奋力跃出海面,落下时溅起巨大的水花。老人赢了。

可鱼实在太大了,船里根本放不下,老人还是第一次独自捕到这么大的鱼,他只能把它绑在船边,开始返程。此时的他早已远离平常捕鱼的海域,可是多年的出海经验让他很快就确定了返程的航线。

不久,情况开始变得对他不利,大马林鱼的血腥味招来了鲨鱼,一个多小时以后,第一条鲨鱼循着血迹向他们袭来。这是一条灰鲭鲨,有着蓝色的背部和银色的肚子,鱼皮光滑而漂亮,体格健壮。老人用鱼叉杀死了它,而它弄断了老人的鱼叉,还在大马林鱼身上留下了一个新的伤口。老人为大马林鱼受到袭击而心痛,也为接下来的航程担忧,这时他念出了海明威笔下最为人熟知的独白: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果不其然,一群又一群的鲨鱼轮番来袭,老人见到第一条鲨鱼的时候,还抱着赞赏的态度,对这些后来者,他只有鄙视和唾弃,因为它们是吃腐肉的鲨鱼。关于老人和鲨鱼的搏斗,向来都有许多解读。一种观点认为,海明威以老人圣地亚哥自比,用捕鱼隐喻文学创作,把鲨鱼比作评论者,以此回应评论家对《过河入林》的恶评。结合海明威当时的处境来看,这样的说法也不能算是空穴来风。其实,只要文学仍然存在,作者和评论者之间相互的鄙视链和利益网就不会消失。

老人和鲨鱼的搏斗堪称惨烈,他先是用刀,刀断了就用短棍,短棍断了再用船桨,他既在捍卫大马林鱼,也在捍卫自己的尊严和荣誉,就像他说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海明威具有硬汉精神,喜欢宣扬人在“重压下的优雅风度”,有时甚至为了硬汉而硬汉,因此被人嘲笑。但这篇小说的情感却颇为真诚,立意也更高,海明威以极其简单的笔触,给老人的行为赋予了能够抽离于具体环境的悲剧色彩,人面对注定失败的命运,仍能奋起反抗,这是自古希腊时代起就为人称颂的英雄品格。

出海后的第三天凌晨,老人回到了自己的小屋,沉沉睡去。清晨,马诺林来到他的小屋,发现了熟睡中的老人,孩子给他带来了咖啡,老人醒来后给孩子讲述捕鱼的故事。很显然,孩子不仅是老人的知音,也是老人事业的继承者,或者说,是人类英雄品格的继承者。这天下午,当地来了一群游客,他们把大马林鱼的鱼骨误认为鲨鱼,而在路的另一边,老人再次睡着了,他梦到了海滩上的狮子。

这其实是一个“非典型”的海明威式结尾,因为它带有鲜明的象征色彩,并且具有情感温度。狮子是这部小说中不断被提到的一个意象,老人出海前、捕鱼过程中、捕鱼结束后三次梦到狮子,它象征了希望、勇气和力量。因此,即便老人已经人到暮年,除了马诺林,其他人都不理解他,他捕的鱼还被误认是鲨鱼,可是只要他仍然能梦到狮子,他的力量和勇气就不会消退。这与海明威通常采用的,冷静疏离的结尾截然不同。

第三部分

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不过人们关于小说象征意义的争论却很多。尽管海明威本人宣称,老人就是老人,大海就是大海,鱼就是鱼,没有什么象征意义,但有时候,越简单的东西意蕴越丰富。人们除了在小说中读到命运悲剧和创作隐喻以外,还尝试去发掘文本背后的宗教意味。

首先引人注意的是87这个数字,这是老人连续捕不到鱼的天数纪录,在小说中多次被提到。在基督教传说中,耶稣曾在旷野经受魔鬼试炼,为期40天,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大斋期,同样是40天,再加上复活节前“圣周”的7天,刚好87天。老人两次连续87天捕不到鱼的经历,暗示着人类处在不断重复、循环的受难过程中,只有经历巨大的磨难,才能获得真正的救赎,就像老人出海的那3天,尽管身心饱受考验和折磨,但他是最终的胜利者。另外,3天,也是耶稣从受难到复活所用的时间。

在诺奖的演说稿中,海明威曾说,写作是一种孤独的生涯,优秀的作家应该永远尝试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者他人没有做成的事情,每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达到的领域的一个起点。很可惜,在《老人与海》之后,海明威没有兑现自己的说法,获奖以后——用他小儿子的说法——他成了“国际名流”、“俗物”,直到去世,再没有写出任何一部虚构作品。《老人与海》是他的高峰,也是他的绝唱。

1961年7月2号清晨,海明威在自己的书房里,把一支双管猎枪塞进嘴里,用大脚趾扣动了扳机,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他曾对父亲自杀抱着复杂的情感态度,没想到最后却用了和父亲一样的方式结束生命,假如他扣动扳机前曾回顾自己的一生,不知道他会对此作何感想。

海明威的人生和《老人与海》的内容大致就是如此,我们不妨稍作总结。海明威的文学人生有这么几个关键词:“迷惘的一代”、硬汉、“重压下的优雅风度”、“冰山理论”。

“迷惘”是海明威早年文学精神的标签,他是否真的认同过这个标签现在不好说,但他很快就超越了“迷惘”,把硬汉精神和“重压下的优雅风度”作为自己公众形象和文学表现的主题,与此同时,他的文学创作也从30年代中期开始由关注个体转为关注社会问题。

《老人与海》被认为是海明威的巅峰之作,是他人生态度和文学理念最典型的体现,“人不能被打败,只能被毁灭”这一振聋发聩的独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显示出人类面对苦难与挫折时不屈的勇气和顽强的力量。

“冰山理论”是海明威最主要的创作观念,在他状态好的时候,他用白描的手法赋予场景强烈的情感张力和戏剧冲突,使小说简练但不失韵味,可在他状态不好的时候,他的文体就会暴露出贫乏、无聊和空洞的缺点。

海明威的文学人生充满传奇,真真假假难有定论,他说优秀的作家必须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可自己却始终固守于一种风格,他竭力表现自己的硬汉精神和“重压下的优雅风度”,最后却以自杀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福克纳曾有一个说法,姑且可以叫“辉煌失败论”,他认为写作有一种完美的状态,任何作家都不可能达到,但是谁努力得越多,尝试得越彻底,谁的失败就越辉煌。在他看来,海明威是失败的,而且失败得不够辉煌。这当然只是福克纳的一家之言。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纵观海明威的一生,成功之处不计其数,哪怕他的某些具有争议的“失败”也是风格化的,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他不仅把一种文学风格推向了极致,还用自己的人生和文学展现了人类精神与意志所具有的强度。

总结

好,我们来回顾一下本期内容里的知识要点:

1. 海明威早期被认为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后来转而以硬汉形象示人,他喜欢在作品中描写打猎、斗牛、钓鱼等主题。

2. 30年代中后期以后,海明威开始关注社会问题,整个40年代,他更多投身社会公众事件,展现了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3.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后一部小说,也被认为是他的巅峰之作。

4. “冰山理论”是海明威最主要的创作原则,它常表现为电报似的行文、背景的省略、充满留白的对话和冷静克制、不带情感色彩的结尾。这些特点尤其突出地体现在《老人与海》及其他短篇小说中。

这本书我们也为你准备了电子书版本,不妨在首页搜索书名,可以马上读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人与海
名著书评求一本书评,要求1.书中有关于多部文学著作的评论,评论的著作越多越好;2.每篇文章要有著作评...
周末散文五人行|剑钧|天边的海明威猫
这才是《老人与海》的正确打开方式!你所不知道的海明威!
​失败者海明威
硬汉海明威:喝最烈的酒,泡最靓的妞,打最野的猎,钓最大的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