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推荐 | 虞永平:课程游戏化的基本要素和核心要求

在之前的推文中,园园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虞永平教授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分享,从学习幼儿园课程园本化过程、理解幼儿园课程、学习改造和完善课程方案,到之后学习更深层次的游戏化意图、游戏化的本质意义、课程游戏化的需要等。今天,让我们最后跟着虞永平教授的分享,一起学习课程游戏化中有哪些基本要素?什么是我们最核心的追求?在游戏化课程中我们需要怎样的评价标准呢?

游戏的基本要素

空间和兴趣是我们在课程设计过程当中必须关注的两个要素。

空间要素,我们为孩子创设一个想象的情境,要有分工可以分担和扮演角色,有材料可以让孩子去自由的表现角色的行为,有规则的、 能够协调不同角色的行为,孩子之间可以解决他们的问题、处理他们的问题。

还一个就是有兴趣,他可以持续发展情节和行为,孩子可以自由地去创造,去发展他们的情节。有的幼儿园经常表演活动,为什么表演后来孩子没兴趣了呢,因为老师让别的小朋友看着,不对的话就纠正他们。一个剧目表演到最后孩子们觉得没劲了,里面增加台词增加动作的这是允许的,只有这样孩子的表演才有利于发挥他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刚说了一句和台词不一样的就有人去纠正他就没意思了,要给他空间和想象。

高水平游戏有一些基本的特征,无论是十五分钟还是一个小时, 孩子们都能高度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时间不是关键,投入、专注的高度参与才是关键。如何才能做到投入、专注?幼儿感兴趣,适合他。儿童相互分配角色,在游戏中扮演合适的角色,是自己喜欢的角色,而不是每次都是老师去分配角色,即使有存在异议,也不会出现行为问题,不会出现相互之间殴打、辱骂这些行为问题。儿童可以通过协商和妥协去解决问题,协商的过程通常都是时间短,并且能达成一致。幼儿协商不来怎么办?两个人站在那里,是不合适的。我们希望孩子协商的时间也可以长一点,逐步缩短,最后可以很快达成一致。

我们要避免老师做“法官”,跟幼儿说这个不合适,这没有发展孩子的社会性能力。富有成效的游戏嗓音水平合理,幼儿能在教师善意的提醒下较易安静下来。什么是嗓音水平合理?现在有些幼儿园在教室里玩游戏,这个教室里静得一点声音都没有,这个是不正常的。要有点声音,他们可以相互讨论,笑出来也没关系的,突然爆发出来一个很响的笑声也是可以理解的,说明现在面对的情节特别有趣,但是不能老这样下去,这叫嗓音水平合理。

经验是核心追求

游戏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要愉悦、要高兴,也是为了获得经验。幼儿园的所有活动都要体现要让孩子愉快、积极地投入,更重要的所有活动不要问最后孩子获得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同样一件事情反复地玩,不见得幼儿能获得新的经验。

有的老师曾经举过一些特例,有的孩子特别喜欢下棋,每次选择他都下棋,而且下同样的棋。这些孩子的兴趣要尊重,但也要介入的。因为他们的经验单一了,不利于他们的发展。为什么他只下棋不干别的呢,你不能让别的活动有点兴趣?让别的活动兴趣高到他连下棋都 觉得没意思,难道这不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吗?对这些孩子,要有游戏的方式。

年龄越低越是要通过直接经验来进行,所以游戏化活动用游戏化方式来展开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要求我们关注过程、关注情境,一定要在过程中学习,在情境中学习。因此幼儿主要是通过直接经验来学习,不能让孩子端端正正坐在那听老师讲解,这是不合理的,这是小学化倾向。幼儿要在情境当中学习,在行动当中学习,幼儿的学习应该不断获得新的经验。

孩子的玩不是无聊的,他们的玩可以获得新的经验。在玩游戏中不断获取经验,这种玩是投入专注的,可以让他获得新经验。在哪里玩、玩什么、如何玩,应该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关注的问题。老师要有设计能力,老师要有目的意识,老师还要有计划的能力。不能把学习和玩绝对对立起来,玩和学是相互关联的,教师过多地介入游戏就难以落实游戏的精神,就会剥夺孩子的自主权、自由权。

课程和游戏是相互生成的。约翰逊说:“自由游戏或自发游戏期间经常生成课程,幼儿园的游戏几乎与课程是同义词”。游戏与课程几乎是分不开的,因为在游戏的过程当中孩子经常在生成新的活动,在获得新的经验,所以对两者不要区分的太清楚。

老师安排空间、时间和材料,以便让孩子积极地参与到游戏当中,从而获得对每一位孩子有益的经历和活动。老师在安排材料的过程、在安排游戏的过程其实就在安排课程,它的目的是在自然性的环境下为全体幼儿提供丰富的刺激。游戏既是一种学习的媒介,也是一种适合于发展的实践,是能够适合孩子、让孩子能够获得有益经验的一种实践。

游戏质量的评价标准

确定教室里面“儿童经验的连续性”。游戏要促进“儿童经验的连续性”就意味着游戏不能一成不变。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发展状况不断更换游戏的材料,让孩子在今天获得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经验,今天的经验跟明天是不同的,明天的经验跟后天是不同的。如何做到这一点?就是游戏材料要不断变更,这才有可能让经验是相互连续的。

有些幼儿园区域放在这里面一个学期没动过,没增加过材料,这是不合适的。游戏材料的更替的速度要看孩子活动的状况,更替的基本依据就是孩子活动的表现。资源库是材料更替的支持,所以幼儿园要有资源库。

课程游戏化的误解

误解一:增加教师指导下的游戏

把游戏当做教学一样,来周密地设计,老师来指导,把游戏变相变成游戏的课。我们要让游戏的活动因素不是像教学一样地去设计、去控制游戏、去强化各类游戏的目的、强化教师的指导。不是的。游戏本来是自由、自主的,教师不要过多的去介入,不要清清楚楚地去确定每一个游戏的目标。游戏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目标,幼儿可以不断获得新的经验,游戏是开放的,游戏所获得的经验都是开放的。

误解二:提出要增加游戏课

这千万不能干,课够多的了,不能再增加。在所有的活动中增加游戏环节,不能一概化,有些活动是可以的。所有活动太累了,当然我们可以让所有活动变得有趣。

误解三:进行游戏设计组织的比赛

这个不要干。游戏的情况是各不相同的,班和班之间都是不一样,它是根据幼儿园班级的情境来的,是比赛没办法比的。如果比赛了,就意味着比教师的主导性 谁强,这个要避免的。

误解四:细化并检查游戏计划

游戏计划要有但是不要过多细化,游戏应该是开放的。你只要把材料放进去,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去操作。如果说游戏活动和我们平时的活动有什么不一样,游戏在于孩子对材料自由地操作、获得多样性的经验, 有些经验你想都想不到,所以它是开放性的活动。游戏化的思路和途径总结归纳,就是领会游戏精神的内涵。另外一个要在落实《指南》的总的背景下思考课程游戏化。因此推进游戏化项目要与《指南》的学习有机结合。

生活、游戏、活动、经验

生活、游戏、活动及经验他们是相互关联的。首先要更多关注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要聚焦到幼儿多感官、多样化生动活泼的活动上来。第二要关注幼儿园现实的条件和资源,让幼儿投入到有趣、有效的活动当中去,充实幼儿新的经验。

每一位老师都是有创造性的,在活动的组织上及活动资源上有创新,鼓励探索和发现,不同班级要有不同。如果一个幼儿园所有内容都是一模一样的,有的幼儿园、教研年级组的利用太强大,一做所有班级都一模一样,这不合适。每一个班都应该有创新,然后相互借鉴。

要让幼儿的思想看得见,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经验看得见,让幼儿的愿望看得见。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用多样化的方式去表达自己思想,把活动过程还给孩子。要真正地以经验论水平,以过程论质量,以适宜性论效果,以生活性论专业。越强的生活性,这位老师就越有专业性;越是让孩子获得经验的人,她的教育水平越高;越是强调过程,他的质量越高,一个是强调适宜的,它的生活越好。

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在于教师,焦点在于幼儿,幼儿的行为可以折射出教师的思想和作为。一个班上教师的水准怎么样,看幼儿就行了。她让孩子看到什么、是如何干的,我们就可以看到老师是什么样的。从实际出发、从蓝本出发、从课程方案出发、从生活出发、从改造出发,走向创新跟发展。

游戏化关键的问题就是教师的专业,幼儿园老师专业的提升对游戏化项目的推进非常重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这个文件大家要学习,这个专业标准文件对教师的专业能力都是有要求的。

学习过程应该伴着研究过程,最后虞永平教授为大家选了些浅显易懂、适合幼儿园老师看的参考书籍,为大家整理了书单,在空余时间不妨看看学学,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成为更专业的幼教工作者。

在留言区和大家分享关于课程游戏化中你的看法,将可以获取虞永平教授关于幼儿园课程建设理念与思路的详细资料哦,快来留言获取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虞永平教授: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理念与思路
快乐生活是儿童最重要的课程
如何开展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
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现状及反思
安吉游戏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