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朝诸国长城新考

  摘自《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艾冲

  北朝长城是中国长城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在迄今为止的数十年中,人们对这时期长城研究得不够,没有新的进展,表现在有关北朝诸长城的走向,歧说纷呈,臆测者多,实据者少,认识很不统一。究其原因,就在于搜集历史文献资料的不易和实地调查的不多。可喜的是,近二三年来已有论著探讨北朝长城。本文拟在此基础上对北朝诸国长城作较全面的讨论,祁请大家斧正,以期抛砖引玉。

  一、北魏长城的起迄与走向

  北魏王朝筑造的长城大体有两列,即魏北长城、魏南长城。目前对这两列长城的走向,分歧很大,容后再作列举。在此先论述笔者的认识。

  (一)魏北长城 它由东、西两段组成。西段在时间上早于东段,始筑于泰常八年(423年)二月;东段则实在太和年间营造而就,时人称之为“长堑”。

  魏朝定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后,由于京城处在农业与牧业的交汇地带,游牧于北方的柔然诸部不时越过大漠南掠,影响着王朝心脏的安全和统一北方的步伐。泰常七年十月,魏太宗拓跋嗣挥师南下,同南朝刘宋争夺青、兖、豫诸州。与此同时,为确保后方无虞,魏太宗命皇太子拓跋焘统率六军出镇北疆,预防柔然奔袭。泰常八年正月,“柔然犯塞”,皇太子拓跋焘为有效阻挡柔然南下,遂于同年二月督“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置戍卫。”1这次工役系营造北长城的西段。

  北长城西段的走向,可通过三个地名的实际位置来确定。赤城,即今河北省赤城县治,《水经注》对此有明确记载,毋庸赘言。神瑞二年(415年)夏四月,魏太宗东巡濡源(今河北沽源县境滦河上游),返回时取道赤城、石亭、上谷(今延庆),转向西经涿鹿(今涿鹿县东南)、桥山而回到平城。究实而论,今赤城北境的独石口,处在白河与滦河的分水岭上,是古今交通咽喉,长城东端起点应在独石口附近的山上。长川,位于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伊马图山中。这个地方曾经是拓跋部南迁后的活动舞台之一,其酋长拓跋力微于东汉末年徙居于此,公元325年代王拓跋贺□(左亻右辱)在长川筑立城池,迁都于此。若干年后才迁回盛乐。魏朝定都平城后,长川是魏帝东巡的必经之地。据《水经注》,长川城位于柔玄镇驻地以西。五原,指汉代五原郡旧治,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孟家梁古城,北倚阴山(今大青山)。这一带是魏朝前期的主要农业区。登国元年(394年),魏太祖拓跋圭“使东平公元仪屯田于河北五原,至于稒阳塞外”。又是魏帝西巡的必经之地和目的地,屡见于史册。显而易见,这段长城的走向是:东端起自今河北赤城县独石口附近、白河与滦河的分水岭,循山西去,历经崇礼、张北、尚义诸县,内蒙古兴和、集宁、察右中旗、卓资、呼和浩特、包头诸市县,止于乌拉特前旗境乌加河东岸。除经过“九十九泉”北侧外,大部利用了战国赵长城旧迹。

  学术界对这段长城现存三种说法。第一,由今河北赤城县境过东洋河上游抵陕西省神木县。此说由王国良于1931年提出,现在相应者无几。第二,由今河北赤城县独石口经内蒙古兴和县境而达内蒙古五原县境。此说系寿鹏飞于1941年提出,但他又说独市口至清水营大边墙是其东段,自身矛盾。赞成此说者目前较多。第三,自河北赤城县北独石口经张北至内蒙古固阳县北境,再伸往阴山。诸说对这段长城的东端所在地——赤城,认识基本一致,惟对“五原”的位置各抒己见。所谓“五原”在今神木县境,没有文献依据,不被大家接受。所谓“五原”在今五原县,亦是一种误解。今之五原一名始于隋代。开皇中今五原县是丰州驻地,大业中隋炀帝改丰州为五原郡,唐因之。北魏的五原不在此。北魏前期的五原,实乃汉代五原郡旧治所在,即今内蒙古包头市西的孟家梁古城。魏长城“西至五原”即指循大青山、乌拉山伸达乌前旗乌加河东岸。

  筑长城的次年(424年),柔然6万骑突破长城,攻陷盛乐(今和林格尔县北)。魏朝遂连续两年大举北伐,绝漠穷追,迫其远遁。426年,魏世祖拓跋焘先于六月巡视长城西端所在的五原阴山,又于七月东巡长城经过的长川,并在此建立马射台,“帝亲登台观走马。王公、诸国君长驰射,中者赐金锦缯絮各有差”。可知长川仍是举行重要聚会的场所。429年,魏朝再度北伐,大破柔然,并将降附的柔然、敕勒、高车民众安置在大漠以南、长城以北的草原上。《魏书》称:“列置新民于漠南,东至濡源、西至五原、阴山,竟三千里。诏司徒平阳王长孙翰、尚书令刘洁、左仆射安原、侍中古弼镇抚之。”2为管理北部草原上的牧民,魏朝随后开设六镇机构。这就表明魏朝经过积极进取,有效管辖着漠南草原,长城的作用已趋降低。在巩固后方之后,魏世祖发动了统一黄河流域的战争。

  北长城的东段建于魏孝文帝元宏太和年间(477年——499年),时人称作“长堑”。太和八年(484年),大臣高闾奏请营造六镇长城,详举筑长城之利。孝文帝虽优诏答之,但是否起工,史无明文。六镇长城是指北长城的西段当时已存在,高闾之请,充其量不过是重建而已。而施工的重点应是赤城以东的地段,即长堑工程。这一点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有明确记载。

  《水经注·沽水》云:“沽水从塞外来。沽水出御夷镇西北九十里、丹花岭下,东南流,大谷水注之。大谷水发镇北大谷溪,西南流经独石北界,石孤生不因阿而自峙。又南九源水注之,……其水南流至独石注大谷水。大谷水又南迳独石西,又南迳御夷镇城西,魏太和中置以捍北狄也。沽水又南出峡,夹岸有二城,世谓之独固门,以其藉险凭固,易为依据,岩壁升耸,疏通若门,故得是名也。……沽水又南迳赤城东。……城在山阜之上,下枕深隍。”3应注意的几点: 1、“沽水自塞外来”指今白河源于长城之外,反言之,长城在今白河源头以南,即在“御夷镇西北九十里”和“独石北界”附近。 2、御夷镇城位于今赤城县北,建于魏太和年间。该镇的出现较六镇为晚,初期镇治在今沽源县城附近,继而南迁至今滦河源头西面,后南迁到今赤城县境。它的建立当然是为巩固今河北省北部的防务,故“长堑”之筑势在必行。

  《水经注·鲍丘水》云:“鲍丘水出御夷北塞中,南流经九庄岭东,俗谓之大榆河。又南迳镇(按此指御夷镇旧城,今沽源县南境)东南九十里细密云戍西;又南,左合道入溪水。水出北川,南流迳孔山西,又历密云戍东,左合孟广□(左山右邢)水。(孟广□(左山右邢))水出下,……其水西迳孔山南,上有洞穴开明,故土俗以孔山流称。水又西南至密云戍东,西注道人溪水,乱流西南迳密云戍城南,右会大榆河。有东密云,故是城言西矣。大榆河又东南流,白杨泉水注之。……又东南龙刍溪水自坎注之。大榆河又东南出峡,迳安州旧渔阳郡之滑盐县南,左合县之北溪水。水出县北、广长堑南,太和中,掘此以防北狄也。其水南流经滑盐县故城东,王莽更名匡德也,汉明帝改曰盐田右承治,世谓之解盐城,西北去御夷镇(按指今沽源南境)二百里。(溪水)南注鲍丘水。又南迳傂奚县故城东,王莽更之曰敦德也。”4这段文字勾画了今丰宁、滦平两县境内的魏“长堑”工程的所在。要点有四: 1、“鲍丘水(今潮河)出御夷北塞中”,御夷指位于今赤城县北的御夷镇城。塞中,犹塞内,即长城以内。就是说今潮河发源于御夷镇北面、长城以内;反言之,魏长城延亘在鲍丘水源头以北的山上,正处在今丰宁县北部。 2、西密云戍是长城线上的军事据点,坐落在大榆河与道人溪水交汇处北侧,恰当今丰宁县北的土城子村。 3、东密云戍,《水经注》谓在西密云戍以东,当在孟广□(左山右邢)水源头东面山上,即今土城子村东方。 4、旧渔阳郡滑盐县是北魏的行政区划,该县北境的“长堑”工程,经过“北溪水”源头北山,系太和中所建。依其方位,应在今滦平县北部潮河与兴州河的分水岭上。北魏滑盐县故址,当在今滦平县城以西、潮河东侧。汉代滑盐县故城,即斛盐城,大约在北魏滑盐县治以东。鲍丘水(今潮河)接着转向南流经今古北口,又弯向西南流去。

  《水经注·濡水》载:“濡水出御夷镇东南,……又西北迳御夷故城东,镇北百四十里,北流,左侧连渊水注之。……濡水又东南,水流回曲,谓之曲河,镇东北三百里。又东出峡,入安州界,东南流迳渔阳白檀县故城……又东南流,右与要水合,水出塞外,三川并道,谓之大要水也,东南流迳要阳县故城东。……要水又东南流迳白檀县而东南流入于濡。”5文中谓:“要水出塞外”,要水即今兴州河,在今滦平县北部。因此,北魏长城当在今滦平县北部“要阳县故城”西北。横跨今兴州河,经今隆化县城附近、承德县北部东去。这是魏朝安州境内的长城。

  据《北齐书》记载,北魏长堑向东延伸到今北票县牤牛河上游。齐天宝四年(553年),契丹袭掠营州地区。齐军分两路大举北征,齐文宣帝亲统西路主力军从平州(今河北卢龙北)出卢龙口(今喜峰口)趋长堑。其进兵路线是:出卢龙口,历经白狼城(今辽宁建昌西北)、昌黎城(即营州城,今朝阳市)、阳师水(今北票县牤牛河),“倍道兼行,掩袭契丹”6。据此可知,“长堑”当在今辽宁北票县北部的牤牛河上游。而近年发现的“赤南长城”遗迹恰好处在今河北承德县和辽宁北票县之间,延亘于内蒙古喀喇沁旗、宁城县、辽宁建平县北部、内蒙古敖汉旗南部等地,随山岭起伏盘旋7。从其位置与走向看,应是北魏长堑的组成部分。北魏的疆域东面以辽水为限,辽水以东属高句丽政权控制。据此,魏长堑从今北票县境大体转向东南,历经今阜新县南部、黑山县西部和台安县西南部,抵辽水西岸,复顺辽水而下止于渤海北岸。魏北长城的东段,自今赤城和沽源两县交界的分水岭同西段衔接,循山岭东延于丰宁县北部,至滦平县北境跨过兴州河,以及滦河,经过隆化县南部和承德北部;长城在内蒙古境内趋东北历喀喇沁旗东部、赤峰县南隅,东入辽宁建平县北境,再入内蒙古敖汉旗南部,又回到辽宁北票县境,历经阜新、黑山、台岸诸县,止于辽水西岸。

  魏北长城由西、东两段组成,西起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乌加河东岸,东达今辽宁台安县南三岔河镇附近古辽水入海口。

  (二)魏南长城 史称“畿上塞围”,意指捍卫京畿地区的军防工程。太平真君七年(446)年,魏世祖拓跋焘部署平城以南的长城之役。“六月丙戌,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西止于河,广袤皆千里”。“九年二月,罢塞围作。”这列长城的施工时间很明确,历时一年九个月。上谷,郡名,故治乃今延庆县城。长城东端应在该县南的军都山八达岭上。河,乃黄河的简称(专称),指今山西省偏关县西境的河段。长城的走向是:自今延庆南境的八达岭趋向西南,跨越小五台山、蔚县和涞源两县见的黑石岭(飞狐陉);入山西省,过灵丘县西境的沙河源头(天门关),转西循恒山过今浑源、应县之地,代县的雁门关(句注陉),转趋西北过宁武县阳方口(楼烦关)、神池、朔县诸地,沿偏关河而西止于黄河东岸。其平面布局略呈向南凸出的弧形,围护着魏朝京都的东、南、西三面,称作塞围,倒亦恰当。

  魏朝构筑南长城,显然不是对付柔然诸部,因为防御方向不对。实际上是意在抵御起义民众进犯京畿。起筑塞围之前,今山西省中南部爆发山胡、吐京胡、河东蜀的反抗,今陕北也出现卢水胡、稽胡的反叛,今河北省南部则因灾荒而发生民变。一时间形势突变,风起云涌。面对这种危局,魏朝急忙营造塞围长城,预防南方反叛者的攻击8。

  有关魏南长城的走向,现有三说:第一,由山西省广灵县西部向北到天镇县附近,折向西直到黄河东岸。第二,自今昌平县境向西南经灵丘县到宁武县,转西北抵河曲县,并强调明代内边墙循其迹9。多数研究者持此说。第三,环绕平城四面的说法。论者认为,“塞围”由居庸关向北,经河北、山西北境,入内蒙古兴和县,再经丰镇、凉城、和林格尔及清水河南境,抵黄河东岸;环绕平城南面的,也从居庸关向西南行,至山西灵丘后向西……再由宁武西北行至偏关,进而抵老营北丫角山接外塞。三说中以第二种说法较为妥当,理由是它符合当时向南防御的政治军事形势。当然,“塞围”长城实际起于今延庆和昌平交界的军都山八达岭,西达今偏关西境的黄河岸。

  二、东魏、北齐长城的走向

  本节将东魏王朝和北齐王朝的长城列为一个题目,主要理由是:他们都是由掌握统治权的高氏家族策划建造的,实在是同一个长城防御体系的两个组成部分,只是时间上有先后而已。

  (一)东魏长城 东魏王朝筑长城有两次。第一次是在武定元年(543年),由东魏大丞相高欢策划,在今山西中部汾河与桑干河的分水岭上构筑一段长城。《魏书》云:“武定元年秋八月,……是月,齐献武王(按即高欢)召夫五万,于肆州北山筑长城,西自马陵戍,东至土隥。四十日罢。”10肆州故治,即今山西忻州市。北山,位于肆州北境,指今汾河与桑干河的分水岭,在今宁武县南部。这个分水岭是恒山、管涔山、芦芽山和吕梁山的交结之地,具有重要的军事交通地位。桑干河上游恢河源头附近山上,北朝时期有一天然的高山湖泊,名叫天池,亦名祁连池。北齐诸帝多次临幸这个风景胜地,而早在起筑长城前几年,高欢就曾来天池游览。鉴于天池在北齐皇帝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一事实,高欢所筑北山长城只能从天池北侧穿过,包天池于长城内。天池迄今犹存,现名马营海子,位于今宁武县城西南20公里的山岗上,面积大约有1200亩,深10米许。海子南面的台地上,据说还有隋炀帝的行宫——汾阳宫遗址。马陵戍,在今五寨县东部山上,土隥戍,据《读史方舆纪要》位于今原平县西北的土隥镇。这段长城的走向是:西起今五寨县东部,横穿今宁武县南部——汾河源头、马营海子北侧,东达原平县北方的恒山山脉,同北魏“塞围”长城衔接。长约70余公里。

  武定三年(545年),高欢又部署太行山一线的防务。《北齐书》:“武定三年……十月丁卯,神武上言,幽、安、定三州北接奚、蠕蠕,请于险要修立城戍以防之。躬自临履,莫不严固。”11这是东魏时期第二次经营,高欢仍是总策划者,并且亲临实地踏勘、检查,工程相当严固。定州,治所在今河北省定县;幽州,故治在今北京市西南隅;安州,东魏初南迁到白檀县(今密云东北40公里)。三州北境大抵在太行山、军都山一线。因此,武定三年所筑防御奚、柔然的城戍散布在太行、军都山脉,实际上沿用着一百年前的“塞围”长城,配置城戍,并从今八达岭继续向东北延伸到今密云县古北口附近(即安州北境)。高欢虽然利用了“塞围”旧墙,但防御方向已转向北面,不再是向南了。

  高氏家族对三州北境的城戍极为重视。武定六年(548年),相国高澄(高欢长子)从晋阳出发,巡查北边城戍,对守军分别予以赈济或赏赐12。此时距高氏篡魏权仅有两年,定、幽、安三州北境的城戍与长城实际是北齐长城的前奏曲。

  (二)北齐外线长城 即西河总秦戍至海的长城,营造于天宝五年(554年)至七月,历时两年有余。它部分地利用了北魏北长城旧基。

  天宝四年冬天,柔然遭到突厥的攻击,“举国南奔”,归附齐朝。齐文宣帝自晋阳北行接迎柔然众部,打败突厥追兵。随后安置柔然降民于马邑川,并散发救济物资,“给其廪饩缯帛”。天宝五年春天,柔然可汗庵罗辰发动叛乱,被齐军击溃。不久,柔然袭扰肆州,齐帝率军征讨,追北至恒州(治今大同市东北)。同年十二月,齐文宣帝“北巡至达速岭,览山川险要,将起长城”。此行是为营造长城做准备,皇帝亲赴实地考察线路,于此可见外线长城的重要性。达速岭,即今大同市西北、内蒙古凉城县南部的山岭,是外线长城必经之地13。天宝六年,齐朝调发众多的劳动者举办长城工役。《北齐书》称:“是年,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至恒州,九百余里。”夏口,当在今密云县古北口西侧的潮河峡谷,长城筑就后在此置库推戍。这有事实为证(见后)。恒州,亦称北恒州,即今大同市。实际上长城西至达速岭。天宝七年,长城工役进一步扩大,分别向东西延长。同年底全线告峻。《北齐书》对这项工程有一段总结性的文字:“天宝七年,……十二月,西魏相宇文觉受魏禅。先是,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里,率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14所谓“前后所筑”包括天宝六年、七年的工役在内。因此,长城的西端所在是西河总秦戍。西河,指的是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和陕西潼关县之间的一段黄河。这从齐朝皇族成员赵郡王高睿的任职得到证实,“(天保)八年,征睿赴邺,仍除北朔州刺史,都督北燕、北蔚、北恒三州及库推以西、黄河以东长城诸镇军事。睿慰抚新迁,量置烽戍,内防外御,备有条法,大为兵民所安。”15引文中的黄河乃外线长城西端所在,亦就是“西河”。总秦戍,作为长城的起始地,当然位于大速岭以西的黄河东岸,即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境。关于天宝六年长城的东起点——幽州北方的夏口,实乃《高睿传》所说的库推戍。“夏口”是未筑长城堡戍以前地名,长城筑起后当然以堡戍名称为准了,遂称“库推戍”。库推,后音转为虎北(口),再音谐为古北,即今古北口。库推,或作“库堆”,“堆”乃推字误写或缺笔,应以库推为正。外线长城东端抵达的海,也就是北魏长城终止的渤海北岸——今辽宁台安县南方,因为营州北境的“长堑”仍被北齐利用着。

  总起来说,北齐外线长城起自黄河东岸的总秦戍,(今清水河县西北境的二道塔),循山岭东去,过达速岭(今凉城南境),至今兴和县境沿袭魏长城抵独石口,转趋东南抵库推戍(今密云古北口),在从此向东北伸至承德县境,仍因袭北魏长堑。东行跨阳师水(今北票县牤牛河),弯向东南抵辽水,顺河而下止于当时的海滨。它是齐朝抗御柔然、契丹、奚、突厥及高句丽的主要防线,沿长城每隔十里左右置一堡戍,要害之地则开设州镇。为此征发人力达180万,历时两年,可见齐朝几乎倾注了全力构筑这列长城,无疑是当时的巨大工程!

  需要指出:第一,前人曾经把天宝七年的文字误作“天宝三年”,今人不察,以讹传讹,实属不妥。第二,前人亦曾把“率十里一戍”误写作六十里一戍,今人亦将错就错,显然是未翻检原著所致。第三,还因未阅读原始资料,或孤立地理解史籍内容,前人将天宝五年、六年和七年长城工役的文字割裂开来,形成两道长城的的观念,见解不一。实际上三年中勘察督造的是一条长城。第四,关于“西河”,现存四说:一指西河郡(今山西汾阳县),一指西汾州(今山西离石县),一谓即陕北清水营,一云西河总秦戍在今清水河县黄河畔的老牛湾。前三说皆风马牛不相及,第四种说法较接近实际。第五,关于“海”,多以为指今山海关附近的渤海,笔者却不以为然。当然,拙论也是可以商榨(录入者注:此字疑为榷)的。

  齐朝为使外线长城之工顺利完成,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例如:天宝六年三月“是月,发寡妇以配军士筑长城。”七年十月再次采用这种措施。六年六月,为确保长城工地安全,齐文宣帝亲自出征柔然。大军先汇合于祁连池(今宁武南部),第二天就出肆州北山长城,七月某日抵白道(今呼和浩特市北)。齐帝留辎重于白道,亲率五千轻骑追击柔然,第四天追至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县),与柔然遭遇,连战破之,追奔到沃野镇(今乌梁素海北),大获而还16。齐帝还特派亲王监筑长城,《北齐书》载:“六年,诏(高)睿领山东兵数万监筑长城。于是盛夏六月,睿在途中,屏除盖扇,亲与军人同其劳苦。……七年,诏以本官都督沧、瀛、幽、安、平、东燕六州诸军事,沧州刺史。”17可知高睿是天宝六年长城的监筑者,而后来又是此段长城的镇守者。

  齐天保中,屡兴长城工役,使劳动人民蒙受沉重的负担。唐代史家评论文宣帝:“……兼以外筑长城,内营台殿,赏费过度,天下骚然。内外惨惨,各怀怨毒。”天宝六年,高睿监筑长城期间目睹执役民夫的凄惨处境。《北齐书》云:“先是,役徒罢作,任其自返。丁壮之辈,各自先归;羸弱之徒,弃在山北,加以疾病,多致僵殒。睿于是亲帅所部,与之俱还,配合州乡,部分营伍,督帅监领,强弱相持。遇善水草,即为停顿,分有余,赡不足。赖以全者十三四焉。”180万人的1/10,就是18万。当时有多少人因劳累和疾病而倒毙于途中,以无从知晓了。一些官员对长城之役也存抵触情绪。如一个名叫卢洵祖的官员,“天保末,以职出为筑长城子使。自负其才,内存郁怏,遂毁容服如贱役者以见杨愔。……既至役所,作《筑长城赋》,其略曰:‘版则紫柏,杵则木瓜,何斯才而斯用也?草则离离靡靡,缘岗而殖。但使十布而有一劳,余亦何辞间于荆棘!’”18字里行间映现出作者消沉抑郁的心态,以及大才小用的不满思想。

  (三)北齐内线长城 即黄栌岭至海的长城,系分期分段筑竣,始于天宝三年,到天统元年(565年)毕役,由四段组成。

  天宝三年,黄栌岭至社干戍段长城开始兴建。有关黄栌岭的地望,现存两说,其一谓在今山西汾阳县西北,其二称在今山西离石县西北40公里处。应以第二说为正确。这有齐文宣帝西巡路线可资佐证。《北齐书》:“天宝三年九月辛卯,帝自并州幸离石。冬十月乙未,至黄栌岭,仍起长城,北至社干戍四百余里,立三十六戍。十二月壬子,帝还宫。戊午,帝如晋阳。”19齐帝由今太原市来到今里石县,过了数日就亲临黄栌岭部署长城之役。逗留到十二月才返回离石行宫,五天后回到晋阳即今太原市一带。途中并未在今汾阳停顿,故黄栌岭当在今离石县西北。社干戍,或误作社于戍、社平戍、社子戍,位于今山西五寨县治附近。社干戍距马陵戍不远,毋庸置疑,这段长城同高欢督筑的肆州北山长城相衔接,拱卫着齐朝陪都——并州的西翼。长城起首于今离石县西北40公里处,趋北偏东延亘于方山、临县、岚县、岢岚,抵五寨县北部。再向东则连着东魏长城,经宁武南部汾河源而抵原平县北境。

  天宝八年(557),又在外线长城以南筑长城。《北齐书》:“是年,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拔而东,至于坞纥戍,凡四百余里。”20库洛拔,或误作库洛枝。其地当在土隥戍以东,相当今代县与朔县交界。坞纥戍,位于今山西灵丘县西南境、平型关东北。这段“重城”实系重建一百年前的畿上塞围,西接肆州北山长城,循恒山山脉东达今灵丘境。

  自坞纥戍而东北至库推戍地段,则沿用十二年前营造的定、幽、安三州北境的长城戍堡,即塞围长城东段。它循太行山脉蜿蜒于今河北省蔚县、涞源、易县、涞水、北京市门头沟区、昌平、怀柔和密云等县境,在古北口与外线长城汇合。

  上述三段长城直到明代犹有大量遗迹。明人尹耕在《九宫私记》中写道:“余尝至雁门(今代县境),抵岢(今岢岚县境)、石(今离石县境),见诸山往往有铲削处,逶逦而东,隐见不常。大约自雁门抵应州(今应县)、蔚州(今河北蔚县)、东山三涧口,诸处亦然。问之父老,则云古长城迹也。夫长城始于燕昭、赵武灵,而极于秦始皇。燕昭所筑自造阳至襄平,赵武灵所筑自代并阴山高阙,始皇所筑起临洮历九原、云中至辽东,皆非雁门、岢、石、应、蔚之迹也。”21其实,这些地方的长城遗迹正是北齐王朝建造的内线长城,当然也含有魏朝旧迹。不过,尹耕却把上述长城遗迹判定为战国赵肃侯长城,实误。赵肃侯筑造的长城分布在今河北省南境漳河北岸,文献上写得明白,不容混淆。

  到了天统元年(565年),构筑内线长城的第四段,即库推戍至海的长城。据《北齐书》记载,斛律羡于河清三年(564年)出任幽州刺史,都督幽、安、平、南营、北营、东燕六州诸军事。“其年秋,突厥众十余万来寇州镇,羡总率诸将御之。……突厥于是退走。天统元年夏五月,……羡以北虏屡犯边,须备不虞,自库堆(按应作推)戍东拒于海,随山屈曲二千余里,其间凡有险要,或斩山筑城,或断谷起障,并置戍逻五十余所。”22库推戍,即今古北口。海,依“随山屈曲二千余里”之意,系由今古北口随燕山山脉南缘盘绕而达于海滨,故所谓海即今辽宁省绥中县万家乡墙子里村附近的海滨,西距山海关约5公里。可喜的是近几年在东起辽宁墙子里村、西达河北抚宁县张赵庄西山一线,已发现北朝长城遗迹23。当时,这只是一道“须备不虞”的备用防线,北方尚有齐朝的营州之地及外线长城,因而仅在重要地方营建了城墙,并非尽筑长垣。后经北周、隋朝数度经营,才全线贯通。

  至此可知,北齐内线长城西南起自今山西离石县西北部,循吕梁山、恒山和太行山而抵今密云县古北口,在这里同外线长城汇合,复循燕山南缘屈曲东去,至于今辽宁绥中县南境的渤海边。分期分段逐步修筑,前后历时14年之久。

  (四)轵关长城 此段长城始建于河清二年(563年),用于抵御北周军队的进攻。《北齐书》曰:“河清二年三月乙丑,诏司空斛律光督五营军士,筑戍于轵关。”似乎语焉不详。但同书又载:“河清二年四月,(斛律)光率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西,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三戍。”24这道延绵200里的长城,横亘于轵关、勋掌城一线。轵关故址,位于今河南省济源县北偏西,交山西阳城县界。勋掌城故址,在今济源县西北,亦近山西省界。因此,这段长城略呈东西走向,起伏于今河南济源县与山西阳城县交界的太行山区,每隔15离左右立一戍堡。可惜迄今尚未有人实地调查,不只有无遗迹?其确切位置也就难于指定。

  近代以来对这道长城推测较多,或以为在晋冀交界的太行山上,南自黄泽关、北达泰戏山;或谓“北控蔚县,经长城岭而南,接周时中山长城之北端,今龙关、广昌、阜平诸县之城是也”;或肯定它在轵关附近。第三说较合乎文献记载,前二说均与《北齐书》所载地点相距过远,也不符合当时齐、周两政权交争的形势。

  北齐还曾在晋州(今山西临汾市)南面营造长城,此不赘言。另外,北周于大象元年(579年)修筑西自雁门东达碣石的长城,实系对北齐内线长城的加固改造,限于篇幅,这里不展开讨论。碣石,即今辽宁绥中县墙子里村南近海中的“姜女坟”礁石,西距山海关约5公里25。

  长城的兴筑和发展,无不反映着历史风云的变幻。北朝诸国长城的营建,持续了134年。其分布地域则退缩到秦汉长城以南,新的空间格局后被明朝借鉴,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另外,它们是在鲜卑贵族当政的历史环境中出现的,无疑是历史上各族人民参与长城活动的实例之一,在长城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1 《魏书》卷3《太宗纪》。

  2 《魏书》卷4上《世祖纪》。

  3 《水经注》卷14《沽水》,四部丛刊初编缩本第196页。

  4 《水经注》卷14《鲍丘水》,国学基本丛书本第29页。

  5 《水经注》卷14《濡水》,国学基本丛书本第35——37页。

  6 《北齐书》卷4《文宣帝纪》。

  7 项春松:《昭乌达盟燕秦长城遗址调查报告》,见《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第6——20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8 《魏书》卷4下《世祖纪》。

  9 王国良:《中国长城沿革考》,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42页;《历代长城考》,1941年印,第12页。

  10 《魏书》卷12《孝静帝纪》;《北齐书》卷2《神武帝纪下》。

  11 《北齐书》卷2《神武帝纪下》。

  12 《北齐书》卷3《文襄帝纪》。

  13 《北齐书》卷4《文宣帝纪》;(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44 ;《北史》卷7《齐本纪·显祖文宣帝纪》。

  14 《北齐书》卷4《文宣帝纪》;《北史》卷7《齐本纪·显祖文宣帝纪》。《北史》误作“六十里一戍”,应是“率十里一戍”。

  15、17 《北齐书》卷13《赵郡王琛传》;《日下旧闻考》卷153《边障·古北路》,北京古籍出版社。

  16 《北史》卷7《齐本纪·显祖文宣帝纪》;《北齐书》卷4《文宣帝纪》。

  18 《北齐书》卷13《赵郡王琛传》,同书卷22《卢文伟传》。

  19 《北齐书》卷4《文宣帝纪》;《北史》卷7《齐本纪·显祖文宣帝纪》;《读史方舆纪要》卷42《山西四·汾州府永宁州》。

  20 《北齐书》卷4《文宣帝纪》;《北史》卷7《齐本纪·显祖文宣帝纪》。

  21 (明)尹耕:《九官私记》,见《图书集成》,又见清光绪朝《蔚州志》卷5。

  22 《北齐书》卷17《斛律金附斛律羡传》。

  23 康群:《秦皇岛市境内古长城考》(打印稿)。

  24 《北齐书》卷7《武成帝纪》、卷17《斛律金附斛律光传》。

  25 《周书》卷7《宣帝纪》、卷30《于翼传》;又见康群:《秦皇岛市境内古长城考》(打印稿)。

                       (本文作者艾冲: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岢岚长城
古今地名对照表大全
观赏石专题39:山西地区奇石—石州石、上水石和乌石
故乡宣化的历史
说说方城县的来历
古今地名对照(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