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漳卫南运河管理局网

第一节 古代黄河迁徙对漳卫河形成的影响

一、先秦及秦时期

二、汉代时期

三、宋金时期

第二节 漳河

一、河道变迁

二、古代及近代堤防

第三节 卫河

一、河道变迁

二、支流

三、排水沟

四、古代堤防

第四节 卫运河河道变迁

第五节 南运河

一、河道变迁

二、南运河上的减河

第二章 水系的形成与变迁

漳卫南运河是随着海河水系的形成而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黄河河道的变迁和历代人为因素的影响,对漳卫南运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漳河古称降水(绛水),亦称衡漳、衡水。战国时期成书的《禹贡》中即有关于漳河的记载。古代漳河本是独流入海,公元前2000年间,禹疏黄河北流,漳河成为黄河下游最大的一条支流。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南徙,漳河归属清河支流。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组织修建利漕渠,引漳水入白沟,沟通了漳、卫水系。历史上,漳河迁徙无常,散漫不可制约,仅明初(1368年)至1942年漳河干流于馆陶入卫河的575年中,大的改道不下50余次,其改道范围北夺滏阳河,南侵卫河。

卫河原为黄河故道,因春秋属卫地而得名,汉代称白沟。卫运河、南运河的前身为清河,为先秦黄河决流而成。历史上,卫河、卫运河、南运河是一条河,唐代称永济渠,宋代称御河。曾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曹操“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卫河、卫运河始见雏形。后经历代整治维护,才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态势。

漳卫新河的前身是于明永乐年间开挖的四女寺减河,其故道为鬲津河。20世纪70年代漳卫河中下游扩大治理时,在四女寺至大王铺段循金钩盘河旧迹开挖了岔河,与四女寺减河统称为漳卫新河。

第一节古代黄河迁徙对漳卫河形成的影响

一、先秦及秦时期

先秦时期,黄河流经海河平原。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对大禹治水作过这样记载: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雒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陸,又北播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也就是自积石山导河,曲折到山西、陕西的龙门,南到华山的北面,再向东便到了三门峡砥柱山、孟津及洛水入河处,然后经河南省浚县东南大伾山,东北汇合降水(即今漳河),向北流入河北的古大陆泽,就此开始分为“九河”。因海口段受到海潮顶托,使河海不分,共同归于渤海,称禹贡河或禹河(图2-1)。

二、汉代时期

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决口,大溜东南直趋巨野泽(古代全国十大泽泊之一),然后夺泗、淮入海。决口于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堵合。堵塞瓠子决口后不久,黄河又“复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经魏郡、清河(郡)、信都、渤海入海”(《汉书·沟洫志》)。“实际上经今馆陶北、

临清南、清河东、景县南,至东光县西复归大河本流”(《黄河水利史述要》)。这条岔河,史称“屯氏河”,“广深与大河等,故因其自然,不堤塞也”(《汉书·沟洫志》)。汉初黄河概况见图2-3

三、宋金时期

北宋初期,黄河下游河道大致和隋唐五代相同,经由孟州、怀州、郑州、开封府、卫州、滑州、濮州、澶州、大名府、郓州、博州、齐州、德州、沧州、棣州、淄州、滨州等地,仍从渤海南部入海。由于这条河流行水时间已经很长,河床淤积相当严重,入宋后河患更加频繁。从淳化四年(993年)到天禧三年(1019年),黄河又两次南流夺淮入黄海,两次合御河北流于天津附近入渤海。特别是天禧三年的滑州决口,灾害十分严重。在天禧四年(1020年)二月堵住了决口。不过堵口后仅四个月,黄河又决于滑州天台山,河水仍东南由泗水合淮水注入黄海。

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在澶州商胡埽(今濮阳县东30里)溃决,河水改道北流,自南乐以北,经馆陶、枣强,东至乾宁军(今青县),合御河入海,宋人称“北流”。漳卫南运河再次成为黄河的下游。嘉祐五年(1060年),北流大河于大名第六埽决口,分出一道支河,名二股河,宽200尺,下流“一百三十里,至魏(今大名县)、恩、德、博之堤,曰四首河”,再经笃马河入海,为与北流有所区别,宋人称其为东流。之后,黄河又屡屡决口,王

安石等人力主塞北流。主张东流。东流亦即二股河,自德州以下经吴桥、东光、南皮、宁津、乐陵、无棣入渤海。黄河北流行经路线见图2-5

第二节 漳河

一、河道变迁

漳河,古代亦称漳/水、衡漳、衡水,衡者横也,意指漳河迁徙无常,散漫而不可制约之意。

西汉末年(公元8年)以前,漳河属于黄河水系,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南徙后才归属为清河支流。东汉时(204年)曹操开白沟,沟通利漕渠与漳河。到北魏时(520年以后),与洹、易、涞、濡、沽、滹沱河同归于海。隋代开凿永济渠后,漳河作为南运河的支流,纳入了海河水系。

唐代(618年)以来,漳河变迁改道在海河水系中比较频繁,大致有南、中、北道之分。其中南道流经馆陶及其以南;北道流经小漳河以西,途径宁晋泊;中道介于两者之间,于沧州或青县一带入南运河(即永济渠)。据《元和郡县志》、《新唐书·地理志》以及有关县志的记载,唐、五代时期的漳河河道至少有两支,多则有三支。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漳河出山后东北流,从成安分成北中两支,北支行经肥乡、鸡泽、巨鹿、新河、衡水、武强、交河,于沧州南汇入永济渠;中支为主流,从成安东北流,经广宗、丘县、威县、故城、景县,于东光汇入永济渠。

北宋时期的漳河河道基本同唐代。由于黄河改道,其北支已徙入海河平原,并夺占了一部分漳河河道,因而使漳河又变成了黄河支流,入河口也较唐时靠西。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漳河从成安分成两支后,北支仍循唐北支河道,入河口在武强;中支仍为唐中支河道,入河口为丘县城南的丘城。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大约北宋末期,漳河曾有一支行过南道。

金代(11151234年)的100多年间,黄河南徙夺淮,漳河又在它以前的故道中行经,河流仍摆动无常。据《金史·地理志》记载:漳水或漳河流经的县有临漳、滏阳、邯郸、永年、鸡泽、平乡、巨鹿、武邑、阜城、景县、东光;衡漳或衡水流经的县有束鹿、静安(今深县东南)、武强、阜城。其中漳水或漳河为当时的主流,其余皆为支流。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漳河分成两支,北支仍行宋时北道,至武强入滹沱河;中支仍行宋时中道,只是在威县至景县间河道稍有变动,到东光入御河(即永济渠,今南运河)。

元时,漳河仍分两支,但分支点较金代靠西。至顺元年(1330年),北支从临漳向东北,经成安、肥乡、曲周、广宗、巨鹿、新河、衡水,至武强入滹沱河;南支从临漳往东,经魏县,至馆陶南合于御河。

明清时期,漳河变迁改道更加频繁。

明初至永乐九年(1411年),漳河分为两支,一支由临漳行中道,经成安、肥乡、曲周,由河间府趋天津入海;一支由临漳分流,至馆陶西南25公里处与卫河合。永乐九年,漳河决张固村,合滏北流,行北道。后卒全入滏,东流通卫河道堙淤。宣德十年(1435年)修堵漳河,疏通通卫水道济运,但北流似未全断。

正统十三年(1448年),行南道,御史林廷举奏:“疏肥乡水道,漳河遂通于卫”(《肥乡县志》)。成化十一年(1475年),于磁县东北5里开河村的漳滏合流处,疏滏北流,将漳河、滏阳河两河分开,使滏阳河行今河道,而漳河行中道或南道。这是滏阳河上段脱离漳河之始。成化十八年(1482年),漳河经南宫至冀州附近与滹沱河合流后北流,行中道。

弘治二年(1489年),漳河决羊羔屯,遂形成南、北两支,均行南道;南支入魏县南,北支入成安县南,往魏县北。

正德初年(1506年),漳河北流合滏,又从南道改行北道。但此后不久正德十五年(1520年),漳河决邺镇东的显王村,向东南流去,下游甚至夺了安阳河河道,行南道。

嘉靖初,漳河南徙魏县城下。九年(1530年),徙回隆镇,由大名县城北东北流。次年,由响王口经回隆镇,于艾家口入卫。以后到隆庆六年(1572年)的40余年时间内,均在南道范围内迁徙。

万历元年(1573年),漳河又北上合滏,走北道。十年(1583年),漳河从临漳分成两支,北支循元至顺元年(1330年)的北支,于武强入滹沱河;南支由临漳南东南下,至楚旺西北汇入卫河。万历十六年(1588年)以后,漳河分流,一支走北道,一支行中道。自此一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后历经百年,漳河在北道与中道之间摆动。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漳河分成三支,南支在馆陶入卫;中支称老漳河,至青县入卫;北支至宁晋与滏阳河合流,称新漳河。三十七年(1698年),漳河分为四支,“一支自直隶(今河北省)大名府之魏县、元城(今大名西北)流至山东馆陶县地方归卫入运;一支由直隶至山东邱县地方复分为二:其一,俗呼老漳河,自邱县东北分流,经直隶之威县、南宫、枣强、景州(今景县)、武强、阜城、交河等地方至青县杜林、木村与完固口之支流合鲍家嘴归运;又其一俗呼小漳河,亦自邱县西北分流,经直隶之巨鹿、广宗、平乡,至宁晋与滏合,又经束鹿、冀州(今冀县)与滹沱河合,由衡水至青县完固口复分两支:一支自完固口分流至青县,汇老漳河,至鲍家嘴归运;一支经河间、大城为子牙河,出王家口归淀”(《畿辅通志》)。四十三年(1704年)以后,漳河多支分流的散漫状态逐渐结束而集中到南道。据《大名县志》记载,“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漳且南徙入支流矣,支流即经广平、元城(今大名西北)、馆陶境入御河。”四十五年(1706年),因卫河水弱,馆陶县疏浚,漳河由此归南运河。

雍正五年(1727年),漳河从临漳、成安下,改东流过魏、元城县,又东到山东馆陶汇于御河。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漳河于成安建坝筑堤,自此这一支成为漳河主流而基本定局。以后历经嘉庆、道光、同治、光绪等朝代,漳河又多次决口和改道,均在南道范围之内。

清道光九年(1829年)八月,漳水决冀、豫交接的楚旺镇,夺溜入卫。

从明洪武元年(1368年)到清末的540年间,漳河较大的改道不下50次。走南道的时间最长,达389年。

清末,漳河行南道,但入卫口亦曾多次变更,到1942年自魏县南尚村改道由徐万仓汇入卫河,形成现今态势。明清漳河河道变迁示意图详见图2-7

2-7 明清漳河河道变迁示意图

二、古代及近代堤防

(一)唐代

为了抵御洪水,唐代就有漳河筑堤御洪的记载。《唐书·地理志》记载“洺州鸡泽县有洺南堤,永徽五年(649年)筑。”“南宫西五十九里,有浊漳堤,显庆元年(656年)筑。”“武邑北三十里有衡漳右堤,显庆元年筑。”

《唐书·循吏传》记:“韦昌骏……肥乡县令。县北频漳,连年泛滥,人苦之。旧防迫漕渠,虽峭岸,随即坏决。景骏相地势,益南千步,因高筑堤障水,至堤址辄止。”

(二)明代

明代漳河堤防规模已大,且多为护城堤。《魏县志》记载:“明洪武三年,创立县治。于五姓店环治设防,堆土堤三里而已。弘治四年(1491年)知县魏琦又为土堤备障水。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知县田大年,特筑长堤五十五里,西自临漳县界起至县境王儿庄止,捍卫县城。”

《读史方舆纪要》:“魏县旧有漳河堤。在县南,其南岸起自临漳,延袤八十里,北岸起自成安,延袤五十里,俱由县境抵元城县界。明永乐八年(1410年),县令杨文亨创筑后,屡增修之。”

《平乡县志》:“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復大滥,县令唐泽大修堤障,环绕邑境。”。

《大名府志》:“附城堤环县治,以卫漳水。正德年间(1506年左右),知县吴拯筑之。植柳千株,故名吴公柳堤。在大名县城外即柳城堤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知县朱湘重修。隆庆四年(1570年)知县李本意再修。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知县赵一鹤復植柳堤外。”“贺公堤在大名县西。明万历中,知县贺万元筑,后废。”

《衡水县志》:“堤环隍外,高五尺,基广七尺,上有垣。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知县李完重筑,三十年(1551年)知县严修继筑。今圮。旧城堤环城,而南抵冀州,绵亘三十余里,高五、六尺不等。今亦多圮。”

()清代

清朝时期,有人主张漳河以下不治为治,沿漳筑堤得不偿失,劳民伤财,所以在清朝,漳河任其泛滥,未筑长堤,而是那儿决那儿堵,漳河两岸逐步形成各自为政,互不连贯的堤埝。

“顺治九年钜邑(指平乡县)于贾庄前筑横堤一道。”

《冀州志》:“北岸属武强有堤,南岸属武邑无堤,凡与水涨,独收其害。雍正十二年(1734年),武邑知县张藻筑长一千五百丈,沿河一十七疃分修。”

“魏县西距郡城四十里城周五里,因漳河绕城南北,迁徙靡常,城内形如釜底。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夏月漳河上游水涨,魏邑城外朱河下,民堤漫溢,水势冲入小东门,有如注瓮城内,水深七尺,衙署仓狱庙宇民舍多数淹没。”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漳水溢,淹及历家村,二十五年(1760年)漳河南岸历家村筑堤堵口。

“在武强县城外四面皆有堤,高阔数丈,昔时筑以漳水,遗址犹存。乾隆十七年另筑月堤长三百丈。”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漳河决安阳尤家庄,淹及临漳。拨贡马朝干、千总郭万录、监生张家颜捐资堵筑。

道光三年(1823年),漳河决商家村,举人王燕曾倡捐堵筑。十四年(1834年),漳河决三宗庙,举人马康翟倡捐堵筑。二十三年(1843年),漳河又决,廪生马九韶、生员戴捷三倡捐堵筑。二十九年(1849年),漳河东沿坝决三处,堵闭,复决,又筑之。

光绪九年(1883年),漳河决吴家村,廪生马中翟禀请堵筑。十二年(1886年),决二分庄,岁贡马中翟与安阳、内黄绅民同堵筑。十八年(1892年),漳河决辛庄,淹及临、安、内各境。经知县周秉彝会同安阳县知县董庆思等集资修筑。二十年(1894年),二分庄漫溢成口,淹及临漳、安阳、内黄各境,经知县周秉彝会同安阳县知县叶济、内黄县知县蒯篯等集资堵筑。二十一年(1895年)四月,漳河决二分庄,老河断流,经委员通判杨吉林、知县顾宗埙会勘正拟以不治为治。七月河水大涨,大溜仍走老河。知县周秉彝会同安阳县知县叶济、内黄县知县蒯篯等堵筑被水围困的村庄,并给以赈救。

(四)民国时期

民国21年(1932年),漳水在倪辛庄决口,向东南流入安阳境,与洹水并,安阳民众以利害关系,组织群众堵筑。

民国22年(1933年)七月,漳水暴涨,南岸于砖寨营决口,向东流入洹河。后筑成大堤一道,长5里。

民国23年(1934年),大水,堤防损坏严重,复征集民夫修培新旧各堤。

民国24年(1935年),水势更大,砖寨营溃堤决口,灾情更重,前两年所筑堤尽行淹没。临漳县会同大名、安阳、内黄各县征工重堵。

民国25年(1936年)筑堤防一道,名谓国防堤,靠平汉路向东筑起,经临漳县西南边境的邢固村向东,至临漳县界申小屯。其堤底宽三丈,高一丈五,长约60余里。

民国28年(1939年),漳河左大堤开始修筑。由常家屯至蒲潭营(魏县)堤底宽三丈,高一丈五尺,长14公里。

民国29年(1940年),在国防堤南又筑一小堤,西起薛村(今镇河村),东至砖寨营以东,其位置即今右大堤。

民国33年(1944年)北大堤第二次修筑,由西北庄修到蒲潭营,堤高一丈,底宽三丈,顶宽一丈五尺,长30公里。4月初动工,月底结束,时间20余天。每天约计参加民工7000余人,完成土方70万立方米,修堤费用按地亩摊派。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人民民主政府领导下,于19471949年间,对漳河左堤自磁县高庄至漳卫河汇流处徐万仓长95.8公里、右堤自临漳县太平庄至大名县高冢固长97.4公里的堤段,进行了全面堤防整修。堤顶高程高出1948年最高洪水位1米。

2-3 汉初黄河概况图

2-3汉初黄河概况图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发生一次大改道,从今濮阳向东流,经范县东、阳谷西、东阿北、茌平东、高唐北、临邑北、商河北、惠民南、至沾化一带入海。其时,除去清水(今卫河)和淇水(今淇河)仍入黄河外,其余海河水系的支流已不入黄河。后经王景治理,黄河安流800年。这为海河水系的形成提供了基本前提。三国时期海河水系见图2-4

2-4 三国时期海河流域水系示意图

2-5 黄河北流行经路线图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南宋赵构政权为阻止金兵南进,东京(今开封市)留守杜充决开黄河,自泗入淮,这是黄河长期南泛入淮的开始,漳卫南运河彻底摆脱了黄河的干扰,而具有海河一支流的初貌。历代黄河行经海河流域主要路线见图2-6

2-6 历代黄河行经海河流域主要路线图

2-1 禹河经行地区略图

当时流入黄河的支流有:

清水(今大沙河),由新乡往东,至东屯附近入黄河。

淇水(今淇河),河道大体同今,至淇门汇入黄河。

洹水(今安阳河),在冯宿以上同今河道,以下往东北流,至回隆附近入黄河。

漳水(今漳河),由讲武城往东北流,经临漳北、成安东,至广平北入黄河。

由宿胥口北流之水,形成了黄河的主流,而余波顺古道东流,称为漯川。宿胥大河与漯川合称“禹骊二渠”。

此时,漳卫河系属黄河水系,尚未形成海河水系。西周末年,中国经济中心向东转移,各诸侯国相继筑堤,“壅防百川,各以自利”。因而黄河下游漫流区日益缩小,九河逐渐归一。由于堤防约束,河床淤高,黄河于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在黎阳(今浚县)图2-2周定王五年黄河改道经行地区示意图

宿胥口决徙,宿胥大河断绝,黄水全行于漯川。自宿胥口东行漯川,至长寿津(今河南省滑县东北)与漯川分行,东经今滑县、濮阳、内黄东南、清丰北、南乐西北、大名东、馆陶东北折向东行,经高唐西南折向北至沧县后,合禹河(漳河),在天津以南入海,这是有史记载的黄河第一次改道。周定王五年黄河改道经行地区见图2-2。这次改道使海河平原水系由众流归一的局面变成分流入海的局面。

2-2 周定王五年黄河改道经行地区示意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清“魏县八景”的演变
冀南的漳、卫河是如何逐步汇到一起的,沿岸群众是怎样防御洪水的
卫运河的演变
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为什么这么难,卡在哪儿,从哪儿调来的水?
殷都桥上放鱼线,老人坐大桥上钓鱼,3个小时没有钓上一条
行走隋唐大运河纪实四十四:走进大运河畔的“明珠”馆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