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泰山文学世相(二)泰山封禅——秦汉旷世的盛典

泰山封禅仪式包括“封”和“禅”两部分。“封”,就是在泰山之顶,聚土筑圆台,以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归于天;“禅”,就是在泰山之下的小山丘上,积土筑方坛,以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此时期,先后有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三位帝王到泰山封禅。帝王封禅泰山礼制的不断丰富和更加完备,进一步带动并促进了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学繁荣。

秦始皇封禅

据传,秦始皇首次封禅泰山并无任何礼制的参考,他便召集齐鲁两地的儒生博士,共同商议封禅泰山事宜。有儒生提出古时泰山封禅用蒲草包裹住车轮,怕伤害了泰山上的土、石、草、树,在山顶上扫除一块净地来祭祀。儒生们众说纷纭。秦始皇认为儒生的议论过于荒诞,难以实行,于是清除车道,自行其是,攀登泰山,立石纪功,筑土为坛,按照太祝在雍祭祀上帝的仪式举行了封礼。之后,又到附近的梁父山行了禅礼。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封禅下山途中,天气骤变,乌云从山头滚下,天昏地暗,风雨雷电一齐袭来。始皇措手不及,见前面有一棵松树,枝叶繁茂,树冠如棚,风雨不透,便急忙躲到树下避雨。不一会儿,风吹云散,雨过天晴,始皇因在树下,未遭风雨侵袭,他一高兴,当场封它为“五大夫”。以后,人们便将此树称之为“五大夫松”,也成为了后人诗词吟咏的佳话。

秦始皇泰山封禅,开创了后世帝王封禅泰山之先河,第一次把泰山信仰扩大到全国。

汉武帝封禅

汉武帝在位54年,文治武功,是历史上一个拥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自登基之日,汉武帝就非常重视封禅泰山,“令诸儒习射牛,草封禅仪”(太平御览·礼仪部·卷十五)。武帝为了显示他的文治武功,于元封元年(前110)下诏东巡泰山。三月,武帝“东上泰山,泰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史记·封禅书》;石高5.2米,顶上有覆盖,石色黄白,两面无字,后称“无字碑”)。之后他东巡海上,四月返回泰山,在梁父山行禅地。并自定封禅礼制:命人先在泰山下东方建封土,埋玉牒书。礼毕后,武帝登封岱顶,只令车子侯霍嬗一人随从,关于封祀的礼仪全部秘而不宣。第二天,武帝从阴道下山,降禅于岱东肃然山。典礼完毕,武帝颁布诏书,宣称封禅告成,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元封。元封二年(前109)春,武帝巡东莱(今掖县),过祠泰山。时济南方士公玉带献上相传为黄帝时的明堂图,武帝令地方官员依照此图,建明堂于汶水之上。

汉武帝先后8次封禅泰山,以封禅礼仪所寄寓的象征意义,向汉朝臣民宣布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化和制度化,加强了中央集权,丰富完善了封禅文化。

光武帝封禅

据《后汉书》记载:光武帝建武三十二年春二月,帝东巡,封泰山,禅梁父,阴使谒者以一特牲于常祀泰山处,告祀泰山。夏四月,大赦,改元建武。

建武三十二年(56)正月,光武帝宣称夜读《河昌会符图》,见有“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之句,认为这是天意指示他举行封禅,于是下诏东封泰山。正月从雒阳(今洛阳)出发,二月至于泰山下,光武帝先在山下焚柴祭天,接着乘御辇至山顶,设坛行封礼。礼毕,群臣山称万岁。下山后,他又行禅于岱麓梁父山。光武帝封禅泰山,声势浩大,随从众多,浩浩荡荡,绵延数十里,场面壮观,可谓空前。封禅礼毕,光武帝命人于泰山刻立碑石,记述了自己“至于岱宗,柴望秩山川”(《尚书·舜典》)的封禅盛况,并借以夸耀其开创光复汉室、重现太平之功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泰山封禅的帝王
厀啸文集·封禅论(一)清·张鹄严 (禺草号汉阳)
万山皆有灵,为何古代帝王封禅却独尊此山?
北京“景山坐像”是怎么一回事?
传奇|秦皇封禅
历史上都有哪些帝王封禅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