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3-卷三十三 肾脏门33
  卷三十三 肾脏门

  肾虚漏浊遗精(附论)

  素问云。夫肾精者。身之本也。盖五脏六腑皆有精。肾为都会。关司之所。听命于心。

  人能法道清净。精气内持。火来坎户。水到离宫。阴平阳秘。精元密固矣。若夫思虑不节。

  嗜欲过度。使水火不交。精元失守。由是为赤浊白浊之患焉。赤浊者。是心虚有热也。常因思虑而得之。白浊者。肾虚有寒也。过于嗜欲而得之。其状凝而如油。光彩不定。小便溺浊。

  稠如膏糊。皆嗜欲思虑之所致耳。各分受病之由。旋以治法。坎离既济。阴阳协和。然后火不上炎而神自清。水不下渗而精自固。安有赤浊白浊之患哉。虽然。思虑过度。不特伤心。

  亦能病脾。脾土虚而肾不足。故土邪克水。亦令人便下混浊。史载之云。夏则土燥而水浊。

  冬则土坚而水清。医常峻补。则疾愈甚。若以中和之药疗之。水火既济土自坚。其精固矣。

  遗精白浊二证。脉息多涩。医经曰。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天癸者。精之本也。肾脏不足。皆由不善卫生。喜怒多劳。忧愁思虑。嗜欲过度。起居不常。遂致心火炎上而不熄。

  肾水散浸而无归。上下不得交养。心肾受病。令人遗精白浊。肾受病者。亦令人遗精白浊。

  皆心肾不交。关键不密之故耳。肾病者当禁固之。心病者当安宁之。更有少壮之人。情动于中。所愿不得。意淫于外。一门内有是证者。大要于治之法。不宜秘固。秘固则愈甚。惟当以后方猪苓丸主之。盖半夏有利猪苓导气使通之也。但虚损精滑之人。却不宜服。无因而出者曰尿。因闻见而出者曰精。心不足而肾热者曰赤浊。心不足而肾冷者。为白浊。阴不升。

  阳不降。是以有情浊不分。又有脾精不禁。小便漏浊淋沥不止。手足腰背酸痛。用苍术等剂。

  使脾精生于阴也。邪客于阴。神不守舍。故心有所感梦而后泄也。其候有少年气盛。鳏旷多时。强制情欲。不自觉知。此泄如瓶之满而溢者也。人或有之。是为无病。勿药可矣。心家气虚。不能主宰。或心受热。阳气不收。此泄如瓶之侧而出者也。人多有之。其病犹轻。令和平之剂补之。脏腑精弱。其元久亏。心不摄念。肾不摄精。此泄如瓶之破而漏者也。人或有之。其病最重。须当大补阳。或谓梦泄尤甚于房劳。此世习闻其说者也。又有神气消磨。

  异性横生。风邪乘虚。致干其正。往往与妖魅交媾。是尤甚也。宜用法药互取之。

  方

  韭子丸

  (出千金方)

  治房室过度。精泄自出不禁。腰背不得屈伸。食不生

  肌。两脚苦弱。

  韭子(一升)甘草(一两)桂心(半两)紫石英(半两)当归(二两)禹余粮(一两)远志(一两)山茱萸(一两)天雄(一两)紫菀(半两)薯蓣(半两)细辛(一两)茯苓(一两)僵蚕(半两)菖蒲(半两)人参(一两)杜仲(一两)白术(二两)干姜(二两)芎(二两)附子石斛(各一两)大枣(五十个)牛膝(一两)干漆(半两)天门冬(一两半)茯苓(一两)黄(一两)菟丝子(一两)干地黄(二两)蛇床子(半两)上为细末。入牛髓令白蜜枣膏合捣三五千杵。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每服十五丸。日再服。可加至二十丸。

  玉锁九真丹

  (出危氏方)

  治元气不足。思虑太过。肾经虚损。真阳不固。旋有

  遗泄。小便经岁白浊。或淡赤。或如膏。或梦寐精泄。甚则身体拘倦。骨节酸疼。饮食

  不进。面色黧黑。

  白龙骨(半斤)磁石(醋淬七次)朱砂(各一两)牡蛎(一两)紫稍花(一两半)家韭子菟丝子(各二两)鹿茸(酒浸炙)白茯苓(一两)川巴戟(一两)官桂(一两)肉苁蓉(酒浸)桑螵蛸(酒浸)当归(各二两)木香(不见火)远志(甘草水煮取肉)苍术(各一两)茴香(炒)吴茱萸(炒)川楝子(炒)桑寄生(各半两)沉香(半两)绵黄(一两)附子(炮去皮脐一两)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盐汤下。

  棘刺丸治虚劳诸气不足。梦泄失精。

  (方见小便淋秘门小便利多类)(案原方:棘刺。石龙芮。巴戟天各二两。浓朴。麦门冬去心。菟丝子。萆一方作草虽。葳蕤。柏子仁。干地黄。小草。细心。杜仲。牛膝。苁蓉。石斛。桂心。防葵各一两。

  乌头半两。上为末。蜜和。更捣五六千杵。丸如梧桐子大。饮下十丸。日二。加至三十丸。

  以知

  入药虞砂丸

  (出危氏方)

  治诸虚百损。白浊。耳鸣。

  当归(酒浸)鹿茸(去毛盐水酒炙)黄(各一两)沉香(一两)北五味(半两)远志(一地(各二两)人参(二两)龙骨()附子巴戟(各一两)虞砂(一两)上为末。酒糊丸。每服五十丸至七十丸。温服盐汤下。

  龙齿补心汤

  (出直指方)

  治诸虚不足潮热。心内惊惕。睡卧不宁。小便油浊。

  龙齿()人参当归(酒浸)熟地(各一两)桔梗(焙)酸枣仁(半两)麦门冬(去心)半夏曲(各一两)白术(炒)甘草(各半两炙)枳壳(麸炒)白茯苓(去木)远志(一两)肉桂(二钱半)黄(七钱半炙)上为末。每服三钱。水盏半。姜五片。粳米一撮。

  同煎。不拘时服。

  鹿茸益精丸

  (出直指方)

  治心虚肾冷。漏精白浊。

  鹿茸(去毛酥炙)桑螵蛸(瓦上焙)肉苁蓉当归巴戟天(去心)菟丝子(酒浸)杜仲(盐水炒断丝)益智仁川楝子(去皮取肉)赤石脂韭子(炒)禹余粮(用醋淬碎为度各三钱)破故纸山茱萸龙骨(二两)滴乳香(一分)上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七

  茸菟丸

  (出经验方)

  治心肾不交。小便滑数。精神耗散。腰脚无力。

  鹿茸肉苁蓉干地黄萆杜仲五味子白茯苓(各二两)木瓜(一两)巴戟枸杞子川牛膝补骨脂青盐(各二两)菟丝子金铃子(各五两)莲肉(八两)上根据法炮制

  暖肾丸

  (出直指方)

  治肾虚多溺。或小便不禁而浊。

  葫芦巴(炒一两)破故纸(炒半两)川楝子(炒研一两)益智仁(二两)熟地黄(三两)鹿茸(酥炙)赤石脂(各一两)山茱萸(一两)代赭石(醋)龙骨(各半两)海螵蛸(一两)艾(醋煮)丁香沉香乳香(各二钱)禹余粮(醋碎三钱)上为末。糊丸如桐子大。

  子午丸

  (出危氏方)

  治心肾俱虚。梦寐惊悸。常自烦闷。短气不乐。消渴停

  饮。下赤白浊。

  榧子(去壳二两)莲肉(去心)枸杞子白龙骨川巴戟(去心)破故纸(炒)真琥珀(各蛤(半两)莲花(半两)牡蛎(一两)上为末。酒蒸肉苁蓉一斤。烂研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煎萆汤空心吞下。忌劳力房事。

  十四友丸补诸虚不足。益血。收敛心气。治怔忡不宁。精神昏倦不安。赤白浊

  甚。

  心肾丸治水火不济。心下怔忡。夜多盗汗。便赤梦遗。

  (方见诸虚门补虚固精类)(案原方:菟丝子淘酒蒸二两。麦门冬去心二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

  鹿茸散治脏腑久虚梦泄。

  鹿角屑(一两)鹿茸(酥炙一两)白茯苓(三钱)人参(一两)桑螵蛸(细研一两)芎(一两)当归(一两)破故纸(炒)龙骨(各半两)柏子仁(去壳)甘草(炙各一两)榧子(

  家韭子

  (出直指方)

  治肾气不足精遗。

  (方见小便淋秘门小便遗失类)(案原方:家韭子六两。鹿茸四两。苁蓉酒浸。牛膝酒浸。熟地黄。当归各二两。巴戟去心。菟丝子酒浸各一两半。杜仲去皮。金石斛去苗。桂心。干姜炮各一两。上为末。酒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百丸。空心食前盐汤酒下。小儿遗尿。多因服寒。亦禀受阳气

  远志丸

  (出直指方)

  治肾不足遗精白浊。惊悸健忘。梦寐不安。足胫酸疼。

  远志(去心取肉)地黄(洗)天门冬(去心)龙齿(各一两研)麦门冬(去心)五味子(一两)车前子(半两)白茯苓(去木)地骨皮(各一两三钱)桂(六钱)山药(炒)熟地(一

  芡实丸

  (出危氏方)

  治思虑伤心。房劳伤肾。心肾不交。精元不固。面少颜

  色。惊悸健忘。梦泄。小便赤涩。遗精白浊。足胫酸疼。耳聋目昏。

  (方见诸虚门补虚固精类)(案原方:芡实蒸去壳。莲花须各二两。茯神去木。山茱萸取肉。龙骨生用。五味子。

  枸杞子。熟地黄酒蒸焙。韭子炒。苁蓉酒浸。川牛膝去芦酒浸焙。紫石英七次各一两。上为细末。酒煮山药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任下)

  瑞莲丸

  (出济生方)

  治思虑伤心。便下赤浊。

  白茯苓(去木)石莲肉(炒去心)龙骨(生用)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远志(去心甘草煮)柏子仁(炒研)当归(酒浸)紫石英(醋七次)酸枣仁(炒去壳)龙齿(以上各一两)乳香(半两各研)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七十丸。

  空心温

  降心丹

  (出直指方)

  治心肾不交。盗汗遗精。及热药过多。上盛下虚。小便赤

  白。常服镇心(案原方:熟干地黄净洗酒洒蒸焙干。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各三两。茯苓去皮。人参。远志甘草煮去芦。茯神。山药各二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朱砂研飞各半两。当归去芦焙

  清心莲子饮

  (一名加味清心饮)

  治心中客热烦躁。赤浊肥脂。

  石莲肉白茯苓(各一两)益智仁(水浸出肉姜汁炒)远志(水浸取肉)麦门冬(去心)人参(各半两)石菖蒲车前子白术(一两)泽泻甘草(炙各二钱)上锉散。每服三钱。添灯心一握。煎热加薄荷少许。

  韭子丸

  (出千金方)

  治小便失精及梦泄精。

  (方见诸虚门补虚固精类)(案原方:韭子微炒令香。鹿茸去毛涂酥炙令黄色。楮实淘去浮皮干微炒。泽泻。肉苁蓉酒浸一宿去粗皮炙干。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石斛。远志去心。柏子仁。桂心去皮。牛膝去苗。巴戟。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白术。薯蓣。覆盆子各三分。杜仲去粗皮炙微黄色。黄锉。狗脊去毛。枳壳去瓤麸炒。蛇床子。芎。五味子。干姜锉制各半两。上为末

  妙应丸

  (出直指方)

  治赤白浊通用。

  真龙骨辰砂浓朴(以腐草鞋重包插定火并研细)石菖蒲(各二钱半)川楝子(煎去皮取肉半两)白茯苓(二两)益智仁(三两)石莲肉(一两)砂仁(三两)桑螵硝(瓦上焙)菟丝子(酒浸一宿各半两)上以药碎研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人参酸枣

  韭子丸治虚劳梦泄。

  (方见诸虚门补虚固精类)(案原方:用韭子七升净拣以醋汤煮千百沸。取出焙干。旋炒令作油麻香。捣罗为末。

  炼蜜

  固精丸

  (出济生方)

  治嗜欲过度。劳伤肾经。精元不固。梦遗白浊。

  肉苁蓉(酒浸薄切焙)阳起石(研)鹿茸(燎去毛酥炙)韭子(炒)龙骨(生用)赤石脂(七次)川巴戟(去心)白茯苓(去皮)鹿角霜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上为细末。

  十补丸治真气虚损。下焦耗竭。脐腹强急。腰腿疼痛。亡血盗汗。遗泄白浊。大

  便自利。小便滑数。或三消渴疾。饮食倍常。肌肉消瘦。阳事不举。颜色枯槁。久服补

  五脏。行荣卫(案原方:附子炮去皮脐。干姜炮。桂去心。菟丝子酒浸焙研。巴戟去心。浓朴去皮炒姜制。远志去心姜汁浸炒。破故纸炒。赤石脂。川椒炒出汗去子者二两用。上为末。酒糊丸如桐子

  薰草汤治梦失精。

  薰草(一两)人参(一两)干地黄(三两)白术芍药(各二两)茯神(一两)桂心甘草(炙各二两)大枣(十二枚)上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为二服。每服如人行四里。

  一

  石斛散治男子梦泄精。

  石斛(七分)桑螵蛸紫菀(各二分)干漆(煮)五味子干地黄钟乳粉(研)远志皮附子(炮去皮脐各二分)上捣和为末。以酒服方寸匕。渐增至二匕。日三服。忌猪、冷水、芜荑。

  莲子清心饮

  (一名清心莲子饮)

  治心中蓄热。时常烦躁。因思虑劳力忧愁抑

  郁。致小便白浊。或有沙粒。夜梦遗失遗淋沥。便赤如血。或因酒色过度。上盛下虚。

  心火炎上。肺金受克。口舌干燥。渐成消渴。睡卧不安。四肢倦怠。男子五淋。妇人常

  下赤白带。病后气不收敛(案原方:黄芩。麦门冬去心。车前子。甘草炙各半两。石莲肉去心。白茯苓。黄蜜炙。人参各七钱半。上锉散。每服三钱。麦门冬十粒。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渣。水中沉冷。

  小温金散

  (出危氏方)

  治虚热。或触冒暑气。旋下或赤或白或淋沥不止。

  人参(去芦)石莲肉(去心)巴戟(去心)益智仁(去壳)黄(去芦)萆(酒浸焙)麦门冬(去心)赤茯苓(去皮)甘草(各等分)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灯心二十根。

  红

  秘精丸

  (一名固精丸)

  治下虚胞寒。白浊或如米泔。或如凝脂。腰膝少力。

  (方见诸虚门补(案原方:牡蛎。菟丝子酒浸蒸焙另研。龙骨生用。五味子。韭子炒。白茯苓。白石脂

  金锁镇元丹治真气不足。气促喘乏。心怔忡盗汗。小便滑数。遗精白浊。一切元

  脏虚寒。

  (案原方:白茯苓去皮。五味子各八两。补骨脂酒浸炒十两。紫巴戟去心。胡芦巴炒。

  苁蓉净洗焙各一斤。朱砂另研。龙骨各三两。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酒或

  赤茯苓散

  (出医方大成)

  治心经伏暑。小便赤浊。

  人参白术赤茯苓香薷泽泻猪苓莲肉麦门冬(去心各等分)上捣罗四钱。

  每服

  苍术难名丹

  (出直指方)

  治元阳气衰。脾精不禁。白浊淋沥。腰痛无力。

  苍术(去粗皮米泔水浸一宿)茴香(炒)川楝子(去皮取肉各三两)川乌(炮去皮脐)破故纸(炒)白茯苓龙骨(研各三两)上为末。酒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五十丸

  远志丸

  (出经验良方)

  治白浊。

  白茯苓(一两)麦门冬(去心一两)远志(去心)石菖蒲(各半两)人参(去芦)益智仁(

  桑螵蛸散

  (出危氏方)

  治男子小便日数十次。如稠米泔色。心神恍惚。瘦瘁食

  减。多因房劳桑螵蛸远志(去心甘草水煮取肉)菖蒲龙骨()人参茯苓当归(酒洗)鳖甲(醋

  黄汤治诸虚失精。

  黄当归甘草(炙各二两)桂心(六分)苁蓉石斛(各三两)甘枣(一百十枚)白蜜(二斤)上切。以水一斗。煮取四升。纳蜜煎取三升。分为四服。日三夜一。以食相间。

  忌

  鹿角汤治劳梦泄精。

  鹿角(一两屑)韭白(半斤)生姜(一斤)芎茯苓(各二两)当归(酒洗)鹿茸(炙各二两)白米(二合)上切。先以水五斗。煮鹿角取一斗二升。去滓。纳诸药煮取四升。

  分

  通治还少丹

  (出危氏方)

  治心肾俱虚。漏精白浊。

  山药牛膝(酒浸)白茯苓山茱萸(去核)茴香(炒各一两半)菟丝子(酒浸)续断(去

  白浊方

  乌药莲子藕节白茯苓益智仁(各一两)花椒甘草(各三钱半)上七味为粗末。用猪肚洗净。入药在内以线缝口。入锅用水二三盏。文武火煮之。候猪肚软。取去药滓。

  薄切

  续断丸

  (出经验良方)

  治遗精白浊。

  川续断独活柏子仁(各二两)谷精草(二两半)莲花蕊(半两)鸡子(七个用白)术(二两)上为末。将鸡子白打和药末。次用酒糊为丸。空心温酒送下五六十丸。

  又方治便浊不止。渐成虚损。每便时张目仰视。自然盗汗致损精神。

  用白茯苓三两研为末。熔蜡和丸如圆眼大。细嚼二丸。空心枣汤下。神效。

  又方

  用冬瓜仁炒为末。空心米饮调下五钱许。

  金樱子煎补肾秘精。治小便白浊。

  金樱子(一升捶碎用好酒二升银锅内熬至一升去滓再煎成膏)桑白皮桑螵蛸(酒浸)鸡头粉龙骨莲花蕊(各半两)上为末。入膏子和丸。每服二十丸。用盐汤送下。食前服之。

  治玉茎硬不痿。即肾精流无歇时。精如针状。捻之则碎。乃为精漏疾矣。

  (出经验方)用韭子、破故纸各一两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每日三次饮之。愈即住服。

  治白浊用谷树皮叶一味。或焙或曝干为末。汤浸蒸饼为丸。每服三十丸。空心白汤下。

  治梦中遗精

  (出经验方)用乳香如大拇指一块。临卧时将放口中嚼烂。至半夜即吞下。不两三次病愈。

  远志丸治心肾虚损。精神恍惚。健忘多惊。白浊泄精。虚汗。耳聋。此药皆治

  之。

  (方见(案原方:远志去心。牡蛎取粉各二两。白茯苓去皮。人参。干姜。辰砂别研各二两。

  肉苁蓉净洗切片焙干四两。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煎灯心

  丝丸治少年色欲过度。精血耗竭。心肾气败。遗泄白浊。腰背疼痛。面色黧

  黑。耳聋。

  类)(案原方:当归酒浸焙干半斤。菟丝子酒浸去土乘温研破焙干一斤。薏苡仁。茯神去木。)

  治白浊

  上用茴香丸。或八味丸。以五苓散下之。

  心肾丸

  (出经验方)

  治男子白浊。小便多滑。妇人血冷。

  苍术(一斤白酒糟三斤腌二宿去糟)肉桂(二两)川椒(四两盐炒去盐)吴茱萸(四两)茴香(二两同茱萸炒)川楝子(四两用苍术糟半斤炒川楝子去糟用)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五十丸。盐汤温酒下。

  地黄丸

  (出危氏方)

  治心肾水火不济。或因酒色。遂至已甚。谓之土淫。盖脾

  有虚热而肾不足。故土邪干水。夏则土燥而水浊。冬则土坚而水清。此其理也。医者往

  往峻补。其疾反甚熟地黄(九蒸十两)菟丝子(酒浸半两)茯苓柏子仁(各三两)附子(炮一两)上为末。

  厘清饮

  (仁存方)

  通心气。补漏精。治男子小便白浊。由思虑过度。致阴阳不

  分。清浊相干萆石菖蒲(去皮毛)白茯苓(醋浸二日)乌药(各一两)甘草(四钱)上为末。每服

  蒜丸

  (危氏方)

  治白浊。

  杜仲川乌破故纸人参巴戟(各等分)上为末。蒜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肾浊秘精丸

  (一名附子丸)

  治元气不固。遗精梦泄。

  (出医方集成)大附子(炮去皮脐)龙骨()苁蓉(酒浸)巴戟(去心各一两)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

  固真丸

  (危氏良方)

  专治精泄不禁。

  禹余粮石中黄赤石脂紫石英石燕子(五味各一两炭火醋十两淬至干为度研用)上以白茯苓四两。人参二两。青盐一两。同为末。入无灰酒约量多少。打糊拌和众药为丸。

  以朱砂为衣。如小鸡头大。每服二丸至三丸。温酒下或盐汤下。空心临卧服。一名仙方固真丹。

  参苓丸

  (经验良方)

  治泄精无常。

  藕节菱角肉(各一两)人参白茯苓(各半两)石莲肉(一两)上为末。用黄酒糊为丸。

  博金散

  (仁存方)

  治便浊之疾。皆缘心肾不济。或因酒色。遂至已甚。谓之土

  淫。盖有虚热而肾不交。故土邪干水。史载之尝言。夏则土燥而水浊。冬则土坚而水

  清。此其理矣。医者往往峻补其疾反甚。此方中和。服之水火既济而土自坚。其流清

  矣。

  人参(一两)白茯苓(二两)络石(二两)龙骨(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

  空心临卧米

  治虚劳尿精白浊方

  (出千金方)用榆白皮切二斤。水二斗。煮五升。分五服。

  治白浊

  (出千金方)用干羊骨为末。服方寸匕。日二服。

  四白头

  (亦名玉华白丹)

  治虚寒。壮胃。饮食作痰喘嗽。清上实下。兼治妇人

  白带。男子白焰硝(二两研细)白矾(三两研细)石膏(四两研细)砒霜(一两研细)上用一火鼎子。先以火炙。用生姜自然汁涂内外数遍。炙干。先下砒末半两。次以砒末半两。和焰硝末一两按实。又以焰硝末一两。和矾末按实。又以白矾末一两半。和石膏二两按实。却以石膏末二两紧按在上。用圆瓦片子盖合口上。围簇炭五斤。发顶火烟尽为度。去火候冷。取药刮净研如细粉。再加好白石脂一两。研细。和前药滴水为丸。如鸡头大。候干。再入新锅内。用瓦盖定置砖上。簇炭一斤。一通红为度。用钤钤出。倾丹在浓瓷盆内。乘热搅动。

  候丹冷

  金锁丸治男子妇人滑精鬼交遗泄。

  (方见诸虚门补虚固精类)(案原方:茯神二钱。远志去心三钱。五色龙骨三钱红。牡蛎四钱左顾者炒赤色。坚白茯

  坎离丸

  (出仁存方)

  治水火不济。滋补心肾。治白浊梦泄。

  辰砂(一两)酸枣仁(一两取肉)附子(炮去皮脐一两)乳香(半两)上碾附子末同三味和

  宁志膏

  (出和济方)

  治心脏亏损神志不宁。恐怖。赤浊。恍惚健忘。睡卧不

  安。梦陟危险。

  茯苓散治心虚梦泄。亦治白浊。神效。见东坡方。如服汤法。饮食内皆可服。

  用白茯苓为末。每服四钱。粳米汤调下。间用温水调下。空心食前临卧。日三服。

  四精丸

  (危氏方)

  治白浊。

  鹿茸苁蓉山药茯苓(各等分)上为末。米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枣汤下。

  小菟丝子丸

  (危氏方)

  治肾气虚损。五劳七伤。小腹拘急。四肢疼痛。面色黧

  黑。唇干口燥。目暗。耳聋。心忡短气。夜梦惊恐。精神困倦。喜怒无常。悲忧不乐。

  饮食无味。举动乏力。心腹满。腰脚疼。小便滑数。房室不举。股内湿痹。水道涩痛。

  小便出血。时有遗泄。并宜服之。久服益骨髓。续绝伤。补五脏。去万病。明视听。益

  颜色。轻身延年。聪耳明石菖蒲(二两)菟丝子(酒浸焙为末五两)山药(二两七钱半)白茯苓(一两)上为末。山药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或盐汤下。如脚膝无力木瓜汤下。晚食前再

  桑螵蛸丸治下焦虚冷精滑不固。遗沥不断。

  附子(去皮脐)五味子龙骨(各半两)桑螵蛸(二两)上为末。纯糯米糊和丸。

  每服三十

  治白浊

  白浊遗精最扰人。茯苓半夏小乌沉。更加益智四十粒。罔顾年深岁月深。

  四精丸治思虑色欲过多。心气不足。神志耗散。遗精白浊。小便频数。常服补益

  精髓。注(案原方:白茯苓。秋石各四两。石莲肉去壳皮心。水鸡首生池沼中粉红花结子垂下各二两

  斩梦丹治梦泄遗精。

  知母(一两)黄柏(一两去皮)滑石(三两)上为末。白水和丸。空心温酒盐汤送下。

  远志丸治小便赤浊。

  远志(去心甘草水煮半斤)茯神益智仁(各二两)上为末。酒糊为丸。每服五十丸。

  临

  栝蒌丸治男子尿精。

  栝蒌根泽泻土瓜根(各二两)上为末。以牛膝和丸如梧桐子大。先食服三十丸。

  良。

  茯苓散

  (一名白茯苓散)

  治白浊甚至下血。

  (方见小便淋秘门小便遗失类)(案原方:白茯苓。龙骨。甘草炙锉细。干姜。桂心。续断。附子各一两。熟干地黄。

  桑螵

  牡蛎散治梦遗精淋沥。

  (方见诸虚门补益诸疾类)(案原方:黄去苗土。麻黄根洗各一两。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上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滓热服。每日一服。不拘时候。一方入葱白三

  厘清散治白浊。

  益智仁(主益精治虚漏小便淋沥)萆(主阴痿遗尿补肾脏益精)菖蒲(通心气止小便治

  三白散治小便遗涩痛。赤白浊。

  远志(去心)莲肉白茯苓上各等分。为细末。用好酒调下。每服二三钱。空心服。

  金樱子丸治诸虚漏精白浊。

  真龙骨浓牡蛎()桑螵蛸(各一两)上以黑豆一盏淘湿。将前三件置黑豆上。

  蒸半日去豆。焙三件为末。入白茯苓一两末。金樱子四十枚。去刺并瓤蒂。洗净捶碎。入瓷器内。

  入水一盏。煮浓汁滤清。调茯苓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用盐益智仁五枚。

  连壳捶碎。北五味子十粒。缩砂仁三个煎汤下。

  炼盐方治漏精白浊。

  白盐(入瓷器内以瓦盖定黄泥封火一日取出阴一宿用瓷器收贮)白茯苓山药(各一两)上为末。入盐一两研匀。用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枣汤送下。盖欲以济咸

  玉锁丹治心气不足。思虑太过。肾经虚损。真阳不固。致有遗涩。小便白浊如

  膏。梦泄。

  身体倦怠。骨节酸痛。虚烦盗汗。

  茯苓散

  (一名锁阳丹)

  治泄精及治膀胱。

  茯苓猪苓木馒头(去皮子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用米饮调。一方不用猪苓。

  锁阳丹治精泄不禁。

  桑螵蛸(三两焙干)龙骨(二两)白茯苓(一两)上为末。米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

  威喜丸治精气不固。遗沥常流。小便白浊。梦中频泄。及治妇人血海冷。白带。

  白浊。白白茯苓(四两)木猪苓(一两去皮煮茯苓数沸)黄蜡(四两溶)上以茯苓为末。

  用蜡为丸如

  三白丸治遗精白浊。及滑泄盗汗。

  龙骨(生用一两)牡蛎(一两)鹿角霜(二两)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

  治小便混浊如精之状。

  没药木香当归(各等分)上为末。以棘心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食前

  菟丝子丸治思虑太过。心肾虚损。阳不固。溺有余沥。小便白浊。梦寐频泄。

  禁精汤

  (出千金方)

  治虚劳尿精。

  韭子(二升)粳米(一合)上二味。合于铜器中熬之。米黄黑及热。以好酒一斗投之。

  绞取

  莲肉丸

  (海上良方)

  治梦泄白浊。

  莲肉(去心)白茯苓(各等分)上为末。白汤空心调下。

  治失精暂睡即泄。

  (方见诸虚门补虚固精类)(案原方:白龙骨一两。韭子一合。上为末。每服二钱许。酒调。空心服此二味药性。

  大能

  茯苓丸

  (三因方)

  治心肾气虚。神志不宁。小便淋沥。或不禁及遗泄白浊。

  赤茯苓白茯苓上为末。以新汲水洗。澄去浮沫控干。别取地黄汁同好酒入银石器内

  三仙丸

  (出危氏方)

  治梦泄。

  益智仁(二两用盐二两炒去盐)乌药(二两)上为末。用山药一两。为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临卧盐汤下。以朱砂为衣。凡病精泄不禁。白浊。头眩。虚极或寒热。

  用补涩之药不效。其脉浮软而散。盖非房室过度也。此无他。因有所欲。想而不遂。故致其疾。既以药补。且犹不效。将何治之。缘心有爱。则神不归。意有想。则志不宁。当先和营卫。营卫和则心安。次调脾胃。脾气和则志定。心肾交媾。精神内守。其病自愈。其治用人参三钱。当归一钱。酒洗焙干为末。作三服。沸汤调服。头眩遂瘥。精不禁者。用白芍药半两。丁香三钱。木香三钱。锉散。每服用生姜五片。枣三枚煎。空心服。即心安神定。精固神悦。

  珍珠粉丸

  (济生拔粹方)

  治白淫梦泄遗精。及滑出而不收。

  黄柏(一斤新瓦上焙干)真蛤粉(一斤)上为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

  空心

  白糯丸

  (经验良方)

  治小便凝停白浊。老人多有此证。令人卒死。大能耗人精

  液。主头昏大白芷(一两为末)真糯米(五钱重炒赤色)上为末。糯米为丸。煎木馒头汤吞下。

  无木馒头用根亦可。后却用和剂局方补肾汤调补。如后生禀赋怯弱。房室太过。小便太多。水道蹇

  黄散

  (经验良方)

  治白浊。

  黄(盐炒半两)茯苓(一两)上为末。每服一二钱。空心白汤送下。

  清心丸治经络热。梦遗。心中恍惚。

  (方见诸虚门补虚固精类)(案原方:黄柏皮好者一两。脑子一钱。上为细末。同研匀。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至

  五味子丸

  (经验良方)

  治白浊及肾虚。两腰及背脊穿痛。

  用五味子一两炒赤为末。用醋糊为丸。醋汤送下三十丸。泻用蕲艾汤吞下。

  牡蛎丸

  (直指方)

  治精气不禁。白浊梦遗。

  半夏(一两盐水洗十次每个分作两个以猪苓去皮二两为粗末同半夏浸火炒黄放地去火毒一宿不用猪苓)牡蛎(一两研成粉)上为末。以山药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养药瓷器内密收。每服三十丸。茯苓汤下。

  约精丸

  (直指方)

  治小便泄精。

  白龙骨(二两)新韭子(霜后采者一斤酒浸一宿捣细)上为末。酒调糯米糊为丸。

  如梧桐子

  莲子六一汤

  (直指方)

  治心经虚热。小便赤浊。

  石莲肉(连心六两)甘草(炙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灯心煎汤调服。

  黑丸子治精气耗竭。面色黧黑。耳聋。目昏。口干多渴。脚弱腰痛。小便白浊。

  上燥下寒(案原方:鹿茸酒蒸。当归去芦酒浸。上各等分为末。煮乌梅膏子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

  水陆二仙丹

  (仁存方)

  治白浊。

  金樱子(去子洗净捣碎入瓶中蒸令熟用汤淋之取汁慢火成膏)芡实(肉研为粉各等分)上以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酒吞。食前服。一方用妇人乳汁丸为妙。一方盐汤下。

  破故纸散

  (三因方)

  治精气不固。

  破故纸青盐(同炒香)上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用米饮调下。

  猪苓丸

  (一名半夏丸)

  治年壮气盛。情欲内动。所愿不得。意淫于外。梦遗白

  浊。精滑不禁。素问云。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又云。肾气藏精。能摄精气。或敛

  或散。皆主于肾。

  半夏(一两)猪苓(二两)上以半夏锉如豆大。用猪苓为末。先将一半炒半夏黄色。

  不令焦。放地出火毒半日。取半夏为末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候干。更用余猪苓末同炒。装入洁净沙瓶中养之。每服四十丸。空心温酒盐汤送下。如常服于申末间冷酒下。一方鸡子青为丸。煎白茯苓汤下。名鸡青丸。一方酒糊为丸。盐酒米饮下。名半夏丸。一方陈粟米饭为丸。

  温

  羊胫灰丸治思虑伤脾。脾不摄精。遂致白浊。

  (方见诸虚门补虚固精类)(案原方:浓朴去皮取肉略使姜汁制为末二两。羊胫炭火过通红取出窨杀另研如粉一两。

  治失精

  (千金方)石榴皮(切五合)桑螵蛸(炙用)桑白皮(各一升)上以酒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一方

  治男子妇人精滑。夜多遗精。

  用益智四十丸。当中穿过作一串。用青盐一小块。水二盏。煎一盏去滓。温服。一方用二十

  干胶

  (千金方)

  治失精。

  用干胶三两为末。以酒二升和。分服。瘥即止。一方用鹿角胶。

  韭子方

  (千金方)

  治梦泄失精及溺白。

  用新韭子二升。十月霜后采好者。用好酒八合浸一宿。明旦日色好。滤子。向南捣一万杵。

  凝真丹治下丹不凝结则真气不固。梦遗白浊。胸中短气。面黄体重。形容瘦悴。

  情思不乐(案原方:上丹不凝结。则常多感冒。鼻流清涕。头目昏疼。上用益智仁二两用饼饽药搜面

  四妙丹

  (一名神仙固真丸)

  治元气久虚。及小肠肾膀胱疝气。五淋白浊。精

  滑精漏。妇人(案原方:用苍术洗去泥土。干。米泔水浸。逐日易泔。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切作片子焙干。称一斤。分作四处。四两用小茴香青盐五分。同炒黄色为度。一方只用茴香炒。四两用川乌头切作片子。重五钱。川楝子一两重。去皮并核。炒黄色为度。一方只用川楝子炒。四两用酒半升。醋半斤。煮三十来次。一方用青盐炒。四两用川椒一两重。

  去核。破故纸一两。同炒黄色为度。一方只用川椒炒。共一处为细末。用酒醋打糊为丸。如桐子

  香砂散

  (出危氏方)

  治男子妇人小便赤浊。诸药不效者。

  五苓散辰砂妙香散上和匀。用天门冬、麦门冬去心。煎汤。空心调服一二钱。一日三服

  羊骨汤治失精多睡。目昏。

  羊骨(一具)饴糖生地黄白术(各三斤)大枣(二十枚)桑白皮浓朴阿胶(各一两)麦门冬人参芍药(各二两)生姜甘草(各三两)茯苓(四两)桂心(八两)上罗匀。以水十斗煮羊骨。去骨。取三斗煮药。取八升。汤盛下。入胶、饴糖令匀。平旦服一升。

  五味子丸

  (卫生家宝方)

  补心肾。治白浊。久服行步如少年。

  五味子(四钱半)续断(一钱)山药(七钱)人参(六钱)菟丝子(一钱)白茯苓(一钱)山茱萸柏子仁(二钱)川芎(一钱)牛膝(半两)远志(半两)龙骨(半两生用)上为末

  宁心志济经丹

  (卫生家宝方)

  治心肾气不足。

  朱砂乳香没药白茯苓白芍药当归(各二两)酸枣仁远志(去心)菖蒲人参白茯神(各一两)熟地(二两)上除朱砂别研外。并为末。同和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食

  茯苓丸

  (卫生家宝方)

  治男子小便白浊。渐成淋沥。或痛或不痛。日久觉瘠

  瘦。四肢乏力。

  猪苓(二两)茯苓(半两)半夏(半两)上半夏汤浸八九次。锉作两片。同木猪苓一处炒令黄色。去猪苓不用。只取半夏研细。同茯苓、粟米糊。调丸如梧桐子大。食前空心时。

  热水

  治小便白浊出髓条。

  (危氏良方)酸枣仁(炒)白术人参白茯苓破故纸(炒)益智(净洗)大茴香牡蛎(火碎为度)

  莹泉散

  (出京邑良方)

  治心脾不调。肾气弱。成便溺白浊。

  浓朴(一两生姜汁制微炒用)白茯苓(一钱)上罗匀作一服。水酒各一碗。煎至一碗。

  分作二服。食前温服。

  诃子丸

  (出海岱居士秘方)

  治肾虚脱精。

  诃子龙骨(各一两)上为末。滴水为丸如小指头顶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早晨空心葱

  治男子妇人白浊或肠漏

  (出永类钤方)浓朴(姜汁炒)益智仁(盐水浸炒)上姜枣煎。不拘时服。

  金锁丹

  (出千金良方)

  治肾冷及精滑。小便频数。

  肉苁蓉(五两酒浸三日成膏)巴戟(二两)破故纸(四两)附子(三两炮去皮脐)胡桃(三

  牡蛎丸

  (出卫生家宝方)

  治中年以后。肾气虚冷。梦遗泄精。小便白浊。

  石亭脂(研生用)牡蛎(用醋浸少时生用)青盐龙骨(真者饭上蒸一次)上等分为末。以青盐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盐酒下。见效即住服。中年以下。

  去石

  治白浊赤浊道人龙骨丸

  (出卫生家宝方)龙骨(半两)牡蛎(半两)上研为细末。同入鲫鱼腹内。用纸裹。入火内炮熟为度。

  只用二味和鱼肉杵为丸。每日用鲫鱼大小无拘。三四尾。只看上件药尽为度。服时看药效如何。

  更

  葫芦巴丸

  (出杨氏方)

  治下焦阳惫。脐腹冷痛。小便白浊。肌肤消瘦。饮食减

  少。及膀胱疝葫芦巴(炒)破故纸(炒)川楝子(去核炒)茴香(炒)川椒青盐山药青橘皮(去白)陈皮(去白)附子(炮去皮脐)上件各等分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

  龙骨丸

  (出杨氏家藏方)

  治下虚胞寒。小便白浊。或如米泔。或若凝脂。腰重

  力少。

  牡蛎(为粉)熟地菟丝子(酒浸一宿)白茯苓(各半两)龙骨()肉桂白石脂五味子(以上四味各二钱半)上件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或温酒或盐汤

  水仙丹

  (出杨氏家藏方)

  治水火不足。精神恍惚。怔忡健忘。遗精白浊。小便

  淋沥。消渴吐白芨(一两锉用麻油一小盏同入铫子内煎令药焦黑色为度去药更煎油良久以木箸点油向冷水中成花不散为度如未更煎良久入盏内收之)朱砂(不拘多少细研水飞过)木通(令为细末一两)上件。将前油和研细朱砂、木通。看多少和如软面相似。用浓皂角水洗药剂数遍。

  令油尽。却以水浸之。其水一日一换。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粒至七粒。新水下。无忌。每日

  锁阳丹

  (出续易简方)

  治肾气闭遗精。

  龙骨(一两)莲心(一百个)半夏猪苓(各二两)上将龙骨莲心为末。半夏用汤浸。

  以竹刀分四方界之。不可令断开。猪芩如半夏切了捶匾同半夏炒令黄色。拣半夏研为末。入龙骨、连心。内粟米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外别研猪苓为末。养此丸子。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盐

  益阳丹

  (出诜诜方)

  治丈夫心肾不交。阳气痿弱。才交即泄。梦遗白浊。

  丁香(二钱)木香(三钱)木通(二钱去皮)远志(一两)石莲肉(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白茯苓(半两)龙骨(一两)半夏(半两切作小粒用大猪苓半两同炒色黄去猪苓)茴香(半两用斑蝥十四个去翅足同炒黄色去斑蝥)上为末。同酒煮山药入砂盆内杵千下。丸

  强志丸

  (出朱焦验方)

  益心血。活肾水。治白浊。

  菟丝子熟地(各二两)茯神山药黄石莲(各一两半)柏子仁附子远志枸杞子杜仲破故纸鹿茸(各一两)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

  空心酒

  石斛丸治肾经精寒。丹田凝阴。小肠时痛。腰膝时冷。小便白浊。头晕耳鸣。或

  痰涎壅塞葫芦巴萆石斛附子巴戟(去心)荜澄茄(拣用)茯苓山药沉香鹿茸上

  茯苓散治梦中虚滑遗精。

  白茯苓(二两)缩砂仁(一两)上件为细末。入盐二钱。用精羊肉批作大片。掺药在上。

  炙

  治男子溺精遗沥。肾劳白浊。

  用真玉华白丹。人参、茯苓、益智仁汤下。甚效。

  酸枣汤

  (永类钤方)

  有梦遗服心肾药无效。医问脑冷否。盖脑冷则髓不固。遂

  服驱寒药。脑酸枣仁(炒去皮用)远志肉(一两)黄(一两炙)莲肉(去心一两)罗参(一两)当归(酒浸一两)白茯苓(一两)茯神(一两)陈皮(一两)粉草(一两)或加半夏(一两)上

  卷三十三 肾脏门

  喑俳(附论)

  内经谓内夺而厥则为喑俳。此肾虚也。喑俳之状舌疮不能语。足疼不为用。盖肾脉挟舌本。肾气内夺。气厥。舌本。至不能语而为喑。肾脉入阴股。循髓骨内踝入足下。肾气不足。

  故

  方

  地黄饮治肾气厥语声不出。足废不用。

  熟地巴戟茱萸(炒)苁蓉(酒浸)附子(炮去皮脐)石斛(去根)五味子桂白茯苓(各一两)麦门冬(去心)远志(去心)菖蒲(各半两)上为粗散。每服三钱。

  水一盏。

  生

  八味丸治肾气内夺舌喑足废。

  菟丝子丸治肾气内夺舌喑足废。

  菟丝子(酒浸)白茯苓附子(炮去皮脐)桂菖蒲远志(去心)上为末。炼蜜和丸如

  补骨脂丸益肾气。治喑俳。

  补骨脂(一两炒)远志(去心)钟乳粉(各半两)菖蒲(半两)肉苁蓉(酒浸一两)麦门

  石斛丸治肾气内夺厥逆。喑俳。补肾。

  (方见诸虚门补益诸虚)(案原方:川椒去目微炒出汗。葫芦巴炒。地龙去土炒各四两。苍术去浮皮。乌药各十六两。川乌炮去皮脐。羌活去芦头。茴香炒。赤小豆。马蔺子醋炒一方用花。金铃子麸炒。

  石斛去根各八两。青盐二两。巴戟天去心四两。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或盐汤亦得。空心食前服。一方石斛赤小豆香子羌活楝实乌头马蔺子各

  卷三十三 肾脏门

  解(附论)

  内经谓各脉太过则令人解。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夫肾为作强之官。精为身之本。所以运动行体者也。一或受邪则肾不实而精不运。故有脊脉痛少气不欲言之证。名曰解者。

  解

  方

  利肾汤治解脉痛。气乏不欲言。此为肾气余。

  泽泻生地黄赤茯苓(各一两)槟榔(锉)牛膝(酒浸各一两)麦门冬(去心焙)柴胡

  通肾汤治解少气不能言。脊脉急痛。腰脊强直。足下热痛。小便癃闭。心烦噎

  气。

  菖蒲(锉)羚羊角(镑)生地(焙)赤芍药(各二两)五味子甘草猪苓(去黑皮)泽泻

  匀气散治肾气有余。足少阴脉太过。令人脊痛少气不欲言。

  枳壳(麸炒)泽泻赤茯苓牡丹皮木通(锉)槟榔玄参(各一两)上为粗散。每服三

  卷三十三 肾脏门

  骨髓虚实(附论)

  凡骨髓虚实之应。主于肾膀胱。若其脏腑有病。从骨生热则应脏。寒则应腑。故肾主骨髓。肾气之余。其气虚则骨弱酸疼。倦而无力。其气实则骨热苦烦。津液内燥。当随证以治之。夫骨髓之病应肝胆。若其脏腑有病。从髓生。盖热则应脏。寒则应腑。故髓虚者脑痛不安

  方

  人参饮治骨极虚寒。面肿垢黑。腰膝疼不能久立屈伸。梦寐惊悸。上气。小腹急

  痛。腰背人参五味子熟地黄(焙)赤芍药甘草(炙)麦门冬(去心)白茯苓桂(各一两)上

  羌活丸

  (出圣惠方)

  治髓虚寒。脑痛不安。补髓。

  羌活芎(炒各二两)桂(一两)当归(一两)人参(二两)大枣(三十个取肉)大麻仁(研)羊髓酥牛髓(各一两)上捣为末。与枣肉、麻仁、酥、髓相和。入银瓷器中。

  重补髓丸。

  柴胡汤

  (出千金方)

  治髓实。勇悍热生烦。

  柴胡升麻栀子仁(各三钱)黄芩细辛枳实(各二钱)泽泻淡竹叶生地黄(各一两)上为咀。每服五钱。水一盏下芒硝半钱。煎一沸去滓。分二服。早晨一服。

  日午

  地骨皮汤治髓实。使人强悍惊热。

  地骨皮(二两)胡黄连柴胡当归泽泻黄芩(各半两)甘草(炙)枳实(去瓤各一两)

  苁蓉汤治骨髓虚冷酸疼。

  肉苁蓉(酒浸)菟丝子(酒浸)人参黄(锉)木香附子(炮去皮脐)补骨脂(炒各一

  秦艽汤治骨实烦热。

  秦艽(半两)甘草(炙)前胡柴胡(各二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

  煎至七分去

  补骨脂汤治骨虚酸疼。多倦。

  补骨脂(炒)附子(炮去皮脐)人参肉苁蓉(酒浸切焙)五味子(各一两)上咀。

  每

  枳实汤治髓实气勇悍烦热。

  枳实(去瓤)柴胡当归甘草(炙)芎(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

  煎

  温髓汤治髓虚骨寒。

  附子(炮去皮脐)人参黄细辛桂(各一两)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水一盏。

  煎

  地骨皮汤治骨实热烦痛。

  地骨皮柴胡甘草(炙各一两)胡黄连(一钱)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

  煎至七分

  四物方

  (出千金方)

  治骨实苦疼烦热。

  葛根(取汁)生地黄(取汁)麦门冬(取汁)蜜上各半盏和匀。分三服。每服水半盏。

  同

  地黄煎治骨虚骨寒。

  生地黄(五斤焙)补骨脂人参(各五两)上为末。每服水二升。药末二两。猪髓一具去筋

  地黄散

  (出千金方)

  治骨髓虚。冷痛无力。

  生地黄(八斤)豉(二升)上同于甑上炊两次。曝干为散。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不拘时候

  地黄酒治骨髓虚冷痛。

  用生地黄一石洗切。木臼中捣取自然汁。绞去滓。用酒二斗和匀。同于瓷石器中煎熟为度。

  天门冬散治骨热疼痛。

  用天门冬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一百日取瘥。

  虎骨酒治骨虚酸痛不安。好倦。主膀胱寒。

  用虎骨一具。通炙取黄焦。汁尽。碎如雀头大。酿米三石。曲四斗。水三石。如常酿酒法。

  芍药散治骨虚冷痛。倦怠。

  (方见芍药汤)

  卷三十三 肾脏门

  骨极(附论)

  夫骨极之病本于肾脏中风。肾主身之骨髓。风邪中其脏则伤骨。故为骨极。所谓骨极者。

  令人瘦削齿苦痛。手足烦疼不可久立。卧不欲动是也。然骨有极虚寒。有极实热。皆由肾受邪气。若气阴则虚。虚则寒。寒故面肿垢黑。腰脊痛不能久立。屈伸不利。其气衰则发堕齿槁。腰背相引而痛。甚即咳唾。气阳则实。实则热。热故面色隐。膀胱不通。牙齿脑苦痛。手足瘦削。耳鸣。色黑。是骨极之至也。宜随证补泻。当治其微者。甚则足少阴气绝而骨

  方

  地黄煎丸治骨极肾脏劳伤。少气不足。羸瘦无力。肢节酸疼。宜服。

  生地黄(八斤净洗木臼内干捣绞取汁)大麻子仁(半斤以水研取汁)牛髓(一斤)白蜜(二斤)无灰酒(五升)大枣(五十个煮取肉)天门冬(一斤取汁以上七味同于银锡器中熬成膏入后药味)鹿角胶(五两捣碎炒黄色)石斛(去根二两)覆盆子(一两)酸枣仁(二两)肉苁蓉(一两酒浸一宿刮去皮炙干)人参(二两去芦头)附子(二两炮去皮脐)牛膝(二两)白茯苓(二两)五味子(二两)熟地黄(三两)补骨脂(三两炒)干漆(二两捣碎炒令出烟)肉桂(二两)杜仲(二两)菟丝子(一两酒浸一宿曝干别捣为末)上为末。入前地黄煎中。以慢火熬。候可丸即丸如弹子大。每服以温酒化下一丸。空心午前晚后食服。

  若丸

  鹿角胶丸治骨极肌体羸瘦。肾虚弱。腰膝无力。宜服。

  鹿角胶(三两炒研)破故纸(一两)熟地黄(一两)薯蓣(一两)人参(去芦)附子(一两炮去皮脐)菟丝子(一两酒浸一夜曝干别捣为末)白术(一两)柏子仁(一两)杜仲(一两去粗皮炙为末)山茱萸(一两)酸枣仁(一两)虎胫骨(一两涂酥炙)牛膝(一两)五味子(一两)巴戟(一两)肉苁蓉(二两酒浸一宿刮去皮炙干)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

  附子丸治骨极肢节酸痛。脚胫无力。两耳虚鸣。

  附子(二两炮去皮脐)肉苁蓉(二两酒浸一宿刮去皮炙令干)补骨脂(一两炒)鹿茸(一两去毛酥炙黄)黄(一两半)杜仲(一两去粗皮炙令黄)五味子(一两)牛膝(一两去芦)薯蓣(二两)山茱萸(一两)酸枣仁(一两)芎(三钱)柏子仁(一两)肉桂(一两半去皮)上为末。炼蜜和捣三四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下三十丸。

  木瓜丸治骨极腰脊痛。风湿气衰。不能久立。脑髓疼痛。补虚壮元。

  木瓜(五枚将砂十两研细汤浸绢滤澄清石器煎成膏后将木瓜刮去皮切片和砂拌匀碗内蒸令熟收藏用每料用木瓜三两)雀(四十双去头足肠醋煮烂砂盆研布绞取肉以砂木瓜入干姜椒末各二两酒三升慢火熬成膏用)附子(炮去皮脐)菟丝子(酒浸三日焙末各二两)补骨脂(炒)沉香(锉)木香天雄(炮去皮脐)石斛(去根)苁蓉(酒浸焙干)天麻(酒炙)蒺藜子(炒去刺各二两)羌活(一两半)香子(炒三钱)上除膏捣罗为末。

  同为丸如梧

  肾沥汤治骨极面肿垢黑。腰脊痛不能久立。屈伸不利。梦寐惊悸。上气。小腹里

  急。痛引人参芍药麦门冬(去心)生地黄(焙)当归(切焙各一两半)甘草(炙)芎远志白茯苓(去皮)五味子(各一两)干姜(炮一两)黄芩(半两)桂(二两)羊肾(二个去筋膜)上除羊肾外。粗捣筛。每服五钱。先用水二盏。煮羊肾一双至一盏。除羊肾下药末。

  干地黄丸

  (出圣惠方)

  治骨极羸瘦。心神虚烦。脚膝疼痛。久立不得。宜服。

  熟地黄(二两)白茯苓(一两)牛膝(一两)羚羊角屑(三钱)酸枣仁(一两微炒)萆(三两)黄(三两)桂心(三钱)苁蓉(一两酒浸)石斛(一两去根)薯蓣(一两)人参(一两去芦)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下三十

  骨碎补丸治骨极腰脊疼。不能久立。发堕齿槁。手足疼甚。

  骨碎补(炒)附子(炮去皮脐)肉豆蔻(去壳各二两)蒺藜(炒去角)杜仲(去粗皮炒)山芋五味子牛膝(酒浸)山茱萸(炒)独活(去芦各半两)芎(三钱)黄(一两半)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温酒下三十丸。

  生地黄散

  (出圣惠方)

  治骨极头热。肢节疼痛。不得睡卧。兼不思饮食。宜

  服。

  生地黄(一两)白茯苓(一两)当归(一两)麦门冬(去心一两)人参(一两去芦)车前子(三钱)黄(一两)枳壳(三钱麸炒)白芍(三钱)甘草(半两炙)酸枣仁(一两)上捣

  地黄煎

  (出圣惠方)

  治骨极。强骨髓。令人健。

  生地黄汁(二升)防风(二两去芦)当归(二两)丹参(二两)黄(二两)鹿角胶(二两捣碎炒黄色)桑寄生(二两)狗脊(二两)牛膝(二两)羊髓(一升)上捣罗为散。

  先煎地黄汁减一升。将药末入汁中。次入髓搅令匀。慢火煎如膏。收瓷合中。每于食前以温酒下

  干枣汤疗骨极。主肾实热则色隐。而膀胱不通。大便壅塞。四肢急疼。

  干枣(十枚去核)大黄大戟甘草(炙)甘遂黄芩(各一两)芫花(半两炒)芒硝(半

  玄参汤

  (出济生方)

  治骨极耳鸣。面色焦枯。隐曲膀胱不通。牙齿脑髓苦痛。

  手足酸疼。大玄参生地黄枳实(麸炒)车前子(炒)白芍药甘草(炙)黄当归(酒洗)麦门冬(去心各一两)上罗匀。每服四钱。水一钟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大黄汤治骨极色黑疼痛。隐曲膀胱不通。小便壅塞。四肢拘急。

  大黄大戟(炒)赤茯苓甘草黄芩(各一两)芫花(醋拌)荛花(炒各半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枣一枚擘破。煎至一盏去滓。温分二服。空心日午各一。

  酸枣仁散

  (出圣惠方)

  治骨极肾虚。脚膝骨髓酸疼。宜服。

  酸枣仁(八两炒)虎胫骨(八两酥炙)熟地黄(八两)杜仲(三两去粗皮)桂心(三两)牛膝(三两去苗)上细锉。以清酒一斗五升。浸经三日。曝干。复入酒三日。曝干。如此浸令

  三黄汤

  (出千金方)

  治骨极。主肾热病则膀胱不通。大小便闭塞。颜色枯黑。

  耳鸣。此药治大黄(切渍水一升)黄芩(各三两)栀子(十四个)甘草(一两)芒硝(二两)上罗匀。以水四升。先煮黄芩、栀子、甘草取一升五合。去滓。下大黄又煮两沸。下芒硝。分二服。

  生地黄煎

  (出圣惠方)

  治骨极实热。骨髓酸疼。宜服。

  生地黄汁(三升)天门冬汁(一升)白蜜(半升)上件药相合令匀。以慢火煎如膏。每服食

  芍药汤

  (出千金方)

  治骨极骨髓中疼。

  芍药(五两)生地黄(三两焙)虎骨(酒浸炙二两)上粗捣筛。以酒一升。浸一宿焙干。

  再

  三黄丸

  (一名金黄丸出三因方)

  治骨极热耳鸣。面色焦枯。隐曲膀胱不通。牙

  齿脑髓苦痛。

  黄芩(六两冬用三两)大黄(二两冬用三两)黄连(春用七个夏用七个秋用六个冬用二个)上为末。蜜和丸如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米饮下。一方温水下。如脏腑壅塞可加丸数。以利为度。

  鹿角丸

  (出医方集成)

  治骨虚极。面肿垢黑。脊痛不能久立。气衰发落。齿槁

  腰脊痛。甚则鹿角(二两)牛膝(酒浸去苗焙一两半)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

  空心

  虎骨酒方

  (出千金方)

  治骨极膝胫酸痛。肢节多痛。宜服。

  卷三十三 肾脏门

  精极(附论)

  夫五脏六腑皆有精。脏腑调和则精常输泻。若脏腑衰则形体皆极。令人少气。五脏内虚。

  齿黑焦。毛发落。悲伤喜怒。目视不明。耳聋。行步不正。身体重。皆精极之候。然精极。

  有高则实。实则热。则宜泻。阴病主下。下则虚寒。故体重耳聋。行步不正。若邪气入脏。则咳多唾。面肿气逆也。此邪气逆于六腑。厥于五脏。所以精极治法。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当治其微。若肾绝则五气俱绝。即目转而睛夺。是为志先死。不可救矣。

  方

  地黄煎丸治精极脏腑虚。骨节烦疼不止。益气养神。驻颜调血脉。

  生地黄(五斤捣取汁)苁蓉(酒浸切焙二两)无灰酒(一斗银石器盛入地黄汁用文武火熬成膏入后药味)巴戟(去心)鹿茸(酒浸)桑螵蛸(炒)附子(炮去皮脐)黄肉豆蔻(去壳各一两)沉香(五钱)五味子蛇床子(炒)石斛(去根)补骨脂(炒)牛膝(酒浸)青木香枳壳(麸炒)陈皮(去白各三钱)毕澄茄(五钱)上为末。以地黄煎和丸如梧桐子

  地黄煎丸

  (圣惠方)

  治精极五脏六腑虚羸。骨节烦痛。精常漏泄。宜服此。益

  气养神。驻颜生地黄(五斤取汁)无灰酒(一斗以上二味于银锅中慢火熬成膏入后药末为丸巴戟一两)肉苁蓉(二两酒浸一宿去皮炙干用)鹿茸(二两去毛酥炙)桑螵蛸(一两微炒)五味子(一两)蛇床子(一两)石斛(一两去根)附子(二两炮去皮脐)补骨脂(二两炒)枳壳(一两麸炒)黄(一两)牛膝(一两)菟丝子(一两酒浸一宿曝干别捣为末)石龙芮(一两)陈皮(一两去白)沉香(一两)鹿茸(一两捣研炒)上为末。用地黄煎和捣三百杵。

  丸如梧桐

  牛膝煎丸

  (出圣惠方)

  治精极。及百病虚羸瘦损。

  牛髓(一斤半)羊髓(一斤)白蜜(一斤)枣肉(一斤以上四味同于银石锅熬成膏入后药)茯苓(一两)芎(一两)天门冬(一两去心)当归(一两)牛膝(一两)人参(一两)防风(一两)肉苁蓉(二两浸酒内一宿刮去皮炙)五味子(一两)熟地(二两)鹿角胶(一两捣碎炒)菟丝子(一两酒浸三宿为末)上为末。入前二髓煎中更熬令稠。可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温酒下三十丸。忌鲤鱼。

  人参丸

  (一名磁石千金方)

  治精极虚寒。小腹拘急。耳聋。发落。行步不正。

  梦寐失精。惊人参麦门冬(去心)赤石脂远志(去心)续断(各三钱)韭子(一两炒)鹿茸(酥炙三钱)茯苓龙齿(研)磁石(醋)苁蓉(酒浸各一两)丹参柏子仁(炒研各二两)熟

  磁石丸

  (济生方)

  治精虚极。惊悸羸瘦。梦中遗泄。尿后便遗白浊。甚则阴

  痿。小腹里急。

  磁石(醋二两)肉苁蓉(酒浸)鹿茸(酒浸)续断(酒浸)杜仲(炒去丝)柏子仁(炒研)赤石脂(火)熟地(酒蒸)山茱萸(取肉)菟丝子(酒浸)巴戟(去心)韭子(炒各一丸。

  生地黄汤

  (千金方)

  治精极五脏六腑俱损伤。虚热。遍身烦痛。骨中酸痛。烦

  闷。

  生地黄汁(二升)麦门冬汁赤蜜(各一升)竹沥(一合)石膏(八两)人参芎桂心甘草黄芩麻黄(各三两)当归(四两)上咀。以水七升。先煮八味取二升。

  去滓。下地黄等汁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黄汤治精极肾气内伤。梦泄盗汗。小便余沥。阴痿湿痒。小腹强急。

  黄人参赤芍药桂地骨皮五味子(各一两)白茯苓防风陈皮(去白各半两)甘草(炙)磁石(醋)牡蛎粉(各一钱)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五片。

  枣二

  鹿茸散治精极虚损。梦中失精。阴气微弱。小腹拘急。体重耳鸣。

  鹿茸(酒浸)龙骨露蜂房(炙各半两)泽泻白茯苓菟丝子(酒浸一宿)桂(去皮)牛膝(酒浸切焙)石龙芮赤芍药(各一钱)韭子(炒二钱)巴戟(去心三钱)上为散。每服

  天门冬散治精极五脏六腑俱虚。偏身及骨髓烦疼。宜服。

  天门冬(二两去心)羚羊角屑(一两)人参(一两)黄(一两)枸杞子(一两)酸枣仁(上为末。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入竹沥半合。蜜一茶匙。同煎三两沸。不计时候。忌鲤鱼。

  鹿茸丸治精极。上焦热下焦冷。补十二经脉。添髓养血。宜服。

  鹿茸(四两去毛酥炙)朱砂(二两细研水飞过)野鸡胫骨(二两)天门冬(二两)车前子(皮三两)熟干地黄(三两)上为末。炼蜜与羊胫髓拌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

  羌活补髓丸

  (一名羌活丸)

  治精极髓虚空。中伤脏腑。

  (方见羌活丸)

  茯神散治精极实热。勇悍多惊。壮热。

  茯神(一两)柴胡(二两去芦)黄(三两锉)远志(一两去心)天门冬(二两去心)人参(一两)泽泻(二两)生地黄(二两)甘草(一两炙)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钟。入淡竹叶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竹叶黄芩汤治精极实热。眼视不明。齿焦发落。形体疼痛。通身虚热。

  竹叶(切二两)黄芩茯苓(各三两)麦门冬大黄(各二两)甘草(二两)生地黄(六两)芍药(四两)生姜(六两)上诸药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石斛汤治精极实热。眼视不明。齿焦发落。形衰。通身虚热。甚则胸中烦闷。夜

  梦泄精。

  小草石斛(去根)黄麦门冬(去心)生地黄(酒洗)白茯苓玄参(各一两)甘草(

  竹叶汤治精极实热。眼视不明。齿焦发落。形衰。通身虚热。甚则胸中烦闷。泄

  精。

  生地黄(五两)芍药(四两)黄茯苓泽泻甘草麦门冬(去心各三两)上锉散。每

  生地黄煎治精极。补骨髓。

  生地黄(十斤捣绞取汁)牛酥白蜜(各一斤)上先以慢火煎地黄汁减半。纳牛酥更煎良久

  补益鹿茸煎治精极骨髓虚竭。

  用鹿茸五两去毛。涂酥炙令微黄为末。以清酒二升。于银锅中慢火煎膏。盛于瓷器中。

  每服

  卷三十三 肾脏门

  白淫(附论)

  内经曰。思想无穷。所愿不得则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急。乃为白淫。

  夫肾脏天一。以坚为主。志意内驰。则精因而出。思想为淫。房室太甚。则固者摇矣。故淫溢不

  方

  七珍丸

  (王氏博济方)

  补真益气。壮腰膝。进饮食。治小儿白淫。

  肉苁蓉(半斤细切酒煮烂研成膏)补骨脂(炒)巴戟天(去心)附子(炮去皮脐各二两)杏仁(汤浸去皮尖)桃仁(汤浸去皮尖)胡桃仁(研各一两)上将后六味捣研为末。

  与苁蓉膏同研匀。更入炼蜜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热酒化下。日三服。一名四神煎。

  莲实丸治下元虚冷。小便白淫。

  莲实(去皮)附子(炮去皮脐)巴戟天补骨脂(炒各二两)覆盆子(炒一两)山茱萸(一

  龙骨汤治小便白淫。及遗泄无故自出。

  龙骨(研五两)人参白茯苓甘草(炙)牡蛎()桂(去粗皮)熟地黄(焙各二两)上

  内补鹿茸丸

  (一名曰鹿茸丸)

  治劳伤思虚。阴阳气虚。益精止白淫。

  金锁丸

  (一名金锁子丸)

  治下元虚小便白淫。夜梦遗泄。

  石斛散治阳虚惫小便白淫。

  石斛(去根)巴戟天(去心)菟丝子(酒浸二宿别捣各三两)杜仲(去粗皮炙锉)桑螵蛸(

  白石英散治小便白淫。

  白石英(研)肉苁蓉(酒浸焙)泽泻韭子(各一两)白粳米(淘五合)上为散。每服二钱。米饮调下。食前。日三服。

  秘真丸

  (宣明论)

  治小便白淫不止。精气不固。及有余沥。或梦寐阴人通泄。

  龙骨(研一两)诃黎勒(炮取皮五个)缩砂仁(去皮半两)丹砂(研一两留一钱为衣)上为末。煮糯米粥为丸如绿豆大。以丹砂为衣。每日空心热酒下一丸。夜卧冷水下三丸。勿多服

  阳起石丸

  (杨氏家藏方)

  治下元虚惫。耳鸣。面黑。腰背疼痛。遗泄白淫。手

  足冷。肌阳起石(研一两)白芷黄蜡(各半两)生砒(研一分)上将三味同研匀。以黄蜡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空心冷盐汤或冷酒下。微温亦可。药后忌热食少时。久服美进饮食。补下元。暖腰脚。

  天雄散治肾脏虚冷。小便白淫。

  (方见虚劳门虚劳失精类)(案原方:天雄三两炮裂去皮脐。石斛去根生。补骨脂微炒。天麻。麋角屑。泽泻。巴戟。五味子。沉香。续断。苁蓉酒浸一宿刮去粗皮炙干。菟丝子酒浸三日曝干另捣为末。龙骨。山茱萸。杜仲去粗皮炙微黄锉。防风去芦头。腽肭脐酒浸炙令微黄。木香各一分。上为末。炼

  附矾丸治白淫过甚。

  附子(炮去皮脐二两)矾石(二两熬去汁)上为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空心夜卧清茶下。

  黄连丸治心肾气不足。思想无穷。小便白淫。

  黄连(去须)白茯苓(去黑皮)上等分为末。酒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煎补骨脂

  金泊丸

  (卫生宝鉴)

  治下焦虚。小便白淫。夜多梦泄。

  原蚕蛾破故纸韭子(炒各一两)牛膝(酒浸)肉苁蓉龙骨山茱萸桑螵蛸菟丝子前服。

  补真玉露丸

  (卫生宝鉴)

  治阴盛精脱。淫乐胫酸。

  白茯苓白龙骨(火)韭子(酒浸各二两)菟丝子(酒浸一两)上为细末。米醋同面糊和

32-卷三十二 肾脏门 34-卷三十四 胆腑门 回顶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普济方】卷三十三 肾脏门 肾虚漏浊遗精附论
ll 中醫 ll 論遗精滑洩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_虚损证治_中医世家
赤白浊
男科方之手淫伤精、遗精秘方 (下)
益寿偏方66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