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小时治好感冒之夏日常用小柴胡汤解释

1小时治好感冒之夏日常用小柴胡汤解释

先从一个病例说起:

   宁书,女,15岁,夏日闷热开空调感冒,喷嚏清鼻涕不断。小柴胡颗粒2包,生姜煮水送服,1小时之后,不知不觉中,诸证皆除,病若失。并感叹中医之速效,感冒也非西医常说的,吃药也得7天好,不吃药也需7天好。用药对症,治好只需1小时即可。

      那么,小柴胡汤为何如此神效呢?解释如下:

《汤液经》中的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方最早出现在《汤液经》中,当时叫做大阴旦汤: 治凡病头目眩晕,咽中干, 每喜干呕, 食不下, 心中烦满,胸胁支满,往来寒热者方。柴胡八两 人参  黄芩  生姜各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四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一升,洗  右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重上火,缓缓煎之,取得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后来张仲景在编著《伤寒论》时,不知什么原因,仲圣将其改名为小柴胡汤,于是此芳名流传至今:

柴胡(半斤)黄芩 人参 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擘,十二枚)半夏(洗,半升)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二者用药品种完全相同,各药的分量略有不同但几乎一致。

   方中:柴胡清达肝郁解表热,黄芩清肝胆内热,人参、甘草补中气之虚,生姜大枣温中健脾和胃补津液之消耗,半夏降胆胃之呕逆且去痰积。

小柴胡汤用和解法,用药平和,适应大多数的虚人感冒,夏季尤其适用。正气不足,才是风寒感冒之根本原因;夏季闷热,室内开空调,外热内冷,正虚之人(老人,小孩,月经期中之女子)极易风寒感冒,清鼻涕喷嚏,可能还会有点低烧,此时用小柴胡颗粒+感冒清热冲剂正是的对之药。倪海厦曾言,女子经期感冒,首选小柴胡汤,原因也在于此,经期正是女子少阳经虚之时,感冒则为少阳证,也可能是太阳少阳证。由此观之,春夏季节,虚人感冒,小柴胡汤应是常用之药,女子尤其需要常备。

清初之傅青主,特别擅长用小柴胡汤治感冒。通过对小柴胡汤加减,他创出感冒先治散:荆芥50g柴胡50g 黄芩50g 姜半夏50g 炙甘草50g,上五味研细末混匀,一次服5g。在感冒初起,自觉恶寒、咽痛、打喷嚏、流鼻涕、头痛等症状刚刚出现时,用感冒先治散,越早用疗效越好。一饮感冒症状即可缓解。一次服一小勺约3-5g(一小勺,或多或少均无碍),可每2-3小时服药一次,连续服药,服药至感冒症状完全消失。感冒症状初起即服,10分钟见效,1-2剂感冒即愈。(先治散之解释:感冒外邪趁四时不正之气,来犯人身,必然由皮毛而入营卫。感冒外邪初犯人身,立足未稳,急用先治散散之。方中用柴胡、荆芥先散皮毛之邪,邪既先散,安得入里?方中又有祛痰之圣药半夏,使邪不得挟痰以作祟;方中又有降火之药黄芩,使邪不得挟火以作殃;况又有强健脾胃之药炙甘草,调和药味以和中。邪气先散,而正气又不相伤,此先治散治感冒初起之妙也。 

对于虚人反复感冒,正气极虚,傅青主合小柴胡与补中益气,独创补正散:

补正散:方用人参三钱,黄芪三钱,柴胡二钱,半夏一钱,甘草一钱,当归三钱,陈皮一钱,白术三钱,神曲五分,黄芩五分,山楂五粒,水煎服。用参归芪术以扶正气,柴胡半夏以祛邪,陈皮山楂以消食,甘草以和中,正气足而邪自退。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刘渡舟教授 对于用小柴胡汤治疗虚人感冒,更是推崇:“因虚人感冒之病因病机,与仲景所揭出的病因病机理无二致,此皆不任发汗,故可用小柴胡汤统治之。方中参草枣补益中焦脾土,令谷气充沛,以为胜邪之本,合柴芩夏姜,从少阳之枢,以达太阳之气,逐在外之邪,此为扶正祛邪之妙用也”刘教授又曾解释“体虚之人,卫外不能,外邪侵袭,直达腠理。腠理者,少阳之分也。故虚人感冒纵有太阳表症,亦为病之标也;纵无少阳正证或变证,却总是腠理空虚,邪正相搏,故可用小柴胡汤,从少阳之枢以达太阳之气,则太阳表症可除矣。”
   小柴胡汤古名大阴旦汤,足见小柴胡汤在夏季的用处很多,古人在《济阴纲目》曰:“小柴胡汤治瘟疫、内虚发热,胸胁痞闷,及在半表半里,非汗非下之证。”《得效方》谓:“小柴胡汤治挟岚嶂溪源蒸毒之气。”《苏沈良方》则曰:“此药极解暑毒。”现代有人用它治湿疹、中暑、中耳炎等等,辩证准确皆有奇效,网上一搜,病例多多,不再赘述,仅列伤寒金匮用法如下:

 

《伤寒+金匮》中小柴胡汤用法辑录:

 

1,《伤寒37条》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方七。(用前第五方。)
2
,《伤寒论96条》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洗,半升)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3
,《伤寒论97条》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一云脏腑相违,其病必下,胁膈中痛)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4
,《伤寒论99条》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5,《伤寒论100条》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

6,《伤寒论101条》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7
,《伤寒论103条》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一云呕止小安。)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洗,半升)生姜(切,五两)枳实(炙,四枚)大枣(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8
,《伤寒论104条》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方五十四。
柴胡(二两十六铢)黄芩(一两)人参(一两)甘草(炙,一两)生姜(切,一两)半夏(二十铢,本云,五枚,洗。)大枣(擘,四枚)芒硝(二两)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臣亿等谨按金匮玉函,方中无芒硝。别一方云,以水七升,下芒硝二合、大黄四两、桑螵蛸五枚,煮取一升半,服五合,微下即愈。本云,柴胡再服,以解其外,余二升,加芒硝、大黄、桑螵蛸也。)
9
,《伤寒论144条》
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10,《伤寒论148条》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11,《伤寒论149条》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半夏(洗,半升)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须大陷胸汤者,方用前第二法。(一方用半夏一升。)
12
,《伤寒论 229条》
阳明病
,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13,《伤寒论230条》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14
,《伤寒论231条》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瘥,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15
,《伤寒论266条》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16,《伤寒论379条》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17,原文《伤寒论394条》
伤寒瘥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一作紧)者,以下解之。
18
,《金匮要略*黄疸病》
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
19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20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21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
《千金》三物黄芩汤 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黄芩一两 苦参二两 干地黄四两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多吐下虫。
22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方见呕吐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冒先治汤治疗感冒初起】(精)
《经方学科》:小柴胡汤感冒 发热篇
医话医案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行感冒体会
小柴胡汤,你所不知道的妙用
经方杂谈
神奇的小柴胡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