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好中医的途径 郝大夫的博客
学好中医的途径—读《名老中医之路》有感
昔日的名老中医们,现仍健在的是极个别了,而他们的治学和临床经验却一直在教育和引导着后学者,为我们的中医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日读到该书,结合目前的中医教育状况,觉得实在有必要从这些老前辈的治学经验中学习和探索学好中医的途径。
 勤学、仁爱、善思
书中记载的名老中医们多是在1895年以后出生的,正生活在一个民不聊生的时代,人民生活极端贫苦,军阀割据、战争不断,经常颠沛流离。而就在这样一个饥寒交迫的乱世中,要想学好中医来谋生又是何等艰难!可是老前辈们都是极其勤奋好学的,甚至半工半读,经常学习到深更半夜,奋发努力,孜孜以求。这种对中医的虔诚笃信和求学精神对现在具有优厚学习条件的学子们实在是一种有力的鞭策了,我们实在没有理由不去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去努力学习,弘扬中医。
由于出身贫苦,老前辈们深知人们的冷暖饥饱,深知人们经受的苦难和病痛,几乎所有的老中医们都提到了要仁爱大众,甚至无偿施诊施药,无论权贵还是贫贱,均一视同仁,绝不可明哲保身,见死不救。而今,我们更应当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本着仁爱和普济苍生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们解除痛苦,恢复健康。自觉拒绝“红包”和药品回扣,拒绝虚假广告、假冒伪劣药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大众,服务大众。
在探求医学真理的过程中,老前辈们提出做学问一定要善于思考,诚如赵金铎老中医所说“非要有一番贯穿错杂、磅礴会通、端本寻支、溯流讨源的取类比象、逻辑推理的思维不可”。应当对浩繁的医学卷帙辨别真伪,决不盲从“师古而不泥古”,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去创新,而且要在医疗实践中去检验和发展。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七损八益”,有的把七、八理解为男子女子,有的理解为阴阳,也有的理解为“七上八下”一样的概数,而方药中老中医仔细思考、佐证后认为应该理解为阴阳,“损”作为“制”字理解。这种善思求真的治学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博览群书,内化精深的中国文化蕴涵
做一个好的中医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也有俗话说“秀才学医,罩里捉鸡”,老前辈们都强调掌握精深的中国古文化知识是加强中医功底的前提。由于中医发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因此与儒学、易学、佛学、道学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已经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浑为一体了。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中医自然也应当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博览群书,无论是经史子集的古典著作、汗牛充栋的古今中医著作,还是西医学的现代进展,都可以做到“开卷有益”,作为一种知识储备。需要指出的是,没有哪一位老中医是顽固地反对现代医学的,而往往是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协调发展,共同为人们治病防病和保健养生服务。
当然,仅仅是博览还不够,还要加以分析归纳,吸精去粗,由博返约。也就是要从全面资料之中,归纳出重点,从不同的现象之中,找出共同的规律。对于一些自己心仪的医家医著,要做到精读精研,把他们的经验内化为自己能运用的知识,丰富自己的临床思维。如很多老中医就特别推崇叶天士和张锡纯,对他们的学术经验和医学著作能做到滚瓜烂熟。这就需要潜心学习、潜心做学问了,岂是现今某些浮躁者所能做到!
 熟读中医经典著作
那个年代学习中医,包括一些私立的中医学校,都是从中医经典著作入手。一种是从奥涩难懂的“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入手,另一种则是从较为通俗易懂的“四小经典”著作(《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入手“四小经典”已经基本上被现行的教科书所代替了,大家都公认的特别重视的是“四大经典”还有后来的温病学著作。几乎所有书中的老中医都是练背书的“童子功”出身,尤其是张仲景的著作无一例外都认为要熟记熟背。也有的老中医坦言初背并不理解,待到后来借助历代医家的注疏和老师的讲解才慢慢懂得,再到后来的临床实践中,更是深深感到受益匪浅,往往有恍然大悟、如鱼得水之感。提到背诵,背一些好版本的方药和临床教材也是不无裨益的。
虽然,现在中医院校都有配套的系列教材,内容也都是来自于一些中医经典著作,但熟读、精读一些中医经典原著仍是必要的。由于原著“文繁、理奥、趣深”所以要借助一些参考书来理解,对于一些重点章节,仍主张不仅要熟读、读透,也要下一番苦工夫,把它背诵下来,待到临证用到时,自然豁然开朗。实际上,熟读和背诵的目的就是为了临床,在临床中体会和验证,发展和创新。如此多的名老中医极力劝导学习的著作,无一例外重视经典的共识,实在值得让那些将中医经典列为选修课、将课时一减再减的中医院校深思!
 注重师承
书中的大部分名老中医是跟师学徒(包括家传)出身,少部分是在私立中医学校学习的,实际上当时的中医学校也都是由著名中医学家所创办,教师也都是名医,所以仍是师承的本质。只有极个别的是自学成才,坐堂时在药柜边“偷学”同堂名医的“绝活”。由于中医是由不同的学术流派、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异彩纷呈地共同构成的,多跟师学习,兼容并蓄,取长补短,是传承中医精髓、增长临床经验、快速成才的一条捷径。昔日跟随了17位老师而成为名满大江南北的名医叶天士更是明证。值得提出的是,有名老中医提到,这个“师”除了是指正规拜的老师外,也可以是其他师长、朋友、同学、学生,甚至是乡间凡夫,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有长处就可诚恳拜师吸取,甚至“不耻下问”。
我们也在不断思考如何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有机地结合中医的师承教育规律。国家已经安排了4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带徒工作,取得了很好的传承中医学术的效果。然而,这点规模还是远远不够的,各中医院校、中医院都应当有组织地安排一批又一批的“师带徒”无论是在校的学子,还是在职的中医师,都应当主动地、自觉地学习老中医经验,背诵一些名医的名方,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自然会“下笔如有神”思如泉涌,而倍感轻松,信心百倍。
 坚持临床实践,写好“脉案”
所有名老中医们都是那么酷爱临床,无论是战火纷飞、颠沛流离、旧政府打压,还是西学的冲击,他们都坚持在临床一线,一心一意用中医药为人们切实解除苦痛。湖南中医药大学著名中医熊继柏教授就说道:“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中医的理论必须和临床实际相结合,才会鲜活灵动,才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学习中医的过程中,也必须多临床实践,才能真正内化中医基本理论,提高临床技能。也只有在临床中看到中医的切实疗效,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热爱中医、发展中医,否则就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成为中医院校自己培养的自己的“掘墓人”,实在可悲!而今,我们见到中医院校里许多从事中医基础教学和科研的老师们几乎从不上临床,正可谓“无本之木”,实在令人费解。断了临床实践的生命源泉,那些所谓的科研成果,多少能有真正的价值呢?中医理论体系本身源于临床,也必须在临床中体会、积累、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坚持临床实践,是学好中医最根本的一条。
昔日的名老中医们都非常注重写好“脉案”,不仅要毛笔字漂亮,更要用中医基本理论阐释理、法、方、药,简明扼要,丝丝入扣。在今天就是要写好中医病历了,最关键的仍然是对理、法、方、药环环相扣的叙述,这样主要是能锻炼自己纯正的中医临床思维,这也是一个好中医成长的关键之一。

入门可学《医学心悟》

本书作者程国彭,字钟龄,号恒阳子,安徽歙县人,为清代名医。少时体弱多病,因而酷爱医术,刻苦学习,潜心求索者有年,临证经验丰富,名噪于康熙、雍正年间,四方从游者甚众,而自己常感不足,这是他成为一代名医的关键所在。凡对中医理论未明彻者,则昼夜思索、揣摩,恍然有悟时则援笔书之。经过三十年的积累,于一七三二年撰成《医学心悟》一书。所以叫《医学心悟》者,作者认为医者治病,性命攸关、“其操术不可不仁,其处心不可不慈,其读书明理,不至于恍然大悟不止,爰作是书,以教吾徒,盖警之也”也就是激励学生看到书名,便奋发钻研,认真学习,直到弄懂为止之意。

 本书属于中医入门书籍,具有提纲挈领,简明扼要,方约而效,切合实用等优点,文字浅显易懂,内容较为广泛。全书共分六卷,卷一为总论,分别叙述了望、闻、问、切四诊,根据《伤寒论》总结出“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纲辨证法,直到今天仍为我们所常用。对治则的理论和临床运用做了较详细的阐述,且很精辟,层层深入,使人读后扩大了思路,开阔了眼界;卷二为伤寒部分,对六经辨治的辨析较为细致;卷三至卷四165页为内科杂病,文笔简练,概念明确,眉分目朗,便于记忆;卷四自166页至卷五177页为咽喉(唇口齿舌)、目、面、鼻、耳等五官科;卷五为妇科,内容包括经、带、胎、产等四大证;卷六为外科十法和急救  

本书对晚清有一定影响,虽非长篇巨著,但它切合实用,故江涵暾在《笔花医镜》中谓:“程钟龄医学心悟女科一卷,悉从诸大家论说中,斟酌甚善而出之,字字毫发无憾,并无近世《临证指南》等纤巧习气,故依治每收实功。”可说是对本书的正确评价。下面仅就程氏的学术思想和本书的主要内容作一简介。

一、程氏的学术思想渊源

   程氏的学术来源,上承内、难、伤寒,下及金、元、唐、宋诸家,无不浏览,特别是对《伤寒》、《金匮》有很深功底,但他并不囿于《伤寒》、《金匮》,主张博采众家之长。他在书中说:“医道自素、灵、难经而下,首推仲景,以其为制方之祖也。然仲景论伤寒,而温热、温疫之旨有未畅;河间论温热、温疫,而于内伤有未备;东垣详论内伤,发补中、枳术等论,卓识千古,而于阴虚之内伤,尚有缺焉;朱丹溪从而广之,发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以补前贤所未及,而医道亦大全矣。不知四子之书,合之则见其全,分之则见其偏,兹集兼总四家而会通微意,以各适于用,则庶乎其不偏耳”。说明程氏善于学习前人的著作,能够撷英咀华,取长弃短,掌握其真髓,否则不会得出这样的确切结论。

 他在学习方法上,主张“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只有专心致志,戒骄戒躁,虚怀若谷,才能钻进去,跳出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基于上述思想,他特别强调打好中医基本功,在第一章,就开宗明义,以歌诀形式,指出有些医生钻研不力,造诣不深,而导致医疗错误。如在《医中百误歌》中说:“医家误,脉不真,浮沉迟数分不清。”以及不明脏腑经络,标本缓急,不谙药性,辨证不准,胸无定见,”而出现“攻补寒温不对证”、“病重药轻轻反重”而遗误病人的不良后果。他更讲求医德,提倡不要“强识病,病不识时莫强认,谦躬退位让贤能,务俾他人全性命。”的实事求是的医疗作风。

 中药是赖以治病的有力武器,因此,在临证中,尽管医生辨证准确,立法处方中的,但药品质量差,也不会收到好的疗效。所以他对中药以假乱真,炮制失宜,煎药失度,分量不准,提出七条药误,不仅对当时有针砭作用,即对今天中药品种混乱,质量差,该炮不炮,该炙不炙等情况,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医生治病固然要有较高的医疗水平,但这只是一方面,还需要病人、病人的家属及亲友的紧密配合,如情志舒畅、遵从医嘱、饮食忌宜等,始能提高疗效,否则亦难以收到良效。程氏晚年虽信奉佛学,曾到天都普陀寺修行,法号普明子,可是他反对师婆巫神,在“旁人误”中说:“旁人误,引邪路,妄把师巫当仙佛,有病之家易着魔,到底昏迷永不悟”的告诫。由于他信佛学,精于养生之道,在《百误歌》之后,即总结出:“节饮食,慎风寒,藏精神,戒嗔怒”的保生四要,把静坐法名之曰:“治阴虚无上妙方”。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发明医中之误,细详调摄之方,兼弥患于未萌,治未病之意也。”

二、首创医门八法,紧密结合临证

   历代医籍中,记载的治则一般为五法、六法,而程氏集各家之长,扩为八法,使治法得到充实和发展,把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分为八篇,叙述详明,细致深入,读后使人受益良多。

   1.汗法:邪在皮者,汗而发之,以驱除外邪。然而当汗不汗,不当汗而汗,当汗不可汗而妄汗,有当汗不可汗而又不可汗,汗之不得其道,有当汗而不中其经,不辨其药,知发不知敛而误人者共五大类。每类之下,又作具体而明确的分析,说明其机理。如不当汗而汗误人者,就举出头痛发热与伤寒同,而其人倦怠乏力,鼻不塞,声不重,脉来虚弱,内伤元气不足之疑似证,余如:“真阴亏损,伤食,寒痰厥逆,湿淫脚气、内痈、外痈,瘀血凝积等约十种之多;在当汗不可汗,而妄汗误人中,举出约十六种不宜汗证。

 治疗:阳虚宜温阳益气解表,阴虚则滋阴发汗,风寒宜辛温,风热用辛凉,邪盛体实者汗宜重,体虚邪实者汗宜轻等等,不再枚举。

 他特别强调:“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的圆机活法,不能囿于一法。并说:“此予数十年来心神领会,历试而不谬者,尽见于此八篇中矣。”说明作者是从长期临床实践中得来的心血结晶,应仔细玩索,万勿草草读过。

 2.吐法:邪在胸次之间,胃脘之地,或痰、食、痈、脓,皆当吐之,“而近世医者,每将此法置之高阁……以致病中常有自呕,自吐,而为顺症者,见者惊,闻者骇,医家亦不论虚实,而亟亟止之,害人多矣。”

痰热壅塞,食停胸膈,胀满疼痛宜吐;停痰素饮发为头晕者宜吐,老弱病久则不宜吐,病在少阳,胸闷而烦则不宜吐。

 3.下法:虚弱之人虚细之脉、正虚邪实,不宜猛下而宜润下;导法,润之以麻仁、梨汁,导之宜蜜煎、猪胆汁、土瓜根;寒下、温下、微微和之,先攻后补,先补后攻,攻补兼施,解表兼攻里,和解兼攻里;胸腹硬满手不可近为结胸,用小陷胸汤丸;少腹硬满而痛,小便自利,有蓄血用下法。杂症中新产妇、老人、虚人、食积、水、虫、血等病有虚实,下有轻重。

   4.和法:邪在少阳为半表半里,证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偏于表则寒多,偏于里则热多,寒多宜温而和,虚者宜补而和,邪实体实宜清而和;其次,和法宜辨燥湿,如病在少阳,而口不渴,大便如常,是津液未伤,清润之药不宜太过,而半夏、生姜皆可用;口大渴,大便渐结,是邪将入于阴,津液渐少,则半夏辛燥可除,而花粉、瓜蒌必用矣。少阳兼表,小柴胡加桂枝;少阳兼里则便闭、谵语、狂躁等症生,宜小柴胡加芒硝。和之法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

   5.温法:温者温其中,脏受寒侵,必用温剂,经云:“寒者热之是也”。中寒厥逆,下利腹痛宜温,冬令伤寒,风寒外客宜温解,寒痰壅塞宜温开,冷食所伤宜温消,寒痹宜温通,体虚挟寒宜温补,中寒暴痛便结宜温下。温有温存之温,参、芪、归、术,和平之性;温热之温性,附子、肉桂、干姜,燥烈之性;用温法还须结合季节,盛夏之月,温剂宜轻,时值隆冬,温剂宜重。其次当视邪之盛衰和体之强弱,气虚阳微之人,寒邪乘之温宜重,平素火旺,或前有失血之证,而中新寒,温宜轻。

   6.清法:清者,清其热,脏腑有热则清之。

风痰闭火,则散而清;燥热之火,则润而清;伤食积热,则消而清;暑热伤气,则补而清;风湿热邪,则辛凉而清;痰热之火,则化痰而清。然有不当清而清之误者,阴虚劳瘵,日晡潮热,产后血虚,发热,烦躁,证象白虎而非白虎,误服难救;命门火衰,浮阳上越,有似火者,阴盛格阳,假热之证,其人面赤烦躁,欲坐卧在泥水中……脉反虚大,按之豁然而空,皆不宜清法。真阴不足而火上炎者,壮水之主;真阳不足,浮火上炎者,引火归元。外感之火为实,内伤之火为虚,病因不同,而治法迥异。

   7.消法:消者,祛其壅也,癥瘕积聚,瘰疬结核,痈疮疖肿,老痰死血,宿食积滞,皆宜消散,然须先辨明病原,分清气血,脏腑经络;次辨停痰、死血,痈脓、虫蛊,癥瘕痃癖,七疝等,从不同见症而用不同消法。如气血中满,鼓之如鼓不宜消,宜补中土;脾虚运迟者,肾虚水泛为痰,血枯而经水断绝者,皆不宜消法。同时尚应注意消之得法。所谓得法,就是分为初、中、末三步的治法,如癥瘕积聚当其邪气初客,所积未坚,则先消之而后和之;气郁渐深,积聚日久,湿热相生,块因增大,法从中治,削之软之以抵于平;邪气久客,正气必虚,则以补泻迭用为宜,如薛立斋用归脾汤送芦荟丸,程氏用五味异功散佐以和中丸,即攻补并行的中治之道;块消及半,便从末治,不再攻击,但补气调血,疏导经脉,俾荣卫流通,而块自消。这与《内经》“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理论相一致。

   8.补法:补者补其虚,有当补不补误人者,有不当补而补误人者,有当补而不分气血,不辨寒热,不识开合,不分缓急,不明根本,不深求调理之方以误人者。仅举数端,可见一斑:

脉实证,不能补,较易辨析,而体虚之人客邪初至,病势方张,亦不能骤补,否则无异闭门留寇;大实之症,积热在中,脉反细涩,神昏体倦,甚至憎寒战栗,欲复衣被,酷似虚寒,而其人必有唇焦口燥,便闭、溺赤诸证。

人知补火可以益气,不知清火亦能益气,血脱者益气,乃阳生阴长之理;气虚补其火(补丹田),虚而有表邪在,补而兼散;虚而有积聚者补而兼消;虚而有结热者,补而兼攻;虚而兼表邪者,气虚宜益气解表;血虚宜补血兼解表,阳脱阴亡宜峻补;余邪留恋,虽虚但补宜缓。

 此外,他特别强调“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即食疗和养生之道值得重视。

 “八法”是临证治疗常用的治则,程氏总结了前人和个人的临床经验,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分析,对指导运用“八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辨证详明,说理透析,学用一致

   程氏既有很高的理论造诣,又有丰富的临症经验,因此他不论在阐述理论或临床方面,都是理论紧密结合实际,不尚空谈,言简意赅,说理透析,确有说服力。

   他在“火字解”中,把火分为内、外两大类。外火即由六淫所伤和饮食而来。在治疗方面,因是外来之火,(亦称贼火)主张驱而不留;内火为七情色欲,劳役伤神而来,(又称子火,以脏腑失调引起)其治宜养不宜害。

   治贼火进一步提出四法:一曰发:风寒外束,火邪内郁,治宜升发;二曰清:内热极盛,治宜寒凉;三曰攻:火气郁结,大便不通,治宜攻下;四曰制:热气怫郁,清之不去,攻之不可,此本真水有亏,水不制火,所谓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当滋其肾。

   治子火有四法:一曰达,肝郁气结,木郁达之;二曰滋:虚火上炎,壮水之主,抑制阳光;三曰温:劳倦伤神,元气受伤,阴火乘土位,劳者温之,甘温除热;四曰引:肾气虚衰,逼其无根之火,游溢于上,当导龙入海,引火归元。

 不论治贼火、子火,在阐明理论之后,均附有处方,我们临证时,虽不能按图索骥,但可借鉴。

在学习“火字解”时,还应与医门八法中的清法结合起来看,则更全面。如他在内外伤火辨中说:“外感之火,邪火也,人火也,有形之火,后天之火,得水则灭,故可以火折;内伤之火,虚火也,龙雷之火也,无形之火,先天之火也,得水则炎,故不可水折……”,“外感之火以凉为清,内伤之火以补为清。”

 对积聚鉴别诊断在消法中论述最详,如积成于五脏,推之不动;聚成于六腑,推之则移。忽聚忽散者气,痛有定处不移者血;嗳腐吞酸,得食则痛为食积;先足肿后腹胀者水,先腹胀后四肢者为胀;痛引两胁,咳吐涎沫,为停饮;咳而胸痛,吐脓腥臭者为肺痈;当胃而痛呕而吐脓,胃脘痛;当脐而痛,小便如淋,腿不能伸直,为肠痈等。均很简明扼要,便于掌握。

 对脾胃病,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因饿致病者固多,而伤食致病者亦不少,如过嗜肥甘则痰生,过嗜醇酒则饮积,瓜果乳酪,湿从内受,发为肿满泄利;五味偏啖,久而增气,皆令夭枉。古人谓:补脾不如不肾,补肾不如补脾的问题,程氏有全面的理解。他说:“补脾不如补肾者,以命门之火,可生脾土也;或谓补肾不如补脾者,以饮食之精,自能下注于肾也。须知脾弱而肾不虚,则补脾当亟;肾弱而脾不虚者,则补肾为先;若脾肾两虚则并补之”。寥寥数语,使人茅塞顿开。

四、师古不泥,创制新方,药少效宏

 程氏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方剂鼻祖《伤寒》、《金匮》下及历代方书,无不钻研,并有自己的见解。如治盗汗一般皆用当归六黄汤,已成惯例。而程氏认为:“药味过凉,不宜阴虚之人,阴已虚而更伤阳,能无损乎?宜用八珍汤加黄芪、麦冬、五味子主之。”不仅使我们对当归六黄汤不宜于阴虚之体有所认识,更可贵的是又增加了一条思路和治法。

程氏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不仅善于学习、运用前人的方剂,而且师古不泥,自出杼机,创造了不少新方,且具有方约而效,量少而专等特点。他治噎膈病,是否癌症,尚待研究,主用润剂,反对用燥药,他说“噎膈症不出胃脘干槁四字……夫胃既槁矣;而复以燥药投之,不愈益其燥乎?”基于此,他创制启膈散,药仅八味,量仅29.5g,加上柿蒂可能31g左右,药用沙参9g,丹参9g,茯苓3g,川贝母4.5g(去心),郁金1.5g,砂壳1g,荷叶蒂2个,杵头糠1.5g。下面附有气虚、虫积、血积、痰积、食积等加减。本方是通噎膈,开关之剂,并有屡效二字,是否有效?对什么样的噎膈有效,有待摸索和观察。但陆以湉在《冷庐医话》中有:“程钟龄《医学心悟》篇幅虽隘,其方颇有佳者,余戚李氏妇患噎症绝粮,诸药不效,医告技穷,余拈此书,得启膈散,令煎服之,四剂能纳食,再四剂痊愈”的记载。

古人治痢多用枳朴、槟榔等坠下之品,程氏宗之,结果是效者半,不效者半,不效者缠绵难愈,而成败症,因此他对此证,揣摩不舍,恍然有悟,“由积热在中,或为外感风寒所闭,或为饮食生冷所遏,以致火气不得舒伸,里急而后重也”。因制治痢散:葛根、苦参、松萝茶、赤芍、麦芽、山楂、陈皮。为细末水煎,每服12g,并注明“本方加川连尤效”。方用葛根为君,鼓舞胃气;陈茶、苦参为臣清湿热;麦芽、山楂消宿食;赤芍、陈皮为使,所谓“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也。聂云台在《温热标准捷效》中说:“在衡山遇一医家,言某山疫痢,用《医学心悟》治痢散投之言无一不效;后又晤廖慕韩医士,述其经验亦同”。说明经过验证有效的事实。

咳嗽为一般常见疾患,治不得法,每致留连,程氏创止嗽散,治诸般咳嗽,方药是|:炒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各2斤,甘草炒12两,陈皮去白1斤。共为末,每服9g,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下。 此方他说:“予制此药普送,只前七味,服者多效。或问药极轻微,而取效甚广,何也?予曰:药不贵险峻,惟期中病而已,此方系予苦心揣摩而得也”。但是程氏并非专用本方统治诸咳,而有详细的增减,如风寒初起,加荆芥、防风、苏叶、生姜;若热伤肺,口渴心烦溺赤,加芩、连、花粉等,药因证变,而不泥于一方。鲍相璈因其治咳嗽有捷效,采入所撰《验方新编》之中。唐容川称赞“此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有清金宁肺之功”。我院已故名老中医朱颜在五十年代即对此方做过药理药化分析,并制成浸剂以治咳嗽患者。

  此外,他创制的消瘰丸、加味香苏散等方,已被晚清医家采入杂病书中,流传甚广。如陈修园在《时放歌括》中即选入了加味香苏散,并作了“此方乃治四时感冒发表之轻剂,为解肌治法,亦所当知”的评语,这些方剂确是方约而效,量小而专,值得我们采用和学习。

本书重在实用,以临床为主,而对中医基础理论、诊断等方面则尚欠全面,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涉猎有关中医药书籍。

 本书虽非长篇巨著,但说理简明,辨证细致,特别是临证经验丰富,对我们有很大的启迪作用。故曰:“书不在厚,贵在实用;方不在大,有效则灵”。

程氏师古不泥,敢于质疑,多有创见,这种潜心揣摩,锲而不舍,认真钻研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而程氏重视临证,把医生、病人、病人家属视为一体的观点,值得重视和发扬。

本书是一部入门书,我们如能根据作者所说的,在学好本书之后,再博览群书,提高理论和医疗水平,从而“心如明镜,笔发春花,于以拯救苍生,而药无虚发,方必有功”,自能登堂入室,成为一代大医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学心悟》清 程国彭著
问道导引灸:热证是否可灸?
程门雪老师对《伤寒论》中“坏病”的见解
程国彭
程国彭的医门论治八法及临床经验
入门可学《医学心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