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医病案,傅元谋:损其心者调其营卫原则的运用

本文为“明医公开课”微信公众号整理发布,中医老师可关注“明医公开课”微信号(mingyiopen)进行讨论学习。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损其心者调其营卫原则的运用

一、用方心法

炙甘草方主治“心动悸,脉结代”,充分体现了《难经》“损其心者,调其营卫”的原则。中焦为营卫生化之源,调营卫必然从中焦入手。此时调中焦,不必有中焦病证。明此理,则小建中汤、桂枝新加汤亦可视为“损其心者,调其营卫”的代表方。

、验案举例

验案1刘某,男,17岁。2004年12月12日初诊。

运动后头晕,站立不稳,心悸,胸闷,大便2—3日一行,偏干。2004年11月2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腔凹陷型溃疡。西医诊断为贫血。曾有解黑便,呕咖啡样物史。食生冷硬物、辛辣则解黑便,呕吐咖啡样物。口干喜温饮,畏寒,纳寐可。舌质红,舌尖尤红,苔中后部白腻,脉涩。此属中焦虚寒,气血不足之心悸。

治以温中益气,运脾化湿。

处方:炙甘草汤化裁

炙甘草20g,桂枝10g,白芍10g

炮姜炭10g,麦冬10g,潞党参20g

葛根20g,炒白术10g,云茯苓10g

山药20g,薏苡仁20g,糯米草30g

茵陈20g

二诊(2004年12月19日):诉精神状态可,余同前。舌淡,苔薄白,脉涩,关脉滑。仍宗前法。

处方:

炙甘草20g,桂枝10g,白芍20g

干姜10g,阿胶10g,潞党参20g

葛根20g,炒白术10g,云茯苓10g

山药20g,薏苡仁20g,糯米草30g

益智仁10g,当归10g,生麦芽20g

丹参10g

为蜜丸,丸重10g,每次1丸,日3服。

三诊(2005年3月20日):又因食生冷致胃脘痞满且大便呈黑色来诊,询之经前治疗,头晕、心悸诸症缓解。

按:运动耗气,故诸症运动后加重,既有心悸,头晕等气虚证,又有畏寒、口干喜温饮的中阳不足表现,此为中焦虚寒、气血不足之心悸。炙甘草汤实为桂枝汤之变,虽用养阴之药,但重在辛甘化阳,提现了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的原则,既能急则治标,又能缓则治本。治标宜汤,治本宜丸,本方除湿力不足,若为四川地区久服,则宜酌加健脾除湿之品。炙甘草补中,令气血生化有源,为主药,原方中含人参,故有认为其“复脉”之力靠人参为之,此处不用人参而用潞党参同样获效,意在证实炙甘草于本方确有他药不可替代之功。且笔者认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用人参实则为党参,故用时均为潞党参。

验案2高某,男,21岁。2005年4月8日初诊。

两手心汗出多,发热1周,汗不黏手,腹股沟处潮湿。易反复感冒。运动后头晕,乏力,汗出加重,寐差梦多。汗不黏手,表湿邪阻滞非主要病因,而在于津液之布散失常。舌质淡红,尖略红,苔中后部微黄腻,脉浮缓,重按无力,左脉明显小于右脉。证属太阳中风兼营血不足。

治法:调和营卫,益气养血固表。方用桂枝新加汤加减。

处方:

桂枝10g,白芍15g,潞党参20g

炙甘草10g,干姜10g,黄芪20g

牡蛎20g,鸡血藤20g

3剂,每日2次。

二诊(2005年4月12日):手心汗出减,仍宗前法进退。服药6剂后汗出基本控制。

按:其脉浮缓,汗出,发热,基本具太阳中风主症。脉无力且左脉明显小于右,为气血两虚而血虚为主。血虚心失所养,寐差梦多,汗为心之液,津血同源,过汗则伤心液,宗《难经》“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汗出现于手心,病当责之于脾,脾主四肢,脾运不健,津液输布运化失常,旁达外泄于四末则手足心汗出。本例仅为手心汗,病偏中上焦,治以健脾助运为主,肺气亏虚,表卫不固,易反复感冒。后世多以桂枝新加汤治营虚身痛证,其实只要符合气营损伤的病机,不患身痛同样能以本方治疗,本例从杂病角度来看,即是心脾阳虚,气血不足,卫外不固所致,故以桂枝新加汤为基础,再加黄芪、鸡血藤益气调血,牡蛎、云茯苓等调理津液布散,使其归正道而不致外泄作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李茂昌总结五脏体用药对(四)
郭书升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中焦虚寒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失眠医案、配方
郝万山老师伤寒论研究生讲座讲稿2
焦树德顽固性心律不齐的诊治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