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士铎治水三则

同心堂-中医科-住院医师 冯建伟

  人有终日吐痰,少用茶水则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人以为水在于心,谁知火郁于心乎。

夫心属火,最恶者水也,若心气不虚,水之入胃,正足以养心,而水亦不敢直入以犯之。

惟心气之虚,火先畏水,而水即乘其畏以相攻,火欲出而不得出,自郁于内而气不得宣,故筑动而短气,非气之真短也。火既与水相战,则水正火之仇也,伤水恶水又何疑乎。

治法不可徒利乎水也,

利水必先消痰,而消痰必至损胃,

胃气损而心气愈虚,水与痰终难去也。

必须补心以生胃,散郁以利水,则火气旺而水不能侵,自不至停于心下而变为湿痰也。

方用胜水汤∶茯苓(一两)车前子(三钱) 人参(三钱) 远志(一钱) 甘草(三分) 菖蒲(一钱) 柴胡(一钱) 白术(一两) 陈皮(五分)半夏(一钱)水煎服。

一剂轻,二剂又轻,四剂全愈。此方六君子之变也。补心散郁并而行之,心气健而火气自通,火气通而胃之气自旺,土旺自能制水,何畏于水之攻心哉。此症用加减运痰汤亦效。人参(三钱)茯神(一两) 益智仁(一钱) 菖蒲(一钱) 泽泻(五钱) 肉桂(五分)水煎服。


人有口吐涎沫,渴欲饮水,然饮水又不能多,仍化为痰而吐出,人以为水之在肺也,谁知是肺气之热乎。夫肺主气,行营卫,布津液,周流于一身,不可停住者也。惟水邪入之,塞其气道,气凝不通,液聚不达,遂变为涎沫。

清肃之令失,肺乃生火以自焚,故引外水以救内火,然内火终非外水可息,外水亦非内火易消,故不化精津,仍变为痰涎而上吐也

治法清肺金之热,不取给于外水,则水不入肺,而涎沫可解。然肺金失清肃之令,不止水邪之故。盖水邪之入肺,因心火之克肺也。肺因火邪相侵,原思水以相济,水乃乘其渴而入之,故欲解肺金之热,必须清心火之炎。方用解炎汤∶黄连(五分)天花粉(二钱) 黄芩(一钱) 麦冬(一两) 茯苓(五钱) 桔梗(一钱) 甘草(三分) 陈皮(三分)神曲(五分)水煎服。一剂渴解,二剂痰消,不必三剂。此方清心肺之热,而痰气过升,亦非所宜。加入茯苓下行于膀胱,则火随水走,其势自顺,既能消痰,又能降火,何至肺气之壅塞乎。且此方虽消痰降火,不耗损肺金之气,此痰之所以易消,火之所以易降也。此症用息沸饮亦佳。麦冬(二钱)款冬花(一钱) 茯神(二钱) 甘草(一钱) 桔梗(三钱) 黄芩(二钱) 天花粉(二钱) 竹叶(三十片)水煎服。


人有咳逆倚息短气,其形如肿,吐痰不已,胸膈饱闷,人以为支饮之症,谁知是胃气之逆乎。

胃为水谷之海,宜顺不宜逆,顺则水化为精,逆则水化为痰然逆有深浅之不同,逆浅而痰入于胸,逆深而痰入于膈。然而胃气之逆,致痰饮上行,竟入于胸膈之间,则其逆亦甚。而逆何以至此也,胃为肾之关,肾虚而气冲于胃,则胃失其启阖之权,关门不闭,反随肾气而上冲,肾挟胃中之痰而入于肺,肺得水气而侵,故现水肿之状,咳逆倚息之病生其症似乎气之有余,而实气之不足,故短气而不可以接续也治法转胃气之逆,而痰可降,补肾气之虚,而胃可顺矣方用转胃汤∶山药(一两)薏仁(一两) 人参(一两) 白术(五钱) 牛膝(三钱) 附子(一分) 陈皮(三分) 苏子(二钱) 麦冬(一两)白芥子(三钱)水煎服。一剂胃气平,二剂胃气转,三剂咳逆短气之症除,四剂全愈。此方转胃为名,而实所以转肾气之逆也。肾逆而后胃逆,然则肾转正所以转胃也。此等之病,非此大剂,则胃之气必不能通于胃之中,而肾之气必不能归于肾之内,倘日日治痰,则耗损胃气,而肾气益逆,何日是降痰之时哉,势不至于死不已也。此症用加味参术苓桂汤亦佳。人参茯苓 麦冬 山药(各五钱) 白术(一两) 破故纸(一钱) 苏子 肉桂(各一钱)水煎服。

《辩证录》


冯建伟医生
河南 郑州 郑州市
同心堂 中医科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证治汇补》 > 卷之五\胸膈门 喘病
火症善后方——润肺金以生肾水,用济水汤
《医家心法》
时方歌括
理瀹骈文4
痰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