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会因古董纷纷回家感到不安
2012-01-13 14:25:25 来源:《金融时报》

内容摘要:西方一些著名文物收藏机构正加快归还被劫掠的重量级藏品。不过对一些人来说,归还行为却可能开启一种令人不安的趋势。著名收藏机构掀起“文物归还潮” 2011年3月,一尊自1988年起便保存在美国保罗盖蒂博物馆的阿芙洛狄忒雕像,回到了其发现地——西西里岛艾多…

  西方一些著名文物收藏机构正加快归还被劫掠的重量级藏品。不过对一些人来说,归还行为却可能开启一种令人不安的趋势。

  著名收藏机构掀起“文物归还潮”

  2011年3月,一尊自1988年起便保存在美国保罗盖蒂博物馆的阿芙洛狄忒雕像,回到了其发现地——西西里岛艾多内城。阿芙洛狄忒是希腊神话中掌管爱与美的女神。

  6个月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将“疲倦的赫拉克勒斯”雕像还给了土耳其。至此,这尊雕像于上世纪80年代在土耳其被发现的腿和骨盆,终于能与躯干合为一体了。

  又过了不久,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宣布,要把一只涡形花样双耳喷口杯归还给其出土地——意大利普利亚区。最近,德国佩加蒙博物馆也将一尊哈图萨狮身人面像还给了土耳其。100多年前,德国考古学家在土耳其中部发掘出这尊大型雕像,之后运往柏林。

  为了打击劫掠和非法“借用”文物行为,西方一些著名文物收藏机构,开始加快归还部分重量级藏品。对于收藏界来说,2011年可算是个“古董回家年”。

  归还这些文物很难让人产生痛惜之心。它们似乎全是在未经充分许可的情况下,被从原所在地拿走。并且除了哈图萨狮身人面像,其他藏品都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有关禁止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颁布后,才被取走的。

  不过,一些富有争议的文物仍未得到归还,比如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埃尔金大理石雕塑,以及柏林收藏的帕加玛祭坛。对收藏机构来说,上述文物归还行为似乎开启了一种令人不安的趋势。毫无疑问,这种趋势凸显出:文物市场存在潜在风险,文物收藏者的投资可能付之东流。

  古董丢失“身份证”的种种理由

  在一些批评人士眼中,富有的收藏者好比邪恶的强盗,为了将那些保护不完善的历史遗址搬空,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不过,也有许多古董爱好者是通过正道的方法去收藏。文物归还潮对于这部分爱好者会有什么影响呢?

  正在编纂劫掠文物数据库的考古学家多萝西·金认为,大型藏馆为收藏劫掠文物而付出重大代价,一方面是因为交易商把关不严,另一方面是因为一厢情愿地相信那些站不住脚的出处记录。

  有人担心,接连的文物归还事件代表了劫掠文物曝光潮的开始。而许多收藏者对这种想法不以为然。

  对冲基金创始人克里斯蒂安·莱韦特,最近在法国普罗旺斯成立了慕冉古典艺术博物馆,专门展览自己收藏的古董。他说:“有人写文章暗示,最近交易的古董中,超过50%都是在1970年(公约颁布)后遭到劫掠的。但以我的经验,这个数字肯定不对。古董市场已经存在一千年了,在我看来,说市场上交易的相当一部分古董是最近40年出现的,不合常理。”

  莱韦特还指出,没有明确的记录文件,不意味着这些古董就是赃物。“许多合法获得的古董,因为家族搬迁和藏品几经易手,导致详细记录丢失,所以确实没有纸质的记录。”

  “还有可能是在漫长的岁月里,为了逃避缴纳资本收益税、避免在离婚时被作为共同财产、避免家族中其他成员知道你要卖掉它,或避免公众注意自己离岸注册的企业,许多所有者在出售藏品时故意不留下纸质证明。”

  “尽管我只购买有明确出处记录的文物,但显然,这些年来交易的古董中有成千上万件没有凭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都是劫掠所得。”

  金也同意,来源不详并不意味着一定是赃物。“问题是,许多交易商会捏造出处。”金说,“比如他们会说,‘英国藏品,1950年’,说得非常含糊,也很难证实。而换个角度来看,也可能真的只是原主人想卖掉祖传的古董,又不想让人知道。”

  不过,即便是莱韦特这样的收藏者也承认:“虽然我从未在知情情况下购买贾科莫·梅迪奇(因销售盗掘文物而获罪)这样的古董商经手的文物,但在我刚开始收藏时,那就是完全凭运气了,因为我最近才开始阅读有关他们的事迹。”

  “我7年前才开始收藏古董,那时候,交易商或许已经开始抵制劫掠文物了。而近3年以来,因为大家都知道我购买文物是为了展览给公众看,所以不会有人冒险卖给我来路不正的文物。”

  2004年,意大利古董商梅迪奇因售卖许多偷盗的文物,而被判处10年监禁。在发生许多诸如此类的案子之后,许多藏馆的歉疚情绪加重,因而愿意归还一些藏品。比如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计划归还的涡形花样双耳喷口杯,此前警方在一次突击搜查中发现了这件文物的照片,搜查地点正是梅迪奇位于日内瓦自由港的画廊。

  严格的古董市场使价格形成两级

  归还行为并不总是像人们以为的那样,是件皆大欢喜的事。土耳其政府正寻求向哥本哈根私立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戴维德藏品馆索还几件文物,该藏馆总裁谢尔·冯·弗尔施对此表示沮丧,称这是在利用该馆的善意。

  “几年前,我们买了一些土耳其塞尔柱王朝时期(11至14世纪)的木板画,我们认为这些木板画来源于土耳其或叙利亚北部,但无法确定具体位置。”冯尔施说,“一年后,土耳其当局通知我们,这些是土耳其贝伊谢希尔某清真寺的失窃之物,于是我们马上归还了,归还前没有进行任何展览。”

  之后,土耳其当局将索还的文物数量从3件提高到了8件,令弗尔施感到“非常失望”。

  弗尔施称,目前的舆论压力要求收藏界归还来路可疑的文物,这在收藏界中引起了一种风气上的转变。

  “刚入行时,我们这种藏馆大多自认为是守护者——守护全世界无论何处发现的文化遗产。”弗尔施说,“如果某件文物来自一些不太平的地区,比如打仗的地区,我们当然会拒绝购买,但有时我们确实会购买一些没有明确来源凭证的文物。而如今,这样的日子已经结束了。”

  对于古董来源更加严格的态度,或许会让一些交易告吹,但也令来源有保障的古董市场变得更活跃。

  “实际上,过去几年里,来源凭证完善的古董价格上涨了不少,而缺少凭证的古董价格则几乎未变。”莱韦特说,“古董市场已经形成两级价格体系。来源凭证完善的古董,价格上涨的空间无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益谦再出手5116万港元拍清乾隆双龙耳瓶
马未都感悟收藏:那是贯穿生命的缘分
花光2400万收藏一屋子古董,自己却穷困潦倒,值吗?
“古董骗局”应收场
如果没有民间收藏:将会是怎样的“景象”
什麼叫真正的豪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