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验之谈可敬可佩,好
  1.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此方由理中汤演化而来。桂枝的辛替换了干姜的辛。茯苓的甘替换了人参的甘。还是二甘一辛一苦的补脾汤结构。胃为水谷之海,凡水入于胃为归,盖五脏六腑之大源也。但胃能容水而不能行水,所恃脾之散水以行于肺,肺之通水以入于膀胱。惟脾虚则不能散胃之水精于肺,而病在中焦,则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补脾。五苓散通治三焦,引水湿归于膀胱以散邪。

汤液本草发表于 2013/8/16 19:21:21 

        请教水师:五苓散与苓桂术甘汤运用的区别是什么?

水中火 发表于 2013/8/18 21:18:47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此方由理中汤演化而来。桂枝的辛替换了干姜的辛。茯苓的甘替换了人参的甘。还是二甘一辛一苦的补脾汤结构。

        胃为水谷之海,凡水入于胃为归,盖五脏六腑之大源也。但胃能容水而不能行水,所恃脾之散水以行于肺,肺之通水以入于膀胱。惟脾虚则不能散胃之水精于肺,而病在中焦,则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补脾。

        五苓散通治三焦,引水湿归于膀胱以散邪。

        内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七月老虎按:

        五苓散治在太阳,太阳主一身之表,其腑为膀胱,外邪不解,同气相求,即入其里。五苓散既解太阳之表,又通阳化气治里,乃表里双解之剂。

        苓桂术甘汤的病机在于中焦痰饮,主在健脾祛痰饮,既有上焦之症如“起则头眩”,实则由于中焦引起,“心下逆满”、“气上冲胸”之故也,因此苓桂术甘汤是治疗里证的。可见两方病因不同,病位不同,因此用药自不可等视之。

        五苓散用散剂,这个在传统上是很有讲究的。散剂之作用,大致有二:一者,可直入下焦;二者,用以涤除痰饮。

        五苓散证的病机为水停下焦而不化,是当见口渴和小便不利等证。

        膀胱者,藏津液也,司气化。今下焦水蓄,当责之膀胱不能气化,气化不行则周身皮肤无以受雨露之滋。

        内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此一过程正内经所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明此则知,五苓散之用茯苓、白术,实为实脾,脾实则脾气散津;用桂,则意在化气,气化则脾有所受;佐以猪苓、泽泻以利水,则标本兼顾,天机流行。

        多饮暖水者,助气化也;汗出则愈,气化行水液布,而雨露行也。


2.患者的主要问题出在脾,而不是肾。泻脾汤治疗的主要是脾气实。桂附地黄丸治疗的主要是肾气虚。肾气虚和脾气实不能划等号。湿土反被水侮,只有干土才能克水。另外,为什么用神曲,因为神曲是治疗积食的必备良药。好文章


3.水中火一般鉴别脾虚,脾实,主要的参考标准是 大便。大便溏,下利清谷,是脾气实


4.四逆散的手足厥逆,上不过肘,下不过膝, 身灼热,即患者身体不会感觉到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调节水液代谢的苓桂剂
《四圣心源》译读
正解五苓散
五苓散的临床应用 五苓散证 刘渡舟应用五苓散方经验 五苓散验案集 五苓散
五苓散:治寒水,除寒湿,解表热。(肾阴虚之外热用肉桂引火归元)
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五苓散方歌方解,五苓散医案 | 道医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