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传佛像时代与风格:造像方法
自古以来造像的方法很多,制作材料亦多不胜数。最常见的可分为锤鍱、铸造、雕刻、塑造、干漆夹纻、陶瓷烧制等各种工艺技术。质地则可分为锤鍱像、铸像、雕像、塑像等八大类;另外还有刺绣佛像、缂丝佛像等等以丝织品制作的佛像,统称为织绣像。缂丝佛像在东晋时就已出现,经过隋唐五代的发展,到宋代时己相当繁荣。
  这些工艺技术在不同时代和地区也各有特色,了解个中奥妙之处,才能更深入地鉴赏每尊佛像,以及分辨佛像的真伪。可以说任何工艺美术技艺都可以用来表现佛教各种题材,艺匠们凭着精湛的手艺,运用各式各样的材料,制造出不同种类的佛像作品,丰富了中国的佛像艺术。

  锤鍱像

  锤鍱像是以薄金属(铜、金、银)片覆于钢或铜模上,然后以锤敲击而成的佛像。铜皮还要鎏金,所以也往往被称为金薄像、金箔像、金鏄像。此种技法源于古代地中海沿岸。公元3至4世纪,中国西行求法的僧人从西域带回了锤鍱像,此种技法也很快得到应用。最早记载中国制作锤鍱像是南朝时期,如《高僧传》卷五记载晋太和六年(公元371年),琅岈(今江苏省)郡守王荟于会稽建嘉祥寺,请道一居僧首,道一乃抽六物遗于寺,造锤鍱千像。计算起来此种技艺传入中国的时期应更早。锤鍱像是用模具敲击而成,故很适合制作连续排列的千佛图,看来僧史的记载是可靠的。
  锤鍱佛像的实物遗存,可见于德国探险队于20世纪初,在新疆吐鲁番高昌古城发现的数件佛坐像(现藏柏林国立印度美术馆),呈圆薄片形,四周有孔,应是嵌于器物之上。当中一件一佛二菩萨像(直径6.2厘米),佛陀着通肩大衣,衣纹隆起成圆棱状,大衣襟部呈U形,与十六国时的造像样式接近,从样式分析时代当在公元6至7世纪左右的北朝晚期到初唐时期。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佛像都带有浓浓的西域佛像风格。
  汉风的锤鍱像最早实例有佛说法坐像(青铜镀金,正方形,边长15.3厘米,现藏日本白鹤美术馆),释迦佛着袒右肩大衣,两侧为二菩萨、二弟子,下方是二供养菩萨,上方有二飞天,与隋代的石雕和铜佛像的艺术风格一致。此像是现存隋代最有代表性的锤鍱像。与这件锤鍱像尺寸、构图,乃至细部都完全一致的另一件锤鍱像,现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福格艺术馆,可知这两件锤鍱像当年是同模所出。
  要注意的是上述无论新疆发现的还是现藏日本的数件锤鍱像,四周都带有小圆孔,据此可知,早期锤鍱像一般尺寸较小,多嵌镶于木板上或佛龛上等处。
  铸佛像在古代被认为是严肃、神秘、难度很大的工程,是暗有神明护佑的。《北史》上记有鲜卑皇室遇有重大事情不能决断,例如册立皇后、阴谋举事等关键时刻,即铸造佛像,当事人要亲自执炉勺(浇铸时用的工具)铸造,按造像成功与否来决疑占卜,所谓「铸像以卜」。
  铸造佛像用失蜡法,第一道的蜡型实际上即是完成品的效果图。例如乾隆皇帝笃信西藏佛教,对佛像也很有见地,宫内造办处铸佛像,要先呈上蜡型,乾隆帝亲自审阅,往往能具体地指出佛像例如发髻、冠戴、飘带等处哪些该加减增添,以免与法度不合,修改定稿后方可铸造佛像。

  铸造佛像工序如下:

  1. 作蜡型──传统「失蜡法」,即一次只能以蜡型浇铸一件。虽说蜡型每次只能浇铸一件,似乎费时费力,但蜡型也不纯靠手捏,而是有蜡制模具翻制出来的,蜡像除极小型外,均是中空的。
  2. 包裹泥衣──蜡像底部预留蜡液出口,然后层层裹以泥浆,阴干。蜡像的中空部分也要有填充物。
  3. 浇铸──以铜液浇铸,溶蜡于留出口流出,蜡像的空间被溶铜充满,冷却后打碎泥壳,清除铜像内部的填充物,铜像基本成型。小型像一次可浇铸完成,大型像头部、躯干、手臂、台座等分别浇铸,最后拼合而成。
  4.鎏金──将纯金碾成薄片,剪成金丝条状与碎玻璃按比例混合,在石碾中碾成粉末状,溶于水银内。用小棍儿一点点地涂抹于铜像上,涂抹很费功夫,反复涂抹划刮方可。最后以喷火枪高温喷烤。鎏金工艺颇为危险,不慎即可造成水银中毒,牙齿、头发脱落。有的佛像不鎏金,经处理后,使铜像表面呈熟梨、红枣、玛瑙、猪肝等色泽,古色古香。
  5. 后期加工──大型佛像数部分组装拼合,小像一次完成。充填表面气孔,打磨毛刺,细部五官、手脚、衣纹等要敲凿镂刻,细部加工。这项工序很重要,技艺精湛者在细部处理上很讲究,体现了工艺品的价值所在。

  雕刻像

  雕刻佛像历史悠久,石、木、象牙等材料都有应用。从目前发现的材料看,早在公元3世纪的东汉末期已经出现了石雕佛像。如四川乐山麻浩1号汉代崖墓的石雕佛像,已是真正意义的佛像了。雕刻佛像由十六国、北魏直至明清时代均盛行。
  石雕方面,古人对石头的材质很讲究,单尊石佛雕刻体积沉重,一般应是就地取材;但讲究的石料,则取自荆山。石佛像的发愿文上常可见到所谓「荆山之玉」的词句。可知在今河南禹县一带,山中以出产适宜雕刻的石料闻名。所以在造像的发愿文中多以荆山代称石料的产地,但实际上并非所有石佛像的石料都出自荆山。在河南省的刘碑造像铭(天保八年)中出现了金山的地名,金山位于今河南光山一带。
  曲阳一带盛产的汉白玉雕造的佛像最有特色。早在北魏时曲阳已有雕刻佛像,在东魏、北齐时最为盛行。一直到唐依然不衰。曲阳石佛像发愿文中往往称为「玉像」、「玉石像」。河北地区的汉白玉石料或石雕除输往长安外,唐代五台山的石雕也往往来自曲阳一带。现存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内的释迦佛坐像,亦为白大理石雕造。佛像体态饱满,衣褶流畅,极富写实感。在台座上刻有「大唐天宝十一载十一月十五日博陵郡陉邑县西子岁穗村为国敬造五台山佛光寺无垢净光塔玉石释迦牟尼佛一躯……」博陵郡距曲阳不远。
  在唐代,幽州地区出产白玉石,且不远万里运输到长安。原临潼骊山唐代华清宫朝元阁老君殿的白石老君像至今尚存。老君丰须长髯,表情宁静睿智,衣纹流畅。
  木雕方面,宋、辽、金连年战争,铜资源贫乏,木雕造像兴盛。一般用榆木等硬木。木雕加彩的水月观音像,表现观音休憩态,一腿屈盘,一腿下垂(游戏坐)坐于普陀山道场上,造型极为优美生动。

  藏传雕像

  藏传佛教的雕塑也有独特的风格流派,喇嘛庙附近山崖上石雕也很常见,但立体石雕像不是太多,一般为浮雕,例如拉萨近郊的药王山上即刻了数百尊各类佛像,从释迦到菩萨以及祖师像都有,同时浮雕上还施以各种色彩,远看非常绚丽壮观。
  承德外八庙磬钟峰附近山崖上也刻有吉祥天女、米拉日巴、不动明王、五世班禅、宗喀巴、七世达赖、弥勒佛等七尊佛像,雕刻也很生动。这些浮雕因受石质、工具等限制,不可能精雕细刻,但却给人质朴浑厚、粗犷有力之感,同样也是藏传佛教艺术的一项重要遗物。
  藏传佛教的木雕独具特色,喇嘛庙内雕饰繁缛的柱头、门框、梁枋、替木等,既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也是精美的艺术品。寺庙门窗下的裙板、佛龛、莲座,甚至经书首尾的护板上,全都密密雕饰着经文、佛像、人物、动物等图案,刀法纯熟,刚柔相济,运用镂空、挑剔等各种刀法,使这些无生命的木、石,充满了盎然的生机,整个寺庙也可说是一座灿烂的艺术博物馆。
  木雕的大小佛像也较常见,特别是那些精巧的小型木雕,精镂细刻,苦心制作,艺术价值不亚于铜佛像。此外,象牙、牛角、水晶及各类玉石也用来雕刻佛像,一般来说,制作时代普遍较晚。

  脱沙像

  脱沙也称为干漆夹纻、抟换、脱胎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00年以上,晋代高僧法显在《佛国记》中就记载于阗国(今新疆和阗一带)有夹纻佛像。公元4世纪东晋时代的大画家戴逵便精于这种技法。
  具体做法是先用泥土大致造出佛像的胚胎,然后上缚多层粗布并涂以层层生漆,经过数十道缠布涂漆和细部修整,泥胎的外面已形成了一层又硬又厚的漆布层,待漆布层次干燥后,将内中泥胚打碎取出,再加以修整而成,所以也称为「脱活」。
  这种技法在元代最有名的雕塑家是刘元。
  据《元史》记载:「凡两都名刹,塑土、范金,搏换的佛像,出元手者,神思妙合,天下称之。」王士祯《居易录》说「元最善搏换之法,天下无与比」。刘元是当时掌握这种搏换技法的代表人物之一。北京朝阳门外的东岳庙,清代初期尚有其真。王士祯《居易录》载:「原北京东岳庙中,仁圣帝炳灵公司命君四丞相像,皆元昭文馆大学士正奉大夫秘书监刘元所塑」,并说「元最善搏换之法,天下无与比,……皆毁于火。」因为一场大火毁掉了刘元的艺术杰作,真是令人惋惜。

  塑像

  塑像一般主要是泥塑,北魏的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的佛像实际上是泥塑而成的,因该处的石质粗松,不适宜雕刻,所以有的只能在石头的胚胎上塑泥完成,或者是干脆用泥塑。泥塑首先要用竹木搭成佛像的基本动态,再缠以麦、稻草成为大体形状,然后覆泥、捏塑,待彻底干燥后还要按造型需要涂以各种水质颜料。
  历史上戴逵、张僧繇、吴道子、杨惠之等画家都是善画壁画,也会雕塑的多面手,画史上流传着许多他们的故事。元代的画家及雕塑家刘元,为河北省宝坻人,早年曾在山东为道士,并接触了雕刻技术。后被召入宫,曾向尼泊尔的画家阿尼哥学习印度、尼泊尔风格的佛像雕塑技法。他把中国传统的雕塑技法和外来艺术融会贯通,自成一家,艺术成就很高。
  刘元所制造的三皇像,塑造最为精彩,在元代被认为是最能充分把握三位圣人微妙的神韵。近几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元上都遗址调查时,在华严寺的废墟中,出土了一些彩色泥塑和鎏金泥塑像的残片,据说很可能与刘元有关。

  陶瓷像

  陶瓷佛像出现相较于石雕和金属佛像为晚,唐代虽然有唐三彩的各种人物和动物,但一般是用来殉葬,很少用来制作佛像。到了宋、辽、金之际则不然,由于连年征战,铜资源严重亏乏,金代铜禁更严,甚至生活必需品的铜镜也要经官方登记刻款方能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三彩器也不再只是冥器,寺庙内的佛像也开始用三彩器以代用铜像,出现了三彩瓷和青瓷的佛像。
  于河北易县八佛洼发现的罗汉群,是著名的辽三彩兼佛教美术的代表作。从艺术风格上看,易县罗汉像极为写实,比例准确,细部极有表现力,俨然是以真实人物为模特塑造。表情刻划和内心世界表现上,还带有夸张及戏剧味道,在艺术上有很强的感染力。
  近年在北京门头沟龙泉务村的辽代瓷窑遗址,出土了数尊三彩菩萨像,据判断为辽代所作。其胎质和釉色也与易县三彩罗汉接近,但不能遽断易县罗汉产于门头沟。易县距山西雁北地区也不远,山西地区有着悠久的佛教艺术传统,故产自山西或出自山西工匠之手而在易县附近烧造的也极有可能。

  泥模像

  以模压而成的泥制浮雕佛像,也称善业泥,多见于唐代所造,因唐代有些佛砖背后有「大唐善业泥,压得真如妙色身」诸字而得名,于是凡是以这种小泥模制佛像也可统称为善业泥像。
  模印佛像,早在北魏即已出现,但存世量极少。咸阳张底湾北周独孤信墓曾出土了一件。善业泥像在清乾嘉以后,随金石考据学的发达也渐被人注意。道光十九年初,刘燕庭在西安慈恩寺得见善业泥,后为鲍昌熙摹入《金石屑》,此为善业泥著录之始,《神州国光集》亦有图片。近有黄浚(伯川)集拓有《尊古斋陶佛留真》第二集,收善业泥数十品,其《陶佛留真》卷上有吴斋题跋云:「唐善业泥像,出长安城南燕塔下,寺僧耕地,往往得之。刘燕庭方伯游雁塔时,拾得完像十余种,为前人所未见。余视学关中,亦得完像二,残像八,此其一也。塔下有诸河南圣教序碑,疑此像为唐太宗所造。」
  又有日本大村西崖《支那美术史雕刻篇》中也收入了数方善业泥,多为唐代所制。20世纪50年代以降善业泥像在西安西明寺遗址,太平坊的温国寺(又名实际寺),义宁坊积善尼寺遗址等地均有出土,尤以慈恩寺雁塔附近出土为人多知。又有西安出土清明寺善业泥,背后有文16字:「大唐善业清明寺主比丘八丕一切众生。 」此外在敦煌石窟也发现了许多方模印而成的佛像、佛塔。
  唐代的善业泥,大小规格不一,样式有长方、正方及半圆上部如拱龛者。题材有佛禅定坐像、佛说法坐像、佛倚坐像、佛立像、佛白骨像、地藏普萨像、观音菩萨像和多宝佛塔等多种。因由模压而成,故画面虽同模所出,然清晰程度不全相同。唐代善业泥数量最多,然画面精细、带年号和发愿文者并不多见。
  藏传佛教盛行小型浮雕佛像,藏语称为「擦擦」。这个词早在《元史·释老传》中就有记载,「擦擦者,以泥作小浮屠(佛)也。」这类佛像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和家庭供奉。此外在佛塔中往往藏有成千上万枚「擦擦」,以作功德。清代帝后每到寿日,造万佛像施舍各寺,大都是这类造像。

  油塑像

  这是藏传佛教独特的宗教艺术品,是将色彩调入酥油制作的。制品十分艳丽,符合物象的固有色,特别是花卉,花朵枝叶颜色配合十分巧妙生动。大朵的莲花、西番莲,每层花瓣颜色都有深浅变化,色调逼真自然。纤细的花叶,脉络分明,似乎还能感觉到花卉枝叶生命的颤动。由于油质本身轻薄透明,甚至连头发丝都可表现出来,这是其他质料的雕塑不能比拟的。
  酥油花是什么时候首创的,也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同释迦像,教徒们为了表示尊敬,供奉了一束酥油花,以后传到了塔尔寺。蒙古地区传说,宗喀巴幼年出家,年长后负笈西藏求学深造,游子远行,总是思念他湟水河畔的故乡。一夜,他梦中的家乡开满了奇花异卉,各种仙禽祥兽嬉戏其中,景色非常优美。于是每到藏历正月十五日花灯节这天,塔尔寺的僧人便展出根据宗喀巴梦中情景制作的酥油花。届时,在金瓦寺旁的广场上搭起高大的彩棚,悬挂五颜六色的经幢帛画,飘带流苏。万盏酥油灯通明,香气氤氲,气象纷繁。棚内陈列着大型酥油群塑,题材以释迦牟尼一生的佛传故事为主,穿插有「唐僧取经」等佛教故事,以及宗喀巴等祖师的事等等。主体人物的体积有真人大小,次要人物有尺余,背景则有山峦、寺塔、亭台楼阁、花卉林木、飞禽走兽等等。

  佛像画

  佛画也是佛教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佛教从印度经西域和海路传入中国,西来的僧人们都要携带佛画以弘法。据记载,三国时的曹不兴见到康僧会所设佛像,就临摹成佛画。到东晋时,其弟子卫协,时称画圣,画有七佛图。卫协的弟子顾恺之,在瓦官寺壁画维摩像,时人捐十万钱先睹为快。南朝刘宋时有陆探微,梁时有张僧繇。据载张僧繇首创「没骨皴法」,不用笔墨勾勒而以色渲染。北齐时著名佛画家有曹仲达,隋有展子虔,唐初有尉迟乙僧等。到开元中吴道子集诸家之大成,为古代佛画第一人,他的弟子以卢楞伽成就最高。中唐德宗时周昉创作水月观音之体。五代时贯休以画罗汉知名。
  佛画大致可分为七类:1. 佛类;2. 菩萨类;3. 明王类;4. 罗汉类;5. 天龙八部类;6. 高僧类;7.曼荼罗类。佛类和菩萨类尊像画基本上是没有情节的,就是一尊或多尊的佛、菩萨、祖师像,形象庄严。另外,带有情节的经变画,例如释迦如来过往所修的种种菩萨行的故事,如舍身饲虎、割肉贸鸽等故事,这些可称为本生故事画。经变故事画是根据佛经中所叙的故事,绘成形象,如极乐净土变、药师佛净土变、灵山净土变、维摩经变、地狱变等。曼荼罗画是密宗修法所供养的图画,根据一定的经轨,以画一佛或一菩萨为中心,周围层层环绕着菩萨、天神等。
  中国由于长年战乱,古代的佛画存世极少。清朝末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了大量唐、五代时期的佛画,极为珍贵,可惜多数已流落国外。此后,英、法、德、俄的探险队相继在中国新疆和甘肃的额济纳旗黑城子发现了多幅唐代和西夏时代的佛画,现也分藏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日本的寺庙中还保存着多幅中国宋、元时代的祖师影像,全是当年日本僧人在中国学习后带回国的,这些祖师像也是中国难得一见的佛画资料。

  藏传佛教绘画

  藏传佛教绘画以唐卡、壁画、木刻画为主,并以《造像量度经》为依据。这部经也叫《舍利弗问经》,是后托名释迦佛所作的。据说是释迦的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请问释迦佛:如果弟子们想念您,想绘制您的仪容,该怎样画才好呢?于是释迦自己讲述画自己的尺度,各部分比例、色相等等。
  清乾隆初年,蒙古族乌珠穆沁部人──工布查布自幼受康熙皇帝抚养长大,精通满蒙藏汉各种语文,又喜读佛书,曾跟几位著名的喇嘛学习画佛像和梵塔的尺寸比例。雍正时他任西番学总理,乾隆时又任内阁番蒙译事,从事翻译蒙藏文献工作。
  乾隆初年,洮州禅定寺崇梵静觉国师来北京,跟他谈起藏文本《造像量度经》,建议他将此书翻译为汉文。工布查布也深感因没有汉文本,令绘制时常出错误,于是他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将此书翻译成汉文。
  这部经本身并不长,只讲画释迦佛像。工布查布参考了其他经典,又作了一卷《经解》和一卷《续补》,特别在《续补》里对菩萨、明王,各部鬼怪等样式和造曼荼罗、装藏(佛塔、佛像腹内的装载物)等作了详细规定,是一部研究佛教美术的重要参考书籍,日本及欧洲还有译本出版。
  绘制各种佛、菩萨时都要依据《造像量度经》等有关经典的规定,特别是如来形的佛像绝不能自由创作和随意发挥,但是画到菩萨、天王、力士、明王、佛母等时,虽然经典上也有详细规定,但历代工匠总是不期然地注入了自己的感受,画得较为自由,生动有趣。特别是罗汉,不论是汉式还是梵式,都描绘得非常生动逼真,完全是生活中僧侣的写照。
  1)唐卡:
  藏传佛教绘画以唐卡最为著名。唐卡一词是藏语,古代印度有一种名叫「钵陀」的绘画,是用袈裟的底布条幅画佛画,可以说是唐卡的早期形式。
  西藏自公元7世纪正式传入佛教,唐卡应已存在了,但实物无存,所见最早为12世纪以后之物。它是藏传佛教最为普及的艺术品。在寺庙里不论哪个殿,唐卡都层层叠叠张挂着,令人目不暇接。
  唐卡的题材以宗教画为多,一般在上部是空界诸神及祖师、本尊,周围是绕诸神或眷属,下方为地界(凡界)的护法神和人间各种景象。也有许多取材于社会历史及社会风俗的历史画和风俗画,以及关于天文、历法、医学的作品。例如17世纪时,各地著名的画师集中在拉萨,系统地绘制了一套完整的医学唐卡,共79幅,在藏医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一套极其珍贵的医学资料。唐卡的画派和壁画的风格是一致的,凡是藏传佛教流行的地区都必有唐卡,风格自然各呈异彩。
  制作唐卡的步骤非常讲究,除了画以外,也有许多是用刺绣、织锦、缂丝、贴花等多种技法制作,甚至还有用颗粒不等的大量珍珠、金线绣缀而成的唐卡,令人叹为观止。青海塔尔寺制作的贴画也即「堆绣唐卡」享有盛名,制作时先在画布上画好轮廓,然后用各种颜色的绸缎剪成各种形象,下面衬上羊毛、丝棉等物,再用丝线绣在底布上,远看有立体效果并给人华贵之感。
  唐卡的大小尺寸不一,小者数十公分,大者可达数百平方米,画师要花数年才能完成。例如各喇嘛庙每年的「晒大佛」活动都要展览巨幅唐卡,布达拉宫的一幅大佛像高达五十多米,要数十人才能扛动。有的唐卡制成时还要举行「加持」,即要念经作法,在画背面要用金色液体或朱砂写上经咒,才算有了灵异。
  藏传佛教里常见佛教图案有六道轮回图,画面上是一个棕色的凶恶明王抱着一个巨大的轮,锯齿獠牙衔着轮的上部,大轮分成三或四层,圆心画蛇、鸠、猪等,内轮分为六格,即六道,最外层又有十二个画面,称十二缘起支。佛教的核心就是生死轮回,如果成不了佛,就永远在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这六个界立轮回往复,永受轮回之苦。六道也叫六趣,也即是说众生各因自己的业(往生业力)而终归所处的地狱。
  另外,还有六长寿图,画面上有老人、鸟、鹿、树木、山水、岩石等。这些动物、人物和景物都被认为是吉祥长寿之物。通常画面上方是长寿佛,周围还穿插着轮、伞盖、海螺等八吉祥标志,麋鹿和长尾雀嬉戏出没于林木之间,山峦中有曲折隐现的溪水,加以缭绕的祥云和日月,确有一种和平宁静的感觉。
  长寿老人图、吉祥尊胜图、敬长图、佛足图、十象图、曼荼罗也是常见的图案。
  2)藏传佛教壁画
  藏传佛教的寺庙殿堂里没有一块墙是空白的,墙壁上画满了壁画,题材绝大部分是宗教内容,但也有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靠着这些壁画,能窥见到当年的一些情景。例如布达拉宫内的「顺治皇帝会见五世达赖」、「固始汗与第巴桑吉」,日喀则德庆格桑颇章内的「八思巴去蒙古朝觐忽必烈」等等,都是极为宝贵的历史资料。
  壁画的技法一般多采用单线平涂,在打磨光洁的白墙上,先用淡墨或淡色起稿画主体人物,然后再画背景部分,最后统一勾勒线条。使用的颜料绝大部分是矿物质,如石青、石绿、土红、朱砂、金粉等,这些颜料不透明,遮盖力强,不易变质。为了达到凝重饱满的色彩效果,使用时还要调入蛋青、骨、牛胆汁等。画面构图饱满,色彩艳丽而沉着,线条流畅生动,有的细部还用金线勾勒,给人富丽华贵之感。
  在一些大幅主尊像的背后,又穿插了许多以现实生活为依据的征伐射猎、放牧挤奶、饮食起居和帐房毡包等生活场景,使人感到非常亲切。这些也是现今研究历史上兄弟民族的宝贵资料。在西藏美术史上,从10世纪末开始出现了江孜派,画师多是江孜人,这派的绘画雕刻有着浓厚的印度和尼泊尔风格,人物画写实技法很强,在江孜的白居寺可以清楚看到。17世纪时又有门当巴·门那屯珠(又称江央屯珠)开创的门当派,这派画风颜色对比强烈,色彩艳丽,喜用金线在黑底色上作画,是前藏地区绘画的主流。此外还有青孜派等。以上这些画派都流存了大量作品。青海地区最有名的藏画中心是同仁县的五屯乡,这里的藏族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能画壁画、唐卡和塑造雕像,画风细腻艳丽,被誉为「藏画之乡」,作品遍及青藏,并远销欧美等国家。
  3)藏传佛教木刻画
  木刻佛画有的是印在布上作为绘制唐卡的底稿,也有拓印在各种颜色的色纸上,作为单色佛画供奉,在蒙藏地区牧民的家中经常可以看到。还有一些用木刻形式拓印在布帛上,内容有各种吉祥图案、长寿图、风马图、天文图、医药图等等,用来扎结在树木上、嘛呢堆上、寺庙广场上等,随风飘扬,称为风马旗。藏语中称为「隆达」,拉萨和后藏日喀则,以及康区的德格是风马旗的三大雕版印制中心。
  这些木刻画都是白描线画,没有今天木刻画那种大块黑白的对比,因而线条非常纤细工丽,每一部分细节甚至每根发丝都用刀仔细刻划。欣赏这些木刻画,无不使人惊叹古代画师们的高超功力,真是一丝不苟,细入纤毫。画面上绝不是杂乱无章,喧宾夺主。这些画的构图非常讲究。不论多么复杂的画面,也处理得有疏有密,虚实相间,主次分明,主体人物非常突出。
  木刻要选用坚实、纹理细密的木板,如梨、枣、榆、桦之类树木,大幅画要数块拼接,经刨平打磨光亮后才能刻制,复杂的画面要数月才能完成。具备刻经力量的大喇嘛庙都有专门收储经版的版库,里面木架、木板整齐分类排放,一部大经书要数千块乃至数万块经版印制而成。全国有几个重要的佛经、佛画刻印中心,包括拉萨、德格、康定、北京等地。其中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要算是德格印经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保利春拍:明宣德观世音菩萨坐像4830万元成交
北京篇:参观国家博物馆(九)
佛像的分类与造型样式
佛像大全(珍藏版)
欣赏一下藏传佛教的各种造像,与我们汉传佛教区别还真的蛮大
鎏金铜佛像的特点与鉴定浅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